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四川省绵阳南山中学2020届高三三诊模拟考试 语文(含答案)

四川省绵阳南山中学2020届高三三诊模拟考试 语文(含答案)

绵阳南山中学2020届三诊模拟考试语文试题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小题。

一部科学史,其实也是一部科学家的精神史。

拉开历史的长镜头,有些科学成果会因为时间推移成为过去,而伟大的科学家精神总是长留历史的天空,更具穿透力。

从大众视野来看,许多科学家的工作因为专业、神秘鮮为人知,但他们身上元气充沛的求索精神,却总能直抵人心。

从钱学森到屠呦呦,再到钟扬、黄大年,杰出的科学家身上总有一种极为相似的精神气场:他们胸怀祖国、服务人民,他们勇攀高峰、敢为人先,他们追求真理、严谨治学,他们淡泊名利、潜心研究,他们集智攻关、团结协作,他们甘为人梯、奖掖后学……他们将爱国、创新、求实、奉献、协同、育人的新时代科学家精神镌刻在大地上,铸就中国科技创新的丰碑。

没有挺得起腰的科学家精神,很难有站得住脚的科学成果。

“希望广大院士弘扬科学报国的光荣传统,追求真理、勇攀高峰的科学精神”,对广大院士的寄语,也是对广大科技工作者的殷切期盼。

今天,我们迎来了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同我国转变发展方式的历史性交汇期,核心技术“卡脖子”的问题日益突出。

如何突破核心技术、摆脱受制于人的局面?如何实现从跟跑到并跑再到领跑的转变?这既是时代之问,也为广大科技工作者提供了绽放光彩的机会。

这就需要广大科技工作者进一步弘扬科学家精神,瞄准世界科技前沿,引领科技发展方向,肩负起历史赋予的重任,勇做新时代科技创新的排头兵。

弘扬科学家精神,需要整个科学界来维护。

这些年来,无论从论文数还是专利数看,中国科研事业都可谓蒸蒸日上。

但与此同时,一些学术不端行为,一些浮夸浮躁、投机取巧的行为也不时出现,比如人为夸大研究基础和学术价值,无实质学术贡献者“挂名”等。

这些行为不仅侵蚀了科学家精神,也伤害了中国科学界的公信力。

科研诚信是科技工作者的生命线,认真是科学家的底色。

只有严守科研伦理规范,守住学术道德底线,才能守护好科学家的品格和尊严,催生真正一流的科研成果。

弘扬科学家精神,也需要全社会精心培育。

科学家精神代表着一个社会的精神高度,也是一个社会共同的精神财富,没有全社会的共同培育,科学家精神也难拔节生长。

当我们期待科学家心无旁骛、“板凳坐得十年冷”,也要给予他们“数十年磨一剑”的科研环境;当我们寄望所有科技工作者都能在专业上一丝不苟,也要相信专业的人办专业的事,减少对科研活动的微观管理和直接干预;当我们希望科研回归本真,同样要在考核中破除“唯论文、唯职称、唯学历、唯奖项”的倾向。

总之,科学的事业,呼唤更加科学的管理。

只有尊重科技创新规律、科研管理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推动科技管理体制更加适应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需要,我们才能厚植科学家精神,培育更多世界一流的科学家。

科学是没有止境的事业,某种程度上,科学家精神也体现为一种对于未知、对于人民的热爱。

航天英雄杨利伟曾说,永远记得第一次在太空俯瞰这颗水蓝色星球的样子,“我仔细端详这美丽的星球,生怕错过一处风景,我深知这是亿万中华儿女梦寐以求的美景”。

相信,若所有科技工作者弘扬科学家精神,仰望着浩渺的星空又关注着脚下的大地,一定会成就这个时代最美的风景。

(何鼎鼎《用科学家精神激发科技创新》)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A.弘扬科学家的精神,既要有科学家的求索精神,也要全社会的共同重视培育。

B.科学家有了强大的新时代精神气场,就能铸就中国科技创新的新丰碑。

C.近年来,中国科研事业蒸蒸日上,公信力越来越强,主要表现在论文和专利。

D.要让科研回归本真,就要营造好的环境,要信任科学家,不要干预科研活动。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文章采用层进式结构逐层深人展开论证,思路清晰,逻辑严密。

B.第二段运用引用和正反解说法,论述了要取得一流的科研成果,需要过硬的科学精神。

C.文章围绕“科学家精神”这一论述对象,非常注重当下的实际情况,有很强针对性。

D.文章末段论证了科学事业无止境,正因为如此,科学家精神也体现为对未知、对人民的热爱。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在社会发展的历史长河中,科技成果有可能被新的技术替代被人们遗忘,但是伟大的科学家精神定会长存。

B.我国当下的科技创新既有令人欣喜的一面,也有亟需解决的内困外忧,这正是科学家精神大放光彩之契机。

C.我国的科技需要实现厚植科学家精神,培育更多的一流科学家,就需要遵循各种规律,让科研管理体制更加科学化。

D.若所有科技工作者弘扬科学家精神,不懈努力奋斗,脚踏实地,对人民深深的热爱,就一定会成为这个时代最美的风景。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

(本题共3小题,12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小题。

材料一:网络在线学习,因为少了在途时间,获得知识更便捷、省时、省钱,赢得了学生和家长的厚爱。

再加上通过前沿技术的使用带来更好的教学互动与体验,使教师授课效果更好。

但是,由于在线教育具有网络所具有的特点,也带来了一定的问题,有的甚至很令人担忧。

在线教育不应仅仅是将线下教育通过录像、录音简单上传至网络,而且要根据在线教育的内容和受教育者的年龄特征等,釆取受教育者喜欢又能够接受的方式方法,满足受教育者的求知欲。

在线教育者眼里有学生,心里有分寸,做到想学生所想,在线教育才会更上一个台阶。

不要把在线教育变成冰冷的机器人教学,也不要吸收网络隔空对话油腔滑调、想当然的手法,甚至把低俗当有趣。

另外,在线教育“名师”掺假注水,技术控制不过关,会误人子弟,影响在线教育的效果。

(摘编自卞广春等《在线教育要多点温度和责任》)材料二:材料三:在线教育的关键词仍是教育,而不是商业。

教育是非常严肃的一个话题,它关系个体和国家的前途命运。

一种教育模式要行稳致远,其核心要件当然是人才。

只有优秀的教师,才能上好课。

好的课程一般都有好的教学体验。

然而,好的教学体验不同于受学生欢迎。

我们希望寓教于乐,可是别忘了,寓教于乐必须重视内容与形式的关系。

教应该是内容,乐应该是形式。

内容决定形式,形式服务于内容,二者既不可偏废,其地位也不可颠倒。

现在,我们有些教育机构,商业铜臭味太重,眼睛里只有人民币,没有人民和底线。

它们不是在诲人不倦,而是在“毁”人不倦。

这一现象尤其值得注意。

(摘编自文峰等《给教育产业戴上质量“紧箍咒”》)材料四:除了中国大学慕课、网易公开课等免费通识类教育课程之外,越来越多专业细分的教育平台也涌现出来,如专注于从幼儿园到高中阶段的基础教育,应对雅思、托福、公务员等专门考试的线上培训等。

互联网给教育带来了显著的变化,这种变化不仅表现在时间空间上的突破,更体现在教育的教、学、评、测等多个环节。

在互联网模式下,学习不再只是呈现、接收、反馈的过程,而是一种全新的认知过程。

课程的建设也不再只是师生传授,需要更加关注进度设计、用户感受、社会参与等。

比如,当课程后台大数据显示,在课程进行到某一时段时,有超过一半的学员做出了暂停或回放的动作,那么可以就此了解课程难点所在,并有针对性地优化教学内容。

(摘编自丁雅诵等《在线教育,打开你的知识空间》)4.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 网络在线学习,有着获得知识更便捷、省时、省钱等特点,因此赢得了学生和家长的厚爱,自身也获得了长足的发展。

B. 在线教育如果想更上一个台阶,需要根据在线教育的内容和受教育者的年龄特征等,来采取更恰当的方式进行教学。

C. 在线教育不是商业,那些一味追求金钱的教育机构,可能会给学生好的体验,但由于教育底线的缺失,也在毁掉学生。

D. 在线教育借助于互联网模式,使学习呈现出了全新的认知过程,可以更好地关注教学进度,有针对性地优化教学内容。

5.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 根据材料,可看到在线教育市场发展规模逐年扩大,到2017年突破了2000亿元大关,可推断出在线教育发展趋势良好。

B. 从材料提供的数据来看,增长率在2012—2014年增长幅度较大,且在2014年达到高峰,2014年后则较平稳增长。

C. 寓教于乐中的“教”和“乐”是内容和形式的关系,如果不能正确处理二者关系,就会出现不和谐现象,出现教育问题。

D. 在线教育中有专注于从幼儿园到高中阶段的基础教育,也有应对公务员等专门考试的线上培训等,这体现了在线教育专业分类越来越细的特点。

6.根据材料,简要分析怎样更好地发展中小学在线教育。

(6分)(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看不见自己影子的人安谅知道明人在搞小说创作,朋友尤说,我给你介绍一个人,是一位病人,很特别,你一定会有收获。

尤诡秘地一笑。

明人见到了那个病人,叫乔。

远看像个病人,但近看,他眉眼清晰,有几分帅气,握住他的手掌时,手骨硬硬的,目光直直的、亮亮的。

他是一个看不见自己影子的人。

朋友说。

这怎么可能呢?明人心里疑问。

明人与乔面对面坐下。

乔神态自若,礼貌地问明人:"我能抽支烟吗?"明人点点头。

点上烟,乔在缭绕的烟雾中瞥了明人一眼“你是不是怀疑我什么?”明人忙说:“怎么会呢?我只是想向您讨教,怎么才能看不见自己的影子?影子其实很让人讨厌的,扰乱人心。

我知道您有这本事,我真仰慕不已。

”“您也讨厌自己的影子?您能吃苦吗?”乔一脸严肃地反问。

“您怎么指示,我就怎么做。

”明人表现得很真诚。

“您要真想练,我可以教您,我知道您是作家,可以通过您告诉大家,我看不见自己的影子,这是一个事实。

”乔很坦率,也很有逻辑。

明人笑了:“第一步怎么做?”“第一步,忘记您自己。

”乔的语气不像是在开玩笑。

乔吐了一口烟雾,烟雾弥漫开来。

“怎么才能忘掉自己呢”?明人小心翼翼地问。

“这得苦练,我是得空就坐在窗台边上,看街上的行人,看自己的同事,想他们的事,他们的苦乐,绝不想自己个人的事。

”“这得想多久?”乔还未说完,明人急不可耐地打断了他。

“得先练三年……”乔说。

“您现在还在练吗?”明人又问。

“当然喽,要不功夫就会全废了。

”乔平静地说。

“那,那还有第二步吗?”“第二步,忘掉阳光、灯光,所有一切的光芒。

”“这是什么意思?”明人不解。

“我师傅说过,黑暗下的善恶,与阳光下的善恶都是一样存在的,千万别被光芒迷惑,也千万别视黑暗为一切恶的深渊。

它们本身是一体的,而这最重要的是,先要忘掉阳光、灯光等一切光芒,它们其实是在迷惑世人。

”乔从容地应答。

“那怎么能忘掉一切的光芒呢”?明人问。

“那您就得苦练,用心练,天天练,睁眼练,闭眼练,练到白天与黑夜一样,练到阳光不晃眼,灯光不刺眼。

”乔说得极为流畅。

明人听着都傻眼了。

乔的双目转向了窗外。

天边,太阳高悬、炽热。

乔的目光扫视过去,不见一丝躲闪。

“那第三步呢?”明人打破砂锅问到底。

“第三步,要在阳光和黑暗中一眼看出恶魔来,您的影子就看不见了。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