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19七颗钻石教学目标

19七颗钻石教学目标

19七颗钻石
教学目标
1.本课要求会认8个生字,会写15个生字,能正确读写“钻石、焦渴、水罐、
喜出望外、匆匆忙忙、反正、递给、忍不住、唾沫、涌出、新鲜”等词语。

从水罐的一次次变化中,体会爱心的神奇力量,感知童话的丰富想象力。

2.使学生懂得关心别人,用爱心对待生活。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难点
一、了解小姑娘的水罐发生的一次次神奇的变化,体会爱心神奇的力量。

2.学习这个故事,懂得关心别人,懂得用爱心对待生活。

课前准备
韦唯的歌曲《让世界充满爱》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2.从水罐的一次次变化中感受爱心的力量,感知童话丰富的想象力。

3.学会关心别人,用爱心对待生活。

教学过程
一、播放歌曲《让世界充满爱》,导入新课
听完了歌曲,让我们回忆一下文中的水罐发生了几次变化?是什么魔力
使水罐发生了一次又一次的变化呢?让我们一起走进这个童话故事,寻
找答案吧!
二、分段朗读,品读探究
1.自由朗读第一自然段,思考:
a)结合课文和生活实际说一说“干涸”“干枯”“焦渴”是什么意思。

b)由此可见,当时水对人们生命起什么作用?(救命)
2.自由朗读2---4自然段,边读边思考:
a)一个小姑娘为她的母亲找水喝,在找水的过程中都遇到了那些事?
b)具体说一说,整个找水过程中水罐发生了几次变化?
c)每次水罐是在怎样的情况下发生的?从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讨论交流:
第一次:小姑娘找不到水累倒了,醒来时罐子里装满了清亮的水。

(小姑娘不辞辛苦为母亲找水,水罐的变化源于她对母亲的爱)
第二次:小姑娘在回家的路上被小狗绊倒,她赶紧捡起水罐,水罐的水
还是满满的。

当她把水弄一点给小狗喝的时候,木头做的水罐变成银的。

(这一次水罐的变化是因为她对小狗的爱心)
第三次:小姑娘把水递给妈妈喝,妈妈又把水递给了她,
水罐又从银的变成金的。

(这一次水罐的变化源于母女之间的相互关心和爱)
第四次:小姑娘想喝水时,有个过路人来讨水喝,小姑娘就把水让给了
路人,水罐里跳出来七颗大钻石,并涌出了一股水流。

(这一次水罐的变化是因为小姑娘关爱他人)
3.指导学生再读课文,并联想一下:七颗钻石升上了天空,巨大的水流源
源不断涌出,会变成什么样?请大家动手写下来
(七颗钻石变成了七颗星星,在蔚蓝的天空中闪闪发光。

巨大的水流汇成哗哗流淌的小溪,树木又发芽了,小动物变得欢快跳跃起来了,人们又过上了幸福美满的生活。


三、总结全文,拓展升华。

a)是呀,小河又流淌了,树木又发芽了,小动物变得欢快跳跃起来了,人
们又过上了幸福美满的生活。

同学们,想一想,到底是什么使水罐发生了这么多次神奇的变化呢?
b)总结:是“爱”!就是小姑娘对妈妈深深的爱,对小动物真挚的爱,妈
妈对儿女伟大的母爱,对陌生过路人无私广博的爱,(板书:爱)让水罐发生了一次又一次的变化,就是这“爱”让人世间变得越来越美好!c)同学们,这篇课文我们学完了,相信这个美丽神奇的童话故事一定深深
地印在大家的脑海里,希望同学们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大家要互相关心和爱护,让世界充满爱。

d)再次播放歌曲《让世界充满爱》。

四、布置作业。

a)把这个故事讲给爸爸、妈妈听
b)读了这篇课文,你想对小姑娘说些什么?。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