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化学常见的酸和碱培优复习提高测试题一、初中化学常见的酸和碱选择题1.小明将未经砂布打磨的铝条放入盛有稀盐酸的密闭容器中,用压强传感器测得容器内气体压强和反应时间的变化曲线如图所示,下列分析中不正确的是()A.AB段的化学反应是:Al2O3+6HCl═2AlCl3+3H2OB.A点盐酸浓度最低C点盐酸浓度最大C.CD段压强变化的主要影响因素是气体温度D.D、E两点处的气体压强相等2.在一次实验室开放日活动中,小刚同学取出一无色溶液,向其中滴加酚酞试液后溶液变成红色。
小刚同学作出的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是A.该溶液的pH小于7 B.该溶液能使石蕊试液变成蓝色C.该溶液一定是碱的溶液D.该溶液显酸性3.金属R与硫酸铜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R+CuSO4=Cu+RSO4,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B.金属R的活泼性比Cu要强C.该金属可以是金属铝D.该金属可能是铁4.下列有关中和反应的理解正确的是A.反应的实质是氢离子与氢氧根离子反应生成水分子B.有盐和水生成的反应都是中和反应C.用小苏打治疗胃酸过多是中和反应D.中和反应不属于复分解反应5.两个或多个同时含氧酸分子之间可以脱水形成相对分子质量更大的酸,如磷酸H3PO4可形成H4P2O7或H5P3O10等,下列物质不属于硫酸(H2SO4)脱水后形成的是()A.H2S3O9B.H2S2O7C.H2S4O13D.H2S5O166.室温下,向 a克 Mg粉和 Ag粉的混合物中加入 Cu(NO3)2溶液,经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滤渣和蓝色滤液。
则下列对滤渣和滤液的判断中,正确的是()A.滤渣中一定没有单质镁B.滤液中一定没有 Cu2+C.滤渣质量一定小于 a D.滤液中一定含有 Ag+7.下列对有关事实的解释中,正确的是()A.气体可压缩储于钢瓶中﹣﹣分子数目变少B.H2O和H2O2的化学性质不同﹣﹣分子构成不同C.烧碱和纯碱的溶液都显碱性一两者都是碱类D.干冰用于人工降雨﹣﹣升华放热8.下列实验设计不能达到其对应实验目的的是( )选项实验现象结论A 铁片表面有少量气泡,锌丝表面有较多气泡说明铁与锌的活泼性 Fe<ZnB 硫磺在空气中燃烧发出微弱的淡蓝色火焰,在氧气中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说明硫磺在氧气中燃烧更旺盛C ①试管中没有明显现象②试管中铁钉生锈说明铁生锈需要水D 试管中白磷燃烧,热水中白磷不燃烧说明燃烧需要氧气A.A B.B C.C D.D9.某研究性学习小组研究 NaOH溶液与H2SO4溶液是否恰好中和,取少量反应后的溶液于试管中,分别用不同试剂进行实验.下列方法及结论错误的是()实验序号所用试剂现象和结论A pH试纸pH=7,恰好中和B锌粒有气泡产生,则H2SO4过量C CuSO4溶液有蓝色沉淀,则NaOH过量D Ba(NO3)2溶液有白色沉淀,则H2SO4溶液过量A .AB .BC .CD .D10.下列关于盐酸性质的描述中,不属于酸的共同性质的是( ) A .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 B .能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水 C .能与硝酸银溶液反应生成氯化银 D .能与氧化镁反应生成水11.将一定量的浓硫酸和浓盐酸分别敞口放置在空气中一段时间后,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溶液的质量都增加B .溶液的质量都减少C .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都增大D .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都减小12.下列书写的对应化学方程式和对反应类型的判断,都正确的是( ) A .铝粉燃烧:22Al+O AlO 点燃化合反应 B .电解熔融MgCl 2:22MgCl Mg+Cl 通电分解反应C .CO 还原氧化铁:2323CO+Fe O 2Fe+3CO 高温置换反应D .制备Ba (OH )2:2NaOH+BaCl 2=Ba (OH )2+2NaCl 复分解反应13.订书钉是生活中常用的文具,主要成分是铁,其表面镀有镁、锌、铜中的一种,为探 究是哪种金属,进行以下实验:① 取一块订书钉(40 根钉),如图甲所示,浸入酒精中, 一段时间后从表面取下一层胶水薄膜;② 用棉花擦去酒精,待干燥后称量质量为 13.4g ;③ 将其放入图乙所示装置,并在干燥管口用氢气传感器测量氢气的质量,同时记录质量 变化(如图丙所示);④ 5.8min 时停止反应取出装置剩余订书钉,洗涤,干燥,称量, 剩余订书钉质量为 7.8g 。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图丙中 P 点纵坐标 X 值为 0.36B .通过所给数据分析,表面所镀金属是锌C .1.7min 后溶液颜色为无色D.0~0.2min 不产生氢气是因为表面所镀金属不能与酸反应14.为了探究实验室中久置的生石灰样品变质情况,同学们进行如下图所示的实验。
下列分析和结论不正确的是A.该样品已完全变质B.液体丙呈红色或无色C.该样品中一定含有碳酸钙D.白色固体甲可能为Ca(OH)2和CaCO3的混合物15.甲、乙、丙、丁为初中化学常见物质,甲常被用来改良酸性土壤,丙是常见的溶剂,它们之间的部分转化关系如下图所示(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和反应条件已略去。
“—”表示物质之间能发生化学反应,“→”表示物质之间的转化关系)。
下列推论正确的是A.丙转化成甲的反应无明显能量变化B.乙可能属于盐C.乙只能通过复分解反应转化成丙D.丙丁反应所得溶液不可能使石蕊试液变红16.下列有关硫酸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浓酸稀释:将浓硫酸沿烧杯壁缓缓注入水中,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B.安全应急:立即用大量水冲洗皮肤,并涂抹3%~5%的小苏打溶液C.硫酸检验:向某溶液中加入镁条产生无色气体,则证明该溶液是硫酸溶液D.硫酸用途:70%以上的浓硫酸用于生产化肥,其余用于农药、医药等领域17.托盘天平两边放两个等质量的烧杯、内装浓度和质量都相同的稀盐酸,若左杯中投入一块生石灰,向右边杯中投入一块石灰石,且两块固体质量相等,则反应后天平的指针将()A.偏向左边B.偏向右边C.仍指零处D.无法确定18.如图所示,在等臂杠杆两端各系一个等质量的铁球,调平后将分别浸没在稀H2SO4和CuSO4溶液中,一段时间后,杠杆将会()A.右端上翘B.左端上翘C.保持平衡D.无法判断19.将一定质量的铝粉和锌粉加入到硝酸铜溶液中,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滤渣和滤液。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若滤液为蓝色,则滤渣中定有锌和铜B.若滤渣中加盐酸没有气泡产生,则滤液一定为无色C.若滤液中有硝酸锌,则滤渣中一定没有铝和锌D.若滤渣中加盐酸有气泡产生,则滤渣中一定有锌和铜20.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方便的小包装食品越来越受到人们的欢迎。
为了防止富脂食品氧化变质和受潮,生产厂家往往在食品包装袋中放入装有某些化学物质的小袋。
你认为放在这些小袋中的物质应该是()A.蔗糖和无水硫酸铜B.食盐和生石灰C.还原铁粉和生石灰D.烧碱和生石灰21.某同学为了区别氢氧化钠溶液和澄清石灰水,设计了如下图所示的四组实验方案,其中能达到目的的是 ( )A.盐酸B.酚酞C.石蕊D.二氧化碳22.下列有关氢氧化钠性质探究实验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甲向接近沸腾的水中加入一定量NaOH固体,液体迅速沸腾B.乙将少量头发加入到热的浓NaOH溶液中,头发逐渐溶解消失C.丙向久置空气里的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无色酚酞试液,检验其是否变质D.丁向盛满CO2气体的集气瓶中加入适量浓烧碱溶液,鸡蛋被“吞”入瓶中23.下图表示化学反应中溶液的颜色变化。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若X是酚酞试液,a可能是碳酸钠B.若X是稀硫酸,b可能是氧化物C.若X是稀盐酸,c可能是单质D.若X是稀盐酸,d可能是单质24.为探究CO2与NaOH溶液发生的反应,某兴趣小组将CO2持续通入一定浓度一定量的NaOH溶液中,用数字化实验技术测定反应过程中溶液的pH和温度变化,结果如图1、图2所示(实验条件下,Na2CO3溶液和 NaHCO3溶液的pH分别约为11.0和8.5)。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反应放热B.图1中,BC段发生的反应是CO2+Na2CO3+H2O=2 NaHCO3C.图1中,pH=12时对应溶液中的溶质只含Na2CO3和NaHCO3D.对于现象不明显的反应,可通过现代技术手段实现反应过程的“可视化”25.在一次实验开放日活动中,小明同学取出一无色溶液,向其中滴加酚酞试液后变红色。
小明同学做出的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是A.该溶液能使石蕊试液变成红色B.该溶液的pH小于7C.该溶液中的溶质一定是某种碱D.该溶液显碱性26.下图所示装置有多种用途,其中不正确的是选项广口瓶内物质用途A一定量浓硫酸干燥某些气体B装满水收集某些气体C一定量氢氧化钠溶液除去CO2等气体D空气收集某些比空气重的气体A.A B.B C.C D.D27.分别将浓硫酸和浓盐酸露置在空气中一段长时间,发生的共同变化是A.溶液的PH增大B.溶液的浓度增大C.溶质的质量减少D.溶液的质量减少28.下列关于常见酸碱的说法,错误的是A.浓NaOH溶液具有强碱性B.浓盐酸在敞口容器中放置一段时间后,其溶液质量减小C.浓硫酸需要密封保存是为了防止其与氧气反应D.Ca(OH)2可用来改良酸性土壤29.下列物质的溶液长期放置在空气中,溶液质量因发生化学变化而增大的是A.浓盐酸B.氯化钾溶液C.浓氨水D.氢氧化钠溶液30.下列物质的用途主要由其化学性质决定的是( )A.用石墨做电极B.用氢氧化钙改良酸性土壤C.用石墨粉做润滑剂D.用铁做成铁钉【参考答案】***试卷处理标记,请不要删除一、初中化学常见的酸和碱选择题1.B【解析】试题分析:A因为铝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在空气中形成一层致密的氧化铝薄膜,将未经砂布打磨的铝条放入盛有稀盐酸的密闭容器中,氧化铝先和稀盐酸反应,没有气体产生,所以压强不变,正确;B、A点解析:B【解析】试题分析:A因为铝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在空气中形成一层致密的氧化铝薄膜,将未经砂布打磨的铝条放入盛有稀盐酸的密闭容器中,氧化铝先和稀盐酸反应,没有气体产生,所以压强不变,正确;B、A点时反应还没有开始,所以盐酸的浓度最大,C点时完全反应盐酸浓度最低,错误;C、由于铝和盐酸反应是放热反应,温度升高,完全反应以后,随着冷却,气压会降低,正确;D、完全反应以后不再产生气体,所以D、E两点处的气体压强相等,正确。
考点:考查铝和氧化铝与酸反应的有关性质的知识。
2.B【解析】【分析】取出一无色溶液,向其中滴加酚酞试液后溶液变成红色,说明溶液显碱性【详解】A、碱性溶液pH大于7,故A错误;B、碱性溶液能使石蕊溶液变蓝,故B正确;C、碱性不一定是碱的解析:B【解析】【分析】取出一无色溶液,向其中滴加酚酞试液后溶液变成红色,说明溶液显碱性【详解】A、碱性溶液pH大于7,故A错误;B、碱性溶液能使石蕊溶液变蓝,故B正确;C、碱性不一定是碱的溶液,比如碳酸钠是盐,其溶液也显碱性,故C错误;D、分析得知D错误;故选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