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关于上好选修课的几点认识

关于上好选修课的几点认识

关于上好选修课的几点认识
【摘要】如何上好公共选修选程,确保更进一步提高公共选修课程的教学质量。

作者根据自己的教学实践,谈了自己的一些教学体会。

【关键词】高等学校教学;公共选修课程;怎样上好
怎样上好选修课,各人有个自的见解,仁者见仁智者见智,适合的就是好的。

必修课强调的是基础,选修课则强调选择;选修课是必修的延伸和扩展。

选修课是学生面向对某一领域有兴趣,有就业倾向的选择的课程。

选修课和必修课相辅相成,相得益彰。

下面是我关于上好选修课的几点认识。

1.清楚学生情况
要根据学生的心理特征,认知水准,开展教学活动,要了解学生的现实水平。

由于每个学生个体的智力,学习环境,学习的努力程度及生活经历不尽相同,在教学过程中,从学生的原有知识出发,结合他们以前的经验与兴趣,激发他们对选修课的积极性与主动性。

2.注意教学情境的处理
课前的教学设计是对实际的教学的构想,是建立在教师的经验基础之上,主观性很强。

而在教学现实中,往往会出现预想不到的事件和问题。

事先设计的教学教案同实际上课时有一定的差距。

这样就要求教师要把握好课堂,灵活处理各种各样的突发事情,引导好学生的学习。

3.利用好教学资源
我们应该合理地利用现代教学技术为学科教学服务,提高教学质量。

把信息技术与学科专业课程结合,把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老师教学方式,师生互动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处理好,发挥出信息技术的优势,为学生提供更好的学习工具和更好的教学环境。

从学校的实际出发,发挥传统的各种技术手段在教学中的作用,利用黑板,粉笔,挂图,模型,幻灯片,投映机,电脑,播放软件等教学工具和教学手段。

选修课教学使用多媒体这种现代化的辅助教学手段,媒体的直观性,可提高单位时间内的信息量,也可以省去教师很多口舌。

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4. 要注重学生的个性
选修课和必修课相比更应突出选择性和个性化。

要注重学生的学习个性和学习愿望,重视学生的个性化学习。

更重要的是强化学生不同的爱好兴趣,促进学生多方面发展,培养学生有特色的专业素养。

因而,选修课在教学中仍是发挥和尊重学生的学习个性的问题。

每个学生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都有立发展自己的潜力。

学生很需要门类多的全校性选修课程。

为学生提供培养兴趣的环境,发现兴趣的机会。

学生通过对选修课的系统学习,他们的潜力和兴趣得到发展,形成个性化的特长,走上自我实现的道路。

5.要注意选修课内容的难度和深度
选修课内容的难度和深度要处理适当。

选修教材注重精深和系统,有时要深挖、深究。

教学要量力而行,对教材的内容要根据课
堂的实际情况做适度取舍,与本地本校学情不太相符的要适度增加和减少。

根据学习模块小容量、短时间、快节奏、板块多、个性化,不应该对学习要求很高,要突破一些重点内容、涉及到其他内容,应以学习的实际效果为重。

难易度的把握应略高于必修课的难易度,适当突出探究性。

6.要注重选修课的特点
要注重各选修课系列的特点,依据选修课不同的性质,采用相应的教学策略。

不同的模块系列,其教学要求、教学方法应该有一定的不同。

有的注重实际操作,需要突出某一方面的专门知识和技能;有的注重发挥想象和联想,有的注重抽象思维;因此选修课要特别需要注意寻找和本课程内容相适应的教学方法。

7. 确立学生的地位
要上好选修课,除了教师因素之外,还要有学生的积极配合。

深入了解学生和学生的情况。

上好选修课要尊重学生的兴趣、爱好、体验和感受,不可轻视学生主动积极地参与,确立学生在选修课中的主要地位,激发学生的探索兴趣。

如果学生不配合,选修课就成了教师的独角戏。

8. 体现自己的专业优势
教师一定要全面把握选修课内容的思想、知识点和技能特点等,决不是只知道其中之一。

教师要表现出自己的专业优势。

教师最好先要成为“专家”,再去上好选修课。

9. 杜绝学生混学分现象的出现
为了使学生对选修课的更加重视,应该严格考试制度,应与必修课考试制度一样。

要有期末成绩,也要有平时成绩,各占一部分,平时成绩的比例应占到40%。

为了杜绝学生混学分现象的出现,老师应该严格考勤、考试制度,选修课的班级管理工作,应要求任课教师做好管好,任课教师要任命班干部,要求所有选读的学生必须自觉遵守课堂纪律,严格遵照学校管理的规定执行。

对于有的选好了课不来上或经常逃课的学生,应该取消其考试资格。

10.应该有选修课程教材
现在大多数选修课程没有教材,如果有了教材学生也不愿意买。

有的学校在有关规定中提到了教材的问题,要求任课教师指定教材,但事实上这是个很难解决的问题。

没有教材学生很难在课余时间进行复习与自学,这必然会影响选修课的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

任课教师自编教材,自己多辛苦一点,把教程打印好了,每次上课前发给学生。

11.提高选修课程对社会的适应能力
为了能够适应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社会对人才多样化的需求,要求我们的全校性选修课程的设置,应该各有不同的侧重和学校特点。

当今市场经济的特征是职业变动的快速和频繁,人们已经不可
能像以前那样,一生中一种职业干到头了。

这就要求我们全校性选修课,应有一些灵活性。

学校可以根据社会需求及时开设选修课程。

学生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职业发展的需要进行自由选择。

这样全校性选修课就为学生搭建了多学科、多方面的知识架构选择范围,为学生将来进人更高层次的学习打下一个知识基础也为学生将来多方向发展提供了可能性。

12.教学方法多样化
努力寻求合适的教学方法。

选修课的教师应该有意识地克服传统满堂灌教学方式的缺点。

积极探索课堂讨论式教学,启发式教学,实践式教学,任务式教学等等各种不同的教学方法。

不同的选修课程在教学方法上是有区别的,有的选修课偏重于实际运用,有的偏重在引导探索研究。

总而言之,公共选修课程是对专业知识的补充和扩展,它可以开阔学生的视野,它可以了解各专业之间的关系和联系。

公共选修课程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

公共选修课程有自己独特的优势、任务、目标和作用。

学校和教师都要重视公共选修课的教学与管理,确保更进一步提高公共选修课程的教学质量。

为我国培养各级各类高素质人才。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