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初中地理】 天气与气候专题练习(含答案)

【初中地理】 天气与气候专题练习(含答案)

一、天气与气候选择题1.小明周末和同学去爬山,他们在海拔720米处测得的气温是24.8℃,据此推测山顶1520米处的气温是 ( )A. 24.8℃B. 20℃C. 4.8℃D. 29.6℃【答案】 B【解析】【分析】解:地势对气候的影响,主要表现为随着地势的增高,气温降低,一般情况下,每增高100米,气温约下降0.6℃。

小军目前所在的海拔是720米,气温是24.8℃,小明已经爬到海拔为1520米的山顶气温为:(1520m-720m)÷100×0.6℃=4.8℃,24.8℃-4.8℃=20℃。

故答案为:B。

【点评】气温垂直变化规律是垂直递减,递减率大约为海拔每升高100米,气温约降低0.6摄氏度(或海拔每升高1000米,气温下降6摄氏度)。

依据两地相对高度差和其中某地温度,即可求出另一地区的温度数值。

2.电视天气预报节日中出现“ ”天气符号时,表示的天气状况是()A. 睛转多云,西北风6级B. 睛转阴,东南风3级C. 多云转睛,东南风3级D. 睛转阵雨。

西北风6级【答案】 A【解析】【分析】解:风向是指风吹来的方向,用符号表示就是:风杆上的小横道叫风尾,风杆上画有风尾的一方,即指示风向,标在风杆的左侧。

风级的表示方法是:一道风尾,风力是2级,半道风尾是1级风,一个风旗表示8级风。

读题干可知,电视天气预报节目中出现“ ”天气符号时,表示的天气状况是晴转多云,西北风6级。

故答案为:A。

【点评】天气符号是代表各种天气现象、云状、天空状况等的专用符号,包括供观测记录使用的天气现象符号和供媒体传播使用的天气图形符号。

掌握常见的天气符号代表的意义,可以帮助我们了解日常的气象状况,以此来合理安排自己的活动。

3.从俄罗斯亚马尔天然气工厂运送天然气到东亚各港口,有经大西洋的以往常规航线和经白令海峡的北冰洋航线(如图)。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与以往常规航线相比,北冰洋航线日趋重要。

下列原因不可信的是()A. 航行更省时B. 航程更短C. 全球气候变暖,北冰洋海冰部分消融D. 北冰洋沿岸气候严寒,城市和港口稀少(2)有关俄罗斯的叙述正确的是()A. 交通运输方式单一,以铁路为主B. 地跨亚欧两洲,亚洲部分占国土面积的3/4C. 消费品制造业发达,重工业落后D. 太平洋沿岸的圣彼得堡是全国第一大城市【答案】(1)D(2)B【解析】【分析】(1)北冰洋航线日趋重要,主要原因有航行更省时,航程更短,全球气候变暖,北冰洋海冰部分消融,使航线更安全了;北冰洋沿岸气候严寒,城市和港口稀少是北冰洋航线的劣势;D符合题意。

(2)俄罗斯交通运输方式齐全,铁路运输发达;俄罗斯地跨亚欧两洲,亚洲部分占国土面积的3/4;俄罗斯重工业发达,轻工业落后;莫斯科是俄罗斯最大的城市;B符合题意。

【点评】(1)随着全球气候的变暖,北极的战略地位越来越重要,环北极航线已部分开通,未来在全球的战略地位会不断上升。

北冰洋航线一旦开通,将改变长期以来巴拿马运河和苏伊士运河作为连接太平洋和大西洋要道的局面,使航程大大缩短,不仅能减少运输成本,而且可以避开索马里海盗和印度洋海盗的威胁。

(2)俄罗斯地跨欧亚两洲,是世界上面积最大,东西距离最长,跨经度最广的国家。

大部分领土位于亚洲,但首都和经济中心在欧洲,首都是莫斯科。

俄罗斯的工业主要分布在欧洲部分,重工业发达,轻工业发展缓慢。

俄罗斯货运交通运输以铁路和管道为主,交通部门齐全,交通运输线在欧洲部分和亚洲部分地区分布不平衡。

4.一年中,北半球陆地最低月平均气温出现在()A. 一月B. 七月C. 二月D. 八月【答案】 A【解析】【分析】一年中北半球的气温:陆地最高气温出现在七月,最低气温出现在一月,海洋升温慢,最高气温出现在八月,降温也慢,最低气温出现在二月,南半球相反。

故答案为:A。

【点评】海洋和陆地比热容不同,陆地比热容小于海洋,故陆地相对于海洋升温快,降温也快。

(以北半球为例)夏季陆地升温快,气温高于海洋。

7月份时陆地达到最高温度,而此时的海洋温度还处于上升阶段,要比陆地滞后一个月左右达到最高温,即8月份。

冬季同理,陆地的温度下降速度快于海洋,先达到最低温。

5.如图是地中海气候气温年变化曲线和逐月降水量图,下列关于地中海气候特点正确的是()A. 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B. 全年高温多雨C. 夏季高温少雨,冬季温和湿润D. 全年炎热干燥【答案】 C【解析】【分析】地中海气候受副热带高气压带和西风带的交替影响,气候特点是夏季高温少雨、冬季温暖湿润。

故答案为:C【点评】考查地中海气候的特征,A属于季风气候特征,B属于热带雨林气候,D属于热带沙漠气候。

6.据如图四地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判断,正确的是()A. A地全年高温B. B地全年降水均匀C. C地冬季高温少雨D. D地夏季高温多雨【答案】D【解析】【分析】由图可以看出,A是全年温和湿润的温带海洋性气候,B地降水不均匀,C是冬季温和多雨的地中海气候,D地夏季高温多雨。

故答案为:D【点评】考查学生对气温曲线和降水柱状图的阅读能力,学生要掌握以温定型以水定带的技巧,这样可以迅速判断D应该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

7.图中同学经历的天气过程最有可能是()A. B. C. D.【答案】B【解析】【分析】由图可知,左图表示的是晴天天气,右图表示小雨天气,所以他经历的天气是由晴到雨的变化。

故答案为:B【点评】考查学生对天气符号的认识,符号比较简单,与生活密切相关,简单题。

8.欧洲西部的沿海和内陆气候差异较大。

如图示意欧洲西部同经纬度地带5个城市冬季和夏季气温状况。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欧洲西部气温年较差自西向东变化的特点及影响因素分别是()A. 变小地形起伏B. 变小人类活动C. 变大纬度位置D. 变大海陆位置(2)城市甲所在国家粮食产量较少,主要原因是()A. 夏季光热不足B. 灌溉水源短缺C. 平原面积狭小D. 农业科技落后【答案】(1)D(2)A【解析】【分析】(1)欧洲西部气温年较差自西向东变化的特点是温差越来越大,这是由于自西向东离海越来越远,气候的大陆性特征越来越强导致的,故选D。

(2)城市甲所在的国家是英国,该国粮食产量较少,主要是由于这里属于温带海洋性气候,全年温和湿润的气候不利于农作物的生长,故选A。

【点评】(1)影响气温年较差的因素有:①纬度:气温年较差随纬度的升高而增大。

这是因为随纬度的增高,太阳辐射能的年变化增大;②海陆位置:距海洋越近,受海洋的影响越大,气温年较差越小;③地形:一般情况下山地小于谷地。

海拔愈高年较差越小;④天气:云雨多的地区小于云雨少的地区;⑤植被:有植被的地区小于裸地。

(2)欧洲西部气候的海洋性特征显著,是世界上温带海洋性气候和地中海气候分布最典型的地区。

温带海洋性气候全年温和湿润,光照不足,不适合谷物生长,但适合多汁牧草生长,所以适合发展畜牧业。

地中海气候夏季高温少雨,冬季温和多雨,适合发展园艺业。

9.“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

”形成这种地理现象的主要因素是()A. 地形因素B. 纬度因素C. 海阳因素D. 人为因素【答案】 A【解析】【分析】解:地势对气候的影响,主要表现为随着地势的增高,气温降低;一般情况下,每增高100米,气温约下降0.6℃;山地海拔高,气温低,气候出现垂直地带性规律,导致植被分布出现垂直变化。

这也是形成一些高山“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山顶积雪终年不化的主要原因;结合题意。

故答案为:A【点评】影响我国气候的主要因素有:1.纬度位置:我国南北跨纬度广,南北温差大,形成多样的温度带;2.海陆位置:我国东西距离海洋远近不同,降水差异明显,形成四类干湿地区;3.我国地形复杂多样,具有十里不同天的气候特征,加剧了气候的复杂性。

10.下列四幅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所代表的气候类型,在亚洲没有分布的是()A. B. C. D.【答案】 B【解析】【分析】亚洲气候类型复杂多样,但由于西部没有宽阔的海洋,不具有温带海洋性气候,以上四幅图中,A是地中海气候,B是温带海洋性气候,C是温带季风气候,D是亚热带季风气候。

故答案为:B。

【点评】判断气候类型时,一定要抓住两个最重要的指标即气温和降水,然后分步骤判断。

第一步要判断出该气候类型所属的半球;第二步是以温定带,这里的“温”是指最冷月均温,“带”是指气候类型所属的温度带;第三步是以雨定型,确定目标,根据已知的降水状况特点,就可以在较小的范围内判断出某一具体的气候类型。

11.下图为世界年平均气温和降水量分布示意图。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上图表示气温、降水随()A.经度变化的情况B.纬度变化的情况C.海拔变化的情况D.时间变化的情况(2)关于全球年平均气温及年降水量分布特点的描述,正确的是()A.南极地区比北极地区年平均气温低、年降水量多B.全球年平均气温和降水量均是从低纬向高纬递减C.中纬度地区比低纬度地区年平均气温高、年降水量多D.赤道附近地区年平均气温最高、年降水量最多【答案】(1)B(2)D【解析】【分析】(1)从图中可知,横坐标是表示气温和降水,纵坐标表示的是纬度位置,可以表示上图表示气温、降水随纬度变化的情况;B符合题意。

(2)南极地区比北极地区年平均气温低、年降水量少;全球年平均气温和降水量均受纬度影响,但是不是从低纬向高纬递减;中纬度地区比低纬度地区年平均气温低、年降水量少;赤道附近地区年平均气温最高、年降水量最多;D符合题意。

【点评】(1)由于太阳辐射受地球球体形状的影响,导致低纬度地区获得太阳辐射的能量多,气温高,高纬度地区获得大阳辐射的能量少,气温低。

所以,在世界等温线分布图上,气温大致是从低纬向两极递减。

(2)世界降水的分布规律是:赤道地区降水多,两极地区降水少;中纬度沿海地区降水多,内陆地区降水少(沿海迎风地区,受海洋影响大,降水多;内陆地区距海洋远,降水少);回归线穿过的大陆内部和西部降水少,东岸降水多;山地迎风坡降水多,背风坡降水少。

12.读“非洲气候类型分布”,完成下列小题。

(1)乙地的气侯特点是()A. 终年高温多雨B. 终年炎热干燥C. 终年高温,干湿季分明D. 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湿润(2)丙处位于赤道,但没能形成热带雨林气侯,推断其主要影响原因是()A. 纬度因素B. 地形因素C. 海陆因素D. 人类活动【答案】(1)C(2)B【解析】【分析】(1)由图可知,乙是非洲分布最广的热带草原气候,其气候特征是全年高温,分干湿两季,终年高温多雨是热带雨林气候,终年炎热干燥是热带沙漠气候,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湿润是地中海气候,故选C。

(2)丙处位于赤道,但没能形成热带雨林气侯,主要是因为该地地处东非高原,地势高,气温较低,降水少,形成的是热带草原气候,故选B。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