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如何提高小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

如何提高小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

如何提高小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
在传统的小学美术教学中,教师教给学生的是看画和临画,这种教学方式压制了小学生的个性,抹杀其丰富的想象力,长期以往,学生对美术渐渐的失去学习兴趣。

因此改变教师教育观念势在必行,教师应当运用各种手段,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以下是本人在教学中的点滴:
一、营造情景,激发兴趣
学生的认识过程和情感过程是有机的整体。

在教学中,依据教学内容,借助幻灯、录音、录像等现代化多媒体教学手段,运用音乐、影视、图片等艺术资料,创造一个宽松、和谐、活跃的课堂气氛。

不仅可以丰富、映证和深化教学内容,而且可以调动学生的情绪,引发学生积极主动探求知识的兴趣。

如讲《泥塑彩鸟》一课时,我走进课堂一言不发,先在投影仪上出示一片森林的图片,接着在录音机里播放鸟叫的声音。

起初学生都莫名其妙。

过了一会,学生不由自主随着动听的鸟声讨论开来。

然后,我指着黑板上的森林说:?原来在这片森林里生活着好多鸟类,可由于当地的人们乱捕乱杀,都把鸟儿吓跑了,现在他们知道错了想请同学们帮着把鸟儿请回来,哪你打算请那些鸟回来?。

?意境的创设使学生一下子活跃起来,各抒已见。

在这种良好的情境中,我因势利导地引入了新课。

实践证明,创设一定的情境,不仅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而且可以达到曲径通幽之效?
二、走进生活,激发兴趣?
在美术课程改革中强调将美术学习与学生的生活经验联系起来。

所以我们在课堂教学中应从学生角度出发,去发现和挖掘学生感兴趣的内容,在学生的心理特点和生活实际中找到合适的切入点,使学生产生共鸣,以激发学生的兴趣。

如在讲《美好的童年》这课时,我让学生先来讲讲自己童年的趣事,再拿出记录童年趣事的照片与朋友分享。

然后,我也给学生讲了自己在童年里记忆最深刻的一件趣事,使学生感受到老师和自己一样,产生一种亲近的感觉。

在这样的气氛下再让学生画画,学生会感到有很多内容可画。

三、制造疑问,激发兴趣
古语云:?学贵有疑,小疑小进,大疑则大进。

?设置疑问,是调动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要手段,也是启发式教学的核心。

在美术课中,巧妙设置疑问,才能激发学生认识上的冲突,造成强烈的求知欲望,点燃思维的火花,也才能使学生形成探索的目标,从而推动教学目的与任务的实现。

比如我在教《怎么画鸡》一课时提出让学生?考老师?,请学生随意说出一种形状,只要老师添上几笔,就能画出一只可爱的鸡来。

学生被这句?考老师?的言语所激励,引起他们极大的兴趣,都想以自己的绝招来难倒老师。

于是学生就纷纷举手说各种形状,但都被我一一添上了鸡的眼、嘴、冠、尾、翅、腿、爪,使这些图形巧妙地变成了?方形的鸡?、?圆形的鸡?、?窄长的鸡?等等。

学生感到非常有趣。

通过学生和老师的共同活动,加强了师生间的情感交流,使课堂的教学气氛宽松和谐,学生的兴趣被激发了,人人投入,并学会了抓住鸡的形象特征来作画的方法。

四、教具演示,激发兴趣?
教具的运用,虽然是教学过程中起辅助作用,但设计巧妙,用得恰当,可大大地调动学生学习的兴。

比如在教学《对称式纹样设计》时,我先出示了一张对折了的剪纸,在未打开前,用幻灯投影出来,让学生猜:打开来的时候可能是什么?这时,学生的注意力都集中在投影上,气氛一下活跃起来,纷纷举手猜测,很快就有同学猜对。

学生对此产生了兴趣。

接着,利用这一张剪纸,让学生总结对称的规律,学生因为在猜测时注意到图案的形状,所以很快就把对称的规律总结出来。

这种教具的运用,就起到强化学生参与教学的作用。

同时也给课堂增添了一种情趣,活跃了气氛,使课堂常规教学在愉快的游戏娱乐之中得到实施。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