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广大附中2020-2021学年七年级第一学期期中考语文(问卷)
广大附中2020-2021学年七年级第一学期期中考语文(问卷)
娇媚.(mèi)
悔.恨(huǐ)
淅淅沥沥.(lī)
D.倜.傥(tì)
倘.若(tǎng) 粗犷.(guǎng)
花团锦簇.(cù)
2.下列各项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一霎 企盼 宿孺 恍然大悟 B.收敛 倕打 隐匿 翻来覆去 C.绽开 瘫痪 烂漫 咄咄逼人 D.侍弄 澄清 静谧 人升鼎沸
)(3 分)
D.②④①⑥⑤③
6.《朝花夕拾》是鲁迅先生的一部回忆性散文集,请根据你在本学期对该书的阅读,回 答以下问题:(6 分) (1)在《朝花夕拾》中,有很多关于鲁迅对他老师的回忆,请写出其中两篇与之相关 的文章题目。(2 分)
(2)《 父 亲 的 病 》 和 《 琐 记 》 都 写 到 衍 太 太 。 请 任 选 一 篇 , 写 一 件 与 衍 太 太 相 关 的事,并说说她是一个什么样的人。(4 分)
⑫三婶眼里有亮光闪烁,我也感觉似乎有水滴落进了眼里。 ⑬回城后,我把三婶送来的钥匙给了母亲。母亲摩挲着钥匙说:“家门的钥匙在手 里,不论何种身份何种境遇,你还是个有家可归的人。” ⑭从那以后,不知为什么,有时候我也会摩挲那把老宅的钥匙。那一个个齿痕,似 一个个密码,打开岁月的珍藏。 ⑮三婶来电话说村里要建社区了,老房子要拆迁了,用不了多久,老家的人也都要 住进楼房里了。停了停,她说:“也好,咱们有钥匙。” ⑯几年过去了,母亲一直保存着那把老钥匙,再也未丢过。 ⑰老钥匙陪着母亲风来雨往,不经意间常生斑斑锈迹,但都会被母亲那厚重、灵巧 的双手反反复复摩挲着擦亮。
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3 分)
A.当皇家马德里在欧洲超级杯中输给马德里竞技之后,卡塞米罗毫.无.掩.饰.自己的失望。
B.在第二届海南岛国际电影节上,男星们打扮得花.枝.招.展.,在红毯上熠熠夺目,让观众
大饱眼福。
C.日前,工业和信息化部规范手机商业信息的发送,并明确规定要让商家和消费者各.得.
⑤
,影入平羌江水流。(《峨眉山月歌》)
⑥
,匹夫不可夺志也。 (《<论语>十二章·子罕》)
(3)根据语境,在横线上填入最恰当的古诗词名句。(4 分)(本题有 2 分附加分, 加分后第 7 小题不超过 10 分。)
第2页,共 7 页
①《观沧海》一诗中,展现诗人观看到海水和海岛情形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与朋友交而.不信乎
9.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 分) (1)与儿女讲论文义。(2 分)
(2)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2 分)
____________
10.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元方认为友人的行为无信无礼,于是他也对客人表现得无信无礼予以回击。
B.元方在小小年纪能从容地面对客人的指责,是因为他具有淡定自若的个性。
②孩子的妈妈我见过,30 岁不到,鱼尾纹却过早地爬上了她的眼角,头上的白发也 依稀可见。白天,她要去街道清扫马路,就把儿子丢给热心的邻居,小男孩不哭不闹。 常常见小男孩一个人,在妈妈回家的路口一直等着,无论严寒酷暑。小区里,每个人都 很同情男孩。爷爷奶奶们也常常给他一些吃的,或者给他披件衣服。有事没事地,大家 总要和他拉上几句家常:“妈妈好吗?想不想爸爸?”男孩不言语,只是一个劲傻笑,或 者回答,妈妈是绿色的!也只有在这个时候,男孩的语气,才铿锵有力,充满自豪与满 足。
C.《咏雪》讲的是谢太傅一家在大雪天里特意讨论雪景的情形,由此突出兄子兄女的
聪慧。
D.从主题上看,《咏雪》与《陈太丘与友期行》都表达了对儿童聪慧机敏的赞赏。
11.阅读下面的文段,回答问题。(5 分)
钟毓兄弟小时,值父昼寝,因共偷食药酒。其父时觉,且托寐以观之。毓拜而后饮,
会饮而不拜。既而,问毓何以拜,毓曰:“酒以成礼,不敢不拜。”又问会何以不拜,
(二)阅读文章,回答 17—20 题(4 小题,共 15 分) 母爱的颜色 方益松
第5页,共 7 页
①刚搬到这个小区,常常见一个 5 岁的男孩,剃阿福头,走路外“八”字,模样很 是滑稽。男孩目光呆滞,说话也结结巴巴、语无伦次。时间久了,我也渐渐地知道:男 孩,原本有一个很幸福的童年。父亲是某私营企业的厂长,属于那种事业有成、家境富 裕的成功人士。然而,不幸的是,两岁时,一场大病,男孩从此痴呆。再后来,更大的 不幸降临到他们母子俩身上,父亲丢给母子俩一套房子,无情地离开了这个家。从此母 子俩相依为命。
一把老钥匙 王举芳
①回到家时,母亲正翻箱倒柜。杂乱的地面让我无处落脚。我说:“妈呀,您这是 在翻传家宝吗?”
②母亲停住手看着我说:“见到我的钥匙没?” ③“喏,在这儿。”我从玄关柜上拿起属于母亲的那串钥匙。 ④“我说的不是这个,是老宅的,老宅的那个。”母亲的语气和神情有些焦急。我 和母亲几乎把家里翻了个底朝天,也没找到母亲要找的钥匙。母亲坐下来,情绪有些低 落。我说:“妈,您就别总想着老宅了,咱又不回去住了,有没有钥匙都一样。”母亲 叹了一口气,开始收拾地上的凌乱。 ⑤其实,我没有告诉母亲,弟弟正四处托人,要把老宅卖掉。弟弟说老宅总空着, 时间久了,房屋会倒塌的,到时候想出手都不好意思谈价钱。 ⑥一周后,弟弟告诉我,老宅卖掉了,卖了两万元。看着那些钱,不知怎么,我的 心里像坠了一块石头。 ⑦那天下班,在小区外碰到三婶。三婶是我家后邻居,和我们家没有亲属关系,按 村里辈分我这么喊她。我让三婶家里坐坐,她直摆手,说没啥大事,就不去家里了,说 着掏出一把钥匙交给我,说这钥匙是你们家老宅的,啥时候想回家就回。原来是她家买 了我们家的老宅。 ⑧母亲没再提钥匙的事儿。我想着老宅现在已经是别人家的了,也就再不能回去, 就没跟母亲提钥匙的事儿,把它包裹好,放在了柜子顶上的一个盒子里。 ⑨农历六月六,我们老家有传统庙会。母亲执意要回去看看。无奈,我和弟弟只好 依着母亲。一路上母亲说着故乡风俗和旧年往事,精神从未有过地爽朗,她没有看到我 和弟弟偶尔交会的眼神里都藏着忐忑。 ⑩三婶听说我们回来了,招呼我们去她家里。做邻居的那些年,三婶和母亲一直处 得很好,亲姐妹一样。吃过晚饭,三婶拿了几床铺盖说:“你们别嫌,都是干净的。走,
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
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即公大
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咏雪》)
(二)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
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非人哉!
会曰:“偷本非礼,所以不拜。”(选自《世说新语·酒以成礼》)
(1)请解释下列加点词的意思。(2 分)
①因.共偷食药酒
②既.而.,问毓何以拜
第3页,共 7 页
(2)你认为钟毓和钟会兄弟俩哪一方说得更有道理?请说说理由。(3 分)
四、古诗鉴赏(1 小题,共 4 分) 12.阅读下面诗歌,然后回答问题。(4 分)
其.所.。
D.武汉解封已经有 20 天了,中国继续扩大复工力度,其他主要疫情国也开始小.心.翼.翼.
放宽隔离措施、逐步重启经济。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3 分)
A.在“相约油菜花节,分享成长之美”活动期间,家长和学生汇聚一堂,共同参加了学
校组织的开放周启动仪式。
第1页,共 7 页
B.随着我市“阳光体育活动”的广泛开展,同学们的身体素质得到了极大的改善。 C.受“厄尔尼诺”现象影响,黄河流域干旱严重,专家预测小麦将减产大约 30%左右。 D.为了避免受打扰的事情不再发生,金庸先生闭门谢客,低调地度过了 92 岁生日。
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
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陈太丘与友期行》)
8.下列加点的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3 分)
A.下车引之.
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B.日.中不至
吾日.三省吾身
C.陈太丘与友期.行
君与家君期.日中
D.相委而.去
二、课文默写与积累 (1 小题,10 分)
7.课文默写(10 分)(说明:本题有 2 分附加分,加分后第 7 小题不超过 10 分。)
(1)根据课文内容,下列课文默写正确的两项是(
)(
)(4 分)
A.树木丛生,百草丰茂。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B.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
C.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第一部分 积累与运用(31 分)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一、基础知识(6 小题,21 分)
1.下列各项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分歧.(qí)
盔.甲(kuí)
宽敞.(chǎng)
混.为一谈(hùn)
B.酝酿.(niàng) 吝.啬(lìn)
确凿.(zuò)
人迹罕.至(hǎn)
C.棱.镜(líng)
夜上受降城闻笛 李益
回乐烽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 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 (1)请解释“征人”这一词语。(1 分)
(2)请赏析“回乐烽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的写景特色及作用。(3 分)
五、现代文阅读(8 小题,共 30 分) (一)阅读文章,完成 13—16 题(4 小题 ,共 15 分)
D.歧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
E.古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F.怜遥故园菊,应傍战场开。
(2)根据课文内容,请补写出上句或下句。(六题只选四题作答)(4 分)
①正是江南好风景,
。(《江南逢李龟年》)
②乡书何处达?
。(《次北固山下》)
③
,洪波涌起。(《观沧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