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阶段性测试三

阶段性测试三

阶段性测试三(细胞的能量供应和利用)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

第Ⅰ卷(选择题共45分)一、选择题(共30小题,每题只有一项符合题意,每小题1.5分,共45分)1.(2012·日照)下列生命活动中与ATP和酶密切相关的是()①植物根细胞从土壤中吸收水分②甲状腺激素的合成与分泌③人体的骨骼肌细胞排出代谢产物CO2④DNA分子的复制和转录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答案 C解析植物根细胞以土壤中吸收水分以及人体的骨骼肌细胞排出代谢产物CO2都是自由扩散过程,而甲状腺激素的合成与分泌和DNA分子的复制和转录都需要ATP和酶。

故C正确。

2.(2012·临沂)如图表示绿色植物细胞内部分物质的转化过程,以下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物质①、②依次是H2O和O2B.图中产生[H]的场所都是线粒体C.用18O标记C6H12O6,则产物水中会检测到放射性D.图示过程只能在有光的条件下进行答案 A解析由此图分析是细胞呼吸过程,在有氧呼吸的第二阶段,丙酮酸与H2O反应生成CO2和[H]、ATP,第三阶段由前二个阶段产生的[H]与O2结合产生H2O,故A正确。

3.在高中生物学实验中,有多个实验用到酒精。

下列有关酒精的叙述错误的是()A.用苏丹Ⅲ染液鉴定花生子叶中的脂肪时,酒精的作用是洗去浮色B.检测细胞呼吸的产物酒精时,用酸性重铬酸钾,颜色由蓝变绿再变黄C.提取叶绿体中的色素时,酒精的作用是作为有机溶剂D.制作洋葱根尖临时装片时,酒精和盐酸的混合液可以用于解离答案 B解析检测细胞呼吸的产物酒精时,用酸性重铬酸钾,颜色变灰绿色。

4.(2012·潍坊)下列关于酶的叙述,错误的是()A.酶通过为反应物供能和降低活化能来提高化学反应速率B.酶结构的改变可导致其活性部分或全部丧失C.测定脂肪酶活性时,应选择脂肪作为该酶作用的底物D.动、植物细胞质基质中均有催化葡萄糖分解的酶答案 A解析酶的作用是通过降低活化能来提高化学反应速率。

5.如图表示某生物膜上葡萄糖跨膜运输的过程,据图分析正确的是()A.该膜中的载体也能运输氨基酸B.这种运输方式可逆浓度梯度进行C.细胞产生的能量增加会提高运输速率D.载体在物质运输过程中形状发生改变答案 B解析载体在物质运输过程中形状要发生改变。

6.某同学设计了一个探究实验,把培养在完全营养液中、生长状况一致的3组某种植物幼苗分别放入甲、乙、丙三个完全相同的玻璃钟罩内(如图所示),其中甲不密封,乙、丙密封。

乙培养皿中盛有Ba(OH)2溶液,甲、丙培养皿中盛有蒸馏水,各培养皿中液体的体积相同。

该实验在光照充足、温度适宜的环境中进行。

从理论上讲,培养一段时间后,幼苗生长量()A.甲>乙>丙B.甲>丙>乙C.乙>甲>丙D.丙>甲>乙答案 B7.如图所示为不同培养阶段酵母菌种群数量、葡萄糖浓度和乙醇浓度的变化曲线,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曲线AB段酵母菌呼吸发生的场所是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B.曲线BC段酵母菌的呼吸方式为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C.乙醇含量过高是酵母菌种群数量从C点下降的主要原因之一D.T1T2时间段消耗葡萄糖量迅速增加的原因是酵母菌进行有氧呼吸答案 D解析T1T2时间段消耗葡萄糖量迅速增加的原因是酵母菌进行无氧呼吸,产生的能量少和酵母菌种群数量增多。

8.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相关实验,在整个实验过程中,所收集的气体体积的记录情况如表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0~2分钟时反应速率最大B.20~25分钟时气体体积不变,原因是酶已经反应完全C.增加马铃薯小圆片的数量,可以增加最终收集的气体体积D.增加过氧化氢溶液的浓度,反应速率不变,最终收集的气体体积增加答案 A解析从表中数据分析,在时0~2分钟时反应速率最大。

9.(2012·济宁)某生物兴趣小组想探究蔬菜不同叶片在叶绿素含量上的区别,选择了新鲜菠菜的“绿叶”、“嫩黄叶”,做“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

实验结果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解析由表中分析A项符合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

10.(2012·浙江)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不带有致病基因的个体也会患遗传病B.不含线粒体的细胞不会进行有氧呼吸C.不含叶绿素的细胞不会利用无机物合成有机物D.不含高尔基体的细胞不会合成分泌蛋白答案 A解析不带有致病基因的个体也会患遗传病,如染色体异常,也会患遗传病。

11.农田松土有利于农作物的增产,下列与农田松土有关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可促进植物根系的有氧呼吸,进而促进根系对无机盐离子的吸收B.可促进土壤微生物对腐殖质的分解,提高植株周围的CO2浓度,以提高光合作用速率C.去除田埂上的杂草,调整能量流动方向,使其尽可能多地流向对人有益的部分D.促进硝化细菌有氧呼吸,使其尽可能多地将氮气转化为硝酸盐,提高土壤肥力答案 D解析促进硝化细菌有氧呼吸,使其尽可能多地将氨气转化为亚硝酸和硝酸盐,来提高土壤肥力。

12.冬季修建一些温室大棚可为居民提供新鲜蔬菜,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一般情况下,大棚内的蔬菜进行光合作用利用的光都是自然光B.为提高产量,在阴雨天可适当提高大棚内的温度C.增施农家肥可提高大棚内的二氧化碳浓度,促进晚上暗反应的进行,有利于有机物的积累D.蔬菜中的叶绿素对光的吸收效率与光的波长呈正相关答案 A解析大棚内的蔬菜进行光合作用利用的光一般都是自然光。

13.(2012·威海)下列有关ATP的叙述,正确的是()A.ATP是生物体的主要能源物质B.合成ATP需要的能量可以来自细胞内蛋白质水解为氨基酸的过程C.在平静和剧烈运动状态下,细胞内ATP的含量都能保持动态平衡D.ATP分子由1个腺嘌呤脱氧核苷酸和2个磷酸基团组成答案 C解析细胞内ATP的含量在平静和剧烈运动状态下,都应保持动态平衡。

14.图甲表示细胞中某条生物反应链,图中a、b、c代表不同的酶,A、B、C代表不同的化合物;图乙表示酶活性与温度的关系。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①若a催化的反应被抑制,则A消耗速度加快②若B大量堆积,则很可能是b和c催化的反应被抑制所致③当图乙反应温度由t1调到最适温度时,酶的活性上升④酶活性在t1时比t2时低,表明t1时酶的空间结构破坏更严重A.①③B.②③C.①④D.②④答案 B15.下列关于生物跨膜运输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同一物质进入不同细胞的方式可以相同,如葡萄糖进入肝脏细胞和骨骼肌细胞B.不同物质进入相同细胞的方式可能相同,如氨基酸和核苷酸进入小肠上皮细胞C.同一物质进入相同细胞的方式可能不同,如水分子进入某些具有水通道蛋白的细胞D.不同物质进入不同细胞的方式可能相同,如乙醇进入小肠上皮细胞和钠离子进入神经细胞答案 D解析乙醇进入小肠上皮细胞的运输方式是自由扩散,而钠离子进入神经细胞的方式是主动运输。

16.以下关于实验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用花生子叶做脂肪的鉴定实验时,需借助显微镜观察B.用洋葱根尖做植物有丝分裂实验时,需要对其进行解离处理C.用于观察质壁分离与复原的洋葱表皮细胞也可用来观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D.探索细胞对淀粉酶活性影响的实验,不可以用斐林试剂代替碘液来对结果进行检测答案 C解析用于观察质壁分离与复原的洋葱表皮细胞是成熟的植物细胞,细胞不能进行细胞分裂,不能用来观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实验。

17.(2012·潍坊)如图表示大气温度及氧浓度对植物组织内产生CO2的影响,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A.从图甲可知细胞呼吸最旺盛的温度为B点所对应的温度B.图甲曲线变化的主要原因是温度影响与呼吸作用有关的酶的活性C.图乙中DE段有氧呼吸逐渐减弱,EF段有氧呼吸逐渐增强D.和D、F点相比,图乙中E点对应的氧浓度更有利于贮藏水果和蔬菜答案 C解析图乙中DE段无氧呼吸应逐渐减弱。

18.(2012·莱芜)为探究其淀粉酶作用的最适温度,下列设计中不合理的是()A.设置预实验B.底物和酶混合前分别使其达到预设温度C.底物与酶量都是固定的D.用斐林试剂测试产物量确定因变量答案 D19.ATP是细胞内的能量通货,下列关于ATP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ATP在细胞内的需要量大,但是含量很少B.所有生物的细胞合成ATP所需要的能量都来自呼吸作用C.呼吸作用释放的能量中,通过热能散失的多于合成ATP的D.相同质量的脂肪氧化分解合成的ATP比糖类多答案 B解析合成ATP所需要的能量植物来自细胞呼吸和光合作用,而动物来自细胞呼吸。

20.如图为植物体内某物质跨膜运输的部分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物质A逆浓度梯度通过细胞膜,故属于主动运输B.物质B为载体蛋白,具有专一性且能循环利用C.该过程能够体现细胞膜具有控制物质进出细胞的功能D.图示中ATP主要来自光合作用的光反应答案 D解析图中ATP主要来自细胞呼吸和光合作用。

21.(2012·汕头)某人通过实验研究化合物X对淀粉酶活性的影响,结果如下图。

曲线Ⅰ为只在底物中加入淀粉酶,曲线Ⅱ为在底物中加入淀粉酶和化合物X。

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A.化合物X未影响淀粉酶活性的最适温度B.曲线Ⅰ作为对照组,而曲线Ⅱ为实验组C.化合物X对淀粉酶的活性有抑制作用,但未使酶完全失活D.若底物溶液的pH升高,则曲线Ⅱ的顶点上移解析若底物溶液的pH升高,则曲线Ⅱ的顶点应下移。

22.细胞质基质是活细胞进行新陈代谢的主要场所,下列哪一反应是在细胞质基质中进行的()A.光合作用中CO2的固定B.氨基酸通过缩合反应形成多肽C.葡萄糖分解为丙酮酸D.[H]与O结合产生水答案 C解析A项光合作用中CO2的固定在叶绿体基质中,B项氨基酸脱水缩合形成多肽在核糖体中,D项发生在线粒体,而葡萄糖分解为丙酮酸在细胞质基质中。

23.将等量的小麦种子分别放在不同O2浓度的密闭容器中,1小时后,容器中O2和CO2的变化情况如表:A.在O2浓度为0~3%时只进行无氧呼吸B.贮藏时应选择O2浓度为5%的适宜条件C.有氧呼吸的强度随O2浓度升高而增强D.无氧呼吸的产物是乳酸和CO2解析由表中数据分析,在O2浓度为5%时,细胞呼吸最弱,有机物消耗最低。

24.不同种类的生物在不同的条件下,呼吸作用方式不同。

若分解底物是葡萄糖,则下列对呼吸作用方式的判断不正确的是() A.若只释放CO2,不消耗O2,则细胞只进行无氧呼吸B.若CO2的释放量多于O2的吸收量,则细胞既进行有氧呼吸也进行无氧呼吸C.若CO2的释放量等于O2的吸收量,则细胞只进行有氧呼吸D.若既不吸收O2也不释放CO2,则说明该细胞已经死亡答案 D解析若既不吸收O2,也不释放CO2,不能说明细胞已经死亡,如乳酸菌细胞进行的生命活动。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