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央财经大学心理学考研院校分析

中央财经大学心理学考研院校分析


03.健康社会心理学
社会发展学 应用心理
院(013)
(045400)
01.经济心理与行为 金融分析
02.健康心理与员工 帮助计划
招生人
考试科目

2
101 思想政治理论
201 英语一
616 社会心理学
816 心理学研究方法
复试:《普通心理学》
彭聃龄 北师大出版社 第四版
17
101 思想政治理论
204 英语二
(3)社会心理与社会管理本方向旨在培养在政府、事业单位或非政府组织等部门 工作的社会管理人才。无论是宏观层面的社会经济问题,还是城镇化问题、流动人口问题、 城市新居民适应问题、城市改造对人心理的影响问题、城市环境规划问题、社区心理问题、 舆情分析问题、危机干预和处理问题等等重大社会现实问题,都需要社会心理学专业人才参 与治理和管理。
中央财经大学应用心理专业硕士在培养理念上,强调国际视野与本土经验、宏观理论与 实际技能以及研究与实践相结合;为落实培养理念,在组织建设上,社会发展学院专门成立 了应用心理专硕办公室,负责集中校内外优秀教师和实务工作者并汇聚和调动各方资源对学 生进行联合培养。专业方向。我校应用心理硕士专业设有四个研究方向:(1)经济心理与 行为金融分析;(2)健康心理与员工帮助计划;(3)社会心理与社会管理;(4)管理心 理与人力资源开发。
汪 波 · 中央财经大学 · 社会发展学院心理学系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学术专长:神经 行为科学;营销心理学;记忆与情绪问题。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在 Personality and Individual Differences、Memory 等国外高水平期刊发表多篇文章。
翁学东 · 中央财经大学 · 社会发展学院心理学系副教授,硕士生导师。曾任中央财经 大学心理咨询中心主任和社会发展学院副院长,心理学系首任系主任。现任中央财经大学经 济心理研究所所长,中国社会心理学会经济心理学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学术专长:投资心 理学;经济心理学。曾出版著作《投资心理学》。
赵 然 · 中央财经大学 · 中央财经大学心理系教授,系主任,硕士生导师,国 Wayne State University 和 University of Illinois 访问学者。 研究领域:员工帮助计划(EAP)、 组织行为学、健康心理学、心理咨询技术、焦点解决短程治疗实践与研究。发表学术论文 60 余篇,出版著作 20 部。
中央财经大学心理学考研院校分析
大家好,我是雅洁老师,今天由我来给大家分析一下心理学的考研院校之——中央财经大 学。总所周知,对于很多考心理学的研究生的童鞋来说,一个考虑的是难度,另一个是就业, 而中央财经大学,不同于一般的心理学名校,北师大、华东师大偏向教育和咨询类,央财从 15 年开始,独立招生应用心理硕士,其专业特色和发展前景获得了很多同学的青睐,那么 接下来就跟雅洁老师一起看一下他的院校情况吧。
张梅 女,中央财经大学社会发展学院心理学系讲师。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博士。学术 专长:社会心理学;市场调查方法。主要学术兼职:《心理发展与教育》外审专家。主要社 会工作:中宣部文明网青少年频道网络咨询专家。主持多项省部级课题。
三、招生情况
方向
社会发展学 ★社会心理学
院(013)
(0303Z1)
方向
01.实验社会心理学 02.经济心理学
目前中央财经大学应用心理专硕共有 14 位外聘导师,来自银行、证券公司、管理咨询机 构、大型国企、心理学研究机构和心理服务机构。外聘导师拥有心理学、经济学、商学、管 理学、医学等多元化专业背景、丰富的行业经验及开阔的视野,可以为学生的学习、实践、 择业、发展提供助力。
辛自强 · 中央财经大学 · 社会发展学院心理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心理学会社 会心理学分会理事、秘书长;中国社会心理学会理论与教学专业委员会委员;《心理科学》 审稿人。学术专长:社会心理学;文化心理学;价值观研究;心理测量。
毕业生就业去向介绍 (1)经济心理与行为金融分析本方向旨在培养在银行、证券、保险、财政等企事
业单位工作的行为金融分析师、管理咨询师和消费顾问。未来金融分析师、经济预测师等岗 位必然需要更多有心理学背景的人才。这是一片新兴的领域,对应用心理人才的需求巨大。 而中央财经大学的共享教学资源为培养经济心理学和金融心理学方向的研究生提供了非常 有利的基础和条件。
业心理顾问等。EAP(Employee Assistance Program)即员工帮助计划,是组织为员工 提供的系统的、长期的精神福利与支持项目,通过专业人员对组织以及员工进行诊断和建议, 提供专业指导、培训和咨询,帮助员工及其家庭成员解决各种心理和行为问题,促进团队建 设,全方位地提高员工绩效和组织绩效。
二、导师介绍 中央财经大学应用心理专硕培养采用校内-校外双导师制。 校内导师均来自社会发展 学院。社会发展学院目前共有教职员工 44 名,其中,心理学系专任教师 15 名,包括教授 3 名,副教授 9 名,讲师 3 名。大多数教师拥有海外留学或访学经历,学术和教学实力雄厚,
在学界拥有良好声望。其中 1 人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 ,多人在国内外社会心理 学、经济心理学、决策心理学、EAP(员工帮助计划)等领域的学术组织任职。
苑 媛 · 中央财经大学 · 社会发展学院心理学系副主任,副教授,硕士生导师,研究专 长:心理咨询与治疗,心理动力学,意象对话疗法。专著 7 本,英文著作 The Psychotherapy Method From The Orient: Imagery Communication Psychotherapy 正被译为德语和波 兰语。国家职业心理咨询师二级考试论文答辩委员会专家评委;国内首家性伤害心理援助热 线——"四月天"少女性伤害心理援助热线督导、培训师;中国心理干预协会、意象对话干预 技术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黄四林 男,中央财经大学社会发展学院心理学系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学术专长:社 会心理学;健康心理学;心理统计。主持多项国家及省部级课题,《心理发展与教育》和《心 理科学进展》审稿人。
于永红 女,中央财经大学社会发展学院心理学系副教授,硕士生导师。毕业于华东师 范大学心理系,日本早稻田大学从事博士后。学术专长:经济心理学;决策认知;职业规划 与发展。2008-2010 年主持"中财 121 人才博士基金项目"。
(2)健康心理与员工帮助计划本方向培养在政府、企业、社区、学校、公共卫生、 非政府组织等机构工作的心理咨询师与 EAP 咨询师。我国的心理咨询师职业蕴藏着巨大的 潜力,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心理咨询师不仅可以自主执业,拥有自己的心理咨询中心,还 可以担任大中小学校的心理教师、社区心理咨询师、心理热线咨询师、企业心理咨询师、企
(4)管理心理与人力资源开发本方向旨在培养企业内部人力资源人才、管理咨询 公司人力资源顾问、企业培训人力资源师。近几年国内人力资源的发展趋势是,越来越多的 企业管理者采用心理学原理来强化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以达到提升组织能力、推动战略目 标实现的作用。因而, “管理心理学和人力资源开发”方向具有一般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所 不具备的特点和竞争优势。本方向培养具有扎实的组织心理学、现代人力资源管理与开发基 础理论,掌握行为科学与人事科学的基本理论,熟悉人力资源管理与开发的技能技巧与应用 实务的专业人才。雅洁老师扣扣 1 四三 1 贰陆零柒玖一。
中央财经大学应用心理专硕培养力图实现以“精品战略”为主体、校内培养与校外实践 为两翼的“一体两翼”新格局。我校应用心理专硕目前已经与 10 家实践基地签约建立了紧 密的合作关系,包括投资开发公司、营销咨询公司、健康管理、EAP 咨询、管理咨询、研 究院等多种类型机构,将为经济心理学、健康心理学、社会心理学、管理心理学等研究方向 的学生提供丰富多元的实习岗位。
347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心理学专业综合
03.社会心理与社会 管理
应用心理硕士基本修业年限为两年, 在基本修业年限内的学费总额为 6.8 万 专硕进复试 23 人,录取 17 人,刷了 6 个,进复试最高分 410,最低分 362; 学硕社会心理学录取一人,成绩 397 分。 具体复习规划可以咨询雅洁老师。
四、参考书单 学术参考书目 816 心理学研究方法 《心理学研究方法》辛自强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2 第一版) 616 社会心理学《社会心理学》金盛华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0 第二版)
中央财经大学是全国首家获得应用心理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的财经院校。我校应用心理 硕士专业突出“财经特色”,以经济心理学、健康心理学、社会心理学、管理心理学为重点 学科领域,突出综合素养和应用技能的培养,以工商企业、政府机关及相关咨询与服务行业 为就业接口,培养具备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和职业道德素养,掌握良好心理学基础知识,具 有将心理学理论和技术应用于社会、经济、健康、管理等领域以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能适 应社会发展变化需求的高层次、复合型、应用型、有财经特色的应用心理学专门人才。
题型:名词解释、简答、论述、应用 专硕书单 《普通心理学》彭聃龄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2 第四版) 《社会心理学》金盛华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0 第二版) 《心理学研究方法》辛自强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2 第一版) 题型:选择、简答、论述、应用
一、院系介绍 中央财经大学应用心理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Master of Applied Psychology, MAP) 设在社会发展学院招生。学院拥有社会学硕士学位一级学科授予权(设有社会心理学硕士点, 招收学术型研究生)和应用心理专业硕士学位授予权。社会发展学院共有教职员工 41 名, 其中 25 人为硕士生导师,4 人为博士生导师。心理学系现有专任教师 15 名,其中教授 3 名,副教授 8 名,讲师 4 名。95%的教师在海内外名校获得博士学位,大多有海外留学或 访学经历,学术和教学实力雄厚,其中 1 人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多人在国内 外的社会心理学、经济心理学、EAP(员工帮助计划)等方面的学术组织任职。另有十余名 兼任导师来自于国内外知名大学、政府与企业。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