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试验检测试题

试验检测试题

试验检测试题(路基检测)一、填空题1、高速铁路路基的设计理念由原来的以( 强度)控制逐步转变为以( 变形)控制,严格控制路基( 沉降)。

2、土颗粒分析试验常用的方法包括(筛析法)、(密度计法)、(移液管法)。

3、搓条法塑限试验中,当土条直径搓成(3mm )时产生裂缝,并开始断裂,表示试样的含水率达到塑限含水率。

4、库仑公式s=c+σtgφ中,c指土的(粘聚力),φ指土的(内摩擦角)。

5、一般情况下,土是由(土粒)、(水)、(空气)三相组成。

6、液限是土的可塑状态的(上限)含水量, 塑限是土的可塑状态的(下限)含水量。

7、击实试验的目的是求取土的(最大干密度)和(最佳含水量)。

8、评价土的级配指标有(不均匀系数)和(曲率系数),前者的定义式为(Cu=d60/d10),后者的定义式为(Cc=d230/(d60·d10))。

9、填料改良应通过试验提出最佳(掺合料)、最佳(配合比)及改良后的(强度)等指标。

10、现场原位测试常用的方法有:静力载荷试验、(静力触探试验)、(动力触探试验)、(标准贯入试验)、十字板剪切试验。

11、K30作为一种抗力指标,能够直观地表征路基(刚度)和(承载能力)。

12、反映土体动态特性的指标E vd,是通过(落锤试验)和(沉陷测定)直接测出的。

13、E v2测试时,承载板外侧边缘与反力支撑点之间的距离(不应小于0.75 m),测桥支撑座与反力装置支撑点的距离(不应小于1.25 m)。

14、E v2试验第一次加载应(至少)分为6级,荷载达到(0.5MPa)时或沉降量达到(5mm)时所对应的应力后,采集该点的荷载值和沉降量读数,再进行卸载。

15、重型、特重型动力触探试验,在地层松软时可采用(测量每阵击(一般为1~5击))的贯入度,换算成相当于同类型动力触探贯入(10cm)时的击数。

二.单项选择题:1、路基填料击实试验,随着击实功的增加,下述说法正确的是( D ) A 、最大干密度增大,最优含水量也增大 B 、最大干密度减小,最优含水量也减小 C 、最大干密度减小,最优含水量增大 D 、最大干密度增大,最优含水量减小2、下列关于土的击实试验的说法正确的是:( D ) A 、轻型击实试验适用于粒径小于5mm 的土; B 、重型击实试验的锤质量为2.5kg ;C 、轻型和重型击实试验的落距均是305mm ;D 、轻型和重型击实试验的锤底直径均是51mm 。

3、下面关于液塑限的说法错误的是:( C )A 、铁路标准试锥质量76g 、锥体入土深度17mm 的含水率为液限;B 、公路标准试锥质量100g 、锥体入土深度20mm 的含水率为液限;C 、《铁路工程岩土分类标准》(TB10077-2001)是采用76g 锥、入土深度17mm 的液限计算塑性指数和液性指数的。

D 、铁路与公路标准塑限的取值方法也是不相同的。

4、土粒比重的定义式为:(A)A 、W S s V m ρ∙B 、W V m ρC 、ρ∙V m sD 、W S V mρ∙ 5、干密度的定义为:(B )A 、SV m B 、Vm SC 、Ss V m D 、V m6、相对密度D 的定义为:(C ) A 、minmax mine e e e -- B 、ee e e --m ax m in m ax C 、minmax max e e e e -- D 、minmin max e e e e --7、土粒比重的单位是:(C )A 、kN/m 3B 、kg/m 3C 、无D 、kPa 8、液塑限联合测定数据表示在(C )图形上。

A 、h ~ωB 、lgh ~ωC 、lgh ~lg ωD 、h ~lg ω9、以X 表示小于某粒径的试样质量占试样总质量的百分数,以d 表示土粒直径。

土的颗粒分析数据表示在(D )图形上。

A 、X ~dB 、lgX ~dC 、lgX ~lgdD 、X ~lgd 10、灌砂法测定土的密度之前,要求标定的内容有(C )。

A 、一项 B 、二项 C 、三项 D 、四项 11、相对密度用来评价(B )土的密实状态。

A、砾类B、砂类C、粘性D、各种12、对于砾石土、碎石土和级配碎石,宜采用(A)计算孔隙率n 。

A、颗粒密度B、毛体积密度C、表观密度D、堆积密度13、不属于原位测试的试验有:(C)A、动力触探B、标准贯入试验C、液塑限试验D、十字板剪切试验14、含水量测试时,求得土中水的百分含量是(C)。

A.弱结合水B.强结合水C.自由水和部分结合水D.化学结合水15、下面关于K30校验的说法不正确的是:(D)A、新仪器使用的前三个月内,应每月应校验一次;B、上述三次校验的误差小于±5%,即认为仪器已进入稳定期;C、正常连续使用的仪器,每年必须予以校验一次;D、只要仪器在校验有效周期以内,投入新工点使用,不必再予以校验。

16、高速铁路路基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10751-2010规定,以下压实质量技术控制指标中不适用于基床表层级配碎石填筑的是:(B)A、地基系数K30B、孔隙率nC、压实系数KD、动态变形模量E vd三、判断题:1.毛体积密度是材料质量除以材料的实体积与闭口孔隙体积的和。

(×)2.孔隙率n是土样中的孔隙体积占土样总体积的百分率。

(√)3.用细粒土填筑的路基,其压实质量采用孔隙率和K30指标控制。

(×)4.高速铁路路基基床表层厚度为0.7m,用级配碎石填筑。

(√)5.土颗粒分析筛析法适用于小于或等于60mm,大于0.075mm的土。

(√)6.土颗粒分析密度计法适用于粒径小于或等于0.075mm的土。

(√)7、环刀法测定密度应进行两次平行测定,两次测定的差值不得大于0.05g/cm3。

(×)8、使用EDTA滴定法测定水泥或石灰剂量时,所用的标准曲线是上级发的。

(×)9、土中的空气体积为零时,土的密度最大。

(×)10、在土质一定的条件下,含水量是影响击实效果的唯一因素。

(×) 11.液限是指砂类土呈可塑状态的上限含水量,塑限是指砂类土呈可塑状态的下限含水量。

(×)12.采用级配砂砾石的粒径、级配及材料性能应符合《铁路碎石道床底碴》(TB/T2897)的规定。

(×) 13.气囊法适用于现场测定最大粒径小于40mm 的土的密实度。

(×) 14.高速铁路路基采用石灰改良土时,要求原土料有机质含量不应大于5%,硫酸盐含量不应大于0.8%。

(√)15.相对密度是一种最科学、合理地评价粗粒土状态的方法,所以工程上总是采用该指标评价粗粒土的状态。

(×)四、简答题:1、简述铁路路基填料击实试验干法制备样品的步骤。

答:①、将有代表性的土样风干,碾碎,过5mm 、20mm 或40mm 筛,拌合均匀。

小筒备样不少于20kg,大筒备样不少于50kg ;②、测定风干土的含水率;③、按塑限估计土的最优含水率,并以此±2%、±4%含水率,共制备5份样品,小筒每份2.5kg,大筒每份6.5kg ,④、将按不同含水率制备的样品装入封闭的容器内闷土,高塑性粘土不小于24h,低塑性粘土不小于12h 。

2、界限含水量的测定有哪些用途?答:1、明确土的可塑性范围。

P L P I ωω-=2、区分土的状态。

PL PL I ωωωω--=ω:天然含水量3、估计土的最佳含水量,在P ω附近。

4、细粒土进行分类的依据。

液限和塑性指数。

3、试述击实试验的目的意义和试验注意事项。

答:目的意义:利用标准化的击实试验仪器设备,求取土的最大干密度和最佳含水量,并以此作为评价路基压实质量的一项指标和指导路基填筑施工。

注意事项:1、击实仪应经过校验合格;2、闷料时预配含水量以2~3%递增;3、击实筒应放在坚硬的地板上;4、击实筒的土样高出击实筒不应大于5mm;5、击实曲线应是光滑的曲线;6、当含有5%~30%超粒径时,其最大干密度和最优含水率应进行校正。

4、铁路工程土工试验规程中规定常用的测试含水量的方法有哪些?并说明各自的适用范围。

答:1、烘干法(标准防范,适用于各种土)2、碳化钙减量法(适用于各种土)3、酒精燃烧法(适用于不含有机质的砂类土、粉土和黏性土)4、核子射线法(适用于现场原位测定填料为细粒土和粗粒土的含水率,测定前宜用灌砂法的结果进行标定)5、颗粒分析试验中,、C c、C u分别有什么意义?答:C c是曲率系数,反映土颗粒分布范围,当C c=1~3时属级配良好。

C u是不均匀系数,它越小,级配曲线越陡,标明土颗粒越均匀,反之,则说明土颗粒组成越不均匀。

根据工程经验,C u≤5时,属级配不良土。

五.计算题1、已知土样面积30cm2,高2cm,湿土质量128.8g,含水率W=13.6%,土的颗粒密度ρs=2.71(g/cm3),求该土样的孔隙比e、孔隙率n和饱和度Sr。

解:①计算体积: 总体积:30×2=60 cm3干土质量:128.8/(1+0.136)=113.4g土粒体积:113.4/2.71=41.8cm3空隙体积:60-41.8=18.2cm3水的质量:113.4×13.6%=15.4g水的体积:15.4cm3②计算参数: 孔隙比e=空隙体积/土粒体积=18.2/41.8=0.44孔隙率n=空隙体积/总体积=18.2/60(×100%)=30%饱和度Sr=水的体积/空隙体积=15.4/18.2(×100%)=85%荷载强度P(MPa)P-S 曲线3、已测得某细粒土样的液限ωL=50%,塑限ωP=25%,天然含水量ω=28%,试求I P 与I L ,并判断该土样的状态。

解:I P =50-25=25 I L =28-25/50-25=0.12 I L 在0到1之间该土样处于塑性状态。

4、在颗粒分析试验中,从级配曲线上得d 60=7.2mm, d 30=2.4mm, d 10=0.5mm, 试判断该土样级配情况。

解:C c = d 302/( d 60×d 10)=1.6 C u = d 60/d 10=7.2/0.5=14.4 1<Cc=1.6<3 Cu=14.4>5 该土样级配良好。

5、根据给定数据画图最大求土的最大干密度和最优含水率。

(备样使用干法备样)0.25 0.50 0.75 1.00 1.25 1.50 1.75下沉量 S mm注:所做的五个土样数据见下表,土的颗粒密度为2.71g/cm 3计算与结论:(最大干密度1.93,最佳含水率12.5,并画饱和曲线)g c m 3)击实试验六、案例分析:1、简述土的颗粒密度(铁路规范)包括哪些试验方法,每种方法的适用条件各是什么?若用虹吸筒法做土的颗粒密度试验,试验完成后发现虹吸筒有裂缝,少量漏水,请结合公式分析这种情况对试验结果的影响。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