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马史诗》与古希腊文化
三、《荷马史诗》所蕴含的 古希腊文化观念
1.人生观
肯定现世人生的 幸福,赞美劳动, 渴望战斗,体现出 生机勃勃的乐观进 取精神和人本主义 精神。
2、战争观
肯定、称颂攻城夺地,可以赢得 荣誉、奴隶、财富的战争,满腔热 情地投入战斗,认为战争是建功立 业的“壮举”,无所谓正义与非正 义,侵略与反侵略的性质区分,体 现了古希腊人认识上的局限。
(二)古希腊文学的特征
1.鲜明的人本色彩和命运观念。 2.现实主义文学与浪漫主义文学并存。 3.种类繁多,且具有开创性 。
二、荷马史诗的形成
1.史诗的定义
古代民间文学的一种体裁,通常指以传 说或重大历史事件为题材的古代长篇民间叙 事诗。史诗主要歌颂每个民族在其形成和发 展过程中战胜所经历的各种艰难险阻、克服 自然灾害、抵御外辱的斗争及其英雄业绩。
世界五大史诗
《吉尔伽美什》(古巴比伦) 《伊里昂记》 (古希腊) 《奥德修记》(古希腊) 《摩珂婆罗多》 (古印度) 《罗摩衍那》(古印度)
《格萨尔王传》
一部不朽的英雄史诗。是在藏族古代神 话、传说、诗歌和谚语等民间文学的丰厚基 础上产生和发展起来的,代表着古代藏族文 化的最高成就,它通过对主人公格萨尔一生 不畏强暴、不怕艰难险阻,以惊人的毅力和 神奇的力量征战四方、降伏妖魔、抑强扶弱、 造福人民的英雄业绩的描绘,热情讴歌了正 义战胜邪恶、光明战胜黑暗的伟大斗争。
《荷马史诗》 与古希腊文化
一、古希腊文学
(一)古希腊文学的形成(天时地利人和) 1.地理与气候(自然环境):海陆交错、山峦重
叠。 2.政治与经济(社会环境):政治民主、言论自
由。 3.传统文化与外来文化(基石、催化剂):
克里特—迈锡尼文化是古希腊文学的基石; 随着海外贸易纷至沓来的东方文化,是促进 古希腊文学发展的催化剂。
(2)大约公元前9—8世纪时,一位盲诗人荷马以短歌为 基础,予以加工整理,最后形成了具有完整情节和统一的 风格的两部史诗——《伊里昂记》和《奥德修记》。
(3)公元前6世纪中叶,在雅典执政庇士特拉妥的领 导下,史诗才有了文字记录。
(4)公元前3—2世纪间,经亚历山大城的几位学者 校订之后,史诗有了最后的定本,流传至今。
复制的特洛伊木马 (图)
(2)《奥德修记》
欧洲文学史上第一部 以个人经历为题材的作 品。主要写奥德修历经 种种风险还乡的故事。
(3)主旨
《伊里昂记》以战争为题 材,广泛地反映了以战争为中 心的荷马时代的社会生活,歌 颂战争,歌颂英雄武功,是世 界文学中有军事题材的第一部 巨著。
《奥德修记》首先是一曲人的颂歌。歌颂 了人类智慧的伟大力量,歌颂了征服自然的 英雄主义精神。同时又是社会现实的反映。 奴隶制度下,新的道德规范——保护私有财 产和一夫一妻制的体现。奥德修斯不仅是英 雄,还是奴隶制萌芽时期理想化的奴隶主的 典型。
三、荷马史诗的意旨
1.史诗的取材
取材于有关特洛伊战 争的传说。三位女神争 夺“金苹果”,特洛伊 王子拐走斯巴达王后海 伦所致。
2.史诗的内容
• 《伊利昂纪》:欧洲文学 史上第一部战争题材的作 品。以阿基琉斯的愤怒为 主线,集中描写了第十年 五十二天的情景。
• “木马计”,里外呼应, 攻陷了伊利昂城。
认出之难,说出之难, 被认出之难。
《荷马史诗》的影响
荷马教育了希腊。 ——柏拉图
荷马的史诗以及全部神话,这就是 希腊人由野蛮时代带入文明时代的主要 遗产。
——恩格斯
2.盲诗人荷马
生活于公元前十一世纪至九 世纪间,靠行吟卖唱为生的民间 歌手 。利用了广为流传的特洛伊 战争传说,使史诗每一部分的内 容都服从于一个统一的布局,为 一个统一的主题服务,使史诗初 步定型。正是由于他的这一功劳, 后人把这两部史诗称作荷马史诗, 他所处的那一时代也被称作荷马 时代。
盲诗人荷马
第150-160行)
2.阿基琉斯
• 为“荣誉”而怒。 • 他并不想为一个女子而与
别人争斗,但如果这个女 子是他卓越战绩的一种证 明,那么无论谁夺走了他, 都是他这个英雄战士的奇 耻大辱。 • 尊重权威、严守等级秩序。 • 个体与社会、私欲与文明 的冲突。
3.奥德修斯
• 回家。 • 回家之难:归途之难,
5.婚姻观
摆脱原始杂婚制的 恶俗,肯定一夫一妻 制的文明新道德,但 男权思想占主导地位, 所谓忠贞观念只是对 女子的约束。
6.抢夺妇女的实质
古代抢夺妇女是父权制社会掠夺财富的 一种表现。妇女被物化,被当作男人的财 产和性奴隶。妇女被抢,侵占了被抢妇女 丈夫的私有财产。私有财产是不可侵犯的, 为此引发战争,是为了争夺和抢劫财富, 包括也应如此。
3.英雄观
冷兵器时代的英 雄强悍、勇武、机 智,是氏族的支柱 和骄傲。古希腊人 对作战双方的英雄 都持赞美、敬慕态 度,不存偏见。
4.命运观
认为命运是神秘莫测、刁钻邪恶的强大 的异己力量,人在命运面前是无奈的、悲 观的,但人始终在抗争。
人在与命运搏斗的过程中,显示出可贵 的意志力量、智慧力量和道德力量,即便 在现实中失败了,却在道义上赢得胜利。
四、主要人物评析
1.海伦:美丽不属于她,而是国家荣誉的象征。 很像森林深处爬在树上的知了, 发出百合花似悠扬高亢的歌声, 特洛亚的长老们坐在望楼上, 他们望见了海伦来到了望楼上面, 便彼此轻声说出有翼飞翔的话语: “特洛亚人和胫甲精美的阿开奥斯人, 为这样一个妇女长期遭受苦难 无可抱悲,看起来她很像永生的女神。”(第三卷
3.荷马史诗的形成
(1)公元前12世纪末,在希腊半岛南部地区的希腊 人(阿凯亚人)和小亚细亚西北部的特洛伊人之间发生了 一次为时10年的战争,最后希腊人毁灭了特洛伊城。战争 结束后,在小亚细亚一带便流传着许多歌颂这次战争中的 氏族部落首领的英雄事迹的短歌,在传诵过程中,英雄传 说又同神话故事交织在一起,由民间歌人口头传授,代代 相传,每逢盛宴或节日,在氏族贵族的官邸中咏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