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习大纲一、名词解释(5分×4=20分)宗地图:宗地图是以宗地为单位编绘的地籍图。
现代地籍:现代地籍是由国家监管的、以土地权属为核心、以地块为基础的土地及其附着物的权属、位置、数量、质量和利用现状等土地基本信息的集合,用图、数、表等形式表示。
数字地籍测量:数字地籍测量是以计算机为核心工具,在外连输入输出设备及软硬件的支持下,对各种地籍信息数据进行采集、输入、成图、绘图、输出、管理的测绘方法。
地籍图:按照特定的投影方法、比例关系和专用符号把地籍要素及其有关的地物和地貌测绘在平面图纸上的图形称地籍图。
界址鉴定:依据地籍资料(原地籍图或界址点坐标成果),实地鉴定土地地界界址是否正确的测量作业,称为界址鉴定(简称鉴界)。
日常地籍调查:是指在完成初始地籍调查和测量之后,为适应日常地籍工作的需要,为保持地籍资料的现势性而进行的土地及其附着物的权属、位置、数量、质量和利用状况的调查。
土地测设:房产图:房产图是房屋产权产籍管理的基础资料,它全面反映了土地和房屋基本情况和权属界限,是房产测量的主要成果。
地籍及其含义:地籍是现代地籍的简称,其含义如下:①地籍由国家建立和管理的②土地权属是地籍的核心③以地块为基础建立地籍④地籍必须描述地块内附着物的状况地籍测量:地籍测量是为获取和表达地籍信息所进行的测绘工作。
其基本内容是测定土地及其附着物的权属、位置、数量、质量和利用现状。
土地权属调查:土地权属调查是指以宗地为单位,对土地的权利、位置等属性的调查和确认(土地登记钱具有法律意义的初步确认)。
地块、图斑、宗地:地块是可辨认出同类属性的最小土地单元。
宗地是指权利上具有同一性的地块,即同一土地权利相连成片的用地范围。
土地税:土地税收是国家税收的一种,是国家以土地为征税对象,凭借政治权利,从土地权属主手中无偿地强制性取得部分土地收益的一种税种。
地籍调查:地籍调查是遵照国家的法律规定,对土地及其附着物的权属、位置、数量、质量和利用现状等基本情况进行的调查。
房屋使用面积:使用面积是指房屋外墙(柱)勒脚以上各层的外围水平投影面积。
地图分割测量:土地分割测量是一种确定新的地块辩解的测量工作。
二、问答题(8分×5=40分)1.地籍编码的内容包括哪些?1)行政系列。
包括省、市、县、区、村等有行政隶属关系的系列。
这个系列的特点是呈树状结构的。
2)图件系列。
包括地籍图、土地利用现状图、行政区划图、宗地图等。
这些图件均是地籍信息的重要内容。
3)符号系列。
包括各种独立符号、线状符号、面状符号以及各种注记。
4)地类系列。
包括土地利用现状分类和城镇土地利用现状分类。
2.数字地籍测量的特点?①自动化程度高②精度高③现势性强④整体性强⑤使用性强3.我国地籍图的比例尺一般有哪些?城镇地区地籍图的比例尺可选用1:500、1:1000、1:2000,其基本比例尺为1:1000;农村地区地籍图的测图比例尺为1:5000、1:1万、1:2.5万、1:5万,其基本比例尺为1:1万。
4.地籍图内容选取的基本要素?1)具有宗地划分或划分参考意义的各类自然或人工地物地貌。
2)具有土地利用现状分类划分意义或划分参考意义的各种地物地貌。
3)土地上的重要附着物。
4)在土地下面的各种管线和构筑物,在图上不表示。
5)地面上的管线只表示重要的。
6)另外还有控制点、界址点等要素。
7)注记部分,也就是地表自然情况的符号表示。
8)标识符5.土地面积的测算方法有哪些?1)几何要素法2)膜片法3)沙维奇法4)求积仪法5)坐标法6)消除图纸变形对面积测算的影响7)求地块在某一投影面的面积8)求地球表面倾斜面的面积6.地籍图与地形图测绘的差异地形图是实地地形地物的缩影,除表示地面固定地物外,还表示地面的高低起伏和形态;地籍图是一种专题图,除因特别需要测定一些高程点外,一般主要反映地籍要素以及与地籍有密切关系的地物。
一、表示内容上的差异地形图上对地物点、高程点精度要求严格,土地使用者的用地界线范围一般不予考虑;而地籍图中恰恰相反,土地使用者的界线精度放在首位,地物点的精度则次之。
二、精度上的差异地形图多用于各项工程的规划设计,在精度要求上,要利于各领域的应用,考虑各行业的通用性;而地籍图是专业图种,是权属现状的反映,必须有较高的精度,才能保障土地管理工作有序运作。
三、图式内容上的差异由于地籍图是专业用图,为此地籍图图式的表示内容除需要具备一些必备的地形图要素外,还增加了地籍图所必需的地籍要素,如界址点、界址线、地籍号等。
7.地籍图分幅与编号是怎样规定的1)城镇地籍图的分幅和编号幅面通常采用正方形50cm * 50cm或矩形40cm * 50cm,分幅方法采用有关规范所要求的方法。
图幅编号按图廓西南角坐标公里数编号,X坐标在前,Y坐标在后,中间用短横线连接。
若测区已有相应比例尺地形图,地籍图的分幅和编号方法可沿用地形图的分幅与编号。
2)农村地籍图的分幅与编号农村居民地地籍的分幅与编号与城镇地籍图相同。
若是独立坐标坐标系统,则是县、乡、行政村、组给予代号排列而成。
农村地籍图按国际标准分幅编号,不多赘述。
3)无论是城镇地籍图,还是农村地籍图,均应取注本幅图内最著名的地理名称或企事业单位、学校等名称作为图名,以前已有的图名一般沿用。
8.日常地籍调查的作用有哪些掌握土地的基本信息:1)土地的权属状况及其空间分布;2)土地的数量及其在国民经济各部门、各土地权属间的分布状况;3)土地的质量及使用状况。
为维护土地制度、保护土地产权、制定土地政策和合理利用土地等提供基础资料。
9.变更地籍调查时,什么情况要更改或不更改宗地边界信息更改:(1)征用集体土地;(2)城市改造拆迁;(3)划拨、出让、转让国有土地使用权;(4)土地权属界址调整、土地整理后的宗地重划;(5)宗地的边界因冲积作用或泛滥而发生的变化等;(6)各种原因引起的宗地分割和合并。
不更改:(1)转移、抵押、继承、交换、收回土地使用权;(2)违法宗地经处理后的变更;(3)宗地内地物、地貌的改变等;(4)精确测量界址点的坐标和宗地的面积;(5)土地权利人名称、宗地位置名称、土地利用类别、土地等级等的变更;(6)宗地所属行政管理区的区划变动;(7)宗地编号和房产登记册上编号的改变。
10.从哪些方面调查房屋的质量(1)层数:自然层数,一般按室内地坪以上起计算层数;(2)建筑结构:根据房屋的梁、柱、墙及各种构架等主要承重结构的建筑材料确定(一幢房屋一般只有一种建筑结构,若大于等于两种,能分清界线的则分别注明,否则以面积较大的结构为准);(3)建成年份:实际竣工年份(拆除翻建的以翻建竣工年份为准,若大于等于两种,则分别调查注明)。
11.怎样划分宗地?根据权属性质的不同,宗地可分为土地所有权宗地和土地使用权宗地。
①基本方法:无论是集体土地所有权宗地,还是集体土地使用权宗地和国有土地使用权宗地,其划分方法如下:(1)由一个权属主所有或使用的相连成片的用地范围划分为一宗地。
(2)如果同一个权属主所有或使用不相连的两块或两块以上的土地,则划分为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宗地。
(3)如果同一个地块有若干个权属主共同由若干权属共同所有或者使用,实地又难以划分清楚各权属主的用地范围的,划为一宗地,称组合宗地。
(4)对一个权属主拥有的相连成片的用地范围,如果土地权属来源不同,或楼层数相差太大,或存在建成区与未建成区(如小住宅),或者地价款不同,或使用年期不同等情况,在实地又可以划清界线的,可以划分为若干宗地。
(page21、22)②集体非农建设用地使用权宗地划分在农村和城市郊区,依据宗地划分原则,农村居民地内村民宅基地和其他建设用地,可按集体土地的使用权单位的用地范围划分宗地。
③集体土地所有权宗地划分《土地管理法》规定,农村可根据集体土地所用权单位的土地范围划分土地所有权宗地。
一个地块由几个集体土地所有者共同所有,其间难以划清权属界线的,为共有宗地。
共有宗地不存在国家和集体共同所有的情况。
④城镇以外的国有土地使用权宗地划分城镇以外,铁路、公路、工矿企业、军队等用地,都是国有土地,这些国有土地使用权界线大多与集体土地的所有权界线重合,起宗地的划分方法与前述相同。
⑤争议地、间隙地、飞地争议地:有争议的地块,两个或者两个以上土地权属主都不能提供有效的确权文件,却同时提出拥有所有权或者使用权的地块。
间隙地:指无土地使用权属主的空置土地。
飞地:指镶嵌在另一个土地所有权地块之中的土地所有权地块。
12.地籍是怎样编号的?①城镇地区土地编号通常以行政区划的街道和宗地两级进行编号,如果街道下划分有街坊就采用街道、街坊和宗地三级编号。
一般情况下,地籍编号统一自西向东、从北到南从“011”开始顺序编号。
②农村地区地籍编号农村应以乡(镇)、宗地和地块三级组成编号。
原则同上。
③其他编号方法根据宗地的划分情况,每个宗地编号共有13位,编号方法见表2-1。
(详见page22)13.按数据的采集方法,数字地籍测量包括哪三种模式?数字地籍测量模式有三种,分别是野外数字地籍测量模式、数字摄影地籍测量模式和内业扫描数字化地籍测量模式。
①野外数字地籍测量对于尚未测绘大比例尺地基土的城镇地区,该模式非常值得推荐。
采集数据经过后续软件处理,可得大比例尺地籍图和各种专题图,为建立地区地籍数据库提供数据基础。
②数字摄影地籍测量③内业扫描数字化地籍测量(更详细内容见page168,可了解。
)14.什么是地籍的图幅元素,有哪些图幅元素?图幅元素是表示图幅位置和大小的一组数据。
图幅元素构成如下:大地经纬度 L,B高斯平面直角坐标 X,Y南北及东西图廓线长 a 南,a 北,c(cm)图幅对角线长 d(cm)图幅面积 p(km2)子午线收敛角γ(详见page113)15.地籍图的基本内容有哪些?怎样确定地籍图精度?①基本内容:地籍要素、地物要素、数学要素②地籍图精度绘制精度相关:图廓线、对角线及图廓点、坐标格网点、控制点的展点精度。
基本精度相关:界址点、地物点及其相关距离的精度。
(详见page118)三、简述(10分×3=30分)1.简述土地利用变更调查的技术流程:①航空摄影、相片控制测量。
②已有资料的数据建立③图形的叠加、分析,正射影响的输出④外野地类的调绘、权属调查⑤内业修测、编辑⑥图形回放、检查⑦图形精编、面积计算和汇总⑧坡向图制作和坡度、坡向数据库建立⑨编写各项技术报告、说明书、成果资料等⑩土地利用变更调查成果输出11 成果资料建档12 检查、验收2、简答地籍调查的原则和内容(1)地籍调查的原则①符合国家土地、房地产和城市规划等有关法律的原则②实事求是的原则,调查时,在依法和现状结合的前提下,充分考虑历史背景③符合地籍测量的原则,以科学的地籍制度为基础,保证低级的现实性与关系性、可靠性与精度型性、概括性与完整性④符合多用途的原则:------以地块(宗地)为单位进行的地籍调查------调查前应手机有关测绘、地政、房地产产权产籍、规划、建筑物报建等资料------应采用空间上全覆盖的调查方法,调查区域的每一块土地,每一个宗地的情况都要调查清楚,包括道路、桥梁、河流、水面、山地、农田等-------地籍调查结果要做到图形、数据、簿册之间具有清晰的一一对应关系(2)地籍调查内容①税收地籍调查的内容:以财政目的为主的税收地籍调查,对土地只需要调查一下两个问题:一是土地权利状况,即纳税人情况,包括姓名和单位名称、地址等;二是计算赋税的依据,即需要纳税的土地类型、土地面积和土地等级②产权地籍调查内容:以产权保护为目的的产权地籍,除了为税收服务之外,还要保护土地所有者和使用者的合法权益,为国家对土地的管理和监督提供证明材料,③多用途地籍调查的内容:土地及其附属物的权属、位置、数量、质量及利用状况3.简述数字地籍测量的软硬件环境及程序4.简述数字地籍测量的作业流程数字地籍测量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即数据采集、数据处理和数据的输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