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0年教师招聘考试真题[普通心理学试题部分]

2010年教师招聘考试真题[普通心理学试题部分]

9.28心理学一、选择题(2×20=40分)1. 下列选项中属于个性心理特征的是()A.注意B.思维C.理想D.能力2. 下列选项中属于心理学感觉范畴的是()A.某人去一个旅游景点旅游,对该景点感觉良好B.进到一个黑屋子中,眼睛感觉一片漆黑C.老李感觉小张是个有前途的青年D.来到一个陌生的地方,我感觉像进了迷宫3. 根据研究,下列哪种学习程度的记忆效果较好DA33% B.78% C.100% D.150%4. 小王去年去过长城,至今长城的映像还留在他的脑海中。

请问,这种映像属于(B )A.知觉B.表象C.想象D.思维5. 下列关于情绪的说法不正确的是(B )A.情绪的发展要早于情感B.情绪比情感稳定C情绪表现外显性D.情绪的生理性6. “江山易改,本性难移”和“人心不同,各如其面”说的分别是(C )A.个性的整体性和可塑性B.个性的稳定性和可塑性C.个性的稳定性和独特性D.个性的社会性和独特性7. 下列是我国小学生的一些需要,试用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指出哪项的层次最高(D )A.家庭的现代化B.安静的学习环境C.结交正直诚实的朋友D.搞小发明8.对于抑郁质的学生,教师在教育时应着重注意(D )A.有意安排各种困难,培养其克服困难的精神B.培养其压制情绪冲动的能力C.培养其当机立断的性格D.保护其自尊心,不公开批评他们,经常鼓舞他们,积极引导9.“一题多解”和“一事多写”是要培养学生的(B )A.聚合思维B.发散思维C.形象思维D.抽象思维10.下列哪项不属于一般能力(A )A.智力B.记忆力C.思维力D.注意力二、填空题(2×20=40分)1.反射根据产生的条件不同可分为非条件反射与___2.高级神经活动的的基本过程是兴奋过程与___3.意识有三个水平:无意识水平,前意识水平和___4.注意可分为无意注意、___、有意后注意。

5.注意的基本特征有:稳定性、广度、分配和___6.人能从纷繁的刺激物中主观地选择某些刺激物进行知觉,说明知觉具有___7.个人以感知过的事物为内容的记忆称为___记忆8.识记一般有三种方法:整体识记法,部分识记法和___9.发展创造想象的条件有创造动机,扩大知识范围,增加表象储备,积极思维活动与___10.___是心理活动的一种准备状态,这种准备状态有时有助于问题的解决,有时会妨碍问题的解决。

11.___是一种深入的,比较微弱而持久的情绪状态。

12.在记忆课文时,中间部分记忆效果常常不太好,其原因之一是由于___和倒摄抑制的影响。

13.意志行动的心理过程分为两个阶段___和执行决定的阶段。

14.___和独断性都是一直薄弱的表现。

15.___是指个体在完成某种任务时力图取得成功的动机。

16.兴趣的发展一般是由有趣到乐趣由乐趣到___。

17.卡特尔将特质分为表面特质和___。

18.我国较多心理学家认为___是智力的核心。

19.___是对个人任职活动的认知。

20.智力发展显著超过同年龄常态儿童的儿童被称为___。

三.简答题(5×3=15分)1.什么是注意的稳定性?影响注意的稳定性的因素有哪些?2.简述遗忘及影响以往的因素。

3.简述影响性格形成与发展的因素四.论述题(15×1=15分)试论述创造性思维以及创造性思维的发展五.材料分析题(1×15=15分)语文教学中通过创设真实场景,让学生表演、制作、辩论、演讲,在社区生活中展开学习,有利于产生角色效应,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有利于促进学生知识的掌握,能力的提高以及审美情景和道德感的发展。

用从情绪和情感分析上面材料的心理学原理。

七、简答题(本大题共3个小题,每小题8分,共24分)41.如何使学生掌握科学的概念?42.遗忘的规律与特点有哪些?43.怎样在教学过程中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八、论述题(本题满分15分)44.试论述教育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参考答案五、选择题23.B 24.A 25.A 26.C 27.D 28.A 29.C30.B 31.A 32.B 33.A 34.D 35.A六、填空题36.反射弧神经中枢37.发散推理38.操作的模仿操作的整合39.动力性胆汁质40.社会交换情境控制七、简答题41.(1)合理利用日常概念;(2)充分利用感性材料与经验;(3)注意“变式”在掌握概念中的作用;(4)要将词与感性材料相结合;(5)正确下定义;(6)在实际应用中掌握概念。

42.(1)不重要和未经复习的内容易遗忘。

(2)机械识记比意义识记、无意识记比有意识记易遗忘。

(3)艾宾浩斯的遗忘曲线规律表明,遗忘进程不均衡,有“先快后漫”的特点。

(4)关于遗忘的原因,消退说认为不经复习强化的内容,逐渐完全遗忘;干扰说认为主要由前摄抑制、倒摄抑制引起遗忘。

(5)遗忘还受动机和情绪的影响。

43.(1)教师要注意唤起学生的随意注意,提高学习的自觉性。

为此要做到明确本堂课教学的目的任务;创设“问题情境”,启发学生的思维;正确组织教学,严格要求学生。

(2)正确运用无意注意规律组织教学,教学环境的布置应有利于集中学生注意力,防止分散注意;教学方法丰富多样,有吸引力,防止单调死板。

(3)引导学生几种注意交替使用。

八、论述题44.(1)加强辩证唯物主义思维方法论的训练,学会全面地、发展地、实事求是地看问题。

(2)运用启发式方法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主动性。

(3)加强言语训练。

(4)发挥定势的积极作用,抑制定势的消极作用。

(5)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思维品质。

教育学部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3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26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4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把所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1.中国历史上最早提出“教学相长”的著作是A)A.《大学》B.《中庸》C.《学记》D.《春秋》2.实用主义教育流派的代表人物是(D )A.夸美纽斯B.赫尔巴特C.裴斯泰洛齐D.杜威3.教育心理起源论认为教育起源于(B)A.生产劳动B.模仿C.语言D.动物本能4.普通中小学经常组织诸如生物、物理、航模等兴趣小组,主要是为了(C )A.深化课堂教学B.培养竞赛人才C.因材施教,发展青少年个性特长D.充分发掘学有余力的学生的学习潜力5.西汉初期实行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文教政策体现了教育的(B )A.永恒性B.历史性C.相对独立性D.继承性6.1985年中共中央颁布《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指出要调整中等教育结构(B)A.大力加强普通高中教育B.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C.实现中等职业技术教育与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更好衔接D.进一步加强中等专业教育7.学生在教育过程中,处于(B )A.主导地位B.主体地位C.被动地位D.辅助地位8.教学的教育性主要体现在教学过程的哪一条基本规律中(D )A.间接经验与直接经验相结合的规律B.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体作用相统一的规律C.掌握知识和发展智力相统一的规律D.传授知识与思想品德教育相统一的规律9.“让学校的每一面墙壁都开口说话”,这是充分运用了下列哪一种德育方法(A)A.陶冶教育B.榜样示范C.实际锻炼D.品德评价10.在教育目的的问题上,实用主义教育流派的代表人物杜威所持的观点是(C )A.个人本位论B.社会本位论C.教育无目的论D.国家利益论11.教学过程的中心环节是(B)A.感知教材、形成表象B.理解教材、形成概念C.巩固与保持知识D.运用知识,形成技能技巧12.学生的“向师性”和模仿性的心理特征决定了教师的劳动具有A )A.示范性B.复杂性C.主体性D.长期性13.班集体形成的主要标志之一是C)A.成立了班委会B.开展了班级工作C.形成了正确舆论D.确定了班级工作计划二、境空题(本大题共5个小题,共10空,每空1分,共10分。

把答案填在题中横线上)14.现代三大教学理论包括美国教育家.布鲁纳的结构主义理论,前苏联赞科夫的教学与发展理论以及德国瓦•根舍因的范例教学理论。

15.教育目的规定了特定社会教育所培养的人的标准。

一般是指教育目的在各级各类教育机构的具体化。

16.小学生的思维以.具体形象思维方式为主,这是小学教学中必须贯彻直观性教学原则的依据。

17.教师的备课要求做好三方面的工作,即钻研教材了解学生设计教法。

18.历史上曾出现过两种相互对立的教学方法思想,即启发式和注入式。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3个小题,每小题8分,共24分)19.师生关系的本质是什么?我国社会主义新型师生关系的特点有哪些20.班主任工作的基本任务和具体方法各是什么?21.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应如何相互结合,形成正向的教育合力?四、论述题(本题满分15分)22.试论美育对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意义。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A 2.D 3.B 4.C 5.B 6.B 7.B8.D 9.A 10.C 11.B 12.A 13.C二、境空题14.布鲁纳范例教学15.质量规格培养目标16.具体形象直观性17.钻研教材了解学生18.启发式注入式三、简答题19.师生关系的本质是一种人际关系。

我国社会主义新型师生关系的特点是:(1)尊师爱生。

学生尊重教师是尊重知识、尊重文化的表现,教师热爱学生应是一种热爱祖国教育事业,关心人类未来的深层次情感。

教师要对所有学生一视同仁地关心爱护。

(2)民主平等。

这是我国社会主义新型人际关系的特点。

另外,在教学过程中,师生共同服从于对真理的探讨。

(3)教学相长。

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是同一过程的两个方面,两者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关系。

20.班主任工作的基本任务是带好班级,教好学生。

班主任工作的具体方法是:全面了解和研究学生;组织和培养班集体;做好个别教育工作;与家庭社会教育密切配合,统一各方面的教育力量;做好班主任工作的计划和总结。

21.(1)学校教育占主导地位。

(2)家庭、社会和学校相互支持,目标一致。

(3)加强学校与家庭之间的相互联系。

(4)加强学校与社会教育机构之间的相互联系。

四、论述题22.美育能促进教育目的实现,促进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

具体表现为:(1)美育可以促进学生共产主义道德品质的形成,它对于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陶冶心灵,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具有特殊的功效。

(2)美育能促进学生智力发展,扩大和加深他们对客观现实的认识。

(3)美育具有怡情健身作用,可以增进身心健康,促进体育。

心理学部分五、选择题(本大题共3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26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4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把所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23.心理学是研究人的下列哪种选项的科学(A )A.心理现象及其规律B.心理过程C.认识过程D.心理特征24.早晨的学习效果一般较好,这是因为这一阶段的学习不受下列哪一选项的干扰(A )A.前摄抑制B.倒摄抑制C.单一抑制D.双重抑制25.大学生在记课堂笔记时对汉字字形结构正误的注意属于(D)A.随意注意B.不随意注意C.无意注意D.随意后注意26.思维的过程不包括(D )A.分析与综合B.判断与推理C.比较与抽象概括D.系统化与具体化27.直接影响活动效率,使活动顺利完成的个性心理特征是(C )A.性格B.气质C.能力D.兴趣28.气质的动力性特征受制于人的(C )A.兴趣爱好类型B.性格类型C.高级神经活动类型D.动机需要类型29.在智力技能形成的过程中,依据智力活动的实践模式,以展开的、外显的方式付诸实施的阶段是(C )A.原型定向B.操作定向C.原型操作D.原型内化30.下列哪种选项是韦氏智力量表中言语分量表的项目(D )A.完成图片B.排列图片C.实物组合D.数字推理31.提出归因理论的心理学家是(C)A.耶克斯和多德森B.马斯洛C.韦纳D.多伊奇32.动机水平适中,最有利于激发学习动机的理论(B )A.成就动机理论B.耶克斯-多德森定律C.成绩结构理论D.强化理论33.下面哪一种测验属于自陈式人格测验()A.罗夏克墨迹测验B.句子完成测验C.主题统觉测验D.明尼苏达多相人格测验34.这种人不重视社交,而重视物质的、实际的利益,他们遵守规则,喜欢安定,感情不丰富,缺乏洞察力。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