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海底地形的类型与成因演示文稿
海底地形的类型与成因演示文稿
B.地幔物质从中脊的顶部裂谷带涌出,冷却凝结形成的
C.地幔物质的对流将新洋壳不断向两侧推开,海底不断扩
张形成的
D.地幔中物质对流的结果
(4)图中③处岛屿是
()
A.大陆板块受挤压,上拱隆起形成的
B.地幔物质从中脊的顶部裂谷带涌出,冷却凝结形成的
C.地幔物质的对流将新洋壳不断向两侧推开,海底不断扩
张形成的
D.地幔中物质对流的结果
解析 此题组考查海底地形分布及成因。第(1)题,大洋中 脊是新洋壳的诞生处,其附近地层年龄较小,故图中①处是 大洋中脊。第(2)题,③不在洋壳上,可排除;①②④中, ④离大洋中脊最远,应是地层年龄最大的。第(3)题,②是 洋盆,是海底扩张的结果。第(4)题,③是亚欧大陆东部的 岛屿,是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碰撞挤压、大陆板块上拱形 成的。
想一想
• 2、观察图2.22南美秘鲁、智利沿岸和东亚 日本沿岸的地形,你有何发现与疑问?与 同学讨论交流?
•1、两图中岛弧、海沟、海岸山脉怎 么形成? •1、海底地形组合一样?有何不同? 为什么?
课堂总结
考点二 海底地形的分布及形成 从大陆边缘到大洋中心,海底地形分成大陆架、大陆坡、 岛弧、海沟、洋盆和洋中脊等类型。
大陆架 向外延 伸的部
分
岛弧外 大陆与洋
缘,一 盆的过渡
般是大 海沟与洋中 地带,分布
陆坡与 脊之间 于大陆坡
洋盆的 的前缘
分界线
大洋中心
200 m 以内 200 m~ 4 000 m
深度浅,坡度 缓,光照、营 养物质和海 洋生物丰富
坡度大
- 弧形分布
-
4 000 m~
-
6 000 m
中轴为裂
深度大,地
• 4、如何描述岛弧与海沟的位置与特征?如何 说明其成因?各大洋都有岛弧与海沟?海沟与 板块边界类型有何对应关系?
江苏,该钻井平台所在地的海底地形类型是 ________,其形态特点是___________。
(1)大陆坡 坡度较陡
问题探究二
• 5、海底扩张说的主要观点是什么?描述洋盆、 洋中脊的地形特点?为什么?洋中脊与板块边 界类型有何对应关系?
海底地形的类型与成因演示文稿
•
课程标准:
• ●观察海底地表图,运用海底扩张与板块 构造学说的主要观点,解释海底地形的形 成和分布规律。
•
考试内容:
• 1海底扩张的主要观点
• 2板块构造学说的主要观点
• 3海底地形的形成和分布规律。
阅读课文:海底地形的分布和形成
•
复习指导
• 1.能据图说出海底地形的类型名称。
• 2.能据图说出海底地形分布规律。
• 3运用海底扩张说与板块构造学说的主要观 点,解释海底地形的形成和分布。
问题探究一
• 1、海底地形有哪几种类型?会据海底地形分 布图判断吗?
• 2、海底地形有何分布规律?怎么描述?与年 龄大小有何相关性?为什么?
• 3、板块构造学说主要观点是什么?如何描述 大陆架和大陆坡的位置与特征?大陆架与何种 海洋资源分布有关?为什么?
想一想
• 1、观察亚洲东部、南美洲西部、欧洲西部 的大陆架向洋盆过渡的海底地形剖面图, 通过比较,你有何发现与疑问?交流?
举例
• 1、说说三地与A、B、C剖面图各有何对应 关系?
• 2、 A、B、C三图的大陆架向洋盆过渡的海 底地形分布规律一样?有何不同?为什么?
• 3、各大洋大陆架与大陆坡的深浅、坡度、 宽窄一样?为什么?
课外作业
• A.【选修2——海洋地理】(原创) • 读海底地形分布图,回答:
• (1)北太平洋东西两侧海底地形有何不同? 为什么?(7分)
• (2)图示大陆架若进行围海造陆,对地理 环境有何不利影响?(8分)
谷,裂谷两
壳活动相对
深度大
侧群峰对
稳定,地形
峙,内壁陡
较为平坦
峻
试题研究
真题 2 读“大陆边缘向洋盆过渡示意图”,完成(1)~ (4)题。
(1)图中表示洋中脊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2)图中洋底地层年龄最老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3)图中②是
()
A.洋壳在地幔物质对流上升的顶托作用下形成的
答案 (1)基岩海岸 港口建设、滨海旅游。 (2)① 靠近大陆,可接受来自大陆的河流沉积物和营养盐; 坡度较缓,深度较浅,阳光可透射至海底,饵料丰富,因此 海洋生物繁盛。 (3)海沟 狭长而深凹。 (4)地幔物质从洋中脊顶部裂谷带涌出,冷却凝结形成新的 洋壳;新洋壳不断生长,随着地幔物质的对流向两侧推开, 海底不断扩张形成洋盆。 (5)①>②
• 6、洋中脊在三大洋中分布位置与形状一样吗? 说说你的看法?
• 7、洋盆、洋中脊怎么形成?用何种观点解释? 洋中脊多在海底吗?试举例?
• 8、请在世界地图上找出不同发育阶段的海洋, 并解释其形成过程。
• 9、你认为从洋中脊中轴向大洋边缘沉积物的 厚度可能发生什么变化?与海底地形年龄大小 有何对应关系?
答案 (1)A (2)D (3)C (4)A
课堂检测
2.读“某区域等深线图”,回答问题。
(1)海域西北部的海岸最常见的类型是________________, 并说出其主要利用方式。 (2)序号①~④所示海域中,海洋生物繁盛的是__________, 为什么? (3)按照板块构造学说,地形③是________________,它具 有怎样的地形特点? (4)根据海底扩张学说,地形④是如何形成的? (5)根据海底扩张学说,比较①和②海底岩层的年龄大小。
图示
大
洋
海底 大陆
海洋
陆 岛弧
中
地形 架
沟盆
坡
脊
地幔物 洋壳在
质的对 地幔物
大陆板块 板块俯冲
流向两 质对流
受挤压, 带动洋底
成
侧推开, 上升的
- - 上拱隆起 下倾、陷
因
海底不 顶托作
形成 落形成
断扩张 用下形
形成
成
板块构造说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海底扩张说
位置 水深 特点
从低潮线起 向海洋方向
延伸 至坡度显 著增大的 地方为止
解析 第(1)题,结合海域西北部海岸特征判断海岸类型及 开发利用方式。第(2)题,靠近大陆的浅海大陆架海域利于 渔场发育。第(3)题,③地形为海沟,是大洋板块向下俯冲 到大陆板块以下形成的。第(4)题,④处为洋盆,是地幔物 质的对流向两侧推开,海底逐渐向外扩张而成。第(5)题, 距离洋中脊越远,岩石年龄越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