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青风公司审计案例看销售与收款循环审计”案例说明书一、本案例要解决的关键问题本案例要实现的教学目标在于:本案例旨在引导学员通过了解被审计单位的行业状况及总体经济环境,并运用分析程序确定存在重大错报风险的审计领域,帮助学员更好地理解风险评估程序的必要性及其作用。
同时引导学员进一步理解“销售与收款循环”的相关内部控制以及收入确认的支持性证据、收入确认的条件和时点、应收账款的函证程序等重要的实质性审计程序。
二、案例讨论的准备工作为了有效实现本案例目标,学员应该具备下列相关知识背景:1、理论背景风险导向审计的主要特点;风险评估程序中了解被审计单位及其环境的重要性;将分析程序用作风险评估程序;销售与收款循环的内部控制;销售与收款循环的实质性审计程序。
2、行业背景2011年整个风电行业在数年的狂飙突进之后步入拐点,由于风电产能过剩,加之安全事故频发;在政策层面,在国家一系列调控措施后,开始有意识放缓风电产业的发展步伐。
随着国家对风电项目审批门槛的收紧,2011年国内风电发展步伐骤然减速。
在国家政策的威力下,投资过热的风电行业明显降温。
与此同时,盲目上马还带来了风电并网、风机质量等一系列问题。
首先,风电的“超速”发展遭遇并网难题。
目前电网已经成为风电发展的重要瓶颈,大规模风电并网对电力系统的规划和运行带来了巨大的挑战。
其次,竞争加剧风机质量堪忧。
近些年来,很多国营企业、民营企业、合资企业纷纷上马风电项目,使得风电整机制造企业竞争进入白热化阶段。
风电机组价格正一年下一个台阶,这必然以牺牲质量为代价。
再次,国家新政令风电行业利润下降,经营压力增大。
新政出台后,风机制造企业业绩下滑、资金流趋紧、毛利下降等问题也显现出来。
由此可见,中国的风电产业在持续的低价压力和国内风电装机增速放缓的压力下,设备商负重前行。
3、制度背景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第1211号:通过了解被审计单位及其环境识别和评估重大错报风险;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第1141号:财务报表审计中与舞弊相关的责任;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第1312号:函证;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第1313号:分析程序。
三、案例分析要点1、需要学员识别的关键问题本案例需要学员识别的主要知识点包括:风险评估程序中了解被审计单位及其环境、分析程序的运用、“销售与收款循环”的内部控制以及收入确认的支持性证据、收入确认的条件和时点、应收账款的函证程序等重要的实质性审计程序。
2、推荐解决问题的方案及具体措施(1)请结合行业或总体经济环境,评价注册会计师的风险评估结果。
针对思考题1,教师应组织学员开放式讨论,并从以下几个方面引导学员展开讨论:首先,根据案例资料,“风电的超速发展遭遇并网难题,电网建设无法跟上风电装机的迅速发展”,“由于风电产能过剩,加之安全事故频发”,故国家在政策层面对风电行业提出了相关调控措施,有意识放缓风电产业的发展步伐。
“随着国家对风电项目审批门槛的收紧,2011年国内风电发展步伐骤然减速。
”这一情况反映出,这种政策的变化将直接对青风公司的经营活动产生影响。
“十二五”期间首批核准的风电项目规模普遍低于各地发展风电的预期,这也将导致“客户需求增速回落”。
而注册会计师在了解被审计单位及其环境时,对“客户需求大幅下降”的风险评估结果是“不存在”,这一点与当时企业所处的“投资过热的风电行业明显降温”的行业状况明显不符。
其次,根据案例资料,“近些年来,很多国营企业、民营企业、合资企业纷纷上马风电项目,使得风电整机制造企业竞争进入白热化阶段”、“风电机组价格正一年下一个台阶”。
而注册会计师对“竞争激烈或市场饱和”的风险评估结果是“不存在”,这一点也与行业状况明显不符。
再次,案例资料中提到“国家新政令风电行业利润下降,经营压力增大”,“新政出台后,风机制造企业业绩下滑、毛利下降等问题也显现出来”、“风电企业资金流趋紧,经营压力迅速增大”,而注册会计师在工作底稿中对“竞争激烈或市场饱和,且伴随着利润率的下降”、“所在行业或总体经济环境中经营失败的情况增多”的风险评估结果是“不存在”,这一点与当时风电行业所处的竞争与压力环境明显不符。
(2)请根据青风公司2007-2011年的财务报表数据,运用分析程序确定存在重大错报风险的审计领域。
(思考题2)首先,从销售收入的真实性入手分析青风公司的重大错报风险领域。
表1:青风公司历年应收账款周转情况分析表注:应收账款周转率=营业收入÷[(应收账款期初余额+应收账款期末余额)÷2]其中:2007年由于数据受限,应收账款周转率=营业收入÷应收账款期末余额应收账款周转天数=365天÷应收账款周转率表1数据显示,青风公司的应收账款周转率逐年下降,应收账款周转天数从2010年的116天增加至2011年的364天,应收账款周转速度大幅下降。
表2数据进一步将青风公司的应收账款周转情况与全部上市公司及同行业其他机械制造业公司数据进行比较,分析其在收入确认领域是否存在舞弊风险。
表2:2011年上市公司的应收账款周转天数分布单位:天注:应收账款周转率=营业收入÷[(应收账款期初余额+应收账款期末余额)÷2]应收账款周转天数=365÷应收账款周转率根据2001年证监会行业分类代码,制造业公司选择行业代码为“C”的上市公司;机械类制造业公司选择行业代码为“C7”的上市公司。
相关指标计算的数据来源于WIND数据库。
表2数据显示,2011年全部上市公司的应收账款周转天数中位数为44天,在95%分位数,周转天数为184天;进一步分析制造业公司/机械类制造业公司的相关数据,结果显示应收账款周转天数的中位数为50天/77天,在95%分位数,周转天数为182天/241天。
由此可见,相对于全部上市公司而言,机械类制造公司的应收账款周转速度略为缓慢。
而青风公司2011年的应收账款周转天数从116天迅速上升至364天,远远超过同行业其他企业的平均水平,甚至远超过同行业95%分位数水平。
这种异常的变动趋势注册会计师需要重视,并应当将青风公司的销售与收款循环作为存在重大风险的审计领域,同时需要警惕被审计单位虚构收入的可能性。
其次,从销售成本的真实性入手分析青风公司的重大错报风险领域。
表3:青风公司历年存货周转情况分析表注:存货周转率=营业成本÷[(存货期初余额+存货期末余额)÷2]其中:2007年由于数据受限,存货周转率=营业成本÷存货期末余额存货周转天数=365天÷存货周转率表3数据显示,青风公司的存货周转率也逐年下降,存货周转天数从2010年的216天增加至2011年的419天,存货周转速度大幅下降。
表4数据进一步将青风公司的存货周转情况与全部上市公司及同行业其他机械制造业公司数据进行比较,分析其在收入确认和成本结转领域是否存在舞弊风险。
表4:2011年上市公司的存货周转天数分布单位:天注:存货周转率=营业成本÷[(存货期初余额+存货期末余额)÷2]存货周转天数=365÷存货周转率根据2001年证监会行业分类代码,制造业公司选择行业代码为“C”的上市公司;机械类制造业公司选择行业代码为“C7”的上市公司。
相关指标计算的数据来源于WIND数据库。
表4数据显示,2011年全部上市公司的存货周转天数中位数为91天。
进一步分析制造业公司/机械类制造业公司的相关数据,结果显示存货周转天数的中位数为95天/114天,在95%分位数,周转天数为370天/312天。
青风公司2011年的存货周转天数从216天迅速上升至419天,远远超过同行业其他企业的平均水平,甚至超过同行业95%分位数水平。
这种异常的变动趋势注册会计师也需引起重视,并应当结合应收账款周转率的变动趋势将青风公司的销售与收款循环作为存在重大错报风险的审计领域,同时需要警惕被审计单位虚构收入,少转成本的可能性。
在收入确认领域,注册会计师比较常用,且比较重要的分析指标为应收账款周转率和存货周转率。
因为当企业虚构收入、少转成本时,收入往往记入应收账款科目,故引起应收账款余额的大幅度异常增加,从而导致应收账款周转速度迅速下降。
当企业少转成本时,往往会使存货的余额大幅增加,营业成本减少,故使存货周转速度也迅速下降。
同时教师也可以根据学员的分析情况,鼓励学员大胆探讨其他财务指标的异常变动趋势,例如:销售收入变动幅度、销售毛利率或销售收入与销售费用之间的关系等财务指标,用以识别可能发生重大错报风险的领域。
(3)结合以上分析,你认为注册会计师是否应当了解和评价“销售与收款循环”的内部控制设计和运行?为什么?(思考题3)根据以上分析程序,注册会计师应当确定青风公司的销售与收款循环为重点审计领域。
同时结合思考题1中对行业状况以及总体经济环境的分析,青风公司在上市第一年,有高估收入的动机和压力,可能在与商品相关的风险和报酬尚未全部转移给客户之前确认销售收入。
根据《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第1211号-通过了解被审计单位及其环境识别和评估重大错报风险》的第三十二条规定,“如果认为存在特别风险,注册会计师应当了解被审计单位与该风险相关的控制(包括控制活动)”。
在第三十一条的规定中提到,“若风险属于舞弊风险,且与近期经济环境的重大变化有关,则应当判断为特别风险”。
同时在《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第1141号-财务报表审计中与舞弊相关的责任》的第二十八条规定,“注册会计师应当将评估的由于舞弊导致的重大错报风险作为特别风险。
如果此前未了解与此类风险相关的控制,注册会计师应当了解相关控制,包括了解控制活动”。
所以在本案例中,注册会计师应当了解和评价“销售与收款循环”的内部控制设计和运行,而注册会计师“未对确认收入的流程控制点,如客服部提供的项目日动态表、货到现场后设备验收单进行描述”是不符合审计准则要求的。
(4)请评价注册会计师对于“销售与收款循环”的进一步实质性程序。
针对思考题4,教师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引导学员展开讨论:①青风公司确认收入的关键证据是吊装单,根据青风公司2011年审计工作底稿,大部分吊装单仅有个人签字,无业主方的盖章确认。
注册会计师针对以上情况未实施程序进一步确认签字的合法性及有效性。
注册会计师应当对上述吊装单的可靠性予以评价,如果有迹象表明吊装单不可靠或个人签字无效,注册会计师应当实施适当的审计程序予以证实或消除疑虑。
例如:可考虑向业主方发函询证设备吊装情况,或对设备吊装情况进行复核,或要求业主方在吊装单上加盖单位公章而不是个人签章。
另外,对于大部分吊装单未注明吊装日期,注册会计师应当考虑收入确认的时点问题,是否有提前确认收入的可能性?在实务工作中,类似吊装单这种验收结项单据经常作为收入确认的关键证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