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贸易》考试题库及答案1、在信用证业务中,各有关方面当事人处理的是()。
A.单据B.货物C.服务D.其他行为2、邀请发盘属于()。
A.发盘B.询盘C.还盘D.接受3、根据我国保险条款的规定,不能单独投保的险别是()。
A.F.P.A.B.W.P.A.C.ALL RISKS D.WAR RISK4、远期票据的持有人将未到期的远期票据提早向银行兑现,银行扣除贴现息后,把票款净值付给持票人,这种业务叫()。
A.出口押汇B.贴现C.议付D.结汇5、有一笔出口交易表明属于盈利的是()。
A.换汇成本高于银行外汇买入价B.换汇成本低于银行外汇买入价C.换汇成本高于银行外汇卖出价D.换汇成本低于银行外汇卖出价6、某公司与日商签订出口饲料12000公吨的合同,来证规定7至10月分批平均装运,出口商7月装出3000公吨,8月因未备齐货物未予装运,则()A.9月可装6000公吨B.8月未装部分可不补,9、10月按原规定装运C.从8月起该证失效,不得继续使用D.8月未装运的货可推迟到11月装运7、属于银行信用的国际贸易支付方式是()。
A.汇付B.托收C.信用证D.票汇8、如L/C上未明确付款人,则制作汇票时,受票人应为()。
A.开证申请人B.开证行C.议付行D.通知行9、在L/C、D/P和D/A三种支付方式下,就买方风险而言,按由大到小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A.L/C>D/A>D/P B.L/C>D/P>D/AC.D/A>D/P>L/C D.D/P>D/A>L/C10、某合同价格条款规定为“USD100PER M/T CIF LONDON”,这种价格是()。
A.净价B.含佣价C.折扣价D.离岸价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1、在国际贸易实务中,国际贸易的最终完成往往以交流的形式实现。
2、如汇票金额为About Nine Thousand Dollar,则该汇票是___________汇票。
3、以托收方式出口的交易都应争取以___________为价格条件。
4、换汇成本是指某出口商品每换回一个单位的外汇需花费若干。
5、是代理商、中间商因媒介商品交易或代买代卖服务所得的报酬。
6、可转让信用证只能转让,转让费应由负责。
7、保险费是与保险费率的乘积。
8、交易的磋商一般经历询盘、发盘、还盘和接受四个环节,其中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为不可缺少的法律步骤。
三、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15分)1、Remittance2、Collection3、Letter of Credit,L/C四、简答题(每题6分,共18分)1、列出海洋班轮运输的7种运费计收标准。
2、简述修改信用证的业务程序。
3、我国《票据法》明确规定,汇票必须记载的内容有哪些。
五、计算题(每题13分,共13分)甲公司出口货物10吨,400箱装,每箱毛重30kg,体积为20cm×30cm×40cm,单价CFR 巴黎每箱55.00美元。
查运价表该货为8级,按W/M方式计收,每运费吨80美元,另加收转船附加费20%,燃油附加费10%,该货物出口总成本为15万元人民币,外汇牌价100美元/826元人民币,计算出口盈亏率是多少?换汇成本是多少?(保留2位小数)六、案例分析题(每题8分,共24分)1、我出口企业于6月1日用电传向英国商人发盘销售某商品,限6月7日复到有效。
6月2日收到英商发来电传称“如价格减5%可接受。
”我出口企业尚未对其作出答复,因该商品国际市场价格上涨,英商于6月3日来电传表示“无条件接受你6月1日发盘,请电告合同号码”。
试问在此情况下,我方应如何处理?为什么?2、我某公司于3月1日向美商用电传发盘供应某农产品1000公吨,并列明“牢固麻袋装”(PACKED IN SOUND GUNNY BAGS)。
美商收到我电传后立即复电表示“接受,新麻袋装运”(ACCEPTED,SHIPPED IN NEW GUNNY BAGS)。
我方收到对方复电后,即着手备货,准备于双方约定的6月份装运。
数周后,该农产品国际市场价格猛跌,针对我方的催证电传,美商于3月26日来电称“由于你方对新麻袋包装的要求未予确认,双方之间无合同”(NO CONTRACT)。
而我方公司则坚持合同已有效成立,于是双方发生争议。
试问此案应如何处理?说明理由。
3、我国某贸易公司向国外某客商出口货物一批,合同规定的装运日期为2001年6月,D/P支付方式付款。
合同订立后,我方及时装运出口,并收集好一套结汇单据及开出以买房为付款人的60天元气汇票委托银行托收货款,单证寄抵代收行后,付款人办理承兑交单手续,货物已经到达目的港,且行情看好,但付款期限未到,为及时提货销售取得资金周转,买方经代收行同一,向代收行出具信托收据借单提货,不巧,在销货过程中,因保管不善倒是货物被火烧毁,付款人又因其他债务关系倒闭,无力支付,请问在这种情况下,责任应由谁来承担,为什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A.单据2、B.询盘3、D.WAR RISK4、B.贴现5、B.换汇成本低于银行外汇买入价6、C.从8月起该证失效,不得继续使用7、C.信用证8、B.开证行9、B.L/C>D/P>D/A10、A.净价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1、单证2、无效3、CIF4、本币5、佣金6、一次、第一受益人7、保险金额8、发盘、接受三、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15分)3、Remittance:汇付又称汇款,是指付款人主动将货款通过银行付给出口人。
4、Collection:托收是指债权人(出口人)出具汇票委托银行向债务人(进口人)收取货款的一种支付方式。
3、L/C:信用证是开证行根据开证申请人的请求和指示,向受益人开立的在一定金额和一定期限内凭规定的单据承诺付款的凭证。
(信用证指一项不可撤销的安排,无论其名称或描述如何,该项安排构成开证行对相符交单予以承付的确定承诺。
)四、简答题(每题6分,共18分)3、答:重量法、体积法、从价法、选择法、综合法、按件计费法、议价法4、答:申请修改、履行修改、通知修改、修改生效5、答:(1)“汇票”字样;(2)无条件支付的付款命令;(3)出票人签章(4)受票人即付款人;(5)受款人即收款人;(6)确定的汇票金额;(7)出票日期五、计算题(每题13分,共13分)解:W=10吨M=9.6m3运费=80×10×(1+20%+10%)=1040美元FOB价=CFR价-运费=55×400-1040=20960美元换汇成本=出口总成本÷出口外汇净收入(FOB)=150000÷20960=7.16美元出口盈亏率=(外汇汇率÷换汇成本-1)×100%=(8.26÷7.16-1)×100%=15.36%六、案例分析题(每题8分,共24分)1、答:我方应拒绝英商6月3日通过传真表示的无条件接受,应按照最新市场价格洽谈。
因为发盘在还盘生效时失效,我方6月1日的发盘在英商6月2日传真要求降价5%时已经失效。
英商6月3日的无条件接受不是在6月1日的发盘有效期内作出的,因此不是有效接受,是一项新的发盘,我方完全可以拒绝。
2、答:本案中合同是正式生效成立的。
因为美商对我方发盘表示了有条件的接受,但其中对包装的修改从性质上属于非实质性变更发盘条件,按照《公约》规定,构成非实质性变更发盘条件的有条件接受是有效的,合同是成立的,除非发盘人表示不同意并立即通知对方。
本案中,我方对于美商非实质性变更发盘条件的接受并未表示出反对,因此接受是成立的。
合同是成立的。
3、答:责任应由代收行和买家承担.因为在D/P付款方式下,代收行只有凭买方付款后才能交出托收单据,而代收行私自同意给买方便利,在未收到买方货款的前提下放单,违背了托收的基本要求,因此要承担最大的责任.《国际贸易》考试题库及答案(一)单项选择对这类题目,考生要注意教材中的“最先”、“最大”、“第一”、“主要”等修饰语,这些内容往往容易出单选题,对此须注重记忆。
1、影响国际分工的决定因素是()A、社会生产力B、自然条件C、人口、劳动规模D、市场规模2、()是WTO中最主要的原则A、公平贸易原则B、取消数量限制原则C、非歧视原则D、透明原则(二)多项选择教材中涉及到多个原因、特点、影响因素、主要内容或种类等时易出这种题目。
答题时注意全面。
多选题大多考察须记忆的内容,有时也考须理解的内容,如下面第2题的最后一个选项。
1、超保护贸易主义与一次大战前的贸易保护主义有以下不同()A、保护目的不同B、保护对象不同C、保护措施不同D、保护的“攻防”方式不同E、保护理论不同(三)判断1、李斯特主张以自由贸易为过渡时期,而以保护贸易为最后目的。
(四)简答简答题主要考察对教材中重要内容的框架的掌握,一般不需要进行深入的论证分析。
答题时一定要突出框架结构,做到逻辑合理,思路清晰。
1、征收反倾销税中如何确定正常价格?(五)计算计算题在本书中类型较少,常见的有比较成本的计算和有效关税、及关税经济效益,以下只举一例。
1、设我国进口棉纱在国内加工成布。
自由贸易时,棉纱的单价为16元,棉布的单价为20元。
现对棉布征收进口从价税18%,对棉纱征进口从价税12%,计算棉布的有效关税率。
(六)论述论述题主要考察运用已学过的术语和理论学说分析问题的能力。
其基本内容在教材中一般均已给出,考生必须象回答简答题一样记住其骨干,至于具体的分析则大多依靠平时学习积累而得的素质水平。
素质较高就能做到针对性强、言之成理、言简意赅。
回答论述题时也必须做到结构合理,逻辑严谨。
1、论述自由贸易理论的要点。
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1、A2、C二、多项选择1、ABCDE四、计算:E==42%或=0.42五、简答1、反倾销税中确认正常价格有三种方法:出口国为市场经济地位情况下,第一种是指相同产品在出口国用于国内消费时在正常情况下的可比价格(也称为国内价格);第二种是指相同产品在正常贸易情况下向第三国出口的最高可比价格(也称为第三国价格);第三种是指产品在原产国的生产成本加合理的推销费用和利润(称为结构价格)。
出口国为非市场经济地位情况下,以第三国(该国市场经济地位国家)作为替代国,该类产品的国内价格作为正常价格。
(注:考生最好能答出三种价格的名称)。
六、论述1、自由贸易理论的要点有:(1)自由贸易可形成互相有利的国际分工。
在自由贸易下,各国可按照自然条件,比较利益和要素丰缺状况,专门生产其有利较大或不利较小的产品,这种国际分工可带来很多利益,如专业化的好处、要素的最优配置、社会资源的节约以及技术创新等等。
(2)扩大真实国民收入。
各国根据自己的禀赋条件发展具备比较优势的部门,要素就会得到合理有效的分配和运用,再通过贸易以较少的花费换回更多的东西,从而增加国民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