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2液压泵_船舶辅机详解
8-2-1 叶片泵 8-2-1-1双作用叶片泵的工作原理和结构
双作用叶片泵的工作原理 • 1.定子(内腔型线): 1)两段长半径圆弧 2)两段短半径圆弧 3)四段过渡曲线 • 2.转子: 有若干叶槽,内有叶片。旋转时, 叶片受离心力及液压力作用下, 外顶定子内壁,并在槽内往复滑 动。 • 3.配油盘: 在定子和转子两侧,盘上有两对 吸、排口,在定子、转子、叶片 和配油盘之间形成若干个工作空 间。
8-2 液压泵பைடு நூலகம்
• 液压泵的主要任务就是为液压系统供给足 够流量和足够压力的液压油,必要时能改 变供油的流向和流量。 • 容积式泵适合作液压泵。根据液压系统工 作压力的不同,多采用: 齿轮泵、螺杆泵、叶片泵、柱塞式油泵。
• 叶片泵有单作用、和双作用泵。
• 柱塞式变量油泵可依柱塞布置方式的不同 而分为径向柱塞式与轴向柱塞式两种,后 者又有斜盘泵和斜轴泵两类。
8-2-1-2 单作用叶片泵的工作原理
e
叶片在转过吸入区时,向外伸 出的速度较小,单靠离心力即 足以保证叶片贴紧定子。但实 际上是叶片底部分油槽分两段。 排出区+密封区一段;吸入区一 段。 倾角和倒角: 传统概念:单作用泵叶片后倾 角,后倒角。 新研究概念:单作用泵叶片径 向安装,后倒角
8-2-1-2 单作用叶片泵的工作原理
双作用叶片泵的组成
原理动画1
8-2-1-1-1 双作用叶片泵的工作原理
双作用叶片泵的工作原理
在定子、转子、叶片和配油 盘之间形成若干个工作空间。 叶片由短转向长半径时,叶 片间V增大,P降低,经配油 盘吸油 叶片由长向短半径时,叶片 间V减小,经配油盘的排出口 排油。 当叶片位于密封区时,正好 将吸、排口隔开。叶片间V不 变,没有困油问题。 每个工作空间回转一周,吸 排液体两次,故为双作用
2. 配油盘(难点★★★★)
配油盘上密封区圆心角()必须大于等于叶 片夹角(=2/z),否则使吸排腔沟通,造成 严重漏泄。 定子圆弧段圆心角()应大于等于配油盘上密 封区圆心角() ,否则产生困油现象。
三角槽的作用:在排出窗口的叶片转入端开有三角槽。 避免压力急增,造成液体冲击和噪音。
观看双作用叶 片泵原理影片
8-2-1-1-3双作用叶片泵的实例结构
一进二出,双联。 叶片顶部为弧形槽,槽内 有两孔通叶片底部,故顶、 底液压平衡。叶片被柱销 顶住,柱销在柱销孔内可 滑动,柱销孔底部通排出 压力油。
8-2-1-2 单作用叶片泵的工作原理
组成: 转子、定子、叶片、配油盘、 泵体、转轴。 e 结构: 定子内曲面为圆,转子外表 面为圆,转子随转轴转动,定、 转子有偏心e。 转子两端有固定的配油盘, 配油盘上开有同吸排油口的配 油窗口。
8-2-1-3内反馈限压式变量叶片泵
作用力Fx: 配油盘中线相对于定子中线顺转向 偏转了è角。排油P对定子的作用 力F便在定子中线方向产生分力 Fx。 当Fx小于补偿器弹簧预紧力时:
① 定子与转子的偏心距保持最大值 ② 泵的Q随排出P增加而稍有降低,如 特性曲线中AB段所示
限压式变量叶片泵
结论1、双作用叶片泵叶片前倾 角,后倒角。 结论2、单作用泵叶片后倾角, 后倒角。
8-2-1-1-2双作用叶片泵的结构
双作用叶片泵的流量与尺寸成正比: 影响叶片泵容积的效率的内部漏泄途径有: 1.配油盘与转子及叶片侧端的轴向间隙,对ηv 影响最大 。 2.叶片顶端与定子内表面的径向间隙,可自动 补偿 3.叶片侧面与叶槽的间隙,装复时以能缓慢自 由滑到槽底为宜。片、槽配合不可互换。 双作用泵因转子径向力平衡,轴不会弯曲 变形,轴向间隙可做得较小,故ηv可比齿轮 泵高,其中:双作用泵一般约在0.8—0.94范 围,单作用泵ηv在0.58~0.92之间。 单作用叶片泵流量的均匀性不如双作用叶片泵
原理动画2
8-2-1-1-2双作用叶片泵的结构
双作用泵结构动画
一、定子、转子、叶片 • 如图示出典型的双作用 叶片泵的结构。 • 双作用叶片泵一般使叶 片底部与排出油腔相通, 配油盘端面环槽C有小孔 与排出腔相通 • 双作用泵的叶片数Z应取 偶数(12个),保证转子 径向力平衡
8-2-1-1-2双作用叶片泵的结构
8-2-1-1-2双作用叶片泵的结构
叶片的倾角和倒角 • 双作用泵的叶槽在转子中不是 径向的,是顺转向朝前倾斜θ, 10° ~14 ° • 叶片端部倒角朝后,保证叶片 贴紧定子的内表面。
注意:此处的角度与前面的角度概 念不同。不要混淆。
(单作用泵采用后倾角后倒角,原 因定子上各点相对转子中心距离 变化较缓)。
Fx
PB
当排压大于PB时, Fx增大,使 定子向减小e的向移动,泵的Q即 随排压增加而迅速降低。当升到 Pc时,e减小到Qt=漏泄量,则 Q=0,有Pmax。
8-2-1-3内反馈限压式变量叶片泵
β
ε θ
8-2-1-1-2双作用叶片泵的结构
配油盘(难点★★★★)
配油盘上密封区圆心角 叶片夹角 定子圆弧段圆心角 应有 如果 则容积效率降低; 如果 则发生困油现象; 如果 则容积效率降低;
8-2-1-2 单作用叶片泵的工作原理
定子内腔型线是圆,转子 轴与定子偏心。逆时针回 转时,工作V右半转增大, 左半转V 减小。从两侧配 油盘的吸、排口吸排油。 会产生困油现象,但不太 严重。通过在排出口边缘 开三角形卸荷槽的方法即 可解决。 定子、转子和轴承受径向 力作用
单作用叶片泵
流量计算: 因为单作用叶片泵的叶片底部在吸排油区分别通吸 排油腔,工作时也参与吸排油液。故计算时无需考 虑叶片厚度的影响。 Qt=〔π﹙R+r﹚2- π ﹙R-r﹚2〕Bn×106 L/min 单作用叶片泵工作时转子承受不 平衡液压径向力,并且还属非卸荷 式叶片泵,故工作压力不能太高。 流量均匀性比双作用叶片泵差。 但通过改变偏心的大小和方向, 可做成转速恒定流量可调的无级变 量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