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外国文学史1

外国文学史1

外国文学史1一、填空1、维吉尔是古罗马最伟大的诗人,史诗《埃涅阿斯纪》是代表作。

埃涅阿斯建立的新国家是——罗马。

2、《伊利昂纪》以战争结束前50天的战事为描写重点,以阿基琉斯的愤怒为主线。

3、古希腊戏剧包括悲剧、喜剧、萨图罗斯剧(羊人剧)、拟剧。

4、埃斯库罗斯被后人尊称为“悲剧之父”。

5、索福克勒斯《俄狄浦斯王》,命运的性质是邪恶的,不可顺从的,命运的力量是巨大的,不可抗拒的,命运的根源是神秘的,不可解释的。

6、中世纪英雄史诗代表作,法国《罗兰之歌》,西班牙《熙德之歌》,德国《尼伯龙根之歌》,古罗斯《伊戈尔远征记》。

7、骑士抒情诗尤其以“破晓歌”最为著名。

8、骑士传奇的题材来源系统:不列颠故事系统;拜占庭系统;古代系统9、城市文学长篇叙事诗代表:法国《列那狐传奇》最重要。

表现市民阶层内部的矛盾,谴责了上层市民弱肉强食的行径。

10、《神曲》采用中世纪文学特有的幻游形式。

11、《神曲》分为《地狱》、《炼狱》、《天堂》,采用俗语写作,托斯卡纳方言。

12、十四行诗、框架式短篇小说,尤其是长篇小说等艺术样式都发端于人文主义文学时期。

13、彼特拉克被认为是第一个人文主义者,“人文主义之父”,指出“人学”和“神学”是两个对立的概念。

抒情诗集《歌集》。

14、英国人文主义学者托马斯.莫尔《乌托邦》15、16世纪中叶,伦敦剧作家众多,“大学才子派”。

16、《十日谈》故事有楔子,采用故事会的形式,大框架中套小框架,故事中套故事,框架式结构。

17、笛卡尔的唯理主义是古典主义的哲学基础。

18、法国马莱布是古典主义文学的开创者,要求语言准确、明晰、和谐、庄重。

19、拉辛悲剧《安德洛马克》展示了为满足情欲而置国家利益和义务于不顾的人物。

20、弥尔顿,清教徒文学诗作《失乐园》,《复乐园》,《力士参孙》。

21、莫里哀喜剧《伪君子》,“达尔杜弗”成为伪君子的代名词。

22、法国启蒙文学作家狄德罗,对话体小说《拉摩的侄儿》。

23、莱辛是德国民族文学的真正奠基人,剧作《萨拉.萨姆逊小姐》是欧洲文学中第一部市民悲剧。

24、卢梭代表作《新爱洛伊丝》、《爱弥尔》、《忏悔录》。

25、卢梭作品特色:1、讴歌大自然。

2、对人性作了深入的挖掘。

3、卢梭的作品充满激情。

4、卢梭具有演说家的风格。

26、歌德代表作《浮士德》。

二、简答题1、人物形象分析2、文学类型题材十四行诗....:四行诗是欧洲的一种抒情诗体。

音译为"商籁体",语源于普罗旺斯语Sonet。

原系中世纪民间流行并用于歌唱的一种短小诗歌。

自欧洲进入文艺复兴时代之后,这种诗体获得广泛的运用。

意大利的诗人彼特拉克成了运用十四行诗体最主要的代表。

他一生写了三百七十五首十四行诗。

在他笔下的十四行诗,每首分成两部分:前一部分由两段四行诗组成,后一部分由两段三行诗组成,即按四、四、三、三编排。

其押韵格式为ABBA,ABBA,CDE,CDE或ABBA,ABBA,CDC,CDC。

每行诗句十一个章节,通常用抑扬格流浪汉小说.....:从思想倾向上说,流浪汉小说的主人公大多为无业游民,作品在描写他们不幸命运的同时,也描写了主人公为生活所逼迫而进行的欺骗、偷窃和各种恶作剧,表现了不幸者的消极反抗情绪;从取材方面看,基本取材于现实生活,特别是城市平民生活;从结构上看,流浪汉小说以主人公活动为线索,按主人公活动的足迹,通过主人公的亲身经历和所见所闻来安排各种生活场景。

西班牙16世纪最著名的流浪汉小说是无名氏的《小癞子》。

乌托邦...:托马斯.莫尔《乌托邦》,对话体幻想小说。

全书分两卷,第一卷主要揭露了英国资本原始积累时期“圈地”运动的罪恶,记录了“羊吃人”的血腥现实。

第二卷中主要揭示了社会罪恶的原因在于私有制,并描绘了“乌托邦”社会中没有人剥削人的美好图景。

这部作品被认为是欧洲最初的空想社会主义著作之一。

哲理小说....:哲理小说是18世纪启蒙作家创立的一种独特的文学形式。

它的目的不在于全面的描写个性和细致的描写历史环境,而在于以具有鲜明的政治倾向性和教诲性的形式,使读者了解作者政治观点和哲学思想。

它常常通过传奇的故事来影射、讽刺社会现实,反对封建专制制度,阐明哲理和宣传启蒙思想。

其手法灵活多样,语言简洁,生动活泼;但由于忽视典型人物形象的刻画和描写,小说中的主人公往往成为作者哲学思想的代言人,因此作品也就缺乏艺术感染力。

如孟德斯鸠的《波斯人信札》、狄德罗《拉摩的侄儿》、伏尔泰的《老实人》、《天真汉》等。

框架式小说.....:大框架中套小框架,故事中套故事,既可鲜明的表达作者的情感、观念,又具有引人入胜的艺术魅力,庞大而活跃、复杂而有序。

这种形式称为框架式结构。

3、人文主义文学的文........:1、文化主旨精神,对人的关注成为这一文学文化精神的核心。

........化特征和文学品格通过对艺术形象的描绘,颂扬人的理性力量、价值与尊严。

2、着力描写现世生活,肯定人的权力,用个性解放反对禁欲主义,用理性反对蒙昧主义,这是人文主义文学的基本题材与主题。

3、扩大了传统文学的体裁领域,抒情诗、叙事诗、戏剧等进一步走向成熟。

同时有了新的文学样式,如十四行诗、框架式短篇小说、长篇小说等。

4、古典主义文学......:1、政治特点:拥护王权,歌颂开明君主。

2、思想特点:崇尚理性,强调道德功能。

3、艺术特点:以古希腊古罗马作品为范本强调规范标准。

5、尊古崇古人文主义与古典主义的异同................:同:从古希腊古罗马文学中汲取艺术形式和题材。

异:人文主义者仅在诗歌和散文方面从古代作家那里学到东西,戏剧没有得到充分利用。

古典主义悲剧和喜剧以古希腊古罗马的悲剧和喜剧很大不同,已经具备现代戏剧的基本形式,有一定幕数,适宜在一定时间内演出。

戏剧冲突尖锐,心理刻画非常细腻。

三、分析题1、《俄狄浦斯王》索福克勒斯这部悲剧中,“命运”被描写成一种巨大的力量,命运的性质是邪恶的,不可顺从的,命运的力量是巨大的,不可抗拒的,命运的根源是神秘的,不可解释的。

主要表现了人的意志和命运的矛盾冲突,所以被称为“命运悲剧”。

思想内容:主人公俄狄浦斯王在邪恶的命运面前总是努力抗争,而不是消极顺从,敢于面对现实,勇于........................................自我惩处。

.............................................他的悲剧不是有意杀父娶母的结果,而是毫无犯罪动机,在竭力摆脱厄运之中不知不觉地犯了罪,这个意义上来讲,他是无罪的。

.................作品通过主人公极力逃避犯罪,认真追查凶手和严厉地自我惩处,充分表现了他诚实、正直、善良、坚强的优秀品质和敢于直面严酷、勇于承担责任的刚毅精神。

艺术成就:主要表现在精妙的结构上,亚里士多德尊《俄狄浦斯王》为悲剧典范。

深层结构是逻辑严谨,顺理成章,各个部分衔接巧妙,互为呼应,形成整体网状态势,表层却是风云变幻,波澜起伏。

还体现在善于刻画人物性格,作者把性格的形成看作是一种目的明确的行动的必然产物。

作品表现俄狄浦斯决心“找见真情”的过程。

主动精神和豪迈气概。

2、《美狄亚》欧里庇得斯全剧通过一个血腥的复仇事件,描写了一出动人的家庭悲剧,提出了“妇女地位”的社会问题,表现了作者对妇女命运的关切和同情,歌颂了主人公为夺取平等权利的反抗斗争精神,反映了奴隶主民主制衰落时期社会道德沦丧、妇女遭受压迫的社会现实。

美狄亚的性格特点是聪明热情,敢作敢为,是个热烈追求平等,带有原始特点的泼辣女性,具备女人共有的感情。

语言明晰流畅,说理性较强,重视话语的修辞效果,善于用文字塑造形象以便把观众引入审美意境。

3、《唐吉珂德》塞万提斯唐吉珂德锄强扶弱、维护正义、嫉恶如仇、见义勇为的英雄气概。

为了美好的理想粉身碎骨也在所不辞的勇敢斗士。

他的身上体现出人类最普遍、最美好、最崇高的思想感情。

桑丘的言行完全体现了人没有贵贱之分,只要具有美德便可以治理国政的人文主义思想。

作品中巧妙运用了一对对矛盾,如现实与想象,真实与虚幻,智慧与愚蠢,崇高与荒唐,勇敢与胆怯,诚实与虚伪,理性与疯癫,使小说层次更加分明,人物性格更加突出,同时也使小说的哲理更加含蓄深刻。

4、《哈姆莱特》莎士比亚莎士比亚的悲剧以描写人及人的自然本性为核心,在戏剧冲突建构上,表现人与人以及人自身的理智、信念与情感、欲望之间的冲突,这就构成了内与外双重矛盾冲突,而人与人之间的外在冲突在根本上又起因于人的内在精神与心理因素的差异性,并且,外在冲突最终又是为展示心灵服务的。

在人物塑造上,《哈姆莱热》着重通过内心矛盾冲突的描写揭示人物的深度。

哈姆莱特的内心冲突是随着为父复仇的戏剧情节逐步展开并激化的,而复仇的外在冲突又逐渐让位于内心冲突,从而揭示出他犹豫延宕的本质特性。

他追怀理想有对现实的丑恶感到失望甚至悲观;向往人性的善又深信人自身有恶的渊薮;想重整乾坤又因人性之恶的深重而感到回天无力;觉得人生无意义又对死后世界充满恐惧;爱奥菲利娅和母亲乔特鲁德,由怨恨他们的“脆弱”。

这些冲突既展现了心灵世界的丰富性复杂性,又展现出其性格的丰富性和复杂性。

作者利用内心独白这一艺术手段,把隐藏在人物内心的思想、情感和欲望等多层次地展示出来。

运用对比手法进行人物塑造,有利于反映广阔的社会画面,反映出了生活的本质和深度。

情节结构上,三条线索(哈姆莱特,雷欧提斯、福丁布拉斯的复仇)互成对比、激化矛盾,是戏剧场面不断转换,造成戏剧高潮,产生动人心弦的艺术效果,共同表现全剧主题。

创作发放上,具有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的两重性。

具体场景的描绘,令人联想到作者生活的现实状况,浪漫主义的因素融入,使剧作内容和形式更为和谐统一。

如夜半城楼鬼魂显现,“戏中戏”的巧置机关,荒芜墓地中的戏谑与格斗,充满浪漫诡异的色调。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