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四章 物质的特性知识点复习提纲

第四章 物质的特性知识点复习提纲

第四章 物质的特性知识点复习提纲

一、物态变化:

自然界中的物质一般存在有三种状态: 、 和 。物质状态的变化一般伴随着

的变化——吸热和放热。固体

、液体

、固体

都需要吸热,液体

、气体

、气体

都需要放热。

(一)熔化和凝固

1、熔化是物质由

变成

的过程,从液态变成固态的过程叫做

。图甲为 的熔化图像,其中AB段表示固体

阶段;BC段表示晶体 阶段,此阶段 吸热,但温度基本 ,这个固定的熔化温度即为 ;CD段表示 态升温阶段。图乙为 的熔化图像,温度不断 ,直至全部变为 。

2、说出几种晶体

。非晶体

3、如图:某种晶体的熔化与凝固图像,在图像的AB、BC、CD、DE、EF、FG段中。晶体处于固态的是

段,处于液态的是

,处于固液共存的是

段,温度升高的是

段,温度降低的是 段,温度不变的是 段,吸热的是

段,放热的是 段。

(二)汽化和液化

1、汽化是物质由

变为

的过程,液体汽化时要

大量的热,它有两种表现形式

和 。两者有以下联系点:相同点: 不同点:(1)

(2)

(3)

(4)蒸发时会从液体内部 ,具有 效果;沸腾时需从外界 大量的热。

2、影响同种液体蒸发快慢的因素有 、 、 、 。 加快蒸发的例子: 。

减慢蒸发的例子:

3、人能利用

的蒸发来调控体温,人的正常体温一般保持在

之间。正常体温是体内

维持相对平衡的结果。医生给发烧病人身上擦酒精使病人体温

4、在水沸腾实验中,最后根据实验记录只有98摄氏度的原因是: ,在沸腾前看到了气泡从水中冒出来的原因是: ,体积变化情况是:

,在沸腾时看到了气泡从水中冒出来体积变化情况是

5、沸点低的物质在实际生活中有特殊的作用,冷冻疗法就是利用

的特性,让其

在常温下迅速 ,而暂时失去痛感。

6、液化是物质从 变为 的过程。气体液化时要 大量的热,所以100℃的 比100℃的 对人的烫伤要 得多。水蒸气是无色、无味的气体,人眼是看不见的,烧开水时水面出现大量的“白气”是高温水蒸气遇冷空气后

成的小水珠。

7、要使液体液化的两种方法是:

(三)升华和凝华:

1、升华是物质从

直接变成

的过程。凝华是升华的

过程。升华需要

热,凝华会

热。冬天衣服冻干是

的结果;严寒的冬季,北方地区玻璃窗上出现的“冰花”是室 水蒸气 的结果。樟脑丸放人衣箱后会 成杀虫的气体,初冬季节水蒸气会 在草和地面上形成霜。

2、解释自然界中雨、云、雪、露、雾、霜的形成依次是: , , , ,

, 。

3、试试看:说出物态变化的过程,并判断吸热放热情况

1)春天,冰封的湖面开始解冻

2)夏天,打开冰棍纸看到“白气”:

3)洒在地上的水变干:

; 4)冬天,冰冻的衣服逐渐变干: ;

5)深秋,屋顶的瓦上结了一层霜:

6)冬天的早晨,北方房屋的玻璃窗内结冰花:

7)樟脑球过几个月消失了:

8)出炉的钢水变钢锭:

9)冬季带眼睛的人进入室内,镜片上会蒙上一层小水珠:

10)在寒冷有微风的早晨,看到的雾凇现象: 。

4、夏天,小林为了解渴,从冰箱里拿出一支棒冰,小林发现棒冰上粘着“白花花”的粉;一剥去包装纸,棒冰上就会冒烟;他把这支棒冰放进茶杯里,不一会,茶杯外壁会出“汗”。你能帮助解释这些现象吗?( )

A、凝固、升华、凝华 B、凝华、汽化、熔化

C、熔化、升华、汽化 D、熔化、汽化、液化

5、火箭在飞行时,外壳与空气发生摩擦产生高温,,因此外壳上涂有一层特殊的材料,防止温度过高,其原理是:( )

A、材料升华吸热使温度降低 B、材料不传热使温度不升高

C、材料升华吸热使温度降低 D、以上说法都不正确

二、物质的构成:

1、分子是构成物质的

。但也有许多物质是由

等微粒构成的。分子的基本性质:(1) ;(2)分子之间有空隙, 物质之间的间隙最大;分子的运动使两种不同物质

的现象,叫做扩散。

扩散大于

扩散大于 扩散。观察较大物质分子的器材是 ,观察细胞的仪器是

2、分子运动的快慢与 有关,物体的温度越高,分子的运动越 ,扩散现象就越 。蒸发是一种缓慢进行的汽化方式,从分子运动的角度看,蒸发实质上是处于液体

的分子由于运动离开液面的过程,而沸腾是处于 和 分子由于运动离开液体的过程。

3、蔗糖溶于水后证明它还没有消失的证据是: 。

4、分子运动跟温度有关,所以这种无规则的运动叫做分子的

运动,物体的温度越高,分子的

运动也越

5、冰融化成水后,体积会变小,这说明冰分子之间的空隙比水中的要 。

三、物质的溶解性:

1、物质的溶解性是某种物质在另一种物质中的

的大小。溶解速度是表示物质溶解时的 。 2、在一定的条件下,物质能够溶解的数量是

的。相同条件下,不同的物质溶解的能力是 。

3、物质的溶解能力随 的变化而变化:大多数固态物质的溶解能力随温度的升高而

;气体在液体中溶解时液体温度越高,气体溶解能力

,压强越大,气体溶解能力 。同一物质在不同的另一种物质里溶解能力 。

4、在物质的溶解过程中,有的温度会 ,要 热量;如 的溶解。有的温度会降低,要

热量,如

的溶解。

5、探究实验——食盐在水中溶解 的影响因素,体现了控制变量的重要性。

注意此实验的前提条件是,食盐的

一定,水的体积

一定,然后再来讨论影响因素。可能有的影响因有: 、 、 、 。

四、物质的酸碱性:

1、通过使用紫色石蕊试液可以知道 。使用pH试纸可以测定 ,pH的范围通常在 之间。PH ,溶液呈中性;pH<7,溶液呈 ,数值越 ,酸性越强;pH>7,溶液呈

,数值越

,碱性越强。

2、测定物质酸碱性强弱最常用、最简单的方法是

。使用方法:用

的玻璃棒

被测试的溶液,滴在

上,将试纸显示的颜色与

对照,看与哪种颜色最接近,从而确定被测溶液的

,根据pH便可判断溶液的 。

3、浓硫酸具有强的腐蚀性,使用时要十分 ,但如果皮肤上沾有浓硫酸,应立即用

再用 冲洗干净。

4、

性溶液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

性溶液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

5、说出日常生活中的一些酸性物质

,和碱性物质 。

五、物理性质与化学性质:

1、化学变化: 。物理变化: 。

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本质区别是

2、下列变化属于物理变化的有( )属于化学变化的有( )。

A.粉笔折断 B.木材燃烧 C.玻璃破碎 D.镁带燃烧 E.水变成冰 F.食物腐败 G.灯泡通电后发光放热 H.石蜡熔化 I、用橡皮泥捏成变形金刚

J、用铁矿石炼铁 K、钢铁生锈 L、煤饼燃烧

3、化学性质:

。物理性质:

4、电灯泡的灯丝是用金属钨做的,这主要是利用了钨的那种性质?这种性质是物理性质还是化学性质? 。

5、用嘴通过玻璃管向澄清的石灰水中吹气,可以发现石灰水变得浑浊不清,这个变化是物理变化还是化学变化? 。

6、“蜡烛会燃烧,蜡烛在燃烧”,文中指的是蜡烛的( )

A、前者指化学变化,后者指化学性质 B、前者指化学性质,后者指化学变化

C、前者指物理变化,后者指化学性质 D、前者指物理变化,后者指化学变化

下列性质中属于物理性质的有( ),属于化学性质的有( )。

A.镁带有银白色的光泽 B.镁带可以燃烧 C.铁有潮湿的空气中生锈

D.氧化铜是黑色的固体 E.水在100℃时沸腾 F酒精在常温时是液态

G、酒精能燃烧 H、酒精易挥发 I、 酒精是无色的

火柴燃烧时,发光、发热这一现象说明了( )

A、火柴在化学变化中存在物理变化 B、火柴在物理变化中存在化学变化

C、火柴在化学性质中存在物理性质 D、火柴在物理性质中存在化学性质

9、下列变化一定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爆炸 B、燃烧 C、升华 D、变色

10、判断镁条燃烧为化学变化的依据是( )

A、发出耀眼的强光 B、放出大量的热 C、镁条变短 D、生成了白色固体

11、在通常状况下,氢气是一种没有颜色、没有气味的气体,它难溶于水,据测定,在标准状况下,氢气跟同体积的空气相比,质量约是空气的1/14。纯静的氢气在空气里安静的燃烧,放出大量的热,将氢气通入盛有氧化铜的试管里,过一会儿再给氧化铜加热,黑色的氧化铜变为光亮的红色物质。根据上述内容,用简明的语言回答下列问题:

(1)氢气的物理性质有:

(2)氢气的化学性质是:

12、下列性质不属于物理性质的是( )

A、熔点 B、气味 C、溶解性 D、毒性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