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用名称的认定及其后果——从“解百纳”商标案件的评析出发一、案件概述(一)案情简介2001年5月,张裕向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商标局申请“解百纳”商标注册。
2002年4月,商标局下发了注册证书,张裕获准注册“解百纳”商标。
这一事件引起中粮长城、王朝酒业等同行的一致反对。
同年6月,中粮酒业、中粮长城、王朝、威龙四家企业分别向国家商标评审委员会(以下简称商评委)提出撤销“解百纳”商标注册申请。
是年7月,国家商标局认为“解百纳”是红葡萄酒原料品种的名称,做出《关于撤销第1748888号“解百纳”注册商标的决定》。
张裕集团对这一决定不服,“解百纳”由此进入了漫长的行政复审。
2008年5月,商评委裁定,驳回中粮酒业、中粮长城、王朝、威龙四家企业向商评委提出的撤销“解百纳”商标注册申请,维持“解百纳”商标注册。
同年6月,中粮酒业、中粮长城、王朝、威龙四家企业因对商评委裁定不服,依法向北京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在本案一审期间,经人民法院准许,威龙公司撤回了对商评委的起诉。
2009年12月,北京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做出判决,商评委做出的裁定程序并无不当,不支持原告“争议商标属不当注册”的诉讼请求。
2010年1月,原告企业对一审判决不服,向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
同年6月,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做出终审判决:驳回上诉,维持原判。
是年12月,争议各方在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商标评审委员会的调解下,达成调解协议,张裕集团仍拥有“解百纳”商标,但其应许可中粮长城和王朝酒业等6家公司无偿且无期限使用该商标,其他葡萄酒生产经营企业则不得再使用“解百纳”商标。
(二)案件争议焦点1.“解百纳”是否直接表示商品的主要原料及其他特点而成为葡萄酒商品通用名称。
2.“解百纳”是否经张裕集团长期经营已经取得了商标的显著性。
第二个争议焦点实际上是建立在第一个争议焦点之上,是在对第一个争议焦点做出肯定回答后所应做的进一步判断。
对其是否为通用名称的认定,事实上隐含了个体企业与整体企业间利益的冲突。
如果肯定“解百纳”为葡萄酒商品的通用名称,则应就张裕集团是否经长期使用而具有显著性做出进一步判断。
然而即使对此做出肯定判断,并赋予张裕集团以“解百纳”的商标的所有权,其也不能因此对抗其他葡萄酒业对“解百纳”的正当使用,其他酒业则可因此享受张裕集团所带来的辐射效应;而如果否定“解百纳”的通用名称地位,则张裕集团毫无疑问的将取得“解百纳”商标的专有权,从而可以对任何非经授权而擅自使用该商标的企业提起侵权之诉。
这即是张裕集团与整个葡萄酒行业对两个争论焦点互不让步的症结之所在。
中国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商标评审委员会根据一系列的证据,认定“解百纳”不属于葡萄和葡萄酒的法定通用名称。
其认为:商品的通用名称是指国家标准、行业标准所规范的或者约定俗成的商品名称。
就“解百纳”是否属于葡萄或葡萄酒商品的约定俗成的通用名称而言,通用名称应当具有规范性的特征,应该符合一定的标准,反映一类商品与另一类商品之间的根本区别,即应指代明确。
从有关辞书、专业书籍的记载及行业协会的说明来看,“cabernet”并非某种特定的葡萄品种,且对“cabernet”亦存在多种翻译,“解百纳”与“cabernet”未形成该固定的对应关系。
即使在部分载有“解百纳”的书籍中,对“解百纳”包含的葡萄品种范围及所代表的葡萄酒品味也没有形成比较统一的说法。
1因此,根据现有的证据,商评委认为尚难以认定“cabernet”“解百纳”为指代明确、具有规范性的某一种葡萄或葡萄酒的通用名称或者为葡萄酒的特定口味,并未构成《商标法》第11条第1款第(一)、(二)项规定的不得作为商标注册的标志。
即商评委对第一个焦点争论采否定态度。
而对于第二个争论焦点,商评委认为:“解百纳”并非汉语固定词汇,“解百纳”一词最早于1936年由张裕酿酒公司使用,并作为商标名称的一部分出现在商标注册文件中。
在1939年出版的《酿造杂志》中“解百纳”被列为张裕公司的一个红酒品种。
在1959年中央工商行政管理局的通知中“解百纳”作为张裕公司一种酒的名称出现。
1985年,张裕公司曾就“解百纳”商标的注册向烟台市工商局提交了申请文件,该申请虽然未被核转至商标局,但表明张裕公司却有将“解百纳”申请注册为商标的意图。
1988年,“解百纳干红葡萄酒”获得“山东省——优良产品”荣誉称号。
2001年1月8日,“解百纳高级干红葡萄酒”被中国食品工业协会认定为“中国优质葡萄酒著名品牌”,虽然中国食品工业协会后出具证明称“解百纳高级干红葡萄酒”系指张裕牌“解百纳”高级干红葡萄酒,但“张裕”和“解百纳”作为区别商品来源的标志并无矛盾。
虽然自上世纪80年代后期以来,确有部分专业书籍将“解百纳”解释为一种或几种葡萄名称,或者认为“解百纳”代表一定的葡萄酒口味。
张裕公司虽然也曾在自己的产品和网页上将“解百纳”介绍为葡萄的品种。
但此种情况相对于张裕公司及其前身几十年长期独家在特定葡萄酒商品上使用“解百纳”称谓所产生的商标显著性,尚不能据此认定本案争议商标已丧失商标应有的显著特征。
1上述事实表明,“解百纳”长期被张裕公司作为葡萄酒的商标或特定名称使用,能够起到区分葡萄酒商品来源的作用,具备商标的显著特征。
由此可见,商评委从已有的证据中推定出“解百纳”为张裕公司所自创的一个葡萄酒品牌,且在历经七十几年的使用中逐步确立自己的品牌效应,具有强烈的显著性。
1该案件被誉为“中国葡萄酒行业知识产权第一案”,虽然对其最终以调解结案深表遗憾,但其对通用名称的认定标准进行了明确和法定化,对后续同类案件的解决具有重大的借鉴意义。
二、通用名称的认定(一)通用名称概述通用名称在商标领域目前仍并未形成统一的定义,按照《商标审查及审理标准》的规定,商标法中的通用名称是指国家标准、行业标准规定的或者约定俗成的商品的名称,包括全称、简称、缩写、俗称。
2其与商标的主要区别在于:前者主要是用来区别商品与服务的种类;而后者则主要用于区别商品和服务的提供者与经营者。
在实务中,越来越多的商标纠纷案件都涉及到对通用名称与专有商标的判断问题,法院的判决结果也越来越多是在肯定通用名称与否的基础上做出。
从整体上看,需要进行通用名称的认定的情况主要有两种:其一即为本案例中的情形,即具有一定通用性的词汇可否核准登记为注册商标;其二则为已经核准登记的注册商标经过广泛而普遍的使用并因此具有通用性,能否因此否定其注册商标地位,将其予以撤销。
(二)通用名称的认定标准我国现行《商标法》中并没有规定在认定通用名称时所应当1杨黎明:《揭秘张裕解百纳商标的是与非》。
2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商标局,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商标评审委员会:《商标审查及审理标准》,2005适用的法律条文。
在司法实务中,具体认定通用名称时所依据的标准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2.同行业经营者约定俗成、普遍使用的名称和专家意见;3.专业工具书、辞典等公开出版物中记载的内容;4.诸如名意调查等消费者认知等。
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商标局与商评委为保证司法实务操作上的统一,特制定《商标审查及审理标准》。
按照《商标审查及审理标准》的规定,商标法中的通用名称是指国家标准、行业标准规定的或者约定俗成的商品的名称,包括全称、简称、缩写、俗称。
我国目前学术界及实务界对通用名称的主流观点为:除了法定的通用名称外,大部分商品的通用名称的确定,主要源于社会的约定俗成,既要得到社会或某一行业的广泛承认,由于规范化。
这是商品通用名称概念本质的特征,也是判定商品通用名称的主要依据。
1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的李燕蓉法官在谈及“‘子弹头及图’商标争议行政诉讼案”时就认为,“通用名称应具有广泛性、规范性的特征。
就通用名称的广泛性而言,其应该是国家或者某一行业所共用的,仅为某一区域或部分区域所使用的名称,不具有广泛性;就规范性而言,其应该符合一定的标准,反映一类商品与另一类商品之间的根本区别,而且应该指代明确。
”2在本案中,“解百纳”从产生之初的仅由张裕公司在其特定品味的葡萄酒上使用,发展至现在的被我国整个葡萄酒行业广泛而普遍的使用在其葡萄酒包装上,从而使得其具有适用上的广泛1黄晖:《商标法》,北京,法律出版社,2004年版,第57页。
性;至于规范性,因我国葡萄酒行业各个酒业公司均在其葡萄酒上打着“解百纳”的旗号,其已脱离了张裕集团所一直坚持的仅在高级干红葡萄酒上使用“解百纳”标志的初衷,且发展至今,“解百纳”已形成了葡萄酒的代名词,因而,该标志也具有一定的规范性,应属于通用名称的范畴。
根据以上分析,“解百纳”经过我国葡萄酒行业广泛而普遍的使用,已具有通用名称的两大特征,因而对其性质应不存在疑义。
但由于张裕集团自1939年至今一直在其高级干红葡萄酒上使用“解百纳”这一标志,且七十几年来始终如一日的注重使用该标志的葡萄酒的品质,使所有使用这一标志的张裕葡萄酒的品味维持在一定的高度。
除此之外,张裕集团生产的“解百纳”高级干红葡萄酒与其他酒业生产的葡萄酒所使用的葡萄产地亦不相同。
其所用于酿造“解百纳”高级干红葡萄酒的葡萄产自于有“东方的波尔多”之称的烟台,并以蛇龙珠为主要原料,加之其独有的系统酿制技术成就了张裕“解百纳”的独特风味。
从而,张裕“解百纳”与其他酒业生产出的葡萄酒相比较而言具有显著区别,不仅社会辨别度高,而且所占市场份额也较大。
同时,根据可靠数据显示,受调查人群中,75%以上的消费者认为“解百纳”标志应为张裕集团专有。
由此可见,张裕集团经过对“解百纳”标志的长期使用,已形成了其特有的品牌效应,社会识别度高且具备商标注册的一个实质性要件——显著性,根据我国《商标法》第11条的规定,商品的通用名称经过使用取得显著特征,并便于识别的,可以作为商标注册。
1因此,张裕集团可以此为依据向商标局申请核准登记“解百纳”为其注册商标。
三、通用名称被核准为注册商标的后果(一)商标所有人的使用及其限制商标所有权人有权在其所申请使用的商品或服务上使用该注册商标,并可通过签订许可协议的方式从而使得他人可在一定时间、一定地域范围内使用该注册商标,同时也有权禁止他人在未经许可的情况下不正当的使用其注册商标。
当然,鉴于通用名称的特殊性,且为平衡个体企业与整体企业利益,商标所有权人并不能因其取得商标所有权而因此有权对抗或禁止他人对该标志的合理、正当的使用,其负有容忍他人对该标志予以正当使用的义务。
本案中,张裕集团可依据《商标法》第11条的规定取得“解百纳”的商标权,并依法享有《商标法》所规定的相对应的权利。
只是,其在享有权利的同时并不能以此来对抗其他合理使用“解百纳”标志的酒业公司,即其他酒业依然可以合理、正当地在其所生产的葡萄酒上使用“解百纳”的标志,商标所有权人对此应负容忍义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