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消防安全教育主题

消防安全教育主题


常见火源
• 火源是火灾的发源地,也是引起燃烧和爆炸的直接原因。所以, 防止火灾应控制好10种火源,具体是: • 1、人们日常点燃的各种明火,就是最常见的一种火源,在使 用时必须控制好。 • 2、企业和各行各业使用的电气设备,由于超负荷运行、短路、 接触不良,以及自然界中的雷击、静电火花等,都能使可燃气 体、可燃物质燃烧,在使用中必须做到安全和防护。 • 3、靠近火炉或烟道的干柴、木材、木器,紧聚在高温蒸汽管 道上的可燃粉尘、纤维;大功率灯泡旁的纸张、衣物等,烘烤 时间过长,都会引起燃烧。 • 4、在熬炼和烘烤过程中,由于温度掌握不好,或自动控制失 灵,都会着火,甚至引起火灾。 • 5、炒过的食物或其它物质,不经过散热就堆积起来,或装在 袋子内,也会聚热起火,必须注意散热。
正确报警
• 《消防法》第三十二条明确规定:任何人 发现火灾时,都应该立即报警。任何单位、 个人都应当无偿为报警提供便利,不得阻 拦报警。严禁谎报火警。所以一旦失火, 要立即报警,报警越早,损失越小。
正确报警
• 要牢记火警电话“119”,消防队救火不收费。 • 接通电话后要沉着冷静,向接警中心讲清失火单位的名称、地 址、什么东西着火、火势大小、以及着火的范围。同时还要注 意听清对方提出的问题,以便正确回答。 • 把自己的电话号码和姓名告诉对方,以便联系。 • 打完电话后,要立即到交叉路口等候消防车的到来,以便引导 消防车迅速赶到火灾现场。 • 迅速组织人员疏通消防车道,清除障碍物,使消防车到火场后 能立即进入最佳位置灭火救援。 • 如果着火地区发生了新的变化,要及时报告消防队,使他们能 及时改变灭火战术,取得最佳效果。 • 在没有电话或没有消防队的地方,如农村和边远地区,可采用 敲锣、吹哨、喊话等方式向四周报警,动员乡邻来灭火。
逃生方法
• 每个人都在祈求平安。但天有不测风云, 人有旦夕祸福。一旦火灾降临,在浓烟毒 气和烈焰包围下,不少人葬身火海,也有 人死里逃生幸免遇难。“只有绝望的人,没 有绝望的处境,”面对滚滚浓烟和熊熊烈焰, 只要冷静机智运用火场自救与逃生知识, 就有极大可能拯救自己。因此,掌握多一 些火场自救的要诀,困境中也许就能获得 第二次生命。
• 向光亮处逃生
• 在突遇火灾时,人们总是习惯向着有光、 明亮的方向逃生。而这时的火场中,光亮 之地正是火魔肆无忌惮地逞威之处。
• 盲目跟着别人逃生
• 当人突然面临火灾威胁时,极易因惊慌失 措而失去正常的判断思维能力,第一反应 就是盲目跟着别人逃生。常见的盲目追随 行为有跳窗、跳楼,逃(躲)进厕所、浴室、 门角等。克服盲目追随的方法是平时要多 了解与掌握一定的消防自救与逃生知识, 避免事到临头没有主见。
• • • • • • •
1、熟悉环境,暗记出口。 通道出口,畅通无阻 扑灭小火,惠及他人 保持镇静,明辨方向,迅速撤离 不入险地,不贪财物。 简易防护,蒙鼻匍匐。 善用通道,莫入电梯。
• • • • • •
缓降逃生,滑绳自救。 避难场所,固守待援。 缓晃轻抛,寻求援助。 火已及身,切勿惊跑。 跳楼有术,虽损求生。 身处险境,自救莫忘救他人。
消防安全教育主题班会
宝鸡振华中学 高三3班
目录
• • • • • • • • 什么是火灾 常见火源 引火恶习 火灾的分类 灭火工具 逃生方法 常见错误 正确报警
什么是火灾?
• 火灾是指在时间和空间上失去控制的灾害性燃 烧现象。在各种灾害中,火灾是最经常、最普 遍地威胁公众安全和社会发展的主要灾害之一。 • 人类能够对火进行利用和控制,是文明进步的 一个重要标志。所以说人类使用火的历史与同 火灾作斗争的历史是相伴相生的,人们在用火 的同时,不断总结火灾发生的规律,尽可能地 减少火灾及其对人类造成的危害。在遇到火灾 时人们需要安全、尽快的逃生。致敬消防战士Fra bibliotek引火恶习
• 1、酒后卧床吸烟或是坐在沙发上吸烟。可能 在香烟未燃尽时人已睡着,烟头引燃沙发和床 上用品导致火灾。 • 2、使用完液化气不关总阀门。如果气灶点火 开关有故障不能完全切断气源,或是由于连接 气瓶与气灶的橡胶管长期受压发生爆裂,会导 致液化气泄漏引发火灾。 • 3、液化气灶使用时无人看管。会因锅内食物 沸腾溢出浇灭火焰,导致液化气泄漏引发火灾。 • 4、蜡烛放在木制的桌子上。当蜡烛燃尽或是 被碰倒后会引燃桌子或是桌上的可燃物。
常见火源
• 6、企业的热处理工件,堆放在有油渍的地面上,或堆放在易 燃品旁(如木材),易引起火灾,应堆放在安全地方。 • 7、在既无明火又无热源的条件下,褐煤、湿稻草、麦草、棉 花、油菜籽、豆饼和沾有动、植物油的棉纱、手套、衣服、木 屑、金属屑、抛光尘以及擦拭过设备的油布等,堆积在一起时 间过长,本身也会发热,在条件具备时,可能引起自燃,应勤 加处理。 • 8、不同性质的物质相遇,有时也会引起自燃。如油与氧气接 触就会发生强烈化学作用,引起燃烧。 • 9、摩擦与撞击。例如铁器与水泥地撞击,会引起火花,遇易 燃物即可引起火灾。 • 10、绝缘压缩、化学热反应,可引起升温,使可燃物被加至着 火点。
引火恶习
• 5、蚊香放在床边。会因床上用品掉到蚊香上 引发火灾。 • 6、用打火机或蜡烛照明在杂物间寻找东西。 如果不小心会引燃可燃物。 • 7、用遥控器关家用电器而不拔掉插头。电器 的部分部件在长期通电状况下会因发热引发火 灾,或是因雷击引发电器火灾。 • 8将球形金鱼缸放在阳光下。这就如同在阳光 下放置一个凸透镜,会引起焦点处可燃物燃烧。
火灾的分类
• A类火灾:指固体物质火灾。这种物质通常具有有机物 质性质,一般在燃烧时能产生灼热的余烬。如木材、干 草、煤炭、棉、毛、麻、纸张等火灾。 • B类火灾:指液体或可熔化的固体物质火灾。如煤油、 柴油、原油、甲醇、乙醇、沥青、石蜡、塑料等火灾。 • C类火灾:指气体火灾。如煤气、天然气、甲烷、乙烷、 丙烷、氢气等火灾。 • D类火灾:指金属火灾。如钾、钠、镁、钛、锆、锂、 铝镁合金等火灾。 • E类火灾:指带电火灾。物体带电燃烧的火灾。 • F类火灾:指烹饪器具内的烹饪物(如动植物油脂)火 灾。
• 二氧化碳灭火器 适用于扑救易燃液体及气体的初起火灾,也可 扑救带电设备的火灾;常应用于实验室、计算 机房、变配电所,以及对精密电子仪器、贵重 设备或物品维护要求较高的场所。 • 干粉灭火器 碳酸氢钠干粉灭火器适用于易燃、可燃液体、 气体及带电设备的初起火灾;磷酸铵盐干粉灭 火器除可用于上述几类火灾外,还可扑救固体 类物质的初起火灾。但都不能扑救金属燃烧火 灾。
常见错误
• 冒险跳楼逃生。
• 发生火灾时,当选择的逃生路线被大火封 死,火势愈来愈大、烟雾愈来愈浓时,人 们就很容易失去理智。此时,切记不要跳 楼、跳窗,而应另谋生路,万万不可盲目 采取冒险行为。
• 从高处往低处逃生。
• 特别是高层建筑一旦失火,人们总是习惯 性地认为,只有尽快逃到一层,跑出室外, 才有生的希望。殊不知,盲目朝楼下逃生, 可能自投火海。因此,在发生火灾时,有 条件的可登上房顶或在房间内采取有效的 防烟、防火措施后等待救援。
灭火工具
• 灭火器的分类
• 灭火器的种类很多,按其移动方式可分为: 手提式和推车式;按驱动灭火剂的动力来 源可分为:储气瓶式、储压式、化学反应 式、按所充装的灭火剂则又可分为:泡沫、 干粉、卤代烷、二氧化碳、酸碱、清水等。
• 泡沫灭火器 适用于扑救一般B类火灾,如油制品、油脂等火灾, 也可适用于A类火灾,但不能扑救B类火灾中的水溶 性可燃、易燃液体的火灾,如醇、酯、醚、酮等物 质火灾;也不能扑救带电设备及C类和D类火灾。 • 酸碱灭火器 适用于扑救A类物质燃烧的初起火灾,如木、织物、 纸张等燃烧的火灾。它不能用于扑救B类物质燃烧 的火灾,也不能用于扑救C类可燃性气体或D类轻金 属火灾。同时也不能用于带电物体火灾的扑救。
• 从进来的原路逃生。 • 这是许多人在火灾中逃生会发生的行为。 因为大多数建筑物内部的道路出口一般不 为人们所熟悉,一旦发生火灾时,人们总 是习惯沿着进来的出入口和楼道进行逃生, 当发现此路被封死时,已失去最佳逃生时 间。因此,当进入一幢新的大楼或宾馆等 场所时,一定要对周围的环境和出入口进 行必要的了解与熟悉,以防万一。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