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建筑智能化的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
摘要:在建筑的智能化施工中,其所涉及到的内容较为广泛,并且集成化需求
较高,对于科技内容有着一定的依赖性。
建筑智能化工程的施工质量,不仅仅关
系到建筑功能的发挥情况,同时与日后工程的进展也有这较为直接的联系,在实
际施工的过程中,相关人员应该对以往的质量通病进行全方位的防控,提出一些
合理的解决措施,从根本上完善建筑智能化的施工过程,这样才能为我国建筑行
业的发展,奠定持续性的潜力。
关键词:建筑;智能化;发展现状;未来趋势
引言
随着建筑工程的智能化发展,在现代建筑行业中,各类新型科技已经被应用
到了施工过程之中,这也是建筑迈入了智能化时代的标志。
在此背景下,相关人
员的工作任务也愈加繁重,为了进一步强化这方面的内容,本文通过对建筑智能
化过程施工中的质量通病、控制措施进行探究,希望能够起到一些积极的参考作用。
1建筑智能化的发展现状
1.1工程管线材料偷工减料
建筑智能化工程施工的过程中,需要建立多个子系统,并且要投入大量的管
线材料。
在实际的调查中发现,针对智能化工程施工内容,一些施工部门为了确
保利益的最大化,存在着一些偷工减料的行为,有些施工人员会将施工中所需要
的管线材料线径私自缩小,而采购人员在对管线材料进行采购的时候,选择那些
低价,但是不符合国家标准要求的材料,甚至某些施工部门,为了减少管线材料
的使用量,蓄意改变管线的安装路径,导致实际施工内容与设计方案出现了不吻
合的问题。
这些行为对整个建筑智能化施工质量带来了极为严重的影响。
1.2应用过程中缺乏创新
现在社会的变化日新月新,一刻不停都在进步,科学技术也是如此,一项技
术的发明与应用推广,改进与创新从不敢间断,只有不停的创新,技术才能进行
发展。
智能化化技术也应该是如此。
我国的建筑电气工程智能化技术有着极为丰
富的理论研究经验,理论发展十分成熟。
哲学上认为,理论的成熟会推动实践工
作的进步。
但是,在我国的实际发展中我们看到,智能化技术在实践中出现了一
些问题和不足,这就是理论创新不够造成的。
2建筑智能化发展的策略
2.1做好相应的质量保障工作
为了解决建筑智能化施工过程中的一些不规范问题,相关人员应该就材料的
进场、施工技术交底、施工管理和施工现场巡查等工作的管理水平进行强化。
首先,在施工场地中,现场材料管理人员,应该遵循项目设计、施工规范等要求,
对材料的进场、领用进行明确的规定,要求无论材料大小,都需要办理相应的交
接手续;其次,在对智能化系统进行调试的时候,应该确保全员参与其中,如果
某个环节出现问题,那么应该及时进行解决;然后,在建筑智能化工程的实际施
工过程中,还应该根据设备的调试运行时间,做好试运行的工作,并针对试运营
中出现的问题,做好后续的跟踪与解决;最后,在竣工验收阶段,参与验收的人
员既要有工程管理领导,同时还应该有一线施工人员,通过技术骨干的深入研究,确保工程施工建设的整体质量。
2.2智能化建筑的设备维护更加完善
智能化建筑应当培训出对各种设备做到了如指掌的专业工程师,并且根据智能管理系统的各项数据分析得到相应的设备运行状况的时候,工程师也应当做出自己有效的判断,毕竟人工智能是比较死板的,所以还得依靠人力,维修人员选用根据各种子系统的差异性熟悉各种维护的要点重点,并且据悉编写出维修保养的时间以及程度计划,按照此进行一定周期的维护,保证设备的完好性。
同时,要做到有备无患,这就需要对子系统的各项软件进行相关的备份,以防出现故障时设备瘫痪。
2.3计算机技术创新
随着建筑智能化的迅速发展,日益成为人们生活中关注的热点话题。
智能化建筑为了满足业主各种各样的需求,国家需升级、优化计算机技术,通过分析和研究国外的计算机研究成果,借鉴国外在计算机技术方面的优秀经验。
相关企业需针对性引进国外先进智能化建筑技术,通过成立专业小组进行研究、分析,吸收优秀经验,结合自身企业的发展特点,进一步创新、应用相关技术,形成具有自身特色的智能化建筑技术。
2.4提倡绿色智能化建筑
在展开建筑建设时,绿色智能化的新理念以及新技术都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并且对社会进步以及发展都有着极为关键的重要意义。
近几年在建筑的建设阶段中,都逐渐应用了各种新型的环保材料,这类建设材料不但顺应了环保节能,还可以最大限度地降低对人身体健康的影响,所以渐渐成为在建设过程中广为使用的材料之一。
与此同时各种新型环保节能材料在其研发、制造以及实际应用中都顺应了绿色发展的需求,对环境不会造成任何影响。
将绿色节能环保材料和智能化技术进行融合,能够有效提升其材料的使用效率,使建筑在建设时对降低能源消耗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比如现阶段LED灯的广泛使用不但可以极大程度地满足照明需求,并且其产生的热量相对较低,并且能源消耗相比传统灯具也大幅度降低,将其与现代信息技术进行有机结合,便能够落实自动化控制,切实地使人们体会到人走灯灭的感觉,因此LED灯的使用能够有效推动和减少建筑的能源消耗。
2.5BIM技术在建筑智能化领域的发展
2.5.1协调性
在传统的建筑项目施工建设工作中,各种工作程序之间存在一定的顺序,但相互之间保持离散的状态,这种现象容易导致从设计环节到施工建设阶段出现沟通不畅的问题。
影响整个项目的正常施工。
但是通过应用BIM技术,能有效的避免以上问题的出现,BIM技术将建设项目组成一个整体,在三维立体模型中展示出各个施工阶段的信息,能有效避免因沟通不畅而带来的各种问题,有助于降低施工成本,缩短施工时间。
2.5.2模拟性
模拟性是BIM技术的基本特点之一,它将一个巨大的施工项目缩小成为一个三维立体模型,可以模拟并展现出在实际施工过程中难以实现的操作。
比如在施工前期的设计阶段,BIM技术能进行日照模拟、节能模拟和热传导模拟等,帮助设计人员建设一个切实可行的施工方案,避免实际施工过程中出现各种问题。
除此之外,BIM技术还具有的特点包括优化性、可出图性、信息完备性、一体化性以及参数化性等。
通过应用BIM技术显示出工程项目中的各种信息,信息的完备性得以保证,同时能起到优化施工方案的效果;修改同类构件的参数,能改变建
筑信息模型中这个构件的相关属性和特征,体现出了BIM技术的参数化性特征。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当今信息技术和建筑业的时代,将建筑改造成智能化是时代发
展的必然趋势。
具有智能化意识的建筑不仅可以帮助公众更好地发展生活,满足
公众的需要,而且可以增强我国的环境保护事业,减少环境污染状况。
因此,相
关技术人员和研究人员应始终坚持正确的工作理念,坚持我国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开展建筑创新和研究开发,从而提高我国人民的生活质量,增强我国的综合国力。
参考文献:
[1]陈吉翔.建筑智能化施工管理现状及策略研究[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7(27):28-29.
[2]施晓凡.试论建筑智能化现状及发展方向[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7(26):54.
[3]姜彦君.谈我国智能化建筑的现状及发展[J].山西建筑,2017,43(23):
32-33.
[4]王珂.关于现代建筑智能化技术可持续发展的探讨[J].建材与装饰,2017(25):161-162.
[5]杨勇.低耗节能理念下智能化绿色建筑施工发展研究[J].建材与装饰,2017(22):52.
[6]蒋维嘉.楼宇智能化技术的发展与应用研究[J].电脑知识与技术,2017,13(08):269+2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