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计之于道德更合乎于法律
当看到了我们的统计职业道德课的作业题目时,我的第一反应是感觉到有点困惑。
现在已经是大三了,虽然在统计这方面不算是学到了家,但是耳濡目染了两年也是对统计这个职业有一定的了解。
在中国这个人口众多,疆域辽阔的国家,随着计算机技术的高速发展,可以说是进入了一个信息爆炸的时代。
大数据和云计算就是这样横空出世。
可是面对这样庞大的数据,却缺少相关的人才。
这时候就体现了统计人才的重要性了,他们将收集到的庞大数据相对应地归类分析,为国家制定未来的政策起到很重要的参考作用。
综合我国的现状,可以预见统计这个职业主要是服务于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做数据的收集、分析、处理工作。
我们再来看一下来之百度百科对于道德的定义:“道德,指衡量行为正当的观念标准,是指一定社会调整人们之间以及个人和社会之间关系的行为规范的总和。
不同的对错标准是特定生产能力、生产关系和生活形态下自然形成的。
一个社会一般有社会公认的道德规范。
只涉及个人、个人之间、家庭等的私人关系的的道德,称私德;涉及社会公共部分的道德,称为社会公德。
”道德是偏向一种带有主观感情色彩的词汇,是由人和人之间一种不成文的规定组合而成。
又何谓之法律呢,法律是调整社会关系的行为规范。
法律是通过规范人们的行为来调整社会关系的。
但法律只调整一部分重要的社会关系,并不会规范人们的所有行为,因而不会对所有的社会关系都进行调整。
法律是规定权利和义务行为规范。
法律规定人们享有哪些
权利、承担哪些义务,告诉人们可以做什么、应当做什么、必须做什么和不能做什么以及法律保护和救济。
法律规定的权利受到侵犯时,受害人有权寻求法律保护和救济。
法律规定的义务必须依法履行。
道德规范、宗教规范、风俗习惯等其他规范中的权利义务一般不具有这一属性。
【1】
从以上两者的解释,我们可以看见对于道德和法律,它们都有共同点,都是有规范人们的行为作用。
但是法律只是通过规范人们的行为,从而来调整社会关系的,只是调整一部分重要的社会关系,并不会规范人的所有行为。
道德则是更大的一个层面包含更宽广的范围,是指一定社会调整人们之间以及个人和社会之间关系的行为规范的总和。
对统计职业来说,谈道德,无非就是要讲职业道德。
不同的职业都有不同的职业道德,而不同的职业道德又对从业者有不同的要求。
比如统计的职业道德是:忠诚统计、乐于奉献;实事求是、不出假数;依法统计、严守秘密;公正透明、服务社会。
很明显,这以上的三十二个字的职业道德中,无不透露着中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影子。
“爱国、敬业、诚信、友善”告诉我们每一个中国人,爱国才能承担时代赋予的使命,敬业才能创造更大的人生价值,诚信才能赢得良好的的发展环境,友善才能形成和谐的人际关系。
只有具有了这样的价值追求,人们才能更好地处理个人与国家、社会、他人的关系,不断提升自己的人生境界。
才能在从事工作后,在自己选择的领域发挥出自身更大的价值,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添砖加瓦。
所以,对于统计职业谈道德,未免有点泛泛而谈了。
你可以对警察谈道德,
和警察讲要为人民服务,秉公执法,文明执法。
你也可以和医生谈道德,医生就要救死扶伤、治病救人,一视同仁,等等。
基本上很多职业道德都可以经过简化浓缩为中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华民族传统美德。
法律则是把每一个职业的行为做了更为细致的规范。
在统计这个职业里,统计人员接触到的是一个又一个的数据,一个又一个的公式,白纸黑字,很程序化、直观的职业,而且也有相对应的一系列的法律法规来规范统计人员的工作基本要求和职责。
也就是说统计人员的工作是机械又程序的,每个工作都是有准确的计量的,就像是法律的条条框框一样,是按照着规则来做事的。
根据《统计法》第九条、第二十九条、第三十条、第三十一条的有关规定,对统计人员的基本要求包括以下六个方面:(一)统计人员应当依法履行职责,如实搜集,报送统计资料,不得伪造、篡改统计资料,不得以任何方式要求任何单位和个人提供不真实的统计资料,不得有其他违反本法规定的行为。
(二)统计人员应当坚持实事求是,恪守职业道德。
准确性是统计工作的生命,因此对统计人员要特别强调在工作中应当坚持实事求是,恪守职业道德。
统计人员应当始终以实事求是的精神。
以严格的职业道德标准认真做好本职工作,坚持原则,坚决抵制弄虚作假等统计违法行为,切实保证统计资料的真实性,准确性。
(三)统计人员应当对其搜集、审核、录入的统计资料与统计调查对象报送的统计资料的一致性负责。
这有助于保障统计资料搜集、审核、录入换届的可溯源性,进一步明确统计工作中统计人员对于维护统计数据质量负有的个人责任。
(四)统计人员进行统计调查时,应当出
示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统计机构或者有关部门颁发的工作证件。
统计人员进行统计调查时,应当出示工作证件,向统计调查对象表明身份,以取得统计调查对象对统计调查的支持和配合。
要求统计人员在进行调查时出示工作证件,还有利于维护统计工作的严肃性,防止统计人员以外的其他人员假冒其名义,非法展开统计调查。
统计调查对象在统计人员未出示工作证件的情况下有权拒绝调查。
(五)统计人员应当具备与其从事的统计工作相适应的专业知识和业务能力。
为了保障统计工作的顺利开展,提高统计工作的质量,统计人员应当具备与其从事的统计工作相适应的专业知识和业务能力。
(六)统计人员对在统计工作中知悉的国家秘密、商业秘密和个人信息,应当给予保密。
【2】
显而易见地,对于统计人员,约束他们更多的应该是法律法规,即“法无授权即禁止”。
对于这些些被法律法规约束规范的统计人员,道德的作用自然地小于法律。
就像法医一样吧,法医的工作职责是对尸体进行解剖,从而能找到是什么原因导致死亡。
在中国,向来是讲究死者为大,对遗体的破坏行为是很忌讳甚至是不容许的。
在老百姓眼里,法医的这种解剖行为是违反道德的,但是这也是法医的职责所在。
所以,对一个人讲道德还是讲法律首先是要根据他的工作性质来说的,对我们统计人员,更合乎于谈法律谈条规。
谈道德过于模糊,谈法律更为具体。
当然的,也不能说我们的统计人员就不用讲道德,是没有这种说法的。
既然人是一种带有自己的主观意识,具有一定的主观能动性的
动物,道德自然是对他有约束力的。
统计人员职业道德规范:忠诚统计、乐于奉献;实事求是、不出假数;依法统计、严守秘密;公正透明、服务社会。
法律只是约束那些思想觉悟比较低的人群,对于拥有崇高理想的从事统计工作的统计人员,自然在心里用更严格的要求来约束规范自己,每时每刻牢记以上的职业道德规范,在工作中不断提高自身的思想觉悟和工作技能,爱党爱国家,为社会主义的建设贡献自己的青春和热血。
理想是激励人们向着自己的人生目标奋斗的前进动力。
一个人有了冲高坚定的理想信念,才会以惊人的毅力和不懈的的努力成就事业,就像“铁人”王进喜,劳模焦裕禄,他们都是凭着对党对国家对人们的热爱,用自己的汗水,青春和生命为新中国发展的篇章描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如果把法律比作铁轨,那么道德就是使列车前进的动力所在。
有了法律的约束,才能使人们按照正确的方向前进,敢于挑战法律尊严的人都会受到严惩。
就像是告诉人们,啊,不能做坏事,做了坏事就会受到惩罚,久而久之人们就敢做坏事了。
有了道德的监督,人们就会自觉地去追求更高远的目标,那是更高精神层次的东西——我们可以姑且成为美德。
一个人在美德的鞭笞下,会爆发出想象不到的力量,而这一股一股的力量汇集到一起,就成就了现在的中国。
想想过去的那些无产阶级革命者,他们不少都是家境优越的人,为什么他们会选择无产阶级革命这条路?选择子弹和鲜血,而不是选择美酒和佳肴?想想那些被称为“最可爱的人”的抗美援朝志愿军战士,在冰冷的雪地上潜伏,衣着单薄,就着一小口炒面和一口雪就是一餐。
为什么他们
不选择在祖国安定地生活,而是出国打仗?就是因为他们那颗爱国的心,要救中国于水深火热,要让中国的人民能够过上更好的日子,正是中华传统美德传承千年的爱国情怀!法律作轨,道德为煤,才能载着中国这列巨大的火车驶向更为光明的远方。
在不远的未来,新时代的中国梦已经孕育成型。
道德和法律是不能割裂的一个总体,它们相互依存,相辅相成。
但是对于统计这个职业而言,更多的是谈法律,更适合谈法律。
不然这篇文章将变成《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的结课论文,随便找出以前的论文就可以套用复制了事。
.
[参考文献]
[1]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2015年修订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5.
[2]全国统计专业技术资格考试用书编写委员会(第三版).统计业务知识[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