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资料:________ 设备设施安全管理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部门:______________________日期:______年_____月_____日第1 页共9 页设备设施安全管理设备设施安全管理工作必须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必须坚持设备与生产全过程的系统管理方式;必须坚持不断更新改造;提高安全技术水平的原则;能及时有效地消除设备运行过程中的不安全因素,确保公司财产和人身安全。
一、设备选购1. 必须坚持“安全高于一切“的设备选购原则,要求做到设备运行中,在能保证自身安全的同时,确保操作工和环境的安全2. 设备管理人员应根据本企业生产特点、工艺要求广泛搜集信息(包括:国际、国内本行业的生产技术水平,设备安全可靠程度、价格、售后服务等)。
经过论证提出初步意见报公司总经理批准实施。
3. 安装、调试、验收、建立档案等。
二、设备使用前的安全管理工作1. 制定安全操作规程2. 制定设备维护保养责任制3. 安装安全防护装置三、设备使用中的管理工作1. 严格执行《设备安全管理制度》,由公司主管领导和设备管理人员负责检查落实。
2. 设备操作工人必须每天对自己所使用的机器做好日常保养工作。
生产过程中设备发生故障应及时给予排除。
3. 为了便于操作工日常维护保养,由设备管理人员、工程技术人员共同确定设备“点检”置和技术要求,由部门经理和设备管理人员负第 2 页共 9 页责实施。
4. 预检预修,是确保设备正常运转,避免发生事故的有效措施。
设备管理人员根据设备零件的使用寿命,预先制定出安全检修周期和检修内容,落实专人负责实施,将设备故障消灭在萌芽状态,确保设备从本质上的安全性。
四、设备维护保养制度1. 设备运行与维护坚持实行“专人负责,共同管理”的原则,精心养护,保证设备安全,负责人调离应立即配备新人。
2. 操作人员要做好以下工作:1)自觉爱护设备,严格遵守操作规程,不得违规操作2)管线、阀门做到不渗不漏3)做好设备的班前、班中、班后按照要求经常性的加注润滑油,以防止过度磨损4)设备要定期更换、强制保养、保持技术状况良好5)建立设备保养卡片,做好设备的运行、维护、养护记录6)保持设备设施清洁、场所窗明地净,环境卫生良好。
五、设备设施检查制度1. 生产部设备维修人员,每两周对生产设备进行大检查一次2. 每半年由使用部门会同维修人员根据生产需要和设备实际运转状况,制定设备大修计划,设备大修前必须制定修理工时,停歇时间,材料消耗,清洗用油及维修费用。
3. 设备大修完工后,必须进行维修质量检查的验收4. 每年年底由公司主管领导、设备管理人员、部门经理、维修人员负责按照事先规定的项目内容进行检查打分,评定出是否完好,能否第 3 页共 9 页继续使用,提出相关责任人的处理意见和改进措施等。
六、设备设施安全事故及设备安全事故报告和处理1. 设备由于不安全因素造成设备损坏和设备事故,根据设备损坏程度,设备事故分为:1)一般设备安全事故:零部件损坏,经济损失在5000以下。
2)重大设备安全事故:设备受损严重,直接经济损失在5001元至50000元。
3)特大设备安全事故:导致设备报废或直接经济损失在50000元以上。
2. 设备安全事故报告和处理1)一般设备安全事故发生后,操作使用人员应立即向所在单位负责人报告,查清事故原因,查明事故责任。
2)重大。
特大设备事故发生后,操作人员应立即采取保护现场并报告公司负责人及有关职能部门,公司立即组织有关人员对事故进行检查,分析事故原因,查清事故责任。
3)对各类设备安全事故,坚持“四不放过”的原则,认真调查及时报告,严肃处理。
4)对玩忽职守,违章指挥,违反设备安全管理规定造成设备安全事故的领导,管理人员和直接责任者,根据情节轻重,责任大小,分别给予处分、经济处罚,构成犯罪的交由执法机关处理,追究其法律责任。
七.设备设施更新改造及报废的管理工作1.设备报废的基本原则1)国家或行业规定需要淘汰的设备。
第 4 页共 9 页2)设备已过正常使用年限或经正常磨损后达不到要求。
3)设备发生操作意外事故,造成无法修复或修复不合算。
4)设备使用时间不长,但因更合理更经济现金的设备或生产使用时需要更换的。
5)从安全、精度、效率等方面,已落后于本行业平均水平,符合以上情况的设备均可申请报废2.设备报废手续1)由设备使用部门提出报废申请,经设备管理部门确认并签署意见。
2)由使用部门负责人填写报废申请单上交生产部审核,经生产副总经理批准,移交财务部门结算手续3.设备改造的基本要求1)经过技术论证后,采取新技术、新材料、新的零部件就可以提高设备的综合安全技术水平,经济上也是合算的。
2)设备改造要持谨慎负责的态度,切勿轻易蛮干,必须按照申请、论证、批准的基本程序运作。
八.严格执行设备管理过程中的记录制度建立设备技术管理档案,即在设备--生产全过程的状态,按照设备选别、设备维护保养、维修、更新改造、报废处理等程序运行。
由负责人和主管领导签名确认保存。
设备设施安全管理的重要性第 5 页共 9 页事故的直接原因是物的不安全状态和人的不安全行为,因此消除设备和环境的不安全状态是确保生产系统安全的物质基础。
1设备不安全状态的主要型态及其特点设备所显现的不安全状态随设备性质、类型不同而异,有的以单一的物理、化学或行为特性型态显现,有的则以多种型态组合显现。
设备不安全状态可以分为以下四种型态。
1)物理形态设备在静止状态下所显现的危险性和有害性,以物理作用方式为主而引发事故。
如设备或部件外观有尖角、锐边、粗糙面、凸出物等对人体的割伤、擦伤、卡伤;高温设备或部件表面等均属于物理型不安全状态。
2)化学型态设备所显现的危险性和有害性,以化学作用方式为主而引发事故。
如电镀生产设备蒸发的有害蒸气引起中毒事故;管道输送易燃液体、气体泄漏引发的爆炸事故。
化学型态又可分为为原生型和次生型两种,原生型是指设备所散发的物质本身就具有危险性和有害性,可直接引发中毒、伤害、燃烧、爆炸等事故。
而次生型,设备所散发物质自身并没有直接引发事故的危险性和有害性,而是通过与其他物质发生反应后形成新的、具有危险性和有害性的物质,所形成的新物质可引发事故。
3)行为型态设备在运动过程或在与其他物体相互作用的过程中所显现的危险和有害特性。
实际生产中的设备都在不停地运转着,其不安全状态大多在运转过程中显现出来,因此,行为型态是机械、设备、仪器仪表、器具等类设备的一种很普遍的不安全型态。
根据具体表现方式不同,行为第 6 页共 9 页型态以可分为参数超限型、交叉碰撞型、失控型、挤压型、咬合型、接触型,详见表1设备不安全状态的行为型态特征行为型态类型特征举例说明参数超限型由于设备工作参数如压力、温度、速度等超过额定限度而引起的破裂爆炸、毁坏等。
锅炉压力容器超压爆炸;反应器反应温度过高、反应速度过快而引起的爆炸;设备部件运转速度过快而破裂等。
交叉碰撞型两种或两种以上设备、物体在运行过程中发生轨迹交叉而碰撞。
厂内运输车辆与其他设备或人员相撞;飞出物与其他物体与人员的撞击等。
失控型设备、部件运行都属于有控运行,当设备内部因磨损、损坏或其他因素影响而使设备、部件启动、运行、停止失去控制时,即可引发事故。
运输车辆刹车系统失灵,卷扬机制动器失灵等。
挤压型当物体或人员处于两个作相靠近运动的物体之间时发生。
被挤压对象如果是人即引起伤害事故,如果是物除可引起物的损坏外,还可引起二次伤害事故。
压力机滑块运动,具有往复运动部件的设备等均可能产生挤压事故。
咬合型在两个作旋转物体之间或一个旋转另一个作直线运动物体之间,物体或人员进入这些部位即引发事故。
有齿轮、皮带轮、链轮的设备。
接触型两物体在接触的过程中呈现出危险性和有害性。
具有锐边、尖角部件在运动中割伤、碰伤人体;水性物质与水接触,发生强烈化学反应而引发爆炸事故等。
4)能量型态上述三种物的不安全型态,在引发事故时都是以一定的能量形式向客体对象(受损物体或受害人员)释放。
因此,物有不安全状态还体现在其可能释放的能量型态。
根据释放的能量类型为同,将能量型态分为机械能型、热能型、电能型、电离辐射能型、化学能型和声能型,详见2。
按释放能量大小可分为高能、中能、低能;按释放速度分高能—高速,高能—中速,高能—低速,中能—高速,中能—中速,中能—低速,第 7 页共 9 页低能—高速,低能—中速,低能—低速。
组合型式不同,事故所造成的危害程度也不同,破坏最大的是高能—高速型,最小是低能—低速型。
表2设备不安全状态的能量型态特征能量型态类型损伤特征举例说明机械能型移位、撒裂、破裂和压榨、主要损伤及组织。
由于运动的物体如子弹、刀具和下落物体冲撞造成的损伤,运动冲撞造成的损伤如跌倒,飞行和汽车事故,具体的伤害结果取决于合力施加的部位和方式,大部分的伤害属于本类型。
热能型炎症、凝固、烧焦和焚化、伤及身体任何层次第一度、第二度和第三度烧伤。
具体的伤害结果取决于热能作用的部位和方式电能型干扰神经和肌肉功能以及凝固、烧焦和焚化、伤及身体任何层次触电残废、烧伤、干扰神经功能如电休克疗法具体伤害结果取决于电能作用的部位和方式电离辐射能型细胞和亚细胞万分与功能的破坏反应堆事故、治疗性与诊断性照射、滥用同位素、放射性粉尘的作用,具体伤害结果取决于辐射能作用的部位和方式化学能型伤害特征根据具体物质而定包括由于动物性和植物性毒素引起的损伤,化学烧伤如氢氧化钾、溴、氟和硫酸等声能型耳聋,心理影响处于噪声环境中或生活第 8 页共 9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