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教师招聘试题提供音乐教师招聘试题一、名词解释声乐艺术:是以人声为乐器的一门音乐艺术。
美声唱法:18世纪流行的一种歌唱方法,其目的在造就美妙的歌声山歌:是指劳动号子以外的各种山野歌曲,是劳动人民在山野、田间、牧场劳作、休息时即兴抒发内心思想感情的一种抒情民歌。
民歌号子:是劳动人民在生产劳动过程中创作演唱的,并直接和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民歌体裁。
它是一种和劳动节奏紧密配合,直接伴随劳动而歌唱的民歌。
小调:又称小曲,是指在城镇中流行的民间歌曲。
曲调优美流利、结构整齐,具有曲折、细致的表现特色,手法多样,往往是经过民间艺人加工提炼而成。
颂歌:一切为歌颂党、歌颂祖国、歌颂领袖、歌颂革命英雄和民族英雄、歌颂大地河山、歌颂崇敬的对象和心爱的事物的歌曲,都称为颂歌。
叙事歌曲:是叙述故事的歌曲,其歌词具有史诗、叙事诗或故事诗的性质,有时歌词本身就是一首史诗、叙事诗或故事诗。
表演歌曲:是把表演和歌唱结合在一起的演唱形式。
诙谐歌曲:是用风趣的笔触逗人笑乐的歌曲。
通过这种手段既可褒贬社会生活中的真善美和假丑恶,又可表现劳动人民机智、幽默的性格和乐观主义精神。
讽刺歌曲:是用风趣的笔触逗人笑乐的歌曲。
通过这种手段既可褒贬社会生活中的真善美和假丑恶,又可表现劳动人民机智、幽默的性格和乐观主义精神。
摇篮曲:也叫催眠曲。
原指母亲在摇篮旁为使婴儿安静入睡而唱的歌曲,后来逐渐发展成为一种独立的音乐体裁。
小夜曲:是指源于欧洲中世纪骑士文学的一种爱情歌曲,流行于意大利、西班牙等国。
通常是年轻人在黄昏和夜晚徘徊于恋人窗前演唱的情歌。
华尔兹:来源于德国民间舞蹈。
它和宫廷舞蹈风格完全不同,舞曲属慢三拍或快三拍形式,节拍强弱分明,突出第一拍的重音,节奏清晰,表现出外露热情的情绪。
波尔卡:来源于波西米亚民间舞蹈。
1840年左右,来源于波西米亚的波尔卡以较快的速度在城市流行。
它和华尔兹不一样,多用较快的二拍子形式,节奏明快,富有跳跃感。
探戈舞:来源于阿根廷民间舞蹈。
1900年左右,起源于阿根廷民间音乐舞蹈形式的探戈舞开始传入欧洲,虽遭到一些贵族的敌视,但未能阻止探戈舞的普及和发展,相反起了迅速推广的作用。
布鲁斯;由美国黑人创造,流行于19世纪初的美国社会的流行音乐。
“布鲁斯”的意思是“哀怨、忧郁的”,采用一种慢4/4拍节奏,歌词多半是伤感、哀愁的内容。
布鲁斯是声乐曲,主要在黑人社会流传,20世纪20年代进入美国白人社会,成为白人社会流行音乐的主流。
爵士音乐:起源于美国黑人,是流行音乐领域影响最大,占有重要地位的音乐形式。
它是一种喧闹的,强调节奏的器乐曲,多采用即兴演奏。
摇滚乐:摇滚乐是由一位叫普雷斯利的歌星开创的,摇滚一词出自一首黑人歌曲。
它是一种以黑人中流行的节奏和布鲁斯综合而成的音乐形式。
这种演奏非常喧闹,节奏很重,而且带有挑衅性。
迪斯科:原意为唱片夜总会,它是一种具有强烈而单一节奏的跳舞音乐,没有强弱交替的重拍,具有一种轻快跳跃的感觉。
迪斯科每分钟固定125拍。
二、填空1. 音乐和的完美结合是声乐艺术的一大特点。
2. 是衡量演唱者技艺高低的主要标准之一。
3. 在声乐艺术中,某些声部由于音域、音色和演唱技巧的不同,还可以分得更细,如女高音又可分为女高音、女高音和女高音。
4. 根据发声技巧、声音色彩、演唱风格及表演方式上的差异,目前国内通常将演唱方法分为唱法、唱法和唱法三大类。
5. 民族唱法是唱法和唱法的统称。
6. 无严格的是通俗唱法区别于“美声唱法”和“民族唱法”的主要特征之一。
7. 进行曲是一种富有性和性的歌曲体裁。
8.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义勇军进行曲》)是一首优秀的进行曲,它的曲作者是,词作者是。
9. 歌曲的歌词具有史诗、叙事诗或故事诗的性质,有时歌词本身就是一首史诗、叙事诗或故事诗。
10. 嵇康是魏晋时期魏国音乐家,他以演奏著名,作有琴曲《嵇氏四弄》等。
11. 唐代从中央到地方的各级政府都设有专门的音乐机构,唐太宗还亲自参和宫廷音乐学校和的工作。
12. 中唐时期的曹柔发明了,用若干汉文简笔字组成某些符号来表示奏琴法,对唐代琴曲的流传、保存和琴艺的传授,都起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13. 宋元时期的音乐成就体现在戏曲方面,当时和形成南、北两大派。
14. 明代的朱载育既是一位科学家,也是一位音乐家。
他载关于乐律理论的专著中,第一个通过精密计算和科学论证,阐明了十二平均律的理论。
15. 是近代音乐史上出现的新生事物,它主要采用日本和欧洲各国的曲调填入新词而成,内容多以反帝、强兵、御侮等爱国思想为主题。
16. 《二泉映月》的作者,小名阿炳,民间音乐家。
17. 是一首著名的大型琵琶武曲,它根据公元前202年楚汉双方在垓下决战的历史事实加以集中概括而成。
18. 流行音乐起源于19世纪的,当时,为了满足城市大众的业余音乐生活而形成。
19. 是流行音乐领域影响最大,占有重要地位的音乐形式。
20. 迪斯科具有强烈而单一的节奏,它把任何曲调都改成这种拍子。
所以,要鉴别迪斯科音乐,只要听它的节奏是否无重音的每分钟打拍就行了。
21. 《蓝色狂想曲》的作者是,这是他在1924年应美国著名爵士音乐指挥保罗·怀特曼之约而创作的。
22. 人们一般把18世纪作为西方古典音乐的主要分界线,因为此前的音乐资料非常稀少。
如果谈到作曲家,则以以后的音乐为主。
23. 进入古典音乐时代后,一种新的音乐形式形成了,这就是古典音乐时期的第一个流派,即音乐时代。
24. 音乐的最杰出的特点是:情感至上,重主观、个性、民族性、强调抒情。
25. 印象主义乐派是19世纪末在欧洲文化活动中心巴黎萌生的一种艺术风格,创始者为法国的。
26. 《献给爱丽丝》是创作的一首钢琴小品,作于1810年,传说是为他的学生马尔法蒂而作。
27. 舒伯特的《小夜曲》选自他创作的声乐套曲中的第四首。
28. 《卡门序曲》是根据歌剧《卡门》的音乐选编而成。
而歌剧脚本则根据法国作家的小说改编。
29. 柴可夫斯基的弦乐四重奏的主题,采用了俄罗斯民歌《凡尼亚坐在沙发上》。
30. 曾感动得大文豪托尔斯泰为之流泪并感叹的是柴可夫斯基的。
31. 德沃夏克的既表现了对新大陆被压迫、被歧视的民族的同情,又表现了岁祖国的思念之情。
三、选择题1. 是一种重声音华彩优美、咏叹性重于朗诵性或戏剧效果的歌唱风格。
A. 民族民间唱法B. 美声唱法C. 民族唱法D. 通俗唱法2. 民歌《扁担歌》属于。
A. 号子B. 山歌C. 小调D. 进行曲3. 《教我如何不想他》是。
A. 颂歌B. 抒情歌曲C. 叙事歌曲D. 讽刺歌曲4. 我国古代的音乐机构“乐府”是从。
开始设立的。
A. 夏B. 周C. 秦D. 汉5. 反映公元前202年垓下之战历史题材的琵琶曲是。
A. 《霸王卸甲》B. 《百鸟朝凤》C. 《夕阳箫鼓》D. 《十面埋伏》6. 明代的音乐家提出十二平均律。
A. 嵇康B. 朱载育C. 赵元任D. 郭沔7. 被美国航天飞机带上太空的中国古琴曲是。
A. 《流水》B.《渔舟唱晚》C. 《二泉映月》D.《十面埋伏》8. 《百鸟朝凤》是一首。
A. 笛子独奏曲B.古琴曲C. 唢呐独奏曲D. 琵琶独奏曲9. 流行音乐起源于19世纪的。
A. 非洲B. 欧洲C. 亚洲D.南美洲10. 华尔兹是来源于舞蹈。
A. 阿根廷B. 西班牙C. 波西米亚D. 德国11. 是来源于阿根廷的民间舞蹈。
A. 探戈舞B. 华尔兹C. 波尔卡D. 布鲁斯12. 约纳森的《杜鹃圆舞曲》是用写成的舞曲。
A.二拍子B. 三拍子C. 四拍子D. 八拍子13. 格什文的《蓝色狂想曲》是运用手法写成的曲子。
A. 布鲁斯B.摇滚乐C. 迪斯科D. 爵士乐14. 巴洛克音乐时代的代表作曲家是。
A. 巴赫B. 贝多芬C. 萧邦D. 舒曼15. 情感至上,重主观、个性、民族性、强调抒情等是乐派的显著特点。
A. 古典乐派B. 浪漫主义乐派C. 民族乐派D. 印象主义乐派16. 被称为“交响乐之父”的作曲家是。
A. 贝多芬B.巴赫C. 海顿D. 约翰·斯特劳斯17. 被称为“音乐神童”的作曲家是。
A. 德沃夏克B.哈恰图良C. 罗西尼D. 莫扎特18. 贝多芬的《献给爱丽丝》是一首。
A.奏鸣曲B. 圆舞曲C. 钢琴小品D. 小夜曲19. 贝多芬的《第五交响曲》又叫交响曲。
A. 田园B. 命运C. 合唱D. 英雄20. 舒伯特是乐派的代表之一。
A. 巴洛克B. 古典C. 浪漫主义D. 印象主义21. 约翰·斯特劳斯的被称为奥地利“第二国歌”。
A. 《蓝色多瑙河圆舞曲》B. 《马赛曲》C. 《春之歌》D. 《大进行曲》22. 柴可夫斯基的《如歌的行板》是一首。
A. 钢琴曲B. 小提琴协奏曲C. 小号独奏曲D.弦乐四重奏23. 下面不是柴可夫斯基的作品。
A. 《天鹅湖》B. 《塞维勒的理发师》C. 《睡美人》D. 《胡桃夹子》24. 德沃夏克的是一首具有幽默诙谐感的器乐曲。
A. 《冰妖》B. 《野鸽》C. 《狂欢节序曲》D. 《幽默曲》25. 被称为“圆舞曲之王”的作曲家是。
A. 萧邦B. 门德尔松C. 圣桑D. 约翰·斯特劳斯26. 又名《夕阳箫鼓》,是一首以琵琶为主要乐器的民族管弦乐曲。
A. 《十面埋伏》B. 《梁祝》C. 《春江花月夜》D. 《百鸟朝凤》四、简答题1. 声乐艺术作为以人声为乐器的一门音乐艺术有什么特点?2. 意大利歌剧作曲家罗西尼认为“美声唱法”的应概括哪些要求?3. “通俗唱法”区别于“美声”和“民族”的主要特征是什么?4. 简述爵士乐在20年的发展过程中的几种风格。
5. 60年代的摇摆乐有哪些特点?6. 流行音乐在发展过程中往往会出现什么情况?五、作品欣赏分析1. 欣赏分析二胡独奏曲《二泉映月》。
2. 欣赏分析琵琶独奏曲《十面埋伏》。
3. 欣赏分析民族器乐合奏曲《春江花月夜》。
4. 欣赏分析小提琴协奏曲《梁山伯和祝英台》。
5. 欣赏分析贝多芬《献给爱丽丝》。
6. 欣赏分析舒伯特《小夜曲》。
7. 欣赏分析约翰·斯特劳斯《蓝色多瑙河圆舞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