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属材料专业笔试(易)1、下列不是金属力学性能的是( D )A、强度B、硬度C、韧性D、压力加工性能2、所有脆性材料,它与塑性材料相比,其拉伸力学性能的最大特点是( C )A、强度低,对应力集中不敏感;B、相同拉力作用下变形小;C、断裂前几乎没有塑性变形;D、应力-应变关系严格遵循胡克定律。
3、钢材拉伸试验在出现下列情况之一时,试验结果无效( B )A、试样断在机械划刻的标记上,断后伸长率超过规定的最小值B、试验期间设备发生故障,但很快修好C、试验后试样出现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缩颈4、属于材料物理性能的( C )A、强度B、硬度C、热膨胀性D、耐腐蚀性5、工程上所用的材料,一般要求其屈强比( C )A、越大越好B、越小越好C、大些,但不可过大D、小些,但不可过小6、GB/T228-2012中要求抗拉强度修约到 MPa ( C )A、10B、5C、1D、0.57、HRC 的测量范围是 ( A )A、20~70B、20~88C、20~90D、20~1008、用金刚石圆锥体作为压头可以用来测试( B )A、布氏硬度B、洛氏硬度C、维氏硬度D、以上都可以9、材料的冲击韧度越大,其韧性就( A )A、越好B、越差C、无影响D、难以确定10、钢的含碳量一般在( B )A、0.77%以下B、2.11%以下C、4.3%以下D、6.69%以下11、低碳钢的含碳量为( A )A、<0.25%B、<0.60%C、≤0.020%D、≤0.045%12、组成合金最基本的、独立的物质称为( A )A、组元B、合金系C、相D、组织13、金相检验按工艺规定采用试样检验时,试样必须是的试样。
( D )A 同炉处理B 同材料C 同工艺工艺D 同炉处理、同材料及同工艺条件14、金属中具有相同的化学成分、相同的结构和相同的物理性能的组织称为( D )。
A、组织B、组元C、合金 D 、相15、常用的金相试样浸蚀液有( C )A、100%的酒精溶液B、2%的硫酸溶液C、4%的硝酸酒精溶液D、50%的硝酸酒精溶液16、研磨试样分为( D )A、粗磨B、细磨C、精磨D、粗磨、细磨17、珠光体是( A )A、铁素体与渗碳体的层片状混合物B、铁素体与奥氏体的层片状混合物C、奥氏体与渗碳体的层片状混合物D、铁素体与莱氏体的层片状混合物18、疏松是在过程中产生的。
( A )A、铸造B、锻造C、轧制D、热处理19、晶粒度在定量金相中的测定原则用( A )A、载点法B、面积法C、直径大小D、周长20、钢中杂质元素导致钢的热脆性。
( B)A、PB、SC、HD、O21、国家标准中规定对于非金属夹杂物检验的放大倍数为 ( B )A、50B、100C、500D、100022、上贝氏体显微组织特征呈 ( A )A、羽毛状B、黑色针叶状C、片层状D、粒状23、通过光学显微镜观察片马氏体为( C )A、羽毛状B、一束束平行的细长板条状C、针片状或竹叶状D、黑色针状24、屈氏体与珠光体相比,其( D )A、强度比珠光体高,硬度低B、强度和硬度都低C、强度低,硬度高D、强度和硬度都高25、下列方法中不能检验出零件材料的化学成分。
( C )A 、按理化检验有关规定取样化验。
B、光谱法C 、用金相显微镜观察金相组织D 、火花鉴别26、钢筋的公称横截面面积为113.1mm2,拉伸试验时的最大拉力为55.6kN,抗拉强度应( B )A、492 MPaB、490 MPaC、495 MPaD、500 MPa27、公称直径14mm~20mm的钢筋实际重量与理论重量的偏差为( A )A、±5%B、±4%C、±7%D、±3%28、属于强制性标准的代号为: ( A )A、GBB、GB/TC、GB/ZD、GB/Q29、所有脆性材料,它与塑性材料相比,其拉伸力学性能的最大特点是( C )A、强度低,对应力集中不敏感;B、相同拉力作用下变形小;C、断裂前几乎没有塑性变形;D、应力-应变关系严格遵循胡克定律。
30、牌号为HRB335,公称直径d 为28mm的钢筋做弯曲试验时其弯心直径应是( B )。
A、3dB、4dC、5dD、2d金属材料专业笔试(中)(C )、1、在低碳钢拉伸曲线中,其变形破坏全过程可分为4个变形阶段,它们依次是(A)、(B)、和(D)。
A、弹性B、强化和颈缩C、屈服D、断裂。
2、用塑性材料的低碳钢标准试件在做拉伸实验过程中,将会出现四个重要的极限应力;其中保持材料中应力与应变成线性关系的最大应力为(B);使材料保持纯弹性变形的最大应力为( A );应力只作微小波动而变形迅速增加时的应力为( D );材料达到所能承受的最大载荷时的应力为( C )A、弹性极限B、比例极限C、强度极限D、屈服极限3、根据拉伸实验过程中拉伸实验力和伸长量关系,画出的力——伸长曲线(拉伸图)可以确定出金属的( B )A、强度和硬度B、强度和塑性C、强度和韧性D、塑性和韧性4、钢的拉伸曲线的屈服阶段呈锯齿状,有上、下屈服点。
( D )A、铸铁B、淬火后低、中温回火C、中碳调质钢D、退火低碳钢5、试样拉断前所承受的最大标称拉应力为( D )A、抗压强度B、屈服强度C、疲劳强度D、抗拉强度6、拉伸实验中,试样所受的力为( D )A、冲击B、多次冲击C、交变载荷D、静态力7、常用的塑性判断依据是( A )A、断后伸长率和断面收缩率B、塑性和韧性C、断面收缩率和塑性D、断后伸长率和塑性8、适于测试零件表面硬化层,金属渡层及薄片金属的硬度的测试方法是( C )A 、布氏硬度 B、洛氏硬度 C、维氏硬度 D、以上方法都可以9、对于黑色金属,布氏硬度试验力保持时间是 ( B )A、5~10秒B、10~15秒C、15~20秒D、20~25秒10、适于测试硬质合金、表面淬火刚及薄片金属的硬度的测试方法是( B )A、布氏硬度B、洛氏硬度C、维氏硬度D、以上方法都可以11、不宜用于成品与表面薄层硬度测试方法( A )A、布氏硬度B、洛氏硬度C、维氏硬度D、以上方法都不宜12、金属材料的组织不同,其性能( B )A、相同B、不同C、难以确定D、与组织无关系13、对于金相组织检验,试样尺寸以磨面面积小于为宜。
( D )A、100 m㎡B、200 m㎡C、300 m㎡D、400 m㎡14、相变是指之间的转变过程。
(A )A、相与相B、组织与组织C、晶体与晶体D、晶胞与晶胞15、不锈钢和耐热钢的抛光,最理想的方法是采用( B )A、机械抛光B、电解抛光16、视场光阑的主要作用是( A )A、为了减少镜简内部的反射与炫光,从而提高映象的衬度B、调节入射光束的大小C、调节视场的大小D、调节视场的方向17、研究铁碳合金状态图时,图中最大含碳量为( D )A、0.77%B、2.11%C、4.3%D、6.69%18、铁碳合金相图中,S点是( C )A、纯铁熔点B、共晶点C、共析点D、纯铁同素异构转变点19、铁素体是( A )A、碳在α铁中间隙固溶体B、碳在β铁中间隙固溶体C、碳与铁形成的金属化合物D、碳素体与渗碳体的层片状机械混合物20、钢淬火后,急性高温回火,得到的组织是( A )A、回火索氏体B、回火屈氏体C、回火马氏体D、回火珠光体21、钢材不可能通过热加工获得改善,将导致材料报废。
( B )A、硫化物夹杂B、缩孔残余C、球化不良D、过热22、原始奥氏体晶粒愈小,马氏体的强度( C )A、愈低B、不变C、愈高D、略高23、索氏体的金相组织,要在光学显微镜下放大才能分辨出其组织结构( D )A、200倍B、300倍C、400倍D、500~600倍24、下列属于宏观组织的检验项目有( A )A、中心疏松B、脱碳C、晶粒度D、带状组织25、目前,常用的浸蚀低倍组织的试剂为( B )A、硝酸酒精B、盐酸加水(1:1)C、NaOHD、硫酸水溶液26、酸蚀试验中仲裁检验方法是( B )A 冷酸蚀B 热酸蚀C 电解腐蚀27、测定钢绞线伸长率时,1×7结构钢绞线的标距不小于( D )A、400 mmB、600 mmC、800 mmD、500 mm28、横截面积为314.2mm2的光园钢筋,当屈服荷载为91.84kN时,屈服强度应为( B )A、292 MPaB、290 MPaC、295 MPaD、400 MPa29、钢筋混凝土用热轧带肋钢筋、光圆钢筋按批进行检查和验收,每批质量为( C )A、≤30tB、≤50tC、≤60tD、≤200t30、钢筋级别提高,则其( A )A、屈服点、抗拉强度提高,伸长率下降B、屈服点、抗拉强度下降,伸长率下降C、屈服点、抗拉强度提高,伸长率提高D、屈服点、抗拉强度下降,伸长率提高金属材料专业笔试(难)1、现有三种材料的拉伸曲线如图所示。
分别由此三种材料制成同一构件,其中:1)强度最高的是( A );2)刚度最大的是( B );3)塑性最好的是( C );4)韧性最高,抗冲击能力最强的是( C )。
σ2、钢的光滑圆试样拉伸断口,其剪切唇面与拉伸应力轴( A )A、45º交角B、垂直C、平行D、60º交角3、机械构件静载断口中心纤维区为典型的( B )A、脆性断裂B、塑性断裂C、疲劳断裂4、金属的韧性通常随加载速度提高、温度降低、应力集中程度加剧而( B )A、变好B、变差C、无影响D、难以判断5、判断韧性的依据是( C )A、强度和塑性B、冲击韧度和塑性C、冲击韧度和多冲抗力D、冲击韧度和强度6、检验材料缺陷对力学性能影响的测试方法一般采用( C )A、硬度B、拉伸C、一次冲击7、疲劳断口的宏观主要特征是海滩状形貌。
( B )A、瞬断区B、疲劳扩展区C、疲劳源区D、纤维区8、对于疲劳断裂,说法正确的是( B )A、断前明显示塑性变形B、断裂突然发生C、与合金表面粗糙度无关D、材料受力大于抗拉强度9、疲劳断口的典型宏观特征为( A )A、贝壳状花样B、结晶状花样C、人字形花样10、金属疲劳的判断依据是( D )A、强度B、塑性C、抗拉强度D、疲劳强度11、共析钢的含碳量为( A )A、0.77%B、>0.77%C、<0.77%D、2.11%12、Wc<0.77%铁碳合金冷却至A3线时,将从奥氏体中析出( A )A、铁素体B、渗碳体C、珠光体D、莱氏体13、Wc >4.3%的铁称为( C )A、共晶白口铸铁B、亚共晶白口铸铁C、过共晶白口铸铁D、共析白口铸铁14、金相试样纵向取样主要检验( A )A、钢中非金属夹杂物 B 、钢的晶粒度 C、钢的显微组织 D、钢的碳化物15、各相同性非金属夹杂物,在正交偏振光下观察,旋转载物台时,其光示特征为( A )A、明暗没有变化B、发生四次明暗变化C、发生色彩变化16、在物镜上滴松柏油的作用是( B )A、增大物镜上的孔径角B、聚集更多的光线,提高鉴别能力C、润滑D、清洁17、发生共晶转变的含碳量的范围是( C )A、0.77%—4.3%B、2.11%—4.3%C、2.11%—6.69%D、4.3%—6.69%18、液态合金在平衡状态下冷却时结晶终止的温度线叫( B )A、液相线B、固相线C、共晶线D、共析线19、共晶转变的产物是( D )A、奥氏体B、渗碳体C、珠光体D、莱氏体20、索氏体、珠光体、屈氏体三者之间的强度关系是( B )A、索氏体最高,其次是屈氏体,珠光体最低B、屈氏体最高,珠光体最低,索氏体介于两者之间C、珠光体最高,索氏体最低,屈氏体介于两者之间D、索氏体最高,屈氏体最低,珠光体介于两者之间21、共析转变的产物是( C )A、奥氏体B、渗碳体C、珠光体D、莱氏体22、铁碳合金相图中,ACD线是( A )A、液相线B、固相线C、共晶线D、共析线23、铁碳合金相图中的Acm线是( C )A、共析转变线B、共晶转变线C、碳在奥氏体中的固溶线D、铁碳合金在缓慢冷却时奥氏体转变为铁素体的开始线24、透明球状夹杂物在条件下可以看到黑十字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