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初中语文部编版七年级下册《老山界》教学课件PPT模板

初中语文部编版七年级下册《老山界》教学课件PPT模板

突出长征路途的艰难,也更能突出红军战士的革命英雄主义 精神。只要有这种豪迈的精神,再大的困难,也能克服。
本文按时间的变化和地点的转移,具体记叙了长征途中红军 翻越老山界的经过,表现了中国工农红军克服困难、英勇顽强的 斗志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第四部分
课文采取时间顺序的好处是什么?
1.使文章脉络清楚。 2.使文中的叙事和描写都合情合理。 3.按时间顺序先设置悬念后作解释,产生扣人心 弦的效果。
第 黎 明 雷公岩 二 以后 天 下午 山顶
人物
活动
瑶家大嫂 攀谈,宣传红军政策, 使瑶民理解了红军。
红军战士 准备爬山 红军战士 夜里行军 红军战士 半夜露宿
红 军 战 士 、翻越雷公岩 医务人员 红军战士 任务完成,征服老山界
4.整体把握课文结构(按时间顺序划分层次,理清写作思路)。 第一部分(第1节)概括介绍老山界,点明它的地理位置和山高,摆出 困难。 第二部分(2—32节)翻越老山界的经过。 第1层(2—10节) 山脚访谣家。 第2层(11—32节)红军翻越老山界。(主要内容有:①在“之”字拐 的路上②山腰露宿③攀登雷公岩④继续登山,到达山顶⑤山顶所思)
老山界是当年红军长征途中翻越的第一座大山。其主峰海拔 2141.5米,为华南第一高峰,素有“五岭极顶,华南之颠”之美誉。
1934年12月,中央红军在湘江与国民党军队经过惨烈的激战,损 失惨重,退入了山高路险的猫儿山,开始了翻越老山界的艰难历程。毛 泽东、周恩来、邓小平、朱德、叶剑英等一代革命伟人率中央红军三军 团、中央军委纵队、后卫五军团、八军团日夜兼程翻越老山界。
1.通读全文,用一句话概括故事内容。 请听《老山界》诵读音频,思考课文记述了一件什么事情。
红军长征途中翻越老山界。
2.写文章首先要有条有理、顺序清楚,本文以什么为顺序呢?
时间变化、地点转移
3.在文中找出表明时间、地点的词句。
时间
地点
第 下午 瑶民家 一 天 天黑 山脚下
夜里 半山腰 半夜 山路上
老三界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语文课件
1 学习目标
CONTENTS

2 新知导入
目 录
3 新课解析
4 拓展练习
第一部分
唐朝诗人李颀在《古从军行》 中这样描写军旅生活:“白日登山 望烽火,黄昏饮马傍交河。”
诗人运用对偶的修辞手法,描绘了白天军 人们登上山去观望有无报警的烽火,黄昏时候又 到交河边上去饮马的画面,写出了当时紧张的军 旅生活。今天,我们来看看长征时候的军旅生活 是怎样的,让我们一起走进陆定一的《老山界》, 走进红军战士的军旅生活。
第三部分
生难字词
惊惶( huáng) 缴租( jiǎo )
军阀( fá ) 蜷身( quán )
苛税( kē ) 点缀( zhuì )
搀扶( chān)
呜咽( wū yè )
咀嚼( jǔ jué ) 澎湃(péng pài )
酣然入梦( hān )
多音字
1.落 ①lào ②là ③luò
④luō
大大落落 落在后面 落枕 落伍
2.着 ①zhuó ②zhāo ③zháo ④zhe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顺着 着落
着火 着迷
穿着 着实
着想 着凉
3.骨 ①gū ②gǔ
骨碌
花骨朵 骨干 骨肉
落空
重点词义
惊惶: 惊慌,害怕慌张。惶,恐慌。 呜咽: 低声哭泣或形容凄切的水声或琴声。 酣然入梦:甜美、畅快入睡。酣然:喝酒畅快的样子。 矗立: 高耸地立着。 苛捐杂税:指反动统治下的繁重捐税。 景致: 风景。
1.掌握重点字词。
2.细读课文,找出红军在翻越老山界 的过程中遇到的困难,思考:是如何 解决的?
老 山 界
第一部分 (1)
概括介绍老山界,点明它的地理位置和山高,摆出困难。
第二部分 (2~32)
翻越老山界的经过。
第三部分 (33)
写作者的感受,回顾整个长征经历,呼应开头,总结全文。
老三界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语文课件
陆定一(1906-1996),江苏无锡人,无产阶级革命家。长征 时,在红军第一方面军“红章”纵队政治部宣传部工作,后任红军 总政治部宣传部长。建国后,任中共第八届中央政治局候补委员, 第十一届中央委员,第十二、十三届中国共产党中央顾问委员会常 委。作品有《中国工农红军第一方面军长征记》。
第二部分
第三部分(第33节)写作者的感受。
5. 研 读 首 尾 两 段 。
(1)文章主要记叙翻山的艰难,首尾两段表达了这个意思吗?
首段“30里”,写出了山之高、翻越之难,为下文的叙 述和描写埋下伏笔。
尾段提到金沙江、大渡河、雪山、草地,表现了红军长 征途中有无数艰难险阻,其困难程度都远远超过了老山界。
(2)作者在文中细致地描写了翻越老山界的艰难,可是在最后一段,作者又 说“老山界的困难,比起这些地方来,还是小得很”。作者这样写的目的是什 么?
背景链接
1935年11月,贺龙、任弼时率领的红二、六军团从湖南桑 植出发,开始长征,于1936年7月2日在甘孜与红四方面军会师。 会师后,二、六军团改称为红二方面军。1936年10月,一、二、 四方面军三大主力红军在甘肃会宁胜利会师,至此,红军长征 胜利结束。
虽然此时红军已不到3万人,但这是红军和中国共产党极为宝贵的精 华。中国工农红军在党中央和毛泽东的正确领导下,用两年时间,长驱二 万五千里,纵横十一个省,冲破国民党重兵的围追堵截,克服雪山草地的 自然险阻,战胜党内分裂的危机,胜利地完成了长征。红军的长征,是世 界历史上前所未有的壮举。长征的胜利标志着中国革命新局面的开始。本 文写的是红军于1934年冬翻越长征途中第一座难爬的高山——老山界的情 景。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