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电梯使用维护说明

电梯使用维护说明

电梯使用维护(维修)说明书FEIDA常州电梯厂有限公司目录第一章电梯的特点和结构 (1)第二章电梯的工作原理 (2)第三章使用总则 (2)第四章操作规程 (3)第五章电梯的机房和井道管理 (4)第六章紧急情况后的处理 (5)第七章维修保养标准 (5)第八章维修保养更领 (6)本说明书(电梯使用维护说明书)适用于常州电梯厂有限公司,注册商标飞达牌采用曳引轮驱动,速度不大于2.5米/秒的乘客电梯,载货电梯,不适用液压电梯和杂物电梯。

感谢您选用常州电梯厂飞达牌电梯,为了你的安全、效益,请详细阅读本说明书。

第一章电梯的特点和结构第一节电梯的特点电梯是一种特殊的机电产品,电梯制造企业在厂内仅生产电梯零部件,只能对零部件进行调试和检验,电梯整机产品必须依附于建筑混凝土或金属结构的井道,最终组装而成,并对电梯整机进行调试与检验。

电梯是垂直运输设备,直接涉及人身安全,国家实行生产许可证制度,安装验收合格发放《电梯准用证》才能交付使用。

电梯司机,修理工是特殊工种,必须经过培训,取得资格证书持证上岗。

第二节电梯的结构曳引式电梯是由提升曳引系统、引导系统、安全装置和电气系统等主要部分组成,这些装置和系统分布在机房、井道和各层站。

1、提升曳引机系统(1)曳引机:曳引机是由电动机、制动器和减速器组成,靠曳引绳与曳引轮的摩擦力来实现轿厢运行的驱动机。

根据电梯控制方式,或选用双速电机或选用调速电机,电机的功率和极数要根据电梯载重和速度而定。

制动器采用常闭式直流电磁制动器,安装在电动机轮与蜗杆的连接处。

制动器制动时依靠弹簧产生制动力,两块制动瓦对制动轮抱合产生的摩擦力使电梯静止;电梯运行时,电磁铁线圈通电产生的电磁力克服弹簧产生的制动力使制动瓦张开离开制动轮。

根据不同调速方式,曳引机上还附有旋转编码器以提供速度或位置信号。

减速器是采用蜗轮蜗杆减速器,具有高精度、高效率和低噪音的特点。

曳引机安装在承重梁上。

(2)曳引钢丝绳:曳引钢丝绳简称曳引绳,是连接轿厢和对重装置,并靠曳引轮驱动使轿厢升降的专用钢丝绳,曳引钢丝绳要承载对重装置、轿厢和额定载重量的动、静载荷。

钢丝绳的各项指标符合《GB8903电梯专用钢丝绳》的有关规定,曳引绳通常根据负载大小 4~6根同时工作,其安全系数大于12。

(3)承重梁和导向轮承重梁是敷设在机房楼板横梁上面,承受曳引机自重及其负载的钢梁。

曳引比为1:1的电梯均需安装导向轮,使曳引绳从曳引轮导向对重装置或轿厢一侧。

导向轮安装在承重钢梁下部.曳引比为2:1的电梯均需安装对重轮和轿顶轮。

2、导靴:导靴的作用是防止轿厢和对重装置在运行中偏斜或摆动,它分别安装在轿厢和对重装置上,并与导轨配合,使轿厢和对重装置只能沿导轨作升降运动。

3、机械安全装置(1)限速器和安全钳:当电梯轿厢失控,超速下行达到限速器动作速度时,限速器发出电信号,并产生机械动作,引起安全钳动作,电梯的安全钳分为渐进式安全钳和瞬时式安全钳。

安全钳楔块夹住导轨,迫使轿厢或对重装置制停在导轨上,同时安全钳开关切断控制回路电源。

(2)缓冲器:井道底坑中正对轿厢和对重装置下方设有缓冲器,速度>lm/s的电梯选用液压缓冲器;速度≤1m/s的电梯选用弹簧缓冲器,当轿厢或对重装置以115%额定速度超过下极限位置时,缓冲器吸收、消耗轿厢或对重装置所产生的动能,保护轿厢和乘员免遭伤害。

轿厢或对重装置搁在缓冲器上后。

曳引系统失去工作条件,曳引绳在曳引轮上打滑以避免撞顶事故。

(3)层门和轿厢门:层门又称厅门,是设置在各层站的封闭门,轿厢门简称轿门,是设置在轿厢入口处的封闭门。

电梯运行时,层门和轿门均处于关闭上锁状态。

并通过安全电气开关来加以验证。

当电梯在运行中门开启或安全电气开关断开,电梯立即停止运行。

以防止人员和物品坠入井道而发生危险。

4、电气系统(l)电气控制柜:电气控制相是电梯的控制核心,它接收外部的各种运行请求信号,根据逻辑分析、判断,以确定运行方式,并控制电梯按规定方法运行。

(2)呼梯、指示系统显示轿厢运行方向及所处位置,及需要使用电梯时的呼梯装置,包括层楼呼梯、显示盒和轿内操纵箱等。

(3)电气安全装置电气安全装置与机械安全装置共同构成了电梯的安全保护系统。

任何一个部位的安全装置动作,电梯均不能运行或运行中的电梯立即停止。

电气安全装置主要包括:(l)超速电气保护装置;(2)供电系统断相、错相保护装置;(3)超过上、下限位和上、下极限时的保护装置;(4)层门锁及轿门锁电气联锁装置;(5)其它各有关部位的急停开关、超载开关、自动门防夹人开关等等;(6)过电流过负载保护。

(4)轿厢:轿厢用于运送乘客,轿厢顶部装有自动门机构,电梯的作用就是使轿厢沿导轨按规定的速变上、下运行于规定的层站。

(5)对重装置:对重装置设置在井道中,由曳引绳经曳引轮与轿厢连接,它在电梯运行中起平衡轿厢载荷,减少电动机功率的作用。

当电梯提升高度超过30mm时,为了消除因轿厢运行引起的曳引轮两侧曳引绳悬垂长度的变化而引起的曳引系统不平衡,需要采用补偿装置。

补偿链可采用塑包铁链,以消除金属撞击声。

5、引导系统:导轨:导轨在轿厢和对重装置升降运行中起导向作用,用导轨压板固定在井道中的导轨支架上,在安全钳起作用时,导轨则起支持轿厢及其负载的作用。

第二章电梯的工作原理见工作原理说明书,第三章使用总则1、为确保电梯安全运行,必须建立正确的维修保养制度,对电梯进行经常性的管理维护和检查。

使用单位应设专职人员负责,或委托专门检修和保养电梯的单位维修保养。

2、进行维修保养和检查的专职人员,应接受专业培训和熟悉维修、保养要求,并需经使用单位批准。

3、维修人员应每周对电梯的主要安全设施和电气控制部分进行一次检查。

使用三个月后,维修人员应对其较重要的机械电气设备进行细致的检查、调整和维修保养。

当使用一年后,应组织有关人员进行一次技术检验,详细检查所有机械,电气、安全设施的情况,主要零部件的磨损程度,以及修配换装磨损超过允许值的和损坏的零部件。

一般应在三至五年进行一次全面拆卸清洗检查。

使用单位应根据电梯新旧程度,使用频繁程度确定大修期限。

4、当设专职司机时,应接受专业培训,并熟悉掌握电梯使用特性,持证上岗。

5、发现电梯有故障应立即停止使用,待修复并经过仔细检查后方可使用。

6、在层门附近,层站的自然或人工照明,在地面上至少应为50勒克斯,以便使用者在打开层门进人轿厢时,即使轿厢照明发生故障,也能看清它的前面。

7、若电梯停止使用超过一周,必须先进行仔细的检查后方可使用。

8、电梯应建设备档案,电梯的故障,维修,维修人员应在电梯履历表中作详细记录。

9、电源电压、频率、相序必须符合电梯技术资料中的规定。

10、电梯正常工作条件应符合如下规定:()海拨高度不超过1000米(2)电压波动必须在±7%而范围内,电源波动频率必须在±2%范围内。

(3)机房应当干燥,机房和井道应无灰尘及化学有害气体。

(4)机房温度必须在5℃~40℃范围内,机房墙壁、地坪、顶板必须用砂浆或其它材料粉刷,以防止混凝土尘粒的进入,机房环境相对湿度不大于85%(在25℃时)。

11、电气设备的一切金属外表,必须采取保护性接地的装置。

应符合GB50182-93《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电梯部分》中接地要求。

12、电梯轿厢、层门、门套和召唤箱等外表面,应经常保持整洁,严防擦伤和损坏装璜表面。

13、机房内应设有灭火设施,照明电源应与控制线路分开敷设。

第四章操作规程1.司机或管理人员在电梯行驶前的检查与准备工作。

l)开启层门进入轿厢之前,需注意轿厢是否停在该层。

2)开启轿内照明。

3)每日开始工作前,将电梯上下行驶数次,无异常现象后方可使用。

4)层门关闭后,从层门外不能用手拨开,当层门轿门未全关闭时,电梯不能正常启动。

5)平层准确度应无显著变化。

6)经常清洁轿厢内部、层门及乘客可见部分。

2.电梯行驶中司机或管理人员应注意事项。

1)在服务时间内。

如司机必须离开或电梯停用时,必须将轿内电源开关断开,如层门有能在外开启的设施亦将层门关好。

2)轿厢的载重量应不超过额定载重量。

3)乘客电梯不允许经常作为载货电梯使用。

4)不允许装运易燃、易爆的危险品,如遇特殊情况,需经司机和管理部门同意和批准并严加保护措施后装上。

5)严禁在层门开启情况下,揿按检修按钮来开动电梯作一般行驶,不允许揿按检修、急停按钮来作一般正常行驶中的消号。

严禁短接电梯轿门、厅门电气开关强行行驶电梯。

6)不允许利用轿顶安全窗的开启来装运长物件。

7)应劝阻乘客在行驶中勿倚靠在轿厢门上。

8)轿厢顶上部,除电梯固有设备外,不得放置他物。

9)严禁乘用电梯人员在轿厢内戏闹。

3.当电梯使用中发生如下故障时,司机或管理人员应立即通知维修人员,停用检修后方可使用。

l)层、轿门全关闭后,电梯未能正常行驶时。

2)运行速度显著变化时。

3)轿、层门关闭前,电梯自行行驶时。

4)行驶方向与选定方向相反时。

5)如内选、平层、快速、召呼和指层信号失灵失控时(司机应立即揿按急停按钮)。

6)发觉有异常噪音,较大振动和冲击时。

7)当轿厢在额定载重量下,如有超越端站位置而继续运行时。

8)安全钳误动作时。

9)接触到电梯的任何金属部分有麻电现象时。

10)发觉电气部分因过热而发出焦糊的臭味时。

4.电梯使用完毕停用时,司机或管理人员应将轿厢停在基站将操纵盘上开关全部断开,并将层门关闭。

5.发生紧急事故时司机应采取下列措施。

l)当已发觉电梯失控而安全钳尚未起作用时,司机应保持镇静,并严肃告诫乘客切勿企图逃出轿厢,并作好承受因轿厢急停而产生冲击的思想准备。

2)电梯行驶中突然发生停梯事故,司机应立即揿按警铃按钮,并通告维修人员,设法使乘客安全退出轿厢。

3)在机房用手轮盘车,使电梯短程升降时,必须先将主电源断开。

如果采用手动松闸,必须用一个持续力去保持其松开状态,持续力消失即自动抱闸。

第五章电梯的机房和并道管理1)机房应由维修人员值班管理,其他人员不得随意进入。

机房门应加锁,并标有“机房重地、闲人免进”的字样。

2)机房需保证没有雨雪侵入的可能。

3)机房需保证通风良好和保温。

4)机房内应保持整洁、干燥、无尘烟及腐蚀性气体,除检查维修所必须有简单工具外,不应存入其它物品。

5)当设有井道检修门时,则在检修门近旁应设有下列须知:“电梯井道—一危险!未经许可禁止入内”。

6)井道内除规定的电梯设备外,不得存入杂物,敷设水管或煤气管等。

7)电梯长期不使用时,应将机房的总电源开关断开。

8)机房顶板设置的承重梁和吊钩,应标明最大允许载荷。

9)当机房内设有活地板门时,应设有永久可见的须知,向活地板门的使用者表明:“谨防坠落!—一重新关好活地板门”。

第六章发生紧急情况后的处理1.当电梯发生严重的冲顶或蹲底后。

2.当发生地震后。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