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制药行业典型事故案例汇编

制药行业典型事故案例汇编

二、事故原因分析
2.1、两人严重违反了甲醇钠生产操作规范,将金属钠一起投入反应釜中。
2.2、安全知识淡薄。
2.3、反应釜未彻底晾干,内有氯气、氧气、甲醇等混合气体,当钠一起投入时,因钠与釜壁碰撞剧烈,产生火花,引起混合气体爆炸。
三、同类事故防止措施
3.1、严格按各工段安全操作规章操作,反应釜必须烘干晾干后才能投料。
制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制药企业生产过程典型事故案例汇编
制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2017年7月
前言
为了进一步搞好安全生产,真正使广大干部职工从已发生的事故中汲取教训,引以为戒,预防类似事故的发生,特编写了黑龙江福和华星制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事故典型案例分析〉。
本书收集了其他制药企业公司一九九五年至二〇一六年期间制药行业典型事故案例,是一部用泪水和鲜血换来的事故案例汇编,它是我公司近安全生产的其实,也是提高我公司安全管理水平的好教材。要求各部门认真组织学习,掌握安全生产的规律,熟知安全的重点岗位和特殊原料的毒性,以便采取切实有效的防范措施,保证我公司生产的持续安全运行。
3.3、有毒原料要有防范措施,发生意外时及时处理。
五、保管员发错料
事故时间:1996年4月12日
事故地点:九车间甲氧化工段
一、事故经过和危害
1996年4月12日,供应部某保管员,将DCC的原料吡啶误认为TMP的原料DMF发放出库,九车间领取后,没有详细检查实物与领料单是否相符,就匆忙投料生产,发现反应不对时,已经无法挽回,将料全部放掉,幸亏没有发生其它副反应,引发危险事故发生,直接经济损失万元以上。
二、事故原因及分析
2.1、安装队没有资格制作压力容器,又加上图纸是本厂设计的,不符合要求。
2.2、操作者违反操作规程,锅底阀门开的太小,使夹套内承受不了工作压力,造成爆炸。
2.3、新设备试车,车间负责人没有到现场,没有监护人,违反规定。
三、同类事故防止措施
3.l、购买使用非标压力设备时必须到有资质的厂家设计和加工。
3.2、新设备安装成试验必须有安装试验计划,经过设备部同意的管理与培训,严禁违章操作。
三、工作图快
事故时间:1996年3月28日9时
事故地点:甲醇钠车间
一、事故经过和危害
1996年3月28日上午,甲醇钠南两名操作工抽好甲醇,打开反应釜盖,一人解金属钠袋口,一人向锅内投锅,当投到第三块时,为了图省事,就托起袋子往反应釜中倒,只听"轰"的一声,车间四周玻璃全部炸成碎片,整个车间一片烟雾,一人从梯口跑出,另一人躲到牢问西南角。爆炸压力(带火)从釜口喷出,幸亏两名操作工未正对釜口,才避免人身伤亡,但一操作工面部严重烧伤。
二、事故原因分析
2.1、保管员责任心不强,没有严把原料出库关。
2.2、没有执行〈物料验收、储存、出库管理制度〉。
2.3、车间内使用原料时没有检查原料名称是否相符以及质量、重量等指标。
三、同类事故防止措施
3.1、对全体职工要加强主人翁教育,增强职工的责任感。
3. 2、严格执行公司内部的有关制度。
3.3、加强对职工的业务知识培训,提高职工的业务素质。
二、事故原因分析
2.1、车间内动火前没有采取安全防护措施,彻底清理周围易燃物。
2.2、安装队明知上午发生过管路漏气现象,不查明原因,继续使用,属违章操作。
2.3、外来人员安全技术知识缺乏。
2.4、平时车间现场管理不到位。
三、同类事故防止措施
3.1、车间内动火必须先办理动火申请工作单,采取安全防护惜施。动火前必须清理周围环境,用水冲洗干净地面易燃物并停产隔绝易燃空间。
3.2、加强安全知识教育。|
3.3、对违反规章制度者进行重罚。
四、不带防护手套
事故时间:1996年4月17日上午
事故地点:九车间甲化工段
一、事故经过和危害
1996年4月17日上午,某制药厂职工在甲化工段操作时,发现离心机房边有一堆TMP粗品,拿桶来便赤手往里收,当这位职工收完时,感觉身体不舒服眼发红,便送往医院,诊断为硫酸二甲酯中毒。
在编写过程中,公司领导给予了大力支持。各车间负责人积极提供资料,在此表示感谢!由于编写时间仓促,前几年资料不全,水平所限,书中不足之处在所难免,敬请读者不吝赐教。
安全部
二〇一七年八月一日
一、违章作业
事故时间: 1995年12月2日15时5分
事故地点:原TMP环合平台下
一、事故经过和危害
1995年12月2日15时,肥城安装队在某公司TMP车间环合工段,用气割割盐水管道时,由于乙快管路漏气,气割落下的火花点燃了漏气部位,乙快管路燃烧,引燃了地面母液残渣(含有大量有机物及醇类),地面的明火同时引燃了车间地沟内未冲走的残渣(平时地沟未及时冲洗),大火从窗而出,窜到距车间一米的乙醇罐上,整个车间内浓烟滚滚,火势难以控制,用灭火器扑救作用已不大,幸亏用消防水降温,并及时报119火警,在全厂职工的努力下,十分钟后把火扑灭,避免乙醇罐爆炸。
二、事故原因分析
2.1、该职工没有戴防护手套,粗品中含有反应剩余的硫酸二甲酯!
2.2、操作时改变了工艺参数,使硫酸二甲酯过量,没有中和彻底
2.3、工作现场没有备好必要的防护措施如氨水等,
三、同类事故防止措施
3.1、工艺参数的改动,必须经过分管经理同意,生产部备案。
3.2、劳保用品在岗时必须要充分利用,特别是特殊岗位。
3.2、对全体职工进行一次安全知识培训。
3.3、加强对外来施工人员的安全教育和监督。二、试验自制设备爆炸,造成双眼受伤
二、自制容器,爆炸伤人
事故时间: 1996年3月16日8时
事故地点:溴化钠车间
一、事故经过和危害
1996年3月16日上午,溴化钠车间一名操作工正在试验肥城安装队加工自制的浓缩锅,当阀门开到0.25MPa时,浓缩锅外夹套上口焊缝突然分裂爆炸,将部分焊渣和保温玻璃纤维打入操作工的双眼中,两眼鲜血直流,半年没有上班。
六、备错料
事故时间:1996年10月15日
事故地点:TMP车间环合工段
一、事故经过和危害
1996年10月15日下午,一临时工将混醇桶备到环合车间附近准备投料用,班长同主操作把备好的料抽到反应釜中,加温反应,发现釜中温度上升很快有异常,正在分析原因时,主操作开动搅拌,只听"轰"的一声,上好的反应釜人孔盖卡子断裂,将入孔盖炸开,釜中料液喷到屋顶,车间内烟雾弥漫。在场的4名操作工有的烫伤有的中毒,被送往中医院。若入孔盖碰撞到人,将会导致人身伤亡。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