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国际收支1.C2.C3.A4.B5.简述国际收支的概念。
答:国际收支的概念为一国(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居民与非居民之间的全部经济交易的系统记录。
6.简述国际收支与国际借贷的区别。
答:国际借贷与国际收支既相互联系又相互区别:一方面,这两个概念之间具有密切关系,国际借贷是产生国际收支的原因,国际借贷的发生,必然会形成国际收支。
各国之间的债权债务在一定时期内必须进行清算和结算,这个过程一定涉及到各国间的货币收支问题,这就属于国际收支问题。
因此,国际借贷是原因,国际收支是结果。
另一方面,这两个概念又是有区别的。
首先,国际收支是一个流量概念,描述在一定时期的发生额;而国际借贷则是一个存量概念,描述一国在一定时点上的对外债权、债务余额。
其次,除了国际借贷以外,单边转移行为也会导致国际收支(支付)现象,但并未发生债权债务关系,因而不包括在国际借贷范围之内。
因此,国际收支的范围要比国际借贷的范围更加宽泛。
7.简述国际收支平衡表编制原则、记账方法。
答:国际收支平衡表编制原则按照“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的复式记账原则进行编制。
任何一笔交易发生,必然涉及借方和贷方两个方面。
每一笔经济交易都要以相等的金额,同时在相应的贷方科目和借方科目上进行登记,借贷双方方向相反。
记账方法为复式记账方法。
8.简述国际收支平衡表的主要项目。
答:国际收支平衡表的内容包括四大类:经常账户、资本和金融账户、净误差和遗漏和储备与相关项目。
9.如何理解国际收支均衡和失衡。
答:国际收支均衡包括内部经济均衡和外部国际收支平衡。
国际收支失衡就是国际收支基本平衡,不出现严重的国际收支逆差或顺差。
10.哪些因素会引起国际收支不平衡?答:季节性、偶然性失衡;结构性失衡;周期性失衡;货币性失衡;收入性失衡和不稳定投机和资本外逃造成的失衡。
11.简述国际收支不平衡对一国经济的影响。
答:国际收支顺差的影响如下:(1)国际收支顺差会对本国货币造成升值压力,导致一国出口商品的国际竞争能力下降。
国际收支顺差在外汇市场上表现为大量的外汇供给,外汇对本币的需求增加,导致外汇汇率下降,本币汇率上升,从而提高了以外币表示的出口商品的价格,降低了以本币表示的进口商品的价格。
因此就会出现本国商品出口受到抑制的情况,对本国的出口贸易的发展十分不利,而且从长远看,还会加重本国国内的失业问题。
(2)持续的国际收支顺差会加剧本国的通货膨胀。
一方面,国际收支顺差会导致本国国际储备的增加;另一方面,国际收支顺差会对本币产生升值压力,如果要保持本币不升值,一国的货币当局就要干预外汇市场,买进外币,投放本币,迫使其增加本国货币供应量,使本国总需求超过总供给,会加剧本国的通货膨胀。
(3)持续的国际收支顺差会导致国际贸易摩擦,不利于国际经济关系的发展。
一国的国际收支持续顺差,同时也意味着其他国家的国际收支持续逆差,这会影响其他国家的经济发展,从而导致国际贸易摩擦,不利于国际经济关系的发展。
(4)国际收支顺差的原因如果主要是由于贸易收支顺差导致的,这意外着国内可供使用的资源减少,对本国经济的发展会有不利的影响。
国际收支逆差的影响如下:(1)长期的国际收支逆差会导致本国货币的贬值。
持续逆差在外汇市场上表现为大量的外汇需求,导致外汇汇率上升,本币汇率下降,引起本国货币的贬值。
严重时还会导致本国货币信用下降,出现大量资本外逃,从而引发货币危机。
(2)持续的国际收支逆差会引起一国外汇储备的大量流失,影响本国的国际清偿力。
大量的国际收支逆差会严重消耗一国的储备资产,因为国际收支逆差需要通过国际储备来弥补。
而储备资产又是一国国际清偿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因此,储备资产的流失也就意味这本国金融实力的下降,从而损害本国在国际上的声誉。
(3)持续的国际收支逆差会引起一国的通货紧缩,不利于本国经济的稳定发展。
长期的国际收支逆差会导致一国外汇需求的增加,为了维持汇率的稳定,迫使一国的货币当局在外汇市场上进行干预,抛出外币,收回本币。
这样做的话,必然会导致本国货币供应量的减少,造成利率上升,通货紧缩,投资增长减缓,使经济增长受到抑制。
(4)长期的国际收支逆差还可能使一国陷入债务危机。
当一国发生持续、大量的国际收支逆差时,如果采取借外债的方式进行弥补,而借入的资金使用效益低下时,会导致本国到期无法还本付息,引起本国的债务危机。
12.假设某国某年发生以下的经济业务:(1)我国企业出口价值100万美元的设备,所得收入存入银行。
(2)我国居民到外国旅游花销1万美元,用信用卡支付,并在回国后用自己的外汇存款偿还。
(3)外商以价值1000万美元的设备投入我国,兴办合资企业。
(4)我国政府动用外汇库存40万美元向外国提供无偿援助,另提供相当于60万美元的粮食药品援助。
(5)我国某企业在海外投资所得利润150万美元,其中75万美元直接用于当地的再投资,75万美元调回国内向中央银行结售。
根据以上经济业务为该国编制国际收支平衡表。
并计算该国的贸易差额、经常项目差额,分析资本和金融账户是逆差还是顺差,说明储备资产的变化。
答:国际收支平衡表如下:项目借方(-)贷方(+)差额商品贸易1000 (3)100 (1)+60 (4)-840服务贸易 1 (2)--1收入-150 (5)+150经常转移100 (4)--100经常账户合计1151310-791直接投资75 (5)1000 (3)+925证券投资--0其它投资100 (1)1(2)-99综合账户差额+826-791=+35官方储备75 (5)40 (4)-35250 1041 +791资本与金融账户合计总差额1351 1351 0该国的贸易差额为-840万美元,经常项目差额为-791万美元,资本和金融账户为+791万美元,综合账户差额为+35万美元,说明该国国际收支顺差。
官方储备-35万美元,综合账户差额为+35万美元,互相抵消,最后的总差额为零。
第二章国际储备1.A2.C3.B4.C5.简述国际储备的含义和特点。
答:国际储备(International Reserves)也称“官方储备”,是指一国政府所持有的用于弥补国际收支逆差和维持本国货币汇率的国际间可以接受的一切资产。
能够作为国际储备的资产必须具有以下四个特点:(1)官方持有性。
作为国际储备的资产必须是掌握在一国货币当局手中的。
非官方金融机构、企业和私人持有的黄金和外汇,虽然也是流动资产,但不能作为国际储备资产。
这一特点使国际储备有时也被称为官方储备。
(2)普遍接受性。
作为国际储备的资产,必须能够被世界各国普遍接受、认同和使用,否则就不能作为国际支付手段用来弥补国际收支逆差。
(3)充分流动性。
作为国际储备的资产,必须是随时能够动用的资产,如存放在国外银行的活期可兑换外币存款、有价证券(如美国国库券)等。
这样,当一国出现国际收支逆差时,就可迅速动用这些资产予以弥补,或通过干预外汇市场来维持本国货币汇率的稳定。
(4)价值稳定性。
作为国际储备的资产,其包含的内在价值必须相对稳定,不能因为汇率、利率的变化而发生大幅度的价值下跌。
6.简述国际储备的作用。
答:国际储备的作用是弥补国际收支逆差;维持本国汇率稳定;充当对外借款的信用保证。
7.国际储备和国际清偿力的区别是什么?答:国际储备是一国政府所持有的用于弥补国际收支逆差和维持本国货币汇率的国际间可以接受的一切资产。
国际清偿力是一国政府为本国国际收支赤字融通资金的能力。
它既包括国际储备,又包括融资的潜在能力,即一国向外借款的最大可能能力。
通常,国际清偿力又称为广义国际储备,无条件的国际清偿力称为狭义国际储备,即通常所指的国际储备。
8.国际储备由哪几部分构成?答:国际储备中包括黄金储备、外汇储备、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储备头寸以及特别提款权。
9.影响一国国际储备规模的因素是什么?答:影响一国国际储备规模的因素包括国际储备供给、国际储备需求因素。
10.试述如何管理一国的国际储备?答:包括国际储备规模管理和国际储备结构管理。
国际储备规模管理包括国际储备供给、国际储备需求管理。
国际储备结构管理包括黄金储备结构管理、外汇储备的币种结构管理和外汇储备资产形式的结构管理三个方面。
第三章外汇、汇率与汇率制度1. C2. D3.A4.B,由于周星星是用外币现钞去兑换本币,对于银行来说,外汇的钞买价低于汇买价,因此韦小宝换到的人民币更多。
5.C,实际汇率用来衡量相同资金在本国的实际购买力和外国的实际购买力之比,当实际汇率变大时表明在本国的实际购买力增加。
6.B7. C,由于题中问的是美元升值还是贬值,需要将美元作为基础货币,开始时的汇率为1USD=0.5GBP,一年后的汇率为1USD=0.625GBP,因此美元升值25%。
8.实际汇率=e*P/p=0.75(其中e为名义汇率,P为外国物价,p为本国物价),由于实际汇率小于1,因此在外国有更高的实际购买力,在外国消费是更加合算的。
9.“蜜月效应”和“离婚效应”均是在汇率目标区下出现的,之所以出现不同的效应其前提是人们对于政府确定的目标区是否有足够的信心。
假定目标区完全可信,那么当汇率的变动逐渐接近目标区边缘时,广大交易者将会预期汇率很快会做反向调整,重新趋近于中心汇率,从而形成“蜜月效应”;如果市场交易者普遍预期汇率目标区的中心汇率将做很大调整,此时汇率目标区就不再具有可信性,如果汇率向目标区的边缘变动,交易者将认为政府没有能力维持目标区,此时最好的交易方式是顺势而为,交易者的行为又将进一步使汇率脱离中心。
从而形成“离婚效应”。
10.浮动汇率相较固定汇率的优点(1)可以减少持有国际储备,降低机会成本(2)可以实现国际收支的自动均衡(3)有利于国内货币政策的独立性(4)减少经济周期和通货膨胀的国际传递(5)缓解国际游资的冲击浮动汇率相较固定汇率的缺点(1)不利于国际贸易和国际投资(2)助长了国际金融市场上投机活动,使市场更加动荡(3)浮动汇率未必能隔绝国外经济对本国经济的干扰11.(1)根据需求价格弹性的定义和题中的假设,我们可以用汇率变动率替代价格变动率来表示弹性,因此美国对于我国进口量变化的百分比为11.3%;(2)我国对于美国进口量变化的百分比-7.2%;(3)由于我国进口需求弹性和出口需求弹性绝对值之和大于1,满足马歇尔—勒纳条件,贬值将使我国顺差增加。
第四章汇率决定理论1. D2. C3. A4. A5. C6. A7. D8. 参见教材。
9.参见教材。
10.(1)根据PPP理论,⊿E/E=⊿P/P -⊿P*/ P*=π-π*,其中π代表本国通胀率,π*代表外国通胀率,则⊿E/E=4%-6%=-2%,⊿E=-2%*1.0200=-0.0204,因此一年后的汇率为0.9996。
(2)名义利率是6%和8%,根据利率平价理论有E f-e=(I-i*)*e(其中E f为远期汇率,e为即期汇率,I为本国利率,i*为外国利率),因此远期汇率为E f=0.9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