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浅谈新时期中学生爱国主义教育方式探索

浅谈新时期中学生爱国主义教育方式探索

浅谈新时期中学生爱国主义教育方式【摘要】爱国主义是动员和鼓舞中国人民团结奋斗的一面旗帜,是推动我国社会历史前进的巨大力量,是各族人民共同的精神支柱。

爱国主义教育是学校德育工作的灵魂和核心,也是学校德育工作的主题。

在新的历史时期,如何对中学生进一步加强爱国主义教育,提高受教育者的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树立忧患意识,培养为国奉献的精神,是每一个教育工作者必须关心的问题。

面对当今这些90后的中学生,绝大部分没有经过生活磨砺而成长起来的温室小花,爱国主义教育的方式必须与时俱进,探究创新爱国主义教育方式。

我觉得新时期的爱国主义教育应当和学生的生活实践相结合,因为教育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是社会主义育人的唯一途径。

要大力加强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引导中学生在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中不断提高爱国情怀。

本文主要根据我多年的班主任实践工作,探讨在平时的班主任教育工作中,如何在学生实践中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关键字】爱国主义创新与时俱进实践一、了解中国的历史,感受中华民族的精神。

在《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指出:各中小学校要从增强爱国情感做起,以爱国主义教育为核心,以中华传统美德和革命传统教育为重点,引导广大青少年认识中华民族的历史和传统,了解近代以来中华民族的深重灾难和我们党领导人民进行的英勇斗争,从小树立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

(1)对学生进行中华民族悠久历史文化教育。

奠定爱国思想的深厚基,指导学生阅读有关地理、历史书籍,从地理、历史的角度来了解祖国的概况,对学生进行国史教育,使学生知道我们的祖国有着辽阔的土地、丰富的资源、悠久的历史,对人类的进步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从而使学生自觉地将自己的命运同祖国的命运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增强民族自豪感和凝聚力。

引导学生重温中国近代史,帮助学生充分认识我国的国情。

如利用纪念抗战胜利五十周年的机会,组织学生参观抗战遗址、抗战展览馆,观看《南京大屠杀》等爱国影片,请“南京大屠杀”的见证人举行报告会等。

通过历史事实,知道“失去祖国就会失去一切”的道理,从而使学生真正懂得祖国的生存和发展是个人生存和发展的基础,真正理解“国破则家亡,国兴则家昌”的道理,把个人与祖国这种“生我养我”的自然关系上升到个人与祖国的共命运、荣辱与共的关系上。

(2)以升国旗仪式为契机,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首先,国旗、国歌教育作为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方面。

让学生了解国旗的设计,国歌创作的历史背景,利用班会课对这个话题进行讨论,采用知识问答,学生谈自己对国旗、国歌的认识,齐唱国歌等形式对学生进行教育,同时向学生介绍优秀的影视作品,比如当时正在中央电视台热播的连续剧《冼星海》,在班会课很多同学还表达了要去北京看升国仪式的愿望,利用这个契机,全班同学约定长大之后有机会一定要到北京天安门看升国旗,唱国歌,感受中国现在的繁荣昌盛,珍惜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

同时,感受作为中国人的那一份无比的骄傲和自豪。

同时,学生对爱国歌曲的演唱也是一种很重要教育方式,除了在升国旗仪上齐唱国歌,以及一些耳语户晓的革命歌曲,我们还有与时具进,根据学生的喜爱,在校园里面演唱一些属于他们这个时代的爱国歌曲。

就如近段时间上海市政府部门第一次出面向学生推荐的100首歌曲中。

就有周杰伦的《蜗牛》,还有成龙等的《真心英雄》、刘德华的《中国人》等多首港台流行歌曲。

通过平时演唱他们喜欢的爱国歌曲,自己去感受自己的那份爱国。

(3)充分发掘各种重要节日、纪念日以及重要的活动中蕴藏着的宝贵的爱国主义教育资源。

中国有很多的传统节日和纪念日,我们正可以深度挖掘这里面蕴藏着的宝贵的爱国主义教育资源,讨论这些节日的由来以及它背后的故事,如端午节,缅怀爱国英雄屈原;国庆节,讲述新中国怎样经过千千万万革命英烈流血牺牲才成立的;孙中山同志诞生一百周年纪念日,带学生去孙中山故居,感受这位民主战士怎样推翻中国几千年的封建社会;香港、澳门回归纪念日,让学生感受中华民族的崛起;黑龙江黑子岛的归还,说明中国的强大;北京奥运会的顺利召开向让全世界人民看到中国人民友善与热情。

二、爱国主义教育还可以从教育学生爱学校、爱老师、爱父母、爱亲人、爱同学,做一个有爱心懂得感恩的人做起。

2009年9月1日在开学第一课上,全中国2亿多的学生被一个13岁叫马鹏飞学生所感动,一个八个月就成为孤儿,不到6岁就开始承担所有家务,照顾患有糖尿病,双眼失明的老奶奶的孩子。

那张长长的时间表,那句“小时候奶奶辛苦把自己养大,长大后自己就有责任照顾奶奶”的话,感动了亿万观众。

一个人要谈爱国,首先要学会去爱身边的人,从小家到大家。

让学生学会爱父母、爱老师、爱亲人、爱同学,爱朋友,由小爱到大爱。

(1)孝心是教育孩子做人的根本。

对孩子“孝心”的培养教育最重要的就是教孩子学做人,学处世。

做什么样的人呢?做孝敬父母的人,做诚实正直的人,做自尊、自爱、自信、自强的人。

其中教孩子孝敬父母是最主要的,是一切道德的基础,是做人的根本。

我国历史上最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孔子说:“孝悌者,为人之本也。

”孝为“百德之首,百善之先”。

在家庭生活中,常常可以看到这样的情景:吃过饭后,孩子扭头看电视或出去玩,父母却在忙碌着收拾碗筷;家里有好吃的,父母总是先让孩子品尝,孩子却很少请父母先吃;孩子一旦生病,父母便忙前忙后,百般关照,而父母身体不适,孩子却很少问候。

凡此种种,值得忧虑。

孝敬父母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各种品德形成的前提。

试想一个人连父母都不爱,不敬、不孝,怎么会爱朋友、爱同学、爱老师,成为一个人格健全的人呢?在我担任的班级里面有个叫黄国锋的学生,由于父亲成天赌博,造成了家庭的破碎,母亲患有间歇性精神病,这样,照顾母亲的重担就压在了他的身上。

一次,母亲精神病发作,在学校午休的时间,跑到他所在的班级,说要和他一起读书,一系列的怪异举动在安静的教室里刚开始引起了哄堂大笑。

事后,他哭了,老师安慰他时,他说老师,我哭不是因为母亲的这样的举动令我在班里同学面前丢脸,而是,父亲的成天赌博造成了母亲这样大的伤害,同时,自己要更加细心地照顾母亲,让她按时吃药,尽早康复。

而自己要好好学习,让母亲感受的生活的希望。

当这件事情让全班同学了解了之后,大家都感受到了黄国锋同学的那份孝心,要以他为榜样,爱自己的父母,回到家多为父母分担一些家务,多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同时要更加努力的学习,让父母少为自己担心,可以更安心的工作。

老师如果能够马上抓住发生在学生周围的事情对学生进行教育,这样的效果会是事半功倍的。

(2)让学生多参加公益性的活动,爱是给予,让更多有需要帮助的人得到关怀。

每个人都希望被爱,但懂得如何去爱别人,与别人一起来分享爱才是当代中学生应当具备的优秀品质。

只有分享的爱,才能创造奇迹。

三年前,我们学校一位老师,舒万林,数学科科组长。

不幸患上了脑癌晚期,正值中年,工作蒸蒸日上的他得到这样的检验结果,真是晴天霹雳。

对于一位来自遥远异地工作的老师,一位只有10岁孩子的爸爸,家里的唯一经济支柱,这样的结果是任何一个人都是难以承受的。

肉体、精神、经济上的多重压力,深深地压在这位老师身上,也压在我们全校师生身上,我们能为他做些什么呢?来自学生一封封鼓励信件,一张张心意的卡片,一张张浓意熟悉的面容,来自师生家长一份深深的爱心,给了舒老师和他的家人于莫大的关怀与鼓励。

虽然最后,舒老师还是离开了我们,但我们全校师生陪他度过了舒老师最后的日子,让舒老师安心地离开。

这个虽然是一个悲痛的经历,但让学生感受到了这份爱,这份全校师生间爱的传递,在很多学生心中留下了爱的脚印。

中山市的慈善万人行,自1989年起,每年的大年初七,本着“救死扶伤扶危济困敬老助残助人为乐”的主题,为发扬孙中山先生的博爱精神发展社会福利事业、造福社会而举行的,这一天,各阶层人士几万人云集在城区,齐齐参与以步行为公益筹款,形成了中山市一年一度的新的节日民俗活动,也成为中山市精神文明建设的一项盛事。

这些就在身边的公益活动,对学生的影响是深远的,我们学校每年都很重视这项活动,除了发动学生捐款,开展慈善万人行讲故事比赛,还有诗歌朗诵等,还会组织一般分留在中山过年的学生到市区去参加慈善万人行这项盛世活动,亲身感受我们身边到处都有爱,感受这份爱的传递。

这几年中国可以说是面临着很多的灾难,从南方的冰灾,到汶川大地震,再到最近的莫拉克台风,在这大灾大难面前,我们没有倒下,凭借着中国人民意志、勇气、力量,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众志成城、迎难而上,再与自然斗争中重大胜利,谱写了感天动地的英雄凯歌。

对于这些大灾大难,全国人民战胜灾难的决心和行动,都深深地印在每个学生的心上,我们学校和老师也抓住这一系列的事情,认真培养学生的爱心,让中华民族这个团结一致,众志成城,充满爱的民族精神一代一代传下去,永垂不朽。

三、荣耀中国,作为一名中国人的自豪感与责任感。

培养学生以国家为荣,身为中国人而幸运。

中国,那是一个多么响亮的名字啊,每当提起他,我们每个中国人的心中就会升起一种特殊的神圣的感情,因为在奥运赛场,在南海边疆,在极地冰川,当雄壮的国歌一次次奏响,当鲜艳的五星红旗一次次冉冉生起,高昂的民族精神就会让第一个炎黄子孙心中充满激情,为自己是中国人感到无比的骄傲和自豪。

(1)这是时代的中学生应有民族情感的,这也是他们建设美好未来的强大动力。

从灿烂五千年的华夏文明;古代的四大发明;故宫、长城等历史奇迹。

到今天,神舟五号”飞船的升天,震惊了全世界,我国成为了世界上第三个拥有航天技术的国家;“神舟六号”载人航天飞行的成功,让我们取得了又一个具有里程碑的意义重大胜利!;“神州七号”载人航天飞船的升空,代表着我国的科技发展迅速,多少羡慕的目光再次投向了我们。

“嫦娥一号”卫星的发射成功,让炎黄子孙的绚烂飞天梦成了现实!汶川灾难中让孩子们看到了全民一心的力量,一个坚强的中华民族让他们为身为中华民族的一员感到骄傲;北京奥运让他们感受到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和巨大魅力,让他们感受到中华民族的巨大潜力和见证北京奥运在世界创造的辉煌,培养了他们的民族自信心,他们为自己是一名龙的传人而自豪。

(2)当今的中国,正面临世界各种各样的机遇与挑战,国际环境复杂多变,我国发展也面临制约因素和严峻挑战。

影响世界和平的恐怖等不稳定因素增多;资源、技术和人才的国际竞争日趋激烈;我国自主创新能力较弱等等。

如何尽快赶上和超过发达国家,脐身世界的前列,如何完成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艰幢任务,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已成为当代中国青年的光荣使命。

要完成这一使命,要有赤诚的爱国之心,更需要巨大的精神力量,这就是我们的民族精神。

毛主席说过,明天的太阳是属于你们的。

党和人民对当代学生寄予殷切期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需要你们去建设,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需要你们去奋斗,青春只有在为祖国和人民的真诚奉献中才能更加绚丽多彩,人生只有融入国家和民族的伟大事业才能闪闪发光。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