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BL行动研究案例(精)
二、为什么要采用行动研究
行动研究是一个螺旋式加深的发展过程,强调实际工作者主动 研究,探寻解决自己工作中所遇困难的方法。 对形成的设计理论通过行动研究方法进行验证、修改和完善。
PBL教学设计 观察、修改、反思 课堂教学实践
PBL行动研究的基本过程
1、确定初步设想,对设想进行考察,即通过分析资料判断 设想是否合理; 如果认为合理,则制定总体实施计划,在总体实施计划中同 时考虑打算进行几个行动步骤的计划; 进行第一轮行动,并对第一轮行动进行监测,了解其效果, 根据监测获得的资料,分析失败的原因,在此基础上修改总 体计划,对下一轮行动的步骤做出修改。 依次进行第二、三轮行动。
201~211
关于教学专题的选择的说明
由于网络环境下PBL教学设计的研究有理论和实践方面的研 究,为了提高样本的信度和效度,本研究选择了物理和地理 学科的相关教学内容作为研究专题。 一“文”一“理” “优势”学验教师进行PBL理论和研究方法的培训。 与实验教师共同制定试验研究专题研究方案 开发试验研究的PBL学科教学支撑环境
己讲课的欲望,很怕学生自己学不会,因为我发现学生在问题发现和制订计划 方面的能力很差” 出现这方面的问题作为本研究的指导者一方面要教师阐述在网络环境下PBL教 学设计进行课堂主要是要体现学生的主动性,让学生自主、合作的探究性的学 习方式,教师是扮演一个学习促进者的角色;另一方面,要指导和帮助教师做 好教学设计中的各个环节如问题情境、学习活动等设计。
总体计划
101~106
高中地理 “环境问 题”
总 体 计 划
2005年7 月至2006 年 3月
107~112
高中地理 “环境问 题及可持 续发展”
高中物理 “PBL电 阻 实验”
对理论研究 阶段提出的 网络环境下 PBL教学设 计
检验网络环境下 PBL教学设计内容 的合理性,内容要 素间的协调性以及 教学设计方法的可 操作性,在教学中 发现理论研究阶段 存在的问题。
各轮研究的重点和要注意的地方
第一轮: 重点:让师生逐渐熟悉网络环境下PBL的基本操作流程 注意问题:改变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注重师 生角色转变 教师 学习促进者;学生 问题的解决者。
各轮研究的重点和要注意的地方
第二轮: 重点:修正第一次行动研究中出现的问题 观察和探究网络环境下PBL学习环境设计和学习活 动设计的合理性及其可操作性 注意的问题:加强对学生的管理和引导
1、学生的时间安排与固有的课时安排有了比较大的冲突; 2、学生学习计划与学习管理能力还有待提高; 3、学生在问题解决过程中有了比较个性的答案但还是有生搬硬套的感觉
各轮研究的重点和要注意的地方
第三轮: 重点:1、修正前两次行动研究中出现的问题 ; 2、在学生学习过程中继续观察和发现学习环境设计 以及学习过程设计可能出现的纰漏
PBL行动研究案例
李广文 hqlgw@ 2007-09-21
南海区黄岐高级中学
一、要解决什么样的问题
探讨网络环境下基于问题的学习(PBL)教学设计的方法主 要内容和操作方法。 传统PBL与网络环境PBL的比较分析 网络环境证PBL教学设计方法的理论探讨 网络环境下PBL教学设计方法的理论研究
关于开展“PBL行动研究”的小结与体会
还有学生在反思中写道:“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把学习的主 动权交给自己,有点无所适从,不能够很好的计划和利用时 间,有些时候刚开始入门,一节课又完了”
在网络环境下PBL要求学生是问题的解者,首先要求学生掌握一定的信息技术技能和技巧, 这要求学生在上信息技术课的时候要认真学习;同时更主要的是要求学生在老师给的问题 情 境中如何去发现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法或策略(可以向研究性学习哪样)
关于开展“PBL行动研究”的小结与体会 1、注重沟通与理解,充分发挥团队的合力
由于本行动研究是由2个学科,多个班级和多名教师共同完成, 本人作为本试验研究的指导者,在执行过程中非常注重与实验教师和实 验班级的沟通,调动团队的积极性,最大限度地发挥团队力量。
关于开展“PBL行动研究”的小结与体会
如在第一轮行动研究中,由于教师对网络环境PBL教学设计 操作不是很熟悉,因此在课堂教学中还是按传统教学方式进 行授课。 如有的教师在反思中这样写道:“可以引导学生去学习但我控制不住自
关于开展“PBL行动研究”的小结与体会
3、由经验型教师向研究型教师的转变 通过开展PBL行动研究,教师懂得了用研究方法去解决 课堂教学中的存在的问题,而不是“想当然”或者是“我认 为….”,逐渐由经验型教师向研究型转变。并积极申报课题 开展试验研究。
课题《网络环境下学生自主学习的探究》 课题《高中信息技术资源建设和应用研究
关于开展“PBL行动研究”的小结与体会
2、通过开展PBL行动研究,教师熟练掌握了网络环境下PBL教学设计的方 法及操作流程。对开展网络环境下课堂教学和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充满 信心。 主要表现: 1)用网络备课室的人数更多了 2)教师自觉主动加强相关的学习并开发相应的网络课程,如 webquest探究性学习等 3)其它学科教师自动地加入到行动研究中来。 有些科任老师通过听课和旁听评课发现通过行动研究可以解决教学中 的实际问题,便带着自己的问题,开展行动研究,如生物科的邓伟锋和 英语科的左映红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