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防汛、防暑安全监理细则

防汛、防暑安全监理细则

黄骅港疏港公路综合枢纽互通工程2017 年度防汛、防暑安全监理实施细则北京港通路桥工程监理有限责任公司黄骅港疏港公路综合枢纽互通工程总监办2 017 年7 月、编制目的防汛、防暑施工安全监理实施细则是实现“主动监理、事前把关” , 督促施工方做好现场的防汛、防暑施工的基本工作,杜绝因季节性恶劣气候变化带来现场安全隐患和不测,提高施工现场整体防汛、防暑的能力,最大限度地避免或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保障施工现场防汛、防暑施工规范运行。

二、编制依据1、《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2、《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3、《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4、《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5 、《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 (JGJ59-2011、J1334-2011 )6 、《建筑施工现场环境与卫生标准》 ( JGJ46-2004 )三、工程概况及地理环境特点1、工程概况南疏港路二路与东疏港路互通式立交位于沧州黄骅港区东疏港路与南疏港二路交叉处,所处区域多为滩涂,积水较多,南侧为皮带机廊道和化学品输送管道,东侧为邯黄铁路河钢专用线,已修建完成,将要投入运营,西侧为规划中特铁路专用线,设计桥梁跨越现状铁路净高按6.95 米控制,跨越规划铁路预留净高为6.55米并预留不小于20cm富余量,桥梁设计布跨按铁路设计的路基宽度6.8 米控制。

南疏港二路设计速度60km/h ,平曲线最小半径2500米,最大纵坡2.5%,东疏港路设计速度60km/h,平面为直线,纵段为平坡,平纵指标均满足互通设置条件。

互通立交设计范围为南疏港二路K0+000〜K1+700,东疏港路为K0+000〜K0+050。

互通立交采用T 型互通立交形式,交叉方式采用南疏港二路上跨匝道。

2、技术标准根据工可报告及初设评审意见,本合同段主线采用如下设计标准:(1)公路等级:南疏港二路和东疏港路均为一级公路。

(2)设计速度:60km/h。

(3)设计荷载:公路-I 级。

(4)设计洪水频率:特大桥1/300 ,其余桥涵、路基1/100。

(5)路基宽度:南疏港路二路为采用双向六车道断面,中央分隔带为1.5m,左侧路缘带2X 0.5m,行车道为2X(3.5m+2X 3.75m), 右侧硬路肩为2X2.75m, 土路肩为2 X 0.75m,路基宽度共31.5m;东疏港路为双向六车道断面,中央分隔带为6m,左侧路缘带2X 0.5m,行车道为2X(3X 3.50m),右侧硬路肩为2x 1.00m,土路肩为2X 0.75m,路基宽度共31.5m;采用单车道出入口带有超车功能的单向双车道匝道路基宽10.5m,行车道为2X3.5m,硬路肩为2X 1.0m, 土路肩为2 x 0.75m;单向双车道匝道(带紧急停车功能)的路基宽度12.5m,行车道宽2X 3.5m,左侧硬路肩1.0m,右侧硬路肩3.0m,土路肩为2 x 0.75m;其中南疏港二路行车道宽度与工可略有调整,由工可的3X 3.75m调整为3.50+2 X 3.75m, 一方面考虑到原工可设计的中央分隔带宽度1m扣除C值后,不能满足南疏港二路跨线桥梁的中央护栏设置宽度要求,另外,按《公路工程技术标准》,设计速度60km/h时,行车道宽度为3.50m,由于本项目重车较多,故外侧保留两条3.75m 宽度大货车专用行车道,为安全预留了富裕空间。

3、沿线自然地理特征(一)、地形,地貌本项目位于河北省沧州市东部,渤海湾西南侧,黄河古道北端,宣惠河与漳卫新河交汇处的大口河外海域。

黄骅港海岸是公元1038〜1184年期间的古黄河河口冲击扇,黄河改道后由波浪和潮汐动力改造而形成的一个典型潮汐通道体系。

本海区为古海河入海泥沙塑造的海岸水浅坡缓,水下岸坡垂向沉积序列自下而上分别为:陆相冲击、海陆交互相沉积和海相沉积。

区内地层分布较为稳定,沉积规律比较明显,软土层较厚,地层起伏不大,泥面标高为-3.10 〜-8.85m ,由西南往东北微倾。

(二)区域地质稳定性评价路线穿越地区地处河北省东南部沧州市东部沿海滩涂,地层以第四系全新统海相沉积(Q4m及第四系上更新统海陆交互相沉积(Q3m+a1形成的淤泥质粘土、粉质粘土、粉土及粘土层,场地地层稳定。

三)工程地质评价项目所在区不良地质现象为软土及盐泽土。

四)水文地质评价1 ) 项目所在区第四系松散堆积层分布广布其厚度巨大,含水层颗粒细而层薄,含水层多为粉细砂,地下水的类型主要为松散岩类孔隙水,含水组包括潜水含水组与承压水含水组两类。

2 )项目所在区属暖温带半湿润季风气候区,因为靠近渤海而略具海洋气候特征,季风显著,四季分明,春季干旱多风,夏季潮湿多雨,秋季温和干燥,冬季寒冷、雪量较少而多强风。

(1)气温:年平均气温12.2 C,多年平均最高气温17.3 C,多年平均最低气温7.8 C . 一月最冷,平均气温-2 C,历年极端最低气温-19.5 C,七月最热,平均气温31.5 C,历年极端最高气温37.7 C .年日平均气温低于-5 C的天数为71天,低于-10 C的天数为23.8天。

( 2)降水:本地区年平均降水量501 毫米,历年最大年降水量719.4 毫米,历年最小年降水量336.8 毫米,历年最大一日降水量136.8 毫米,降水量主要集中在6、7、8 三个月,占全年降水量的70%以上。

(3)日照:5月份的日照为全年之冠,5〜6月份日照时数最多,12 月份日照时数最少,夏季的月份白昼时间最长,但因云雨较多,日照时数反而较小。

全年5 月份太阳总辐射量最大。

春夏两季蒸发作用强烈。

4)冻土:最大冻深0.32m四、实施责任本项目防汛、防暑施工管理工作由回增飞具体负责监理,总监代表常红负责督促,专业监理工程师于艳伟、张玉茹等配合实施,总监杨向明对监理实施情况进行定期检查督促;现场出现安全隐患问题应及时通知施工单位进行整改消缺。

五、安全监理工作监控重点:1、审查施工单位制定防汛专项施工方案中可能引起的灾害进行防汛抢险、减轻灾害的对策、措施和应急部署,包括预案启用条件、安全保障体系和组织指挥体系等内容,防暑降温制度措施落实;2、审查施工单位施工现场的防汛应急救援预案、处置办法,落实存在隐患的整改措施,检查开展防汛、防暑工作的贯彻宣传,气象预报信息收集发布情况;3、督促施工单位检查防汛、防暑应急救援物资器材储备情况,检查督促仓库保管情况,对已损耗失效的应急救援物资、装备器材应及时进行置换、补充,并做好跟踪巡视检查记录;5、防汛应急救援物资、装备器材不得随意挪用,移作他用;抢险机械装备应经施工单位的检查验收并合格挂牌由责任人予以落实;6、督促施工单位作好防汛、防暑应急演练计划,明确应急演练的规模、方式、范围、内容、组织、评估、总结等内容,阐明应急职责、行动、措施和保障等基本要求和程序。

六、安全监理工作内容和程序:1 、审核施工单位的有关保证安全施工的资料和安全生产条件1.1《营业执照》、《专业资质证书》;1.2《施工许可证》、《合同备案登记表》;1.3《安全生产许可证》、三类人员安全生产考核证;1.4《建筑施工安全协议书》、《安全总交底》;1.5 安全生产管理机构的设置及配备专职安全管理人员等1.6 审核施工管理人员和作业人员的配备能否满足施工的需求情况,查验特种作业人员(电工、焊割工)的操作证;2 、审核施工单位的防汛、防暑施工的方案等;3 、督促施工单位组织收集季节性、灾害性期间天气的预报信息,督促施工单位严格按照强制性标准组织施工。

4 、安全监理工作程序如下:(参考下列程序图表,结合现场特点完善安全监理程序内容)七、施工安全监理检查监控要点:1 、防汛、防暑施工责任1.1 审查施工单位安全生产保证计划、防汛防暑方案、防汛应急演练预案等;1.2 检查施工单位防汛工作的组织体系、签订安全协议和执行符合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要求;1.3 检查施工单位对分包单位配合做好现场防汛、防暑工作的监督实施情况;1.4 督促施工单位防汛、防暑制度、应急方案、临电管理制度的落实;1.5 监督施工单位专职安全员对防汛、防暑工作责任检查落实;2、现场布局2.1 施工吊装区、临时办公生活区、废弃物处置区、防汛防暑材料堆放区及应急抢险仓库;2.2 排水管网、配电间和分配电箱、围挡、标识标牌、消防通道等。

3、临时用电管理3.1 督促施工单位对电焊机等电气设备应采取防潮防淹措施或放置干燥、通风的地方,严禁露天冒雨电焊作业;3.2 督促施工单位在汛情来临之前,现场的临时用电保证照明、排水、抢险用电之外,其他电源应即切断;3.3 检查现场防雷接地装置,禁止连接导线;遇有雷电雨等六级大风天气应当停止吊装;3.4 检查人员遇水作业的安全电压使用、绝缘防护等隐患情况。

4、防汛应急处置4.1 遇六级以上强风(包括六级),应停止室外模板工程、拆除作业、吊装作业等;4.2 大风、暴雨预警时,对模板支架要应急加固措施;过后检查模板基础、架体,确认无误后恢复施工;4.3 大风、暴雨预警时,检查施工单位组织准备抢险人员及抢险器材、设备就位待命情况,督促施工(测量)单位检查基坑的边坡或支护结构的稳定性、安全性情况及排水管网,撤离停靠在基坑边的大型施工机械,过后检查基坑的边坡或支护结构的安全情况,及时抽排出基坑积水;4.4 大风、暴雨预警时,检查脚手架、操作平台、防护栏杆及特种设备的隐患情况;4.5 启动应急响应程序,组织调度指挥、抢险人员准备应急抢险的物资、设备器材,抢险人员值守待命,不间断地收集气象预报,加强值班巡视检查,对排水管网检查疏通,遇大风暴雨时应停止起重吊装、高处作业;4.7 遇现场有特别重大危险的情况,且无法自行处置的,应立即报告建设主管部门并求助于社会专业机构单位。

5、防暑降温措施5.1 遵照国家及沧州市颁发的一系列做好建筑施工现场防暑降温工作的通知精神要求,检查督促施工单位防暑降温安措费使用和现场预控措施;5.2 要求合理调整施工作息时间,做“两头”歇“中间” ,督促作业人员应穿戴好个人防护用品;5.3 检查食堂食品供应安全和环境卫生防疫工作,防止食物中毒,做好菜肴等24 小时留样记录,调整高温季节的餐饮结构,供给含盐汤料,现场预备充足符合卫生要求的防暑降温饮料、清凉茶水;5.4 减少疏散隔离热源,增加遮阳歇息场所,增加施工现场巡回洒水频次;5.5 检查宿舍保持通风、干燥,做好防蚊蝇措施定期清扫消毒,保持清洁卫生情况;5.6 宣传防暑降温和卫生保健知识,定期巡医巡诊,抑制传染疾病,发现作业人员有中暑症状等身体异常情况应即要求送医就诊,禁止带病及酒后上岗作业现象;5.7 督促施工单位应按相关标准要求向施工作业人员发放高温津贴费。

八、监理工作方法及措施1、方法1.1 通过定期和不定期、专项性和季节性进行安全巡视检查;1.2 通过日常及节假日的安全巡视检查及记录;1.3 通过工程参与各方安全联合巡视检查及记录;1.4 对危险性较大分部分项工程作业做好专项跟踪安全巡视检查及记录;1.5 利用影像录音的媒介手段对安全隐患现象问题予以现场取证,通过幻灯、图片等形式进行安全警示教育。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