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云南省玉溪市2021届新高考中招适应性测试卷地理试题(3)含解析
云南省玉溪市2021届新高考中招适应性测试卷地理试题(3)含解析
A.内蒙古高原北风吹雪B.地中海沿岸碧海晴空
C.南非高原上草木葱茏D.南极大陆紫外线强烈
【答案】B
【解析】
【分析】
本题难度适中,主要考查了气压带、风带的分布及其影响,解题的关键是从图文中获取信息并调用相关知识进行解答。
【详解】
读世界部分地区三圈环流示意图可知,图中气压带、风带位置偏北,此时为北半球夏季。
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1.关于洛杉矶气候特点及其成因的正确表述是
A.夏季时受北美低压的控制,高温多雨
B.冬春季位于西风带迎风坡,降水较多
C.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全年高温少雨
D.加利福尼亚寒流影响,全年低温少雨
2.据图分析,甲处的风向是
A.东B.西
C.南D.北
3.对山火发生发展起关键作用的天气系统是
A.美国中部南下的冷高压
1.太白山南、北坡气温垂直递减率
A.夏季北坡较南坡低B.南坡变化幅度较北坡小
C.冬季北坡较南坡高D.与气温高低呈负相关
2.影响南北坡 5~9 月气温垂直递减率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①纬度 ②坡度 ③气流运动 ④植被覆盖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答案】1.B
2.D
【解析】
【分析】
1.本题以秦岭太白山南北坡气温垂直递减率变化图为载体,考查学生读图析图能力。由图可知,气温垂直递减率夏季北坡较南坡高,冬季北坡较南坡低,南坡变化幅度较北坡小,所以B正确,A、C错误。气温垂直递减率夏季高冬季低,说明与气温高低呈正相关,D错误。
8.洞里萨河是世界少有的因不同季节而逆转流向的河。读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1.洞里萨河
A.6-9月注入湄公河
B.流入洞里萨湖时盛行东北风
C.该河段落差大,水能资源丰富
D.流向变化可缓解下游的洪涝灾害
2.洞里萨湖平原
A.农业机械化程度高
B.滑坡泥石流灾害严重
C.农业渔业具有明显季节性
D.水利工程量小
【答案】1.D
2.洞里萨湖平原位于热带季风气候,属于水稻种植业,农业机械化水平低,A错;平原地区无滑坡、泥石流,B错;洞里萨湖平原气候类型为热带季风气候,有明显的旱雨两季,雨季有利于农业渔业发展,具有明显季节性,C对;洞里萨湖平原属于水稻种植业,水源灌溉需求量大,所以洞里萨湖平原水利工程量大,D错。
9.2019年10月10日,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南部爆发山火,近10万名居民被迫撤离。下图为北美局部地区2019年10月中旬海平面气压分布示意图,图中甲处为山火发生区域。
【答案】1.A
2.D
【解析】
【分析】
本题组主要考查了地球运动的相关知识,试题难度较难。
1.该地一天内物体都有影子,说明是极昼现象。影子朝南时长,朝北时影子短,说明影子朝北时正午太阳高度角大,应位于北极圈内,A对;南极圈内影子朝南时短,B错;赤道与北回归线之间、赤道与南回归线之间没有极昼现象,CD错;故选A。
故选A。
5.破坏植被对下列水循环各环节起到加剧作用的是
A.植物蒸腾B.下渗
C.水汽输送D.径流
【答案】D
【解析】
【详解】
破坏植被会抑制植物的蒸腾作用,故A错误;破坏植被会使得地表径流加剧,下渗量会有所减弱,植被的破坏对水汽的输送几乎没有什么影响,可知BC错误,故D正确。
【点睛】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地表植被的破坏,会使得降水的下渗量有所减少,而地表因最可能是
A.空间结构优化B.城市辐射功能减弱
C.产业结构调整D.“城市病”困扰
【答案】1.D
2.C
【解析】
【分析】
1.图中无法显示自然增长率,但可以推断广东省经济发达,人口自然增长率不高,A不对。图中显示,北京、天津、上海、辽宁的常住人口减少,故B不对。图中显示,天津市城市化水平不是最高的,因此无法得出其逆城市化程度最高,C不对。图中看出安徽省的常住人口增加,说明人口迁入较多,说明其劳动力需求量增加,D对。故选D。
【点睛】
在等压线图中,风向的判读一般有以下三个步骤:(1)画水平气压梯度力:垂直于等压线(即垂直于该点等压线的切线,由高压指向低压);(2)定地转偏向力:北半球风向向右偏,南半球向左偏;(3)定偏转角度:分清是在高空还是近地面,若是近地面,受到3个力的作用,最终风向与等压线斜交,若是高空,风向与等压线平行。
2.本题考查对流层大气的受热过程 。5~9月气温垂直递减率南坡小于北坡,是因为南坡位于夏季风的迎风坡,暖湿气流降温凝结释放热量,使气温垂直递减率较低;北坡气流下沉增温的焚风效应,使气温垂直递减率就高。由此可知,气流运动是主要的影响因素。又因南坡是夏季风迎风坡,植被覆盖率高,水汽含量高,使空气易达到过饱和状态,凝结放热,使之气温垂直递减率减小。
内蒙古高原北风吹雪是冬季,A错误;
地中海沿岸属于地中海气候,夏季炎热干燥,晴天多,碧海晴空有可能,B正确;
2.C
【解析】
【分析】
此题主要考查东南亚区域地理自然特征,季风水田农业特征。
1.图示地区为东南亚,气候类型为热带季风气候。每年在6~9月份的雨季里,湄公河干流处于洪水期,水位高于洞里萨湖水位,河水补给洞里萨,11月~次年4月,湄公河干流处于枯水期,水位回落低于洞里萨湖水位,湖水补给湄公河干流,A错。流入洞里萨湖为夏季,热带季风气候夏季应盛行西南风,B错。图示地势颜色单一,说明洞里萨河地势起伏不大,C错。湄公河洪水期是河水补给洞里萨,有利于洪峰分流,缓解下游的洪涝灾害,D对。故选D。
【点睛】
葡萄园里的鱼鳞坑主要目的是收集水分。另外石墙散热快,夜晚利于露水的形成,并起到防风作用。
7.某日,小明在互联网上看到世界各地好友当天发来的信息:
甲:温暖的海风夹着即将到来的夏天的味道扑面而来。
乙:冬季临近,金黄的落叶铺满了一地。
丙:又一次入秋失败了,这还是我四季分明的家乡吗?
丁:又是黑夜漫长的季节,向北望去,小城上空的极光如彩色帷幕般挂在夜空。
【答案】D
【解析】
【分析】
考查人口迁移的因素。
【详解】
人口迁移的原因包括自然因素和社会经济因素。自然因素包括自然灾害、资源状况等;社会经济因素包括国家政策、地区经济发展差距、战争、婚姻家庭等。三峡库区移民迁往东部沿海,是东部沿海经济发达,就业机会多,经济收入高,故①属于经济因素;东部知识青年迁入西部边疆,是政策因素影响,③属于社会因素;宁夏西部农民迁出干旱地区与陕西南部农民搬离多灾山区,是由于生态环境破坏导致的人口迁移,②④属于生态因素,D正确。故选D。
2.科考队在某地考察中发现,该地物体的影子长度和方向如右图所示(虚线代表一天中物体影长及朝向的时间变化)。
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1.该地应位于( )
A.北极圈内B.赤道与北回归线之间C.南极圈内D.赤道与南回归线之间
2.若该地纬度为α,直射点纬度为β,则此日该地太阳高度最大值和最小值的差是( )
A.2αB.2βC.90-α-βD.2(90-α)
B.美国中部北上的暖高压
C.东进的太平洋热带低压
D.北抬的太平洋副热带高压
【答案】1.B
2.A
3.A
【解析】
1.洛杉矶位于30°~40°的大陆西岸地区,为典型的地中海气候,夏季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炎热干燥,冬季受西风带的影响,温和湿润。故选B。
2.在甲处画出水平气压梯度力(垂直于等压线,高压指向低压),之后向右偏转一定角度(30°~45°),由此判定甲处风向为偏东风,故选A。
2.本题解题关键是两项措施鱼鳞坑、石墙。根据两项措施的特点和海岛上自然环境特点,不难得出:海岛上海风强烈,石墙的作用为削减风速,保护葡萄的生长。石墙散热快,夜晚利于露水的形成,鱼鳞坑低洼,可以收集地表水分,B正确。A选项中减少风蚀作用石墙的背风侧,堆积土壤,是石墙的迎风侧,且鱼鳞坑作用未体现,A错误。鱼鳞坑和石墙比较矮,无法汇集水汽、增加降水;减少光照不利于作物生长,CD错误。故选B。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以上四人所在地从北到南的排列顺序是( )
A.甲乙丙丁B.丁乙丙甲
C.丁丙甲乙D.甲丙乙丁
2.当天可能是( )
A.4月28日
B.6月28日
C.9月2日
D.11月2日
【答案】1.B
2.D
【解析】
【分析】
1.根据四人所发状态,丁处有极光现象,纬度最高,B、C错。甲处在夏季来临前,海风温暖,应在亚热带或热带地区。乙处冬临近,应是秋季落叶,位于温带地区。丙处入秋不明显,可能在亚热带。四人所在地从低纬到高纬的排列顺序是甲丙乙丁,D对,A错。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兰萨罗特岛适宜葡萄种植的优势自然条件是
A.终年高温,降水丰富B.光照强,昼夜温差大
C.海雾缭绕,水源充足D.有机质多,土壤肥沃
2.图中鱼鳞坑和石墙的主要作用是
A.减少风蚀,堆积土壤B.削减风速,收集水分
C.汇集水汽,增加降水D.减少光照,增大温差
【答案】1.B
2.B
【解析】
【分析】
10.下图为2018年我国部分省市城镇化率、常住人口以及近一年的常住人口增量情况示意图(实心圆圈表示人口增加,空白圆圈表示人口减少,圆圈的大小表示增减的多少)。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由图示信息可以推断
A.广东省人口自然增长率最高B.大城市以人口迁出为主
C.天津市逆城市化程度最高D.安徽省劳动力需求量增加
6.“在这七百多平方千米的岛上,田园生活是艰苦而费力的,每一小块葡萄园,都用防风石围了起来,农作物便生长在这一个个浅浅的石井里。”著名作家三毛描写的景观位于加那利群岛中的兰萨罗特岛(图甲)。该小岛的葡萄种植很有特点,单株种植在单个的坑里,坑宽3米多,深1米多,坑边还用当地的火山石垒成半圆形的石墙。看起来,一株株葡萄仿佛就种在一个个浅浅的“石井”里(图乙)。
4.通常说的水资源主要包括
①黄河水 ②上海市郊农家的井水
③祁连山上的冰川 ④青海湖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