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读书笔记《和孩子沟通,有爱还不够》摘抄孩子今日的行为,是国家未来的文化。
要改变我们的文化,应从哪里开始?从孩子开始!孩子的改变从哪里开始?一定是由父母开始。
父母开始明白,要改变孩子、改变和孩子的关系,首先要从改变自己开始,不断自我成长。
当一个人懂得接纳自己、欣赏自己、尊重自己、爱自己的时候,他才能够真正地开始去接纳他们的孩子,尊重、欣赏和爱他们的孩子。
教育不在于你说了什么,而在于你在生活中如何做,创造了一个什么样的环境给孩子。
尊重孩子就是要尊重孩子的独一无二,尊重他是一个独立的个体,有独立的情感,尊重他的选择。
在一个家庭中,情绪稳定非常重要,父母的心情就是孩子的气候。
第一章五个沟通层次:建立完美的亲子关系孩子没有问题;如果孩子有问题,那一定是父母的问题。
孩子今天的果,是父母过去的因。
孩子说在学校不开心,不想上学,父母生气地呵斥:什么话?!居然敢不上学?!孩子说不喜欢爷爷或奶奶或老师,因为他们怎样怎样。
父母认为孩子大不敬,多半会告诉他不可以这样想。
孩子便会发现,原来自己的感受、想法都会被批评,他就慢慢地从不愿或不敢表达感受、情绪,变成不愿意向父母表达想法。
而孩子的心,需要爱和认同装满,它才会强健,才能抵御外界的风风雨雨,并敢于去向外界敞开。
而我们的任务就是要给孩子足够的爱、足够的认同,让孩子的心愿意向我们打开,也愿意向这个世界打开。
爱,就是孩子的心理营养。
没有营养,孩子就不能健康成长。
0-3个月,孩子需要完美照料者和重要他人。
妈妈情绪不稳定、脾气暴躁是大忌。
4个月-3岁:建立安全感、亲密感。
3岁前,安全感对孩子来说都是如此重要,就同生命一样。
信任感是以安全感为基础的。
一个缺乏安全感的人,就没有足够的力量去信任别人。
希望孩子有力量,希望孩子勇敢,那么就要从小给孩子足够的安全感。
爱,在孩子早期,就等于陪伴,高品质的陪伴。
爱,等于时间,没有足够的陪伴时间,亲子关系就没有足够的厚度。
陪伴孩子时,人要在,心也要在。
和孩子在一起的时光,应该尽量让孩子感到是欢乐的。
情绪稳定的妈妈,加之负责任的爸爸,就能满足孩子对重要他人的需要。
父母的哪些言语行为会影响孩子的安全感:父母在孩子面前吵架甚至打架;打骂孩子、惩罚孩子,如关黑屋子,关在门外,对孩子说我不要你了;孩子被送来送去,不断变化照料人。
4-5岁,肯定、欣赏、赞美。
肯定和欣赏这个阶段的孩子,就必须要给出具体的理由,让孩子感觉到大人对自己的态度是诚恳的、真切的,让他明白被肯定、欣赏和赞美的理由,比如告诉孩子“你知道把玩过的玩具收拾好,真是好孩子。
”不论什么时候都去称赞他,甚至就连他做错事的时候也鼓励他,那是毫无益处的。
作为父亲,就更不要吝啬自己赞美的语言,多去欣赏你的孩子。
你的欣赏能让你的儿子更有男性的力量,让你的女儿更幸福。
6-12岁:学习、认知、榜样这个阶段的孩子开始习得勤勉,也懂得了比较,有了自卑或自信的感觉。
选择的自由绝不仅仅是青春期孩子的主要需要,也是贯穿孩子从出生就开始的一生的心理能量,是所有孩子最需要的心理营养。
很多父母习惯对孩子的一切大包大揽,从小时候的玩具、服装、食物到长大后上什么学校,进什么兴趣班,念什么大学以及报考什么专业、从事什么工作,都要一一管过去,甚至再往后,交什么样的女朋友,娶怎样的老婆,嫁什么样的老公,都要管,就是不肯放手让孩子自己去决定,那么这个孩子永远不可能成为一个成熟、独立的人,他将永远只能是爸爸妈妈的孩子,即便他活到八十岁。
孩子只有创造属于自己的成功,才能建立自尊,而真正的财富不是一个人继承的那部分,而是他创造的那部分。
生活重要的不是你现在在哪里,而是你将要去往哪里。
每个人都有独一无二的个体,也都有自己独一无二的方式,寻找自己的路。
最好的亲子教育就是让孩子选择,让孩子做自己。
孩子的内心有了足够的安全感、自信心,独立就是一个自然而然的过程。
依赖是心灵的养分杰克韦尔奇口吃,智慧的母亲对他说:“这是因为你太聪明了,没有任何一个人的舌头可以跟得上你这样聪明的脑袋瓜。
”母亲的这句话让他彻底告别了自卑,成为一个了不起的人。
给孩子充分的安全感,并不需要父母刻意去做什么,只要家庭氛围和谐,夫妻和睦,照料孩子的人情绪稳定,孩子的安全感就可以得到绝对的保障。
第二章四个决定因素:如何影响和改变孩子孩子每个行为背后都有一个正面的动机。
这就需要家长和孩子沟通的时候,多给孩子一份尊,多一分耐心,多一分好奇,少一点先入为主,少一点主观判断,少一点父母权威。
带着尊重、耐心和好奇心,还有平等去与孩子沟通,你就会对孩子多一分理解,少一分误解,收获一份美妙的亲子关系。
(兰舟姐三步走:第一,找到这里面的正向信息;第二,找到合适的目标;第三,帮孩子找到方法,鼓励。
)父母要改变孩子的行为,就必须了解孩子行为背后有什么样的情绪在推动;当你觉察到他的情绪后,要分析情绪的背后是怎样的思想在指挥。
要让孩子输得起,不乱发脾气,就要停止自己平时动辄把孩子与他人做比较的行为。
孩子的行为不是问题,家长如何应对才是问题。
如果父母能了解孩子是活在过程中的,就会接纳孩子的行为,停止对孩子行为的不满,转而欣赏孩子这种活在当下的状态。
一个人真正活在当下的时候,是没有压力的。
成年人为什么会感觉到压力,因为我们不是活在过去的失败当中,就是活在对未来的焦虑当中,很少甚至很难在片刻之间放下大脑里的思绪而完完全全地活在当下,和自己在一起,和孩子在一起。
孩子真是大人最好的老师,他们教会我们享受当下,享受生活,享受生命而不是忍受生命。
当父母转变思想,接纳孩子的行为,孩子的行为自然转变。
很多家长课后反馈说,因为有了这个新观点之后,在许多事情上不再催促孩子,而是和孩子一起慢下来,给孩子多一点点的时间。
孩子的气质类型与行为特征的关系每一个孩子都有与生俱来的特质,孩子的行为特征与这些天生气质有非常紧密的关系。
孩子的行为方式取决于先天气质拥有某种天生气质的孩子如果能生活在一种与他相匹配的环境中,就会朝正向的方向发展,发展出吸引人的特质;反之,如果孩子生活在一种与他的天生气质不相匹配的环境中,就会朝负向的方面发展,不但导致家里鸡犬不宁,硝烟四起,而且孩子会变得很没有自我,不快乐。
讨好型的父母,爱孩子过了头,不敢惹孩子生气,希望孩子永远开心,只要看见一缕乌云飘过孩子的脸,立刻答应孩子的要求,恨不得摘下天生的星星来满足孩子。
而他们的孩子常常会利用这种心理去胁迫父母答应自己的要求。
我们要学会经常自我审视,不断学习以求自我成长,尽量摆脱这些家庭固有的行为模式,面对孩子,发展出理性的行为模式。
改变自己影响孩子的方法:第一,身份,我是一个妈妈,我不但要做一个好妈妈,同时要做儿子的好朋友。
第二,信念。
我们无法改变他人,但是可以透过改变自己,影响他人,所以我要先改变自己。
第三,能力。
我要努力学习管理好自己的情绪,儿子做作业怎样拖拉我都不能发火,要以接纳的心去面对,找出他做作业拖拉的原因再来帮助他,让他不再觉得做作业是一件痛苦的事,让他在做作业时感受到其实做作业也是一种乐趣。
第四,行为。
我不断提醒他不要拖拉,等于强化了他拖拉的行为。
在他做作业之前先让他玩一下游戏,比如舒尔特游戏、找不同、猜谜语、脑筋急转弯等。
第五,环境。
我给孩子提供一个能够专心学习的环境,让孩子做作业必须坐在书桌前,固定在一个位置做作业。
帮助孩子找到信念的力量改变是可能的,就算外在的改变有限,内在的改变还是可能的。
我们每个人都拥有足够多的内部资源,得以成功应对外部世界而成长。
面对环境,我们有许多选择,我们应当做出适当的回应,而不是被动的反应。
我们不能改变外在的环境,但可以改变自己的心境。
不能改变我的面容,但可以展示笑容。
成长的目标是个人可以为自己做出选择,成熟的标志是他可以为自己做出选择并负起责任。
我们不能改变过去已发生的事件,但可以改变那些事件对我们的影响。
欣赏并接纳过去,可以增加我们支配现在的能力。
一切都是为最好的准备的。
没有问题,只有机会,因为凡事都是为最好的而准备的。
智慧父母的10个信念1、尊重别人的内心世界。
2、你不能改变别人,但你可以改变自己去影响别人(孩子)。
3、有效果比有道理更重要。
智慧父母懂得放下对错的判断,懂得带着爱去接纳,用智慧创造充满爱的亲子关系。
4、地图不是疆域。
孩子眼中的世界和成年人眼中的世界有着很大的不同,孩子有其独特而丰富的内心世界,智慧的父母不会理所当然地认为自己懂得孩子,而是带着一份尊重、一份好奇去探访孩子的内心世界。
5、沟通的意义在于你得到的反馈。
沟通没有对与错,只有有效果与没有效果之分。
自己说得多对都没有意义,对方收到你想表达的讯息才是沟通的目的。
自己说什么不重要,对方听到什么才是重要的。
沟通成功的先决条件是和谐气氛。
智慧的父母不仅重视说话的艺术,更加注重听的艺术,用心关注孩子的回应。
6、重复目前的做法,只会得到目前的结果,如果现行的方法无效,就要改变它。
智慧的父母是充满弹性和灵活性的父母,一种方法行不通,他们会寻找其他的方法,而不是直接给孩子贴负面标签。
7、凡事必有最少三个处理方法。
8、所有人都拥有足够的资源,去成功达成自己的理想及目标。
(没有资源的人,只有资源缺乏的状态)。
父母所要做的就是创造适合的环境,让种子自动萌芽、开花、结果。
9、在任何系统中,最灵活变通的人拥有最佳的成功机会,是最能影响大局的人。
10、没有失败,只有回馈。
智慧的父母眼中没有失败,只有回应,失败都是学习的好机会。
情绪:一种强大的能量。
在影响和改变孩子的过程中,父母常常忘记了孩子是有情绪的,也忘记了自己是有情绪的。
因而,他们不处理自己和孩子的情绪就直接处理问题,结果导致无法处理问题,或收到很不好的效果。
情绪是一种能量,不能被消灭,只能被转移。
孩子在小的时候,当他的边界被侵犯时,用苦恼生气来表达是他们情绪体验发育的需要。
如果不能在阳光下去发泄上,那么这个情绪就会在黑暗中储存起来,最终反过来伤害到他自己。
接纳并帮助孩子处理情绪你可以否定孩子的行为,但不能否定孩子的情绪。
怎样说话帮助孩子处理情绪:1、“宝贝,发生什么事情了?”2、“宝贝,你的感觉如何?”3、引导孩子理清自己的需求,诱导孩子说出自己的诉求。
“宝贝,你想要怎样呢?”4、“那你觉得有些什么办法?”5、“这些方法的后果会怎样?”6、“你决定怎么做呢?”7、“你希望我做什么呢?”8、“结果怎样?有没有如你所料?下次碰到相似的情形,你会怎样选择?”给自己的情绪洗个澡在一个家庭中,情绪稳定非常重要,父母的心情就是孩子的气候。
父母如何保持比较好的情绪:一、不要把公司的事情带回家二、把孩子当成孩子,明白他们是在不断犯错误中学习和成长的,而形成某种好习惯也有关个反复的过程,需要多次的提醒。
三、理解孩子的某些错误行为并非故意,或品行有问题,而仅仅是因为没有学会这种技能四、当我们责备孩子磨蹭、拖拉、浪费时间,别忘了孩子是活在当下,享受过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