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制订教育评价表的一般方法和步骤
制订教育评价表的一般方法和步骤
标之和必须与上层相等。
19
理论推演法
——根据有关学科的理论推演评价指标。
20
经验法
(1)理由是否充分或必要 (2)取主舍次 (3)从各指标间的关系上进行比较 (4)去难存易,删繁就简。
——凭借设计者自身的经验,科学性、客 观性要差一些。
21
调查统计法
编制初拟指标问卷,选项设为5档; 将问卷发给相关专家和有经验的教育工
设计评价标准
整合、修改与完善教育评价表
16
设计指标体系
初拟评价指标 头脑风暴法 目标分解法 理论推演法
筛选评价指标 经验法 调查统计法
17
头脑风暴法
类型
个人和多人——人数多少 直接和质疑 ——方式
18
目标分解法
注意事项:
同层之内 ——分类标志一致。 上下层之间 ——从高到低逐层缩小内涵。 ——上层指标必须包含下层指标,下层指
构成 要素
指标权重:表示指标的重要性程度。 加权
评价标准:评价对象达到评价指标要求的尺度。
强度和频率、 标号、标度
13
评价标准
强度:指标达到项目要求的程度或各种规范行为的 优劣程度,又称定性指标。
频率:达到指标项目要求的数量或各种规范化行为 的相对次数,也称定量标准。
标号:不同强度和频率的标记符号,通常用字母、 文字或数字表示。没有独立的意义,只表示一种分 类。
11
1.2制订教育评价表的基本原则
科学性和可操作性原则 以科学思维方法和科学理论为指导 各个指标可以通过实际的观察、测量、评定等 方式加以操作,特别是对一些抽象笼统的目标, 要通过一定的表达方式使之成为可以间接测量 的目标。
超前性和发展性原则
12
2.1教育评价表的构成要素
评价指标
目标
(具体化、局部、不稳定) (基础、全貌、稳定)
标度:评价的档次,可以是定性的,也可以是定量。 定性时必须赋值,使定性标度转换成能够定量标度, 以便统计处理。
14
辅助 部分
表1 求知标准
主要组 成部分
基础 部分
要素 标号
标准内容
标度
求知
A 缺乏求知欲望,在较长时间里求知热情低下。 1~2分
B 在老师、同学、家长的督促下,能激起求知 欲望,但求知热情不能持久。
用一组序列化的形容词或程度副词修饰每一项评价 指标的量表
“等级顺序”间隔难以相等,评价结果常被限制在 较低等级的统计之中,且量化困难。
8
数值量表
例8- 2 选择符合自身想法的数字,填入项目后面的括号中。 5=很不喜欢 4=不喜欢 3=无所谓 2=喜欢 1=很喜欢 1、喜欢化学实验( ) 2、自己设计实验( ) 3、参加课外兴趣实验( )
3~4分
C 有自觉的求知欲望,经常保持一定的求知热 情。肯动脑钻研学习问题。
5~6分
D 有较强的求知欲望,保持较高的求知热情, 肯动脑筋钻研学习问题。
7~8分
E
有强烈的求知欲望,保持旺盛的求知热情, 肯动脑筋刻苦深入钻研学习问题。
9~10分
15
2.2 制订教育评价表的方法
设计指标体系
目标
分配指标权重
24
关键特征调查法
表2 中学生的综合素质评价指标调查结果
初拟 思想 文化 体能 思维 心理 社会 合群 学习 创新 实践 指标 品德 素质 素质 品质 素质 品质 品质 能力 精神 能力 选择 152 147 95 73 126 98 62 117 90 88 人数
4
《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方案》 评估指标体系
一级 办学指导思想
师资队伍 教学条件与利
用
专业建设与教 学改革
教学管理
学风
学校定位 办学思路 师资队伍数量与结构 主讲教师 教学基本设施 教学经费 专业 课程 实践教学 管理队伍 质量控制 教师风范 学习风气
二级
5
《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方案》 评估指标体系
在所有评价指标上规定统一的形容词等级,再在各 个形容词等级上赋予数值。 便于制成表格,容易进行量化处理,是所有评定量 表中使用频率最高的量表。
9
行为量表
指标
行为表现
教态
教师的手势,玩弄粉笔与教鞭,避开学生的对 视,边上课边抽烟或喝水,倚靠课桌或讲台、 上课面带笑容
教学语言 口吃或吐字不清、语调单一、语速过快或过慢
教学内容 新词下错定义、按逻辑顺序讲授、把教材与学 生兴趣联系起来、归纳争论的问题、说明教学 的目的、提供补充阅读材料
10
1.2制订教育评价表的基本原则
教育规律性和导向性 指标和标准必须能反映教育教学活动的客观规 律,找出影响和制约教育教学的关键性因素。 由单纯的鉴定、确定、筛选的 功能转变为导向、 激励、预测的功能。
制订教育评价表评价表
量表 对客体进行评价的工具和尺度,测量与 评价得以进行的标准。
教育评价表 根据教育教学特性编制而成的教育测量 和评价的工具和尺度。
2
1.1教育评价表的基本类型
概括性问题教育评价表
为了了解发展基本情况、描述发展基本状态时, 提出一系列问题加以系统了解的评价表式。
指标结构性教育评价表
根据评价目标逐层分解评价指标,形成具有评 价指标体系、指标权重结构以及定性定量具体 评价标准的教育评价表。
3
学生的语文课外阅读评价
1. 本学期课外阅读的主要书目有哪些? 2. 每个星期安排多少时间用于课外阅读? 3. 阅读过程采用哪些措施来提高学习效果? 4. 对阅读感兴趣或不感兴趣的理由是多少? 5. 你认为怎样可以提高课外阅读的效果? 6. 推荐一本你认为很有价值的课外阅读书目。 7. 课外阅读能否促进语文课程学习? 8. 近期语文单元测验成绩有何变化? 9. 在课外阅读方面你对同学还有什么好的建议? 10.在课外阅读方面你需要什么帮助?
一级 教学效果
基本理论与基本技能 毕业论文或毕业设计 思想道德修养 体育 社会声誉 就业
二级
评估等级 A
B
C
D
优秀
良好
合格
6
教育评价量表的形式
形容词量表 数值量表 行为量表 综合评定量表
7
形容词量表
例8- 1 教学内容二项二级指标 1、内容的准备性 很充分 充分 尚可 欠充分 不充分 2、讲课的正确性 很正确 正确 基本正确 有差错 有原则性错误
作者,请他们对每一项指标都作出判断 根据专家判断各项指标重要程度的比例
高低(2/3或3/4为界),得到最后的指标。
22
确定评价指标权重
关键特征调查法 两两比较法 专家评判平均法 倍数比较法
23
关键特征调查法
提出备择指标 找出一定数量的关键指标 计算人数和百分比 按一定规则选取指标 计算各指标的权重系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