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地大京发…2009‟21号关于印发《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本科生综合素质测评办法》的通知各单位、各部门:现将《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本科生综合素质测评办法》印发给你们,请认真学习并遵照执行。
附件: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本科生综合素质测评办法中国地质大学(北京)二○○九年三月五日主题词:学生工作综合素质测评办法通知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校长办公室 2009年3月13日印(共印20份)—2—附件: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本科生综合素质测评办法为了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适应素质教育要求,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培养创新型人才,凡我校入学满一年的本科生,每年都要进行综合素质测评。
具体办法如下:一、素质测评工作的指导思想(一)素质测评工作的开展要着眼于素质教育,着眼于学生综合素质提高。
(二)素质测评工作的目的在于全面、科学、准确地考核评价学生。
(三)素质测评工作的基本原则:坚持实事求是,定性评价与定量测评、静态测评与动态考查相结合;以正面教育为主,坚持自我测评、集体测评和任课老师及各级组织测评相结合,坚持教育与管理相结合。
二、素质测评结果的适用范围(一)评定优秀学生。
(二)评定有关奖学金。
(三)推荐免试研究生。
(四)毕业鉴定与就业推荐。
三、素质测评内容及权重(一)德育素质。
(二)智育素质。
(三)身心素质。
(四)发展素质。
具体指标详见表1:—3—表1项目单项分权重评分项目内容优良中及格不及格备注德育素质(20分,占20%) 社会责任集体观念公益精神公共道德法纪观念劳动观念卫生习惯20-18 18-16 16-14 14-12 12-0“-”表示得分必须大于或等于某等级项下最低分值才能达到该等级,如“20-18”表示得分大于或等于18分为优。
智育素质(60分,占60%)学习态度学习成绩10-950-459-845-408-740-357-635-306-030-0身心素质(10分,占10%)身体素质心理素质10-9 9-8 8-7 7-6 6-0发展素质(10分,占10%)创新能力实践能力文艺素质组织能力见表7合计(一学年100分)四、素质测评评分程序及评分细则(一)评分程序单项评分——→素质评分——→毕业素质评分1、单项评分:根据每个同学一年来的表现和取得的成绩分别就德育素质、智育素质、身心素质、发展素质四个方面逐项按规定标准进行评分。
2、素质评分:单项素质评分之和(或差)即为该同学学年素质测评分。
3、毕业素质评分:将大学期间每学年素质评分累加后的平均分。
(二)评分细则—4—1、德育素质评分(20分)每位同学的德育素质起点分从12分算起,加分最高以20分为限,减分最低以0分为限。
按照评分标准(详见表2),本学年的加减项折算分与起点分之和即为该同学本学年的德育素质得分。
本学年德育素质测评不及格者不能参加各种评优评奖。
表2类别加分项目加减分标准加分1、社会责任感、公共道德与公益精神的积极表现(1)拥护党的领导、路线、方针和政策,政治立场正确,自觉抵制国内外反动势力和邪教组织渗透活动。
(2)关注改革、关注社会、关注“三农”,自愿组织或参与科教、文艺、法律服务进社区、企业、农村或自愿深入农村、社区和企业开展调查研究者。
(3)组织或参与“讲文明、树新风”活动或积极参与创建环保节约型社会(校园)、和谐社会(校园)活动者。
(4)义务献血、义务支教或到敬老院、儿童福利院、社区等志愿献爱心者。
(5)依据政策或法律,响应国家或有关部门要求,参加各种志愿服务活动者。
(6)拾金不昧、助人为乐或见义勇为者。
2、集体观念、劳动观念与卫生习惯的积极表现(1)积极参加学校、院系、班级等集体活动的。
(2)宿舍卫生连续一学期被评为良好者,一学年保持良好者加倍;优秀者在此基础上加倍。
(3)积极参与教室、图书馆等校内外公共场所义务劳动者。
3、法纪观念的积极表现(1)主动报告、劝说、制止、揭发校园喧闹、破+2分+0.5分+0.5分+0.5分+0.5分+0.5分+0.5分+0.5分+0.5分+0.5分—5—坏或盗窃公私财物、扰乱校园秩序等阻止违法违纪活动者,对阻止违法违纪行为发生或扩大有重大立功表现者,应酌情增分。
(2)在日常学习生活或重大事件活动中遵纪守法,且本学年内无违法违纪行为。
(备注:1-3项所列有关情形,对花费时间长且复杂的项目,参加者可增加0.5分,主要组织者可增加1分,但每项加分均不得超过2分。
)4、因各种荣誉奖励加分情况(1)受到院系正式通报表扬者,加0.5分,每增加一个行政级别的表扬增加1分。
(2)被评为军训优秀学员者。
(3)被评为院系先进学生个人、集体或其它荣誉称号者,加0.5分,每增一个行政级别增加1分。
+0.5分+1分减分1、社会责任感、公共道德与公益精神的消极表现(1)破坏宿舍、教室、食堂等公共场所秩序,影响其它同学正常生活不听劝阻者。
(2)缺乏基本公益素质,影响恶劣者。
2、集体观念、劳动观念与卫生习惯的消极表现(1)无故缺席主题班会者。
(2)无故缺席主题班级团日活动者。
(3)经常不参加班集体其它活动者。
(4)每学期宿舍卫生连续三次被评为差者。
(5)不参加班级、宿舍等集体分配的劳动任务,引起集体不满者。
(6)不服从安排,拒绝参加学校(校、院系)组织的形势政策报告会、安全教育报告会、重大活动动员会等集体活动者;造成不良影响者,增倍减分。
3、法纪观念的消极表现(1)违反校纪校规而受到处理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受留校察看者-1分-1分-0.5分/次-0.5分/次-1分-1分-1分-1分/次-5分/次—6—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受记过者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受严重警告者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受警告者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受校级通报批评者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受院(系)通报批评者(2)违反党纪、团纪,而受处分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受开除团籍者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受党(团)察看者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受记过者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受严重警告者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受警告者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受通报批评者(3)因违反治安管理处罚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受10-15日拘留者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受5-10日拘留者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受不足5日拘留者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受罚款者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受警告者-4分/次-3分/次-2分/次-1分/次-1分/次-5分/次-4分/次-3分/次-2分/次-1分/次-1分/次-15分/次-10分/次-7分/次-6分/次-5分/次2、智育素质评分(60分)本学年学生学习态度与学习成绩所得分之和即为该生智育素质评分。
(1)学习态度评分(10分)学习态度主要看学生上课出勤情况。
具体评定办法:每位同学的学习态度起点分为6分。
按照评分标准(详见表3)的加减分折算后所得分与起点分之和即为该同学本学年的学习态度得分。
—7—表3类别加减分项目加减分标准加分每学期无迟到旷课者每学年无迟到旷课者+2分+4分减分迟到者旷课者每学期请事假累计超过3次者-0.5分/次-1分/次-1分(2)学习成绩评分(50分)学习成绩评分应包括列入本专业教学计划之内的所有课程和教学环节。
具体计算方法如下: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成绩换算先将每位学生各科目成绩换算成百分制(详见表4)。
补考成绩按卷面成绩计算。
重修成绩及格以上一律按60分计算,不及格按0分计算。
表4成绩等级百分制成绩A(优秀)95B+(良好)85B(良好)80C+(中等)75C(中等)70D+(及格)65D(及格)60E(不及格)0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学习成绩计算公式学习成绩按下列公式计算:An+Bn+…+NnT= ————————× PA+B+C+…N—8—A、B、…、N等分别为本学年某同学所修学科的学分数。
n为某同学的某一单科考试成绩。
An、Bn、…、Nn等代表单科学分与单科成绩之积。
P为学习成绩权重即50%。
T为某同学的学习成绩测评分。
3、身心素质评分(10分)身心素质评分主要参考本学年学生的文体活动、心理素质拓展活动等有关项目测评。
具体评定方法为:每位同学的身心素质起点分为6分,身心素质加分到10分为止。
最后,按照评分标准(详见表6)所得加分与起点分之和即为该同学本学年的身心素质得分。
表6类别加分项目加分标准加分1、积极组织或参与班级、院系或学校等有关单位组织的各项有益的大学生体育活动,丰富校园文体生活,提高学生体育素质者。
2、积极组织或参与班级、院系或学校等有关单位组织的有益的大学生体育赛事者,每增加一个级别加0.5分。
3、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心理素质拓展活动者。
+0.5分/次+0.5分/次+0.5分/次4、发展素质评分(10分)发展素质的评定主要参考本学年学生在学科竞赛、学术科研、课外科技活动、社会实践活动等环节。
发展素质的评定不减分,无最低起点分,加分无上限。
按照评分标准(详见表7),各项所得分之和即为该同学本学年发展素质得分。
—9—表7类别项目加分1、公开发表学术论文被SSCI、EI、SCI收录者,每篇第一作者加5分,第二作者加3分;在核心期刊发表论文,第一作者加3分,第二作者加1分;在一般公开刊物上发表论文,第一作者加2分,第二作者加1分。
2、学科竞赛获得国际级奖励者加5分;获得国家级奖励者加4分;获得省部级奖励者加3分,获得校级奖励者加1分。
3、发明专利与科技成果获国家发明专利,每项加5分;实用新型或外观设计,每项加3分。
获国家级科技成果加8分,省部级加6分,校级加2分。
4、课外与科技活动获得国际奖励加5分;获得国家级奖励加4分;获得省部级奖励加3分,获得校级奖励加1分。
5、社会实践活动获得国际奖励加5分;获得国家级奖励加4分;获得省部级奖励加3分,获得校级奖励加1分。
6、专业技能培训取得权威机构职业资格证书者加2分。
7、文艺才能获得国际奖励加5分;获得国家级奖励加4分;获得省部级奖励加3分,获得校级奖励加1分。
8、体育技能获得国际奖励加5分;获得国家级奖励加4分;获得省部级奖励加3分,获得校级奖励加1分。
9、组织协调能力学生干部按《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学生干部管理规定》加分。
—10—备注1、本学年内,个人或集体不得因同一事件受到奖惩重复加减分,但可以选择最高项加分,减则必须按最高项减分。
2、所在学生集体受到奖惩,集体成员均有权利享受加分或有义务承担减分。
3、凡在测评过程中,有本规定未列明而院系或班级评定小组认为应加或减分之项目者,应向党委学生工作部(处)书面说明,自行操作者无效。
五、素质测评的组织与实施素质测评采用个人总结、班级考评、教师考评和学校审核相结合的办法进行。
(一)学校由主管校领导牵头,党委学生工作部(处)、教务处、团委主要负责人参与,党委学生工作部(处)负责具体组织工作。
(二)各院(系)由分管学生工作的院(系)负责人牵头,学工组、团总支、学生党支部、院(系)办公室和教研室参与,具体由院(系)学工组负责组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