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考研经验分享】那些考研的青春——北京大学国际法学院2015级周容宇

【考研经验分享】那些考研的青春——北京大学国际法学院2015级周容宇

【考研经验分享】那些考研的青春——北京大学国际法学院2015级周容宇
周容宇
北京大学国际法学院2015级学生
2011年- 外研社杯全国英语演讲大赛全国一等奖,最佳语音奖
2012年- 世界经济论坛会场翻译
2013年- CCTV希望之星英语风采大赛大学组全国十强
2013年- 台湾超视《金头脑》两岸学生知识对抗赛冠军
2012-14年- 外研社杯全国英语演讲大赛全国总决赛主持人
2014年- CCTV希望之星英语风采大赛全国预选赛主持人首选
我一直觉得,一个人最幸福的时候莫过于非常坚定地认准一个目标,然后在一段时间内倾其全力走向她。

我们歌颂青春,往往也正是因为青春就是一个个这样的过程组成的。

每次回想考研的日子,我都会非常满足地说:这就是我的青春。

考研的决定是从2013年末下的。

做决定时第一考虑的是:我并不想开始工作,因为我觉得自己还并没有学到足够多的东西。

第二个考虑的是:我想换一个学科,试试些新鲜东西。

第三个考虑的是:我并不想完全丢下以前的积累,我希望自己选择的学科能给我“承上启下”,把我“再抬高一点”。

最终选择了学法律,主要是由于我的父亲和我最好的朋友都是学法律的,法律也因此是众多陌生学科中我最不抵触的一个。

换句话说,法律是我最感兴趣的一个。

最终选择了国法,是因为经过了很仔细地研究论证,发现这里是全国的法学院中最适合而且可能是唯一适合自己的地方。

由于2014年的上半年自己在台湾交换,所以准备工作在那时做的并不是很充分。

从台湾回来的暑假开始,我便全身心地投入到备考中。

所谓全身心的投入,说的是从心态上把备考列入第一等大事,所有其他的事情都一定为它让路。

在备考前期,我花了很多时间去想我到底应该怎样去学习这些东西。

之前学习英语的经验告诉我:每个人适用的学习方法都是很不一样的。

我仔细思考了一下我先有的印象最深刻的知识都是如何积累起来的,发现:第一,它们大多是我真正会“想知道”的东西;第二:它们大多是我用耳朵“听”来的东西。

第一点不难理解,而第二点对我之后的备考帮助同样很大。

不同的接受信息的方式
对不同人的刺激是不一样的,有的人对读到的东西记忆深刻,而我对听到的东西记忆深刻。

因此,整个备考时期的总路线基本确定为:带着求知欲去学,并且多听。

为了保证自己的求知欲指数,在初期学习的时候我一直从自己最感兴趣的章节开始。

民法最先看的合同,刑法最先看的时效。

接着去看剩下的章节中最感兴趣的。

在每一次翻开一页的时候自己都很清楚自己为什么要看这一页,我看这一页要学什么。

这样做来最大的体会是觉得自己看每一个字都有每一个字的收获。

保证求知欲的第二个渠道是防止“为坐而坐”的现象。

在备考期间我没有吝惜给自己休息的时间。

当我觉得自己马上要厌烦了的时候,就休息一会。

做个蛋糕看个剧什么的。

我不希望自己进入一个明明不想学了但还是逼着自己坐在那里靠时间的状态中。

那样非常损害求知欲和好奇心。

但自己同时一直很清楚做蛋糕看剧的目的是放松学习心情,我的“头等大事”仍然是备考。

为了多听,我从很多渠道下载到了当年以及其他年份的考研补习课的录音。

在看过两遍书了以后,我做的事情主要是总结笔记和听录音。

当时每天要听四个多小时的各种录音。

直到现在都非常怀念那段一边听录音一边锻炼身体的时候。

备考时期,还有一件受益颇大的事情是“列计划”:把每个月要做到的事情列出,然后在根据它列出当月每周的计划,再根据本周计划规划每天的任务。

这样不论在哪一天,自己都很清楚自己做完了什么并且将要做什么。

不会被庞大的任务量弄的焦虑。

说起自己为什么会来到国际法学院,还有一段颇有意思的故事。

在确定来国际法学院之前,我的志愿其实一直填报的清华。

当时自己并不是很熟悉国法这个地方。

有一次,就在志愿填报快要截止的那段时间,我的学弟学妹在我的母校南开办了一次英文辩论表演赛。

当时参加表演赛的有我之前带队参加外研社杯全国英语辩论赛时认识的秦士杰同学(2015年保送至北京大学国际法学院)。

我们那天交换了微信,而就在那天晚上,秦士杰发了一条非常长的微信跟我讲了一下国际法学院的事情以及他将要被保送到那里。

我一直希望去一个“开放的,面向世界的”法学院去学习,而通过秦士杰的介绍以及我和家人的多方了解,我发现国际法学院正是一个我梦寐以求的地方。

我记得是在确定志愿的三天前,我非常兴奋地把志愿改成了北京大学国际法学院。

现在虽然经常熬夜学到很晚,但我经常跟别人说:“如果青春注定要在什么地方花费四年,国法绝对是最值得你投入时间的地方。

”每次自习到深夜开始收拾东西回去睡觉时,我都深深地感觉到我在为我的未来积累着厚重的东西。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