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隧道施工质量安全主要检查表

隧道施工质量安全主要检查表

4
仰拱填充
1.施工缝、变形缝的位置和处理
符合设计要求
2.厚度
符合设计要求,不得侵入二衬,要做出横向排水坡
3.养护
要及时,表面无裂纹
5
监控
量测
1.量测点埋设
测点在开挖面施工后及时安设,并尽快取得初读数据
测点布置要牢固可靠、易于识别,并注意保护
浅埋隧道,地表必须设置监测网点并实施监测
2.量测点距离及数量
位移速度为0.2-0.5mm/d时,3天1次
位移速度小于0.2mm/d时,7天1次
量测要做好记录,并进行数据分析等
量测数据达到5mm/d或位移累计达到100mm时,要暂停掘进,并分析原因,采取措施处理
6
防水
工程
1.防水板基面处理
基面要平整,无钢筋头等
2.防水板材料
要检验合格,复合式、分离式防水板、自粘式,目前复合式已基本不采用。
数量、长度、规格型号符合设计和规范要求,间距20d,长度30d,钢筋直径≥φ16
14.养护
及时养护,洒水养护
8
通讯
监控
1.设置通信、监控、报警系统
9
通风
管理
1.风机型号规格、风管口距掌子面的距离
满足设计和方案要求(分为压入式和吸出式)压入式采用较多
2.通风效果
保证作业人员每人3m3/min新鲜空气量,人员呼吸顺畅
2
初期
支护
1.初期支护时间
开挖后立即进行
2.初期支护背后空洞
不得有空洞,用同级混凝土填塞
3.锚杆、超前小导管、管棚及注浆等
根数、长度符合设计要求,注浆符合设计要求,系统锚杆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板与围岩密贴
4.喷射工艺、试件
采用湿喷工艺,要有同条件养护试件
5.喷射混凝土厚度、平整度
厚度、平整度、保护层符合设计要求,不得有尖锐物外露
3.防水板搭接、焊接
防水板搭接不小于15厘米、采用双缝焊接,焊接要牢固,上下搭接时,上部防水板在外,下部防水板在内
纵向搭接位置在施工缝1-2米位置
4.消防
防水板焊接要配备灭火器
5.防水板成品保护
铺设好的防水板要进行保护,不能受到破损
6.排水盲管材料
材料要检验合格,分为环向盲管及纵向盲管,接头采用三通进行连接,环向一般采用φ50,纵向多采用φ80.
6.钢架
间距、规格、型号、连接符合设计要求,间距允许偏差±10cm
不得立于虚渣上,不得悬空
垂直度符合设计要求,不得有明显倾斜
按设计要求设置锁脚锚杆
7.钢筋网片
钢筋规格、型号、间距符合设计要求
搭接长度大于1~2个网孔
3
仰拱
1.开挖
开挖标高符合设计要求
Ⅳ级及以上围岩,仰拱一次性开挖不得超过3m
2.基底清理
7、凡易燃、易爆等危险品的库房或洞室,必须采用防爆型灯具或间接式照明。
13
生活区卫生安全
1、生活区电线要按规范走线,损坏插座及时更换,严禁线路乱拉乱扯,严禁使用大功率电器。
2、生活区内要及时清理生活垃圾,并注意生活区、食堂、工作区的防火安全。
3、生活区及工作区的配电箱必须安全规范,上锁及有专人负责。隧洞内照明线和动力线必须安装在隧洞一侧,分层架设,线路必须牢固的固定在隧洞壁上,并且不受隧洞爆破影响而损坏。
3.开挖方法
符合设计要求
4.台阶法施工
上台阶每循环开挖支护进尺:Ⅴ、Ⅵ级围岩1榀钢架间距,Ⅳ级围岩2榀钢架间距
Ⅳ级及以下围岩边墙每循环开挖支护进尺为2榀钢架间距
上台阶长度不超过7m
5.超挖
拱部:Ⅰ级围岩20cm,Ⅱ~Ⅳ级25cm,Ⅴ、Ⅵ级15cm
边墙:允许平均超挖10cm
6.欠挖
隧道不应欠挖,只有当围岩完整、石质坚硬时,个别突出部分允许侵限10cm,拱脚和墙脚以上1m内严禁欠挖
3.施工作业时
必须通风
4.风管
无破损,无漏风,风管布置直顺,尽量减少弯头,接头。
10
文明
施工
1.洞内“三管两路”(通风管、供水管、排水管,供电线路、运输道路)敷设平顺,固定牢固;照明保证亮度充足,污水经处理排放
2.洞内路面整洁,无积水、淤泥和杂物
3.洞内里程标、警示标志、消防器材标识准确齐全。
11
机械设备
无虚渣、杂物和积水,超挖部分用同级混凝土回填
3.仰拱的安全距离
及时施作,与掌子面的距离:Ⅲ级围岩不得超过90m,Ⅳ级及以上围岩不得超过35m
4.仰拱、填充混凝土
采用移动式栈桥、分开施作
5.仰拱厚度
满足设计要求
6.仰拱混凝土标号、强度
满足设计要求,震捣密实
7.养护
要及时,表面无裂纹
8.端头止水带
按设计置中埋设
3、洞内防爆电气设备,在安装前应由合格的防爆电气检查人员检查其安全性能,合格后方准安装。使用期间应定期进行测试与检查。
4、36v以上的电气设备和由于绝缘损坏可能带有危险电压的设备的金属外壳、构架等,必须有保护接地。
5、电气设备的检查、维修和调整工作,必须由专职的电气维修工进行。
6、洞内照明的灯光应保证亮度充足、均匀及不闪烁。
7.排水盲管间距
符合设计要求,设计正常要求环向10米一道,水流量大时需加密,
8.排水盲管连接
纵环向盲管连接正确,泄水孔间距符合设计要求,排水畅通
9.止水带规格、型号
符合设计要求
10.止水带材料
经检验合格,背贴式止水带及中埋式止水带规格清晰,中埋式中间存在带圆孔肋。
11.止水带安放位置,接头处理
安放位置要符合设计要求,接头搭接符合要求,搭接长度()中埋式止水带预留高度()。
机械、设备是否与报验材料一致
机械、设备的规格及数量是否满足施工需要
设备是否经定期维护,性能是否满足施工要求
备用发电机等应急设备是否备齐
电力设备的使用、维护是否符合要求
12
临时用电
1、非专职电气值班人员,不得操作电气设备。
2、操作高压电气设备主回路时,必须戴绝缘手套,穿电工绝缘靴并站在绝缘板上。
3、电气设备外露的转动和传动部分(如靠背轮、链轮、皮带和齿轮等),必须加装遮栏或防护罩。
隧道施工质量安全主要检查项目及标准
序号
工序
检查项目
标准
备注
1
开挖
控制
1.按围岩级别编制爆破设计方案,对爆破设计进行技术交底,按爆破设计交底布孔施作,按要求填塞炮泥,不得在残眼内重新钻孔,装药,按照要求对哑炮进行处理,爆破作业人员必须经培训合格持证上岗。
2.超前地质预报
按设计要求施作,纳入工序管理,资料齐全
8.试件
有同条件养护试件
9.安全距离
及时施作,与掌子面的距离:Ⅰ、Ⅱ级围岩200m,Ⅲ级围岩超过120m,Ⅳ级超过90m,Ⅴ级及以上围岩超过70m
10.混凝土
无蜂窝麻面,裂纹,无漏水,平整度好,无错台、跑模,无冷缝,色泽好
11.施工缝
设置位置符合规范要求
12.二衬背后
同等级混凝土回填密实
13.矮边墙上接茬筋
Ⅲ级围岩,30-50m,每断面1条水平测线,拱顶设1点
浅埋段间距取小值
Ⅳ级围岩,10米,每台阶1条水平测线,拱顶设1点
Ⅴ级及以上围岩,5米,每台阶1条水平测线,拱顶设1点
3.量测项目和频次
位移速度大于等于5mm/d时,每天2次
位移速度为1-5mm/d时,每天1次
位移速度为0.5-1mm/d时,2-3天1次
12.成品保护
安装后,要保护,避免破损
7
二次
衬砌
1.钢筋规格、型号
符合设计要求
2.材料检验
材料必须经试验检验合格后方可使用。
3.钢筋间距
符合设计要求
4.钢筋的连接方式,搭接长度及接头位置
符合设计和规范要求
5.焊接质量
焊缝饱满,焊缝长度等符合设计及规范要求
6.二衬混凝土厚度
满足设计要求
7.混凝土拌合
自动计量、集中拌合,塌落度要求控制在18~22.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