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货币
一、填空题
1.马克思认为货币是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必然产物,是商品经济内在矛盾发展的必然结果,是价值形式发展的必然产物。
2.用来表现所有物品价值的媒介品,称之为一般等价物。
3.固定的充当一般等价物的特殊商品就是货币。
4.金属充当货币材料采用过两种形式:______称量货币______和_____铸币_______。
5.______存款货币____的出现,打破了实体货币的观念,将货币由有形货币引向无形货币。
6.电子货币的代表是_____银行卡_______。
7.所谓“流通中的货币”,就是发挥____流通手段_____职能的货币和发挥_____支付手段____职能的货币的总和。
8.当用货币来衡量其他商品的价值时,货币发挥的职能是_____价值尺度______。
9.当货币不是作为交换媒介,而是作为价值的独立运动形式进行单方面转移时,发挥的是 _____支付手段____职能。
10.当货币退出流通领域,被人们当作独立的价值形态和社会财富的一般代表保存起来时,发挥_____贮藏手段_____职能。
11.从货币制度产生以来,主要经历了金属货币制度和_____不兑现的信用货币制度____,金属货币制度又包括____银本位制度___、____金银复本位制度____和___金本位制度___。
12.金银复本位制最主要的形式是_____双本位制______。
13.金本位制有三种形式:_______金币本位制;金块本位制;金汇兑本位制___。
14.货币制度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的构成要素:___规定货币材料___ 、___货币单位___、流通中货币的种类、____货币的铸造发行和流通程序___、货币的支付能力以及货币发行准备制度___等六个方面。
15.国际货币制度大体可分为金本位制下的国际货币制度;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制度;当前以浮动汇率为特征的国际货币制度__。
二、单项选择题
1.最早的货币形式是( A )
A.实物货币 B.金属货币 C.纸币 D.金币
2.我们日常所使用的银行卡属于哪种货币形态( D )
A.金属货币 B.实物货币 C.存款货币 D.电子货币
3.客户签发支票办理转帐结算的活期存款属于( B )
A.纸币 B.存款货币 C.电子货币 D.金属货币
4.我们经常说某商品的价格是XX元,这里发挥的是货币的哪项职能( B )
A.流通手段 B.价值尺度 C.贮藏职能 D.支付手段
5.货币可以用于对商品和劳务的支付,即指货币发挥什么职能( C )
A.计算单位 B.价值贮藏 C.交易媒介 D.支付手段
6.货币发挥下列哪些职能时,只需要想像中的货币( A )
A.价值尺度 B.流通手段 C.贮藏手段 D.支付手段
7.纸币的发行是建立在货币( B )职能基础上的。
A.价值尺度 B.流通手段 C.支付手段 D.贮藏手段
8.货币贮藏的“蓄水池”作用是( A )
A.对金属货币流通情况而言的 B.货币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职能的特征
C.货币价值尺度职能所决定的 D.现代货币特有的功能
9.历史上最早的货币制度是( B )。
A.金本位制 B.银本位制
C.金银复本位制 D.金块本位制
10.在金属货币制度下,本位币的名义价值与实际价值是( C )。
A.呈正比 B.呈反比 C.相一致 D.无关
11.( C )是一种相对稳定的货币制度,对资本主义的发展曾起着积极的作用。
A.金银复本位制 B.金汇兑本位制
C.金币本位制 D.银本位制
12.布雷顿森林体系形成了以( A )为中心的国际货币体系
A.美元 B.日元 C.英镑 D.人民币
13.黄金成为普通商品,不再用于官方间国际清算的是( B )
A.布雷顿森林体系 B.牙买加体系
C.金本位下的国际货币制度 D.金汇兑本位下的国际货币制度
三、多项选择题
1.货币自产生以后所主要经历的形态有( ABCDE )
A.实物货币 B.金属货币 C.纸币
D.存款货币 E.电子货币
2.马克思关于货币职能的认识包括( ABCD )
A.价值尺度 B.流通手段 C.贮藏职能
D.支付职能 E.财富代表
3.货币的基本职能是( AC )
A.流通手段 B.支付手段 C.价值尺度
D.贮藏手段 E.世界货币
4.金本位制度下,国际货币制度的特点有( ABC )
A.黄金充当国际货币 B.各国之间的汇率由各自的含金量比例决定
C.外汇收支可以自主调节 D.汇率是一种钉住汇率制
E.辅币和银行券可以自由兑换金币
5.不兑现的信用货币制度的特点有( ABDE )
A.国家授权中央银行垄断发行 B.国家法律赋予其无限法偿的能力
C.银行券可以兑换黄金 D.货币由现金和银行存款等信用工具组成
E.货币主要通过银行信贷渠道投放
四、是非判断题
1.我们现在所使用的纸币,属于不可兑现的银行券。
(对)
2.现代经济中的信用货币是纸制的货币符号,不具有典型意义上的贮藏手段职能。
(对)
3.金属货币时期,实际价值高于法定比价的货币是良币。
(错)
4.流通手段和支付手段是货币的两个最基本职能。
(错)
5.货币贮藏手段职能的发挥具有自动调节货币流通量的作用,称为货币贮藏的“蓄水池作用”(错)
6.在金属货币制度下,本位币可以自由铸造与熔化。
(对)
7.在纸币本位制下,如果在同一市场上出现两种以上纸币流通,会出现实际价值较低的货币排斥实际价值高的货币的“劣币驱逐良币”现象。
(错)
8.货币制度最基本的内容是确定货币名称和货币单位,货币名称和货币单位确定了,一国的货币制度也就确定了。
(错)
9.在金属货币制度下,本位币的名义价值与实际价值是相一致的。
(错)
10.布雷顿森林体系下,各国货币之间的汇率由各自的含金量的比例决定。
(对)
五、名词解释
1.价值尺度:货币是一种尺度,可以用来衡量所有商品的价值。
或者说当我们用货币来衡量其他商品的价值时,货币就是价值尺度职能。
2.劣币驱逐良币规律:是指两种实际价值不同而法定价格相同的货币同时流通时,市场价格偏高的货币称为良币,市场价格较低的货币称为劣币,在价值规律的作用下,市场上良币消失,劣币充斥。
3.无限法偿:指货币有无限制的支付能力,法律保护取得这种能力的货币,不管每次支付金额如何大,也不管是什么性质的支付,支付对方都不能拒绝接受。
4.有限法偿:有限的偿付能力,即一次支付超出一定限额,对方有权拒绝接受,但在法定限额内拒绝不受法律保护。
六、简答题
1.简述货币形态的演变过程?
答:根据货币材料的不同,货币的形态经历了实物货币、金属货币、纸币、存款货币、电子货币这样一个演变过程。
实物货币是指以自然界存在的某种物品或人们生产的某种物品来充当货币。
凡是用金属做成的货币均称为金属货
币。
纸币是指流通中的纸制货币符号。
存款货币是指能够发挥货币作用的银行存款,主要指能够通过签发支票办理转账结算的活期存款。
电子货币是一种通过银行的电子计算机自动转账系统进行收付的货币。
2.货币制度的构成要素有哪几个?
答:货币制度是国家以法律形式确定的货币流通的结构和组织形式,反映了国家在不同程度,从不同角度对货币所进行的控制。
货币制度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的构成要素:①货币材料的确定。
②货币单位的确定。
③流通中货币种类的确定,有本位币和辅币两种。
④货币的铸造发行和流通程序。
⑤货币支付能力的规定。
⑥货币发行准备制度。
七、论述题
1.如何理解马克思的货币职能理论?
答案要点:
马克思认为货币具有5个职能,即:价值尺度、流通手段、贮藏手段、支付手段和世界货币。
马克思在分析货币的职能时,以金属货币流通作为研究的背景,假定金是唯一的货币商品。
货币在表现商品的价值并衡量商品价值量的大小时,执行价值尺度职能。
货币在商品交换中起媒介作用时,发挥流通手段职能。
当货币退出流通领域,被人们当作独立的价值形态和社会财富的一般代表保存起来时,发挥贮藏手段职能。
当货币不是用作交换的媒介,而是作为价值的独立运动形式进行单方面转移时,就执行着支付手段职能。
当货币超越国内流通领域,在世界市场上发挥一般等价物作用时,就执行世界货币的职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