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关于成立年产xx吨玉米淀粉公司可行性分析报告规划设计/投资分析/产业运营报告摘要说明从前期及当前玉米淀粉行业价格、产量、需求等表现出的情况看,玉米淀粉市场的价格走势、产量高低等受当前宏观经济形势变化以及宏观因素各子项的影响尚小。
影响产品价格、产量的主要因素在于玉米淀粉产业自身的供需关系,供需关系偏于宽松,产能、产量偏大,供应过剩是造成价格低迷的主要原因。
玉米价格与玉米淀粉价格相关性较高,两者之间的相关系数一直维持在0.95以上,玉米价格是玉米淀粉价格的决定性因素。
玉米下游产品的需求变化显著影响玉米淀粉的消费量。
xxx公司由xxx有限公司(以下简称“A公司”)与xxx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B公司”)共同出资成立,其中:A公司出资1340.0万元,占公司股份65%;B公司出资720.0万元,占公司股份35%。
xxx公司以玉米淀粉产业为核心,依托A公司的渠道资源和B公司的行业经验,xxx公司将快速形成行业竞争力,通过3-5年的发展,成为区域内行业龙头,带动并促进全行业的发展。
xxx公司计划总投资3291.15万元,其中:固定资产投资2312.07万元,占总投资的70.25%;流动资金979.08万元,占总投资的29.75%。
根据规划,xxx公司正常经营年份可实现营业收入7435.00万元,总成本费用5825.05万元,税金及附加64.13万元,利润总额1609.95万元,利税总额1896.14万元,税后净利润1207.46万元,纳税总额688.68万元,投资利润率48.92%,投资利税率57.61%,投资回报率36.69%,全部投资回收期4.23年,提供就业职位151个。
据中国淀粉工业协会数据,随着产业结构的调整,我国淀粉行业产业集中度不断提高,2019年玉米淀粉加工行业,产量10万吨以上的企业(集团)数量41家,比上年增加3家,合计产量3,048.77万吨,占全国玉米淀粉产量的98.46%;产量100万吨以上的企业(集团)数量9家,比上年增加1家,合计产量1,667.65万吨,占全国总产量的53.85%。
大型企业、产业龙头企业在原料、产品定价,产业组织结构整合,产业科研研发上的话语权显著提高。
第一章总论一、拟筹建公司基本信息(一)公司名称xxx公司(待定,以工商登记信息为准)(二)注册资金公司注册资金:2060.0万元人民币。
(三)股权结构xxx公司由xxx有限公司(以下简称“A公司”)与xxx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B公司”)共同出资成立,其中:A公司出资1340.0万元,占公司股份65%;B公司出资720.0万元,占公司股份35%。
(四)法人代表崔xx(五)注册地址某某保税区(以工商登记信息为准)成都,简称蓉,别称蓉城、锦城,是四川省省会、副省级市、特大城市、成都都市圈核心城市,国务院批复确定的中国西部地区重要的中心城市,国家重要的高新技术产业基地、商贸物流中心和综合交通枢纽。
截至2018年,全市下辖11个区、4个县,代管5个县级市,总面积14335平方千米。
2019年末,建成区面积949.6平方公里,常住人口1658.10万人,城镇人口1233.79万人,城镇化率74.41%。
成都地处中国西南地区、四川盆地西部、成都平原腹地,境内地势平坦、河网纵横、物产丰富、农业发达,属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自古有天府之国的美誉;是西部战区机关驻地,作为全球重要的电子信息产业基地,有国家级科研机构30家,国家级研发平台67个,高校56所,各类人才约389万人;2019年世界500强企业落户301家。
成都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古蜀文明发祥地。
境内金沙遗址有3000年历史,周太王以一年成邑,二年成都,故名成都;先后有7个割据政权在此建都;一直是各朝代的州郡治所;汉为全国五大都会之一;唐为中国最发达工商业城市之一,史称扬一益二;北宋是汴京外第二大都会,发明世界上第一种纸币交子。
拥有都江堰、武侯祠、杜甫草堂等名胜古迹,是中国优秀旅游城市。
成都先后获世界最佳新兴商务城市、中国内陆投资环境标杆城市、国家小微企业双创示范基地城市、中国城市综合实力十强、中国十大创业城市、中国外贸百强城市排名第18等荣誉,正加快建设具有全国引领力、全球竞争力的世界文创名城。
(六)主要经营范围以玉米淀粉行业为核心,及其配套产业。
(七)公司简介xxx公司由A公司与B公司共同投资组建。
展望未来,公司将围绕企业发展目标的实现,在“梦想、责任、忠诚、一流”核心价值观的指引下,围绕业务体系、管控体系和人才队伍体系重塑,推动体制机制改革和管理及业务模式的创新,加强团队能力建设,提升核心竞争力,努力把公司打造成为国内一流的供应链管理平台。
公司是全球领先的产品提供商。
我们在续为客户创造价值,坚持围绕客户需求持续创新,加大基础研究投入,厚积薄发,合作共赢。
公司坚持“以人为本,无为而治”的企业管理理念,以“走正道,负责任,心中有别人”的企业文化核心思想为指针,实现新的跨越,创造新的辉煌。
热忱欢迎社会各界人士咨询与合作。
依托A公司的渠道资源和B公司的行业经验,xxx公司将快速形成行业竞争力,通过3-5年的发展,成为区域内行业龙头,带动并促进全行业的发展。
二、公司主营业务说明根据规划,依托某某保税区良好的产业基础和创新氛围,充分发挥区位优势,全力打造以玉米淀粉为核心的产业示范项目。
玉米是世界公认的黄金作物,我国玉米资源丰富,产量位居世界第二位。
玉米的使用遍及各行各业,特别是经过深加工形成的终端产物,能让玉米的附加值大大提升。
2018年,我国玉米总量达到了310.7万吨,同比增30.9%。
玉米是全球公认的黄金作物,玉米的使用遍及各行各业,特别是经过深加工形成的终端产物,能让玉米的附加值大大提升。
玉米中淀粉含量高,它是深入转变成变性淀粉、高糖糖浆、酒精、燃料等产物的原材料。
所以,在整个玉米加工行业中玉米淀粉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第二章公司组建背景分析一、玉米淀粉项目背景分析从前期及当前玉米淀粉行业价格、产量、需求等表现出的情况看,玉米淀粉市场的价格走势、产量高低等受当前宏观经济形势变化以及宏观因素各子项的影响尚小。
影响产品价格、产量的主要因素在于玉米淀粉产业自身的供需关系,供需关系偏于宽松,产能、产量偏大,供应过剩是造成价格低迷的主要原因。
玉米价格与玉米淀粉价格相关性较高,两者之间的相关系数一直维持在0.95以上,玉米价格是玉米淀粉价格的决定性因素。
玉米下游产品的需求变化显著影响玉米淀粉的消费量。
玉米淀粉行业集中度正在提升,企业间竞争激烈,大企业在产品价格、产品产量、科研研发等方面初步具备一定优势。
淀粉下游消费结构因经济形态、消费变化而变化,当前淀粉糖、造纸、食品、啤酒、化工、变性淀粉等处于消费量占比领先之列。
受产能过剩影响,当前淀粉下游子行业开机率不均,但多数居于60%区间,这对玉米淀粉的消费不利,也对玉米淀粉甚至更上游玉米价格不利。
从2013年至2019年,我国GDP总量发展呈现逐年上升态势,总量从2013年的59.29万亿增至2019年的99.08万亿。
而同期我国玉米产量从2013年的2.18亿吨增至2019年的2.61亿吨,产量增长略低于GDP增势。
国民经济整体增长的良好势头为玉米需求的增长以及玉米产量的增长提供了支持,玉米产量的增长又为淀粉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原料支持。
可以说,没有中国经济的发展,就没有中国玉米产业的发展,也就没有日益庞大的玉米下游深加工产业的发展。
从玉米价格与玉米淀粉价格的相关性看,两者之间的相关系数一直维持在0.95以上,从两者趋势走势看,拟合度较好,两者之间的价差多数时间保持在1500一线,原料成本对产成品价格的决定关系比较明显。
而观察玉米淀粉价格跟工业增加值、PPI、或者M2走势看,他们之间的相关性较差,多角度对比凸显了原料价格对产成品价格的影响作用是最主要的。
据WIND数据,我国淀粉糖产量从2015年的1035万吨增至2019年的1154万吨,年均增幅2.29%,而同期玉米淀粉产量从2015年的1984万吨增至2019年的2615万吨,年均增幅6.36%。
其他下游产品看,造纸、食品、啤酒、化工、变性淀粉、医药占据前列,但总量与淀粉糖比显著偏弱。
总体看,淀粉糖的需求成为引导淀粉产量的首要因素。
在国内市场产能过剩,需求增长较为有限态势下,近年来,国内深加工企业加大了出海力度,在海外市场的出口速度增长较快,为暂时低迷的深加工行业带来曙光。
与此同时,伴随着玉米淀粉价格的波动,特别是价格高企时,海外替代性淀粉特别是木薯淀粉也在进入国内市场,从而使得中国淀粉消费市场具备了一定程度的国际化特征,木薯淀粉的进入对国产玉米淀粉的冲击还在继续。
一般地,小麦淀粉、土豆淀粉、木薯淀粉都可用来替代玉米淀粉,但能否实现替代主要取决于使用功能及性价比,除了必须的用途之外,大部分替代仅从性价比上就可决定是否实施替代。
目前看,在小麦、木薯、土豆价格高于玉米的情形下,大量替代玉米淀粉的可能性不大。
二、玉米淀粉项目建设必要性分析据中国淀粉工业协会数据,随着产业结构的调整,我国淀粉行业产业集中度不断提高,2019年玉米淀粉加工行业,产量10万吨以上的企业(集团)数量41家,比上年增加3家,合计产量3,048.77万吨,占全国玉米淀粉产量的98.46%;产量100万吨以上的企业(集团)数量9家,比上年增加1家,合计产量1,667.65万吨,占全国总产量的53.85%。
大型企业、产业龙头企业在原料、产品定价,产业组织结构整合,产业科研研发上的话语权显著提高。
从细分产品子行业产业集中度看,呈现以下特征。
变性淀粉行业,产量2万吨以上企业数量24家,同比增加1家,合计产量156.5万吨,占全国产量的89.03%;变性淀粉产量受原料、环保等条件限制波动变化,增幅不大。
但需求量整体上呈现增长的趋势,近七年的复合增长率约3%。
我国变性淀粉品种开发落后于欧美发达国家,在高端产品和下游多领域应用开发上仍有不足,限制国产变性淀粉的消费。
淀粉糖行业,产量10万吨以上企业数量26家,合计产量1,362万吨,占全国产量的97.44%;2019年国内食糖价格前低后高,食糖与淀粉糖的年均价差约2,800元/吨,较2018年减少约200元/吨;价差缩减的同时,终端对含糖食品需求处于疲软,淀粉糖整体的需求由高速增长进入缓慢增长期。
糖醇行业,年产10万吨以上企业4家,占全国总产量的73.74%。
糖醇产业保持稳定增长。
其中木糖醇、山梨醇产量为世界第一,合成法甘露醇产量居于世界前列。
糖醇产品的国内应用仍然是以功能性为主的小产品,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健康食品以及功能性食品需求的增长,我国糖醇的发展有着广阔的市场空间。
从淀粉下游端产品需求状况看,淀粉糖仍是玉米淀粉最主要的消费去向,约占玉米淀粉消费总量的55%;依次是造纸约占12%;食品加工约占8%;啤酒约占6%;医药、变性淀粉、化工各占5%左右;面粉、饲料及其他分别占1%,行业平均开工水平在64%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