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桩基钢护筒跟进法施工方案

桩基钢护筒跟进法施工方案

乐昌至广州高速公路坪石至樟市段T10合同段桩基钢护筒跟进法施工方案编制:审核:审批:中铁隧道集团有限公司乐昌至广州高速公路第T10合同段项目经理部二O一二年二月目录一、编制依据 (1)二、工程概况 (1)2.1 设计概况 (1)2.2 水文地质 (3)2.3 工程地质 (3)三、钢护筒跟进施工方案 (4)3.1 工艺流程 (4)3. 2 施工工艺 (5)3.3 护筒刃脚固结处理 (6)3. 4 拟采用钢护筒跟进法施工的桩基 (6)四、施工应急处理措施 (7)4.1 突发事件安全风险分析 (7)4.2 各种突发事件的处理措施 (7)4.2.1 施工中遇到溶土洞应急措施 (7)4.2.2 过串珠状溶洞应急处理措施 (8)五、人员、机械配置 (9)5.1 人员配置及分工 (9)5.2 机械设备配置 (10)六、安全、质量保证措施 (10)6.1 安全保证措施 (10)6.2 质量保证措施 (11)6.2.1 施工组织管理方面的措施 (11)6.2.2 施工技术措施 (12)一、编制依据1、乐昌至广州高速公路坪石至樟市段T10合同段施工设计图;2、桩基地质勘察资料;3、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J041-2000);4、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GF80/1-2004);5、本工程的施工特殊性。

(马渡互通桥跨京珠高速和跨G323公路)二、工程概况2.1 设计概况T10合同段位于韶关市境内,起点里程:K87+747,终点里程:K99+000,本合同段范围内包括马渡互通特大桥,乳源河和江湾河两座大桥。

其位置及范围见图2-1、2-2。

S250省道乐广高速公路T10合同段起点G323国道G4京港澳高速T10合同段终点乐广高速乐广高速T10标段G4京港澳高速现有公路图2-1 工程位置图图2-2 T10合同段范围平面示意图本合同段马渡互通特大桥、乳源河大桥及江湾河大桥下部桩基础设计均采用钻孔灌注桩,以中风化灰岩作为基础持力层。

桥梁设计参数见表2-1。

表2-1 桥梁设计参数表2.2 水文地质桥址区地表水为河沟水,受季节影响明显。

地下水为第四系孔隙潜水、基岩裂隙水及岩溶水。

孔隙潜水主要赋存于第四系冲洪积层中,含水量丰富,局部具有承压性。

基岩裂隙水主要赋存于砂岩、灰岩中,水量较贫。

岩溶水主要赋存于灰岩岩溶发育部位,基岩在钻探过程中,存在溶洞的钻孔及部分基岩裂隙较发育的孔,钻至溶洞及裂隙处出现微弱~严重漏水现象,说明溶洞或裂隙及溶隙间有一定的连通性,且存在较大的储水空间,其水量丰富。

地下水的补给来源于大气降水及砂层和溶洞、溶隙的侧向迳流补给,向下游排泄。

区内地下水主要接受大气降水的垂直入渗补给,总体径流方向向溪汇集。

地表水主要顺坡向沟溪排泄,区内地表水、地下水径流条件较好。

区内地下水水量较丰富,对拟建桥梁墩、台基础施工影响较大。

2.3 工程地质桥址区出露地层主要为下统石磴子组(C1ds)、石炭系测水组地层(C1dc)及第四系冲洪积层(Q al+pl)、坡积层(Q dl)、残积层(Q el)、填筑土(Q me)、种植土(Q pd)。

地层从上到下依次为:填筑土、种植土、淤泥质土、粉质黏土、细砂、中砂、粗砂、角砾土、圆砾土、碎石土、卵石土、风化煤层、风化页岩、风化砂岩、风化灰岩、风化泥灰岩、风化粉砂岩。

不良地质:本次勘察揭露岩溶等不良地质。

特殊岩土层为谷地中软土和煤层,影响拟建桥台、墩的稳定性,须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

岩溶影响拟建桥台、墩的稳定性,桥梁基础应嵌入完整连续的灰岩内,且应保证桩端持力层及其应力扩散范围内不能存在有溶洞、溶槽或其它临空面。

溶洞情况:通过对桩基地质勘察资料统计,绝大部分桩均存在溶洞,且溶洞数量都在2个以上,溶洞高度0.1~26.9m不等,其中8m以上溶洞共有30个,有全充填、半充填、无充填三种。

溶洞充填物有粉质粘土、灰岩碎块、卵石土。

根据本项目的施工特点,马渡互通桥主线和匝道桥上跨京珠高速和G323线,为确保京珠高速和G323上的施工安全,桩基拟采用钢护筒跟进法施工确保既有线上的行车安全。

三、钢护筒跟进施工方案3.1 工艺流程3. 2 施工工艺① 外护筒直径较设计桩径大20cm ,内护筒直径较设计桩径大5cm 。

护筒采用8mm 钢板制作。

② 施工程序:根据地质钻探资料提供的溶洞分布情况,按照先短后长,先易后难,先外后内的原则确定各桩施工顺序。

③ 外护筒下到岩面以后,即开始对覆盖层和顶板进行冲钻,其钻孔方法与传统的冲击钻孔方法相同,但成孔的桩径比设计桩径大7cm ,以便内护筒顺利通过顶板。

护筒跟进示意如下图:④当钢护筒打至第一层岩面或穿过溶洞到下一层岩面时,为使开孔坚实、竖直、圆顺和对继续钻孔起导向作用,应在钻孔前抛0.5-1.0m 3的小片石和适量粘土,借钻头冲击力把泥浆、石块挤向孔壁,以加固护筒刃脚。

⑤当内护筒下沉到位后,在内外护筒间进行抛石压浆处理,以增加护筒的整体刚度。

之后进行内护筒的排泥和稳固岩面的钻孔。

⑥双护筒冲击钻孔采用吸泥法清孔。

外护筒内护筒为使钻孔桩砼与孔底岩体粘接良好,灌注水下砼之前需用高压水冲射排除残碴。

3.3 护筒刃脚固结处理当钢护筒打至第一层岩面或穿过溶洞到下一层岩面时,钢护筒周边不可能与岩面完全接触,加上岩面岩面一般较为倾斜,内护筒与岩面之间一般往往会形成较大间隙,若不加以固结,在入岩冲进过程中会成为桩孔与桩外的通道,极易造成埋钻和过护筒脚时产生偏孔或斜孔,留下质量隐患。

在施工中采取的方法如图所示。

利用冲击成孔时对孔壁会产生挤压的特点,在钢护筒刃脚范围内抛填块石、粘土,用2-4m冲程进行冲压,使其密实造壁,反复多次,直至孔底平整才可以向下冲进,处理同时可以冲平参差不齐的岩面。

3. 4 拟采用钢护筒跟进法施工的桩基备注:⑴后附桩位平面图。

四、施工应急处理措施4.1 突发事件安全风险分析根据岩溶处理的施工特点及本工程地质情况,充分考虑到施工技术难度和困难、不利条件等,经多方讨论和分析,确定在冲孔时可能发生的突发事件、安全风险分析如下:1、成孔过程中遇到厚砂层时泥浆物理指标不合适,造成孔壁坍塌;2、冲孔桩施工中遇到未探知的土洞溶洞或是过串珠状溶洞时,孔壁坍塌,严重时引起地面塌陷。

3、临时用电防护不到位或违章操作造成的触电事故。

4、机械设备因维修保养不到位或违章操作造成的机械事故。

4.2 各种突发事件的处理措施4.2.1 施工中遇到溶土洞应急措施在施工中可能遇到未知的溶土洞,当冲锤穿破溶、土洞顶板,孔内的泥浆速度流失,造成砂层段孔壁内外压力失稳而溜坍,严重时可引起地面塌陷。

技术人员及钻机充分掌握地质情况,每个孔的地质资料都发给相关人员,让其充分了解溶洞的位置,大小等,做到冲孔时心中有数。

在现场应准备足够的小片石或狗头石(直径10-20cm)和粘土,粘土要做成泥球(φ15-20cm),同时组织足够的水源。

在施工过程中配备一台ZL50C型装载机,司机随时候命。

根据冲孔进尺和冲绳拌动的情况,结合孔桩所处的地质描述图、判断出孔底位置是否是进入灰岩,在1-1.5m范围内变换为小冲程,逐渐将以防止卡锤。

在入岩后要有专人观测护筒内泥浆面的变化,根据冲孔的进尺情况,如果进尺由慢突然变快,或泥浆面突然下降,这时说明击穿了未知溶洞,当遇到溶洞漏浆时,迅速铲起片石和粘土填孔,同时集中水泵往孔内大量补水。

应迅速补水和改变冲程以防止斜孔和卡锤。

如果此时出现斜孔,则采用块石和粘土对斜孔部位全部回填,重新冲击成孔。

在溶洞内钻进时,根据填充物的不同,要采取不同的钻进方法。

当充填物为软弱粘性土或淤泥时,应向孔内投入粘土、片石混合物(比例1:1),冲砸固壁;当为砂层、卵石层时还应提高泥浆的粘度和相对密度。

只有当泥浆漏失现象全部消失后才转入正常钻进。

如此反复使冲孔顺利穿过溶洞。

如果遇到多层溶洞,先对溶洞大小和是否为串珠状溶洞进行判定,如为串珠状溶洞,且漏水,则直接采用钢护筒通过,其施工方法见“过串珠状溶洞施工”,如不存在这种情况,则采取向溶洞内直接充填片石和粘土,泥浆护壁通过。

对于遇到特大型溶洞或半充填的溶洞,且溶洞上方有较厚的沙层时,先向孔内回灌浓泥浆,同时抛填块石和粘土球,采用小冲程冲砸固壁,直至漏浆现象消失。

如果出现一下冲破溶土洞顶板,泥浆突然间流失,引起整个孔坍塌严重,则迅速提起冲锤,要求人员马上离开钻机,待不再坍塌后,对整个孔进行回填处理,先进行预处理后,重新成孔。

4.2.2 过串珠状溶洞应急处理措施根据现场成孔深度和超前地质冲孔的资料相对比,以及结合钻杆钻进速度判断出孔桩接近溶洞顶部岩层时,提起冲锤、钻杆,移开回转钻机,采用冲击钻机冲孔。

用冲击钻冲孔时,要求轻锤慢打,使孔壁圆滑坚固,提升高度一般不超过50cm。

所有卡扣及钢丝绳必须先经测试检查,其它施工工艺及注意事项与常规相同。

当冲击穿过溶洞顶部时要反复提升冲锤,在顶部厚度范围上下慢放轻提,冲锤不明显受阻碍,说明顶部已成孔并且是圆滑垂直的。

在施工现场准备足够的粘土和块石,同时制备大量的泥浆。

根据超前钻探得的串珠状溶洞顶标高反算出地面至第一个溶洞顶的深度,根据此溶洞与钻进深度相比较可知是否到达溶洞顶部,装载机和小推车就位,密切注意泥浆面变化,一旦穿通溶洞后,提起冲锤,向孔内回灌泥浆,向孔内回填片石和粘土,如果不发生塌陷,则用冲锤冲击孔洞内孤石和突石,对洞底部斜岩面进行冲平,以保证钢护筒顺利下放。

过第二个溶洞按过第一个溶洞的方法过进行。

注意事项:(1)、过每层溶洞顶薄岩层时要采用小冲程锤击,防止一下把岩层击穿后引起钢护筒脱落下沉,严重时引起地面塌陷。

(2)、冲破岩层后,要及时提起冲锤,防止塌孔引起卡锤。

(3)、在溶洞内采用小冲程冲击,以防止卡锤,同时清理洞内的突石,锤平洞底部斜岩面,以保证钢护筒在下放时不会较大的产生偏斜。

五、人员、机械配置5.1 人员配置及分工人员配置及分工见5-1所示。

表5-1 施工人员配备计划表5.2 机械设备配置设备配备遵循原则:根据单项施工技术要求和施工作业条件确定设备选型;按照施工进度计划指标配备设备台数,生产能力留有余地;同时考虑突发性事件所需的工程抢险应急设备。

主要设备配备计划见下表5-2所示。

表5-2 主要施工设备表六、安全、质量保证措施6.1 安全保证措施(1)冲孔桩施工时,应查明土洞、溶洞分布范围和类型,确定处理方案;技术人员及冲孔作业人员应充分掌握地质情况,每个施工段的地质资料都发给相关人员,让其充分了解施工作业点地质情况,做到施工时心中有数;施工中如遇到溶洞,发生坍孔,则操作司先提起冲锤,人离开钻机,挖掘机迅速铲起片石和粘土填孔,同时集中水泵往孔内大量补水,以防止斜孔和卡锤。

待处理完成后,再进行重新冲孔作业。

(2)冲孔过程中,非相关人员距离钻机不得太近,防止机械伤人、挖掘机处理地面塌陷时,现场应有警戒人员,无关人员不得进入挖掘机旋转范围内。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