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工艺专业各阶段设计深度规定

工艺专业各阶段设计深度规定

1。

工艺专业各设计阶段的设计深度规定:1.1 项目建议书阶段1.1.1协助设计经理或其它有关部门共同研究设计的目的、任务、要求;1。

1.2 根据委托单位(业主)的要求,参加产品方案、建设规模、基本工艺流程、技术方案的比较与论证工作。

1.1.3 必要时,参加建设项目的厂址选择和参加编制厂址选择报告。

1.1。

4 必要时,协助设计经理参加计划任务书的编制工作。

1.1。

5进行物料、热量计算。

计算中所采用物性数据,凡属新工艺本身所引出的,应由新工艺的提供单位提供.1。

1.6向设计经理提供原材料,公用工程消耗指标及能耗三废排放指标或共同编制性能保证指标(对公用工程的消耗指标,由工艺人员协助编制)。

1.1。

7汇总编制工艺设备表。

1。

1。

8编写工艺说明书.1.2可行性研究阶段1.2.1协助设计经理或其它有关部门共同研究该基础设计的目的、任务、要求;1.2。

2认真审理开展设计工作的条件是否具备,拟定要求研究单位或有关生产厂提供设计所需的工艺设计基础资料并审查其内容。

1.2.3 进行工艺方案比较,确定工艺流程.1.2.4进行物料、热量计算。

计算中所采用物性数据,凡属新工艺本身所引出的,应由新工艺的提供单位提供。

1.2.5 确定主要设备操作压力,但不负责确定装置中逐点的压力等级。

负责规定操作温度,进行设备单元操作的计算,确定设备选型,编制工艺数据表。

1。

2.6向设计经理提供原材料,公用工程消耗指标及能耗三废排放指标或共同编制性能保证指标(对公用工程的消耗指标,由工艺人员协助编制)。

1。

1.7 汇总编制工艺设备表。

1.1。

8编写工艺说明书。

1.1。

9为了审核和说明工艺要求,按时发表工艺数据和资料,其内容如下:——工艺流程图;—-物料平衡表;-—工艺说明书;--工艺数据表(包括非标设备条件简图);--工艺设备表;--设备概略布置建议图;--初步的蒸汽和冷却水平衡表;—-化验分析条件表;—-特殊用电要求。

1.1。

10 向仪表专业提出工艺控制条件和工艺控制原理,共同研究控制方案。

1.1.11 研究审查管道仪表流程图(简称PID)。

1.1。

12 向分析化验专业提出分析化验条件。

1.1.13 编制安全备忘录。

1.1.14 估算和控制人工时.1.1。

15 向设计经理及有关领导报告设计中存在的问题及情况。

1。

1.16 编制工艺设计成品文件.1.3 初步设计阶段1.3。

1协助设计经理或其它有关部门共同研究计划任务书或询价书的基本要求和用户提供的正式水文气象资料等设计基础数据。

1.3.2 对工艺流程或专利技术进行比较和选择、确定工艺流程、协助设计经理与技术(专利)所有者签订技术(专利)使用合同。

1.3.3审查基础设计或技术(专利)所有者提供的工艺设计数据。

协助设计经理协调各工艺装置或各技术(专利)所有者之间的关系。

1。

3.4 绘制工艺流程图和编制物料平衡表,确定主要设备操作压力(例如反应器、塔等),但不负责确定装置中逐点的压力等级。

负责确定操作温度。

1。

3.5与设计经理共同编制装置操作定员,性能保证指标,提供原材料及公用工程消耗指标、三废排放指标及能耗(对公用工程的消耗指标,工艺人员协助编制)。

1.3。

6进行料物和热量平衡计算.计算中需要用的物性数据和设计基础数据来源于基础设计、专业设计手册、技术数据手册或由工艺设计人员收集提供的经公司技术管理部门确认批准的物性数据。

1。

3.7 进行设备单元操作工艺计算,确定设备选型,编制工艺数据表、包括非标设备简图。

1.3.8 汇总编制工艺设备表.编制工艺说明书.1.3.9 为了审核和说明工艺要求,按时发表下述工艺文件。

—-工艺流程图、带主要控制点工艺流程图;-—物料平衡表;--工艺说明书;-—工艺数据表、非标设备简图;—-工艺设备表;--安全备忘录;-—设备概略布置建议图(当无基础设计时编制);--当某些系统对工艺设计十分重要时,有时还发表初步的蒸汽和冷却水平衡;--化验分析条件表;-—换热器分析条件;--特殊用电要求。

1.3。

10向仪表专业提出工艺控制条件和工艺控制原理共同研究控制方案.1.3.11 研究审查管道仪表流程图(PIDR版),参与管道仪表流程图设计中重要的工艺控制方案的讨论研究。

1。

3.12 向分析化验提出化验分析条件.1.3.13 编制安全备忘录。

1.3。

14 编写技术风险备忘录(必要时).1。

3.15 参加编制与外商签订合同的技术附件。

1.3.16 估算和控制人工时。

1。

3。

17 提出三废处理的项目、指标和技术建议,或工程项目三废治理任务中的工艺设计工作,以使废气、废水、废渣的排放符合国家颁布的标准、规定.1.3.18 向设计经理及有关领导报告设计中存在的问题及情况。

1.3.19 编制内容与格式符合初步设计成品规定要求的工艺设计成品文件。

1.4 工程设计阶段1.4.1在已批准的初步设计和上级审批文件,或与用户签订合同的基础上,进一步检查和落实与工艺设计有关的建厂的原始设计资料,明确建厂界区条件和原料及产品规格等。

1。

4。

2 进行物料和热量平衡计算.计算中需用的物性数据和设计基础数据来源于基础设计、专业设计手册、技术数据手册、或由工艺设计人员收集提供的经公司技术管理部门确认批准的物性数据。

1.4。

3进行设备单元操作工艺计算,确定设备选型,编制工艺数据表及非标设备条件简图。

1.4.4 如工艺是外来的或引进专利,需检查资料是否达到初步设计深度,询问清楚工艺数据,进行核算、并编制转换成本公司的表格形式。

1.4。

5绘制带控制点工艺流程图、编制物料平衡表,确定主要设备的操作压力(例如反应器、塔等),负责确定操作温度。

1。

4。

6 编制工艺说明书。

1。

4。

7 考虑开停车,联锁项目和紧急情况的予计和处理方案。

向仪表专业提出工艺控制要求.1.4。

8协助公用工程各专业确定工艺用的公用工程负荷以及特殊情况下的公用工程负荷. 1。

4.9 协助设计经理审核设备表。

1.4。

10编写安全备忘录。

1。

4.11 协助设计经理安排需要参加工艺发表会议的工程设计各专业人员,按时发表下列整套工艺发表资料,向各专业说明工艺设计。

-—带控制点工艺流程图;--物料平衡表;--工艺说明书;——工艺数据表、非标设备条件简图;——安全备忘录;--当某些系统对工艺设计十分重要时,有时还发表初步的蒸汽平衡和冷却水平衡图;—-化验分析条件表;--换热器分析条件;--特殊用电要求。

1。

4.14 对与工艺有关的设计项目,如管道仪表流程图,设备布置图,设备订货采购说明书等,提出意见.1。

4。

15协助有关设计专业和采购部门审阅特殊的设备及供货厂(商)提供的设备资料,如压缩,起重机等。

1.4.16 结合换热器分析设计,审核供货厂(商)数据表中的传热额定值。

1。

4.17估算和控制人工时.1。

4.18 向设计经理及有关领导报告设计中存在的问题及情况。

1.4.19编制内容与格式符合工程设计成品规定要求的工艺设计成品文件.1。

4.20 编写工程设计阶段完工报告。

1.5 现场施工及试车总结阶段1.5。

1 参加施工现场对施工图的会审,向建设单位和施工单位交代设计意图,解释设计文件,及时处理设计中的有关问题,补充或修改设计图纸。

1.5。

2了解和掌握施工情况,监督施工与安装质量,保证施工符合设计要求,及时纠正施工中的错误和遗漏部分.1。

5。

3 参加试车前的准备工作和试车投产,及时处理试车过程中暴露出来的设计问题,并向生产单位说明各工序的设计意图,为工厂顺利投产做出贡献.1.5.4 坚持设计原则,除一般性问题就地解决外,对涉及设计方案的重大问题,应及时向设计经理及有关设计人员报告,请示处理意见.1.5.5参加验收工作,必要时还需参加或负责处理遗留技术问题。

1.5。

6参加项目后评价,编写本专业的工程设计总结。

1.5.7完成设计资料归档。

ﻬ2.工艺专业向有关专业提资要求2.1 向设备专业提资要求2。

1。

1初步(方案)设计设计项目中,重要设备的基本设计原始条件,包括:A.工艺所要求的设备本体形状、大小及主要部件的结构尺寸;B.基本设计参数,包括最高工作压力、最高及最低工作温度、工作介质等。

2.1.2 施工图设计设计项目中,除初步(方案)设计所提资料外,还应提供:A.设备简图,应包括工艺所要求的设备本体的主要结构尺寸,接管定位尺寸,安装所需要的条件要求及其它必要的图形工艺要求,结构复杂的零件,应另行绘制图形。

例如,受液盘进口堰,溢流管、下料筒,溢流堰等工艺尺寸及要求。

简图上难以表示清楚的内容,可用文字进行说明。

B.管口数量、名称(用途)、公称尺寸、公称压力,对外连接的密封面形式,温度、压力、液位等自控检测器接管结构形式尺寸如有特殊要求可另加说明。

C。

管路系统对容器有作用力的接管(包括有其他附件的作用力),其作用力的大小与方向应在简图上标明。

D.基本设计参数及要求:a. 槽、容器类:最高工作压力(应注明最高工作压力是否小于压力来源处的压力,压力来源处是否设有安全泄放装置和压力表),最高及最低工作温度,工作介质(名称、比重、粘度、浓度、介质特性等),全容积,操作容积(或填充系数),保温材料、厚度及其它要求.b。

换热器类:管程、壳程最高工作压力,出入口工作温度,管程和壳程物料的流量及设计壁温、换热面积(或提供工艺传热计算数据),工作介质(名称、比重、粘度、浓度等特性),保温材料、安装环境及其它要求。

c.搅拌容器类:设备内及夹套内最高工作压力(最高工作压力是否小于压力来源处的压力,压力来源处是否设有安全泄放装置、压力表),最高及最低工作温度,工作介质(名称、比重、粘度、浓度等特性),全容积,操作容积,搅拌要求,运行要求(连续或间歇时间),换热面积(或提供工艺传热计算数据),安全防爆的要求及级别,保温材料及其它要求.d. 安装检修要求:如安装地点在室内或室外;楼面或地面,检修间期等。

2.2向土建专业提资要求2。

2.1初步(方案)设计设计项目中,凡有设备的生产厂房和辅助建筑物的配置条件图,其内容应有:A.厂房平面尺寸和高度;多层厂房各楼层和操作台平面尺寸和标高;厂房内各部分名称和用途。

B.设备相互间的关系尺寸、配置标高、设备名称、型号、规格和重量、检修位置等。

C.吊车类型、起重能力、最大轮压、轨顶标高、台数。

D.变配电室、仪表室、通风收尘等设施在厂房内的配置。

E.构筑物的名称、定位尺寸、配置标高、外型尺寸、相互关系尺寸。

F.中间料仓尺寸、容积、存储料的名称、荷载。

G.生产过程中厂房内堆放物料名称、堆放方式及场地.H.厂房扩建部位。

I.文字说明:生产车间特征对土建专业的特殊要求,在楼面或操作台上检修设备时,最大部件尺寸和堆积物料的名称、重量。

J.各种大型构筑物的设计资料:烟囱的上口直径、高度、烟道尺寸、烟气温度、腐蚀性。

K。

辅助用房面积及其它要求.M。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