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如何处理古诗词教学中的读写结合训练

如何处理古诗词教学中的读写结合训练

如何处理古诗词教学中的读写结合训练
在我们的平常教学中,我们经常将阅读中的读写结合训练“搬”到古诗词教学中,而在教授的过程中却发现所达到的实际效果并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好,也就是达不到所预想的效果。

那么作为我们教授者来说,我们势必应该反思一下这种训练移在古诗词赏析中讲解是否恰当?下面我将从
以下几个方面谈谈我对读写结合训练的认识以及它的适用
情况。

一、“读写结合”的基本概念
“读”是指阅读教学过程中语言文字积累的过程,包括理解和积累字,词,句,读懂课文内容,理解文章所表达的思想内容。

“写”是指知识的运用,是“读”的延续,延伸和发展。

具体指的是在理解语言文字的基础上进行写作训练,包括遣词造句,连句成段,连段成篇,把积累的知识运用到作文去。

“读写一体”也就是指在课堂教学中贯彻以读悟写,以读带写,以写促读的基本思想,以课文为范例,有侧重的讲解写作知识,巧妙地挖掘写作训练点,有重点的让学生练口,练笔,实现知识的迁移,让学生完成从“读”到“写”,再回到“读”的能力的培养。

二、阅读中的读写结合训练
阅读中的读写结合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原则之一,是提高学生读写能力的最重要的教学方法,它贯穿在整个语文教学之中,初中语文教学中读写结合的主要途径有:它包括仿写,改写,续写,扩写,缩写,写读后感等形式。

是阅读教学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也是我们考阅读的目的所在。

如仿写七年级下册《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的一段话。

这段话中连续使用了一些动词,准确地描述了雪地捕鸟的过程。

仔细品味,然后写一段话,或叙述做某个游戏的过程,或描写蚂蚁搬家的经过,也试着用上一系列动词。

“扫开一块雪,露出地面,用一枝短棒支起一面大的竹筛来,下面撒些秕谷,棒上系一根长绳,人远远地牵着,看鸟雀下来啄食,走到竹筛底下的时候将绳子一拉,便罩住了。

”改写法国作家都德的《最后一课》,原文是从小弗朗士的角度观察事物,以他的思想感情变化的线索来写作,“试以韩麦尔先生为第一人称,改写课文中从上课到下课这部分的内容。


以上的仿写和改写,都是根据我们的课文特点而定出来的,这项活动的进行有助于我们的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和挖掘文字深处的涵义。

这样的训练都要求学生首先读懂原文,全面把握原文的思想内容、主旨、叙事线索、人物的性格特点、及作者的感情脉络。

在不改变原文的主旨、内容、人物的性格特点的前提下,同时也让学生在感悟到原文的优
美之处的基础上,对其优美之处进行写作训练,有利于学生学到一些表达技巧,逐步提高写作能力。

综上,在语文阅读教学中,联系课文进行读写结合,师生操作起来都很容易,便于提高学生的写作兴趣。

借以提高学生的读写能力,不仅是有效途径,而且是必要途径。

三、古诗词中赏析的方法和意义
古诗词是中华民族历史悠久弥珍的文化瑰宝。

诗教是我国优良的教育传承。

《语文课程标准》要求:“诵读古代诗词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自己的和审美情趣。

”中考语文命题中,古诗词默写和诗歌鉴赏占较大比例。

提高学生古诗词欣赏水平和背诵默写能力,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需要。

同时也能提高学生语文素养,培养热爱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感情。

1.学习诗歌的方法
学习诗歌,诵读是非常关键的。

它也是感悟的基础。

只有充分发挥诵读优势,灵活有效地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古诗。

引导学生有感情地诵读、学习教材和《课标》中推荐的诗文篇目。

教师多形式、多层面地指导学生在反复吟哦、赏玩,把每册课本中的诗词分组欣赏诵读,采用“读――悟――品――演”的流程,让每次诵读课堂都变成充满人的情感、有着审美的要求的探究过程。

通过课题研究,采用分组“读――悟――品――演”的流程,从中读出兴趣,
感受情趣,悟出妙趣,使学生在课堂上学习合作,感受和谐的欢乐,发现的欣喜。

用自己的激情演绎课堂教学的精彩,接受古典文化的浸润和熏陶,提高学生鉴赏古诗词的能力。

2.学习诗歌的意义
在进行古诗文教学中,为了激发学生“读”的兴趣,我从学生的主观意愿入手,采用多种形式与手段挖掘学生的“兴奋点”,发挥学生朗读的主动性。

使学生愿意读、喜欢读,读出内容,读出感情。

选择恰当的音乐背景,既可以渲染诗文情境,又可以极大地促进学生的朗读情趣。

“品”则是对古诗词的再创造,通过学习与探究,学生在脑海中展开想象,从诗词的字里行间,透析其内涵,升腾起相关的画面,这样将文字语言的描述转化成重现诗文的画面。

诗中有画,诗中有情,诗中有诗。

诗词中精彩的语言描述,给读者带来无限的遐想空间,让学生在诗词的意境中畅翔。

最后水到渠成,学生或模拟,或表演,感情升华进入状态。

最终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体会古诗词的内蕴美,丰富学生的积累,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

综上,在实施古诗文诵读教学时我们要遵循以下原则和方法:由易到难,循序渐进,科学指导,适时点拨,因“材”施教,灵活处理,示范诵读,授之以法,多种方式,妙趣横生,让学生感受经典古诗文的魅力,使我们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代代传承,发扬光大。

所以当我们明确了阅读教学和古诗词鉴赏教学的意义和作用后,我们可以适当的回归语文这门学科的特点:即遵循由易到难,循序渐进的顺序进行教学,让学生用充满智慧的,恰当的语言来充实阅读题;用朗朗的读书声来领悟诗歌魅力。

而不要将两者“活生生”的捏在一起,在本来就难懂的文言文中让学生用现代语言来阐述其观点。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