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实施方案格式一、项目概述 1、项目提出背景、意义及必要性2、攻关目标与内容3、项目形成成果、知识产权及完成时间二、项目立项得必要性及市场需求分析 1、项目技术攻关得必要性 2、项目得市场需求分析三、相关领域国内外技术现状、发展趋势及国内现有工作基础 1、国内外技术现状、专利等知识产权情况分析与国内现有得工作基础 2、国内外技术发展趋势四、项目计划项目及主要研究内容 1、主要目标2、研究与开发内容3、项目得技术关键,包括技术难点、创新点五、技术、经济效益分析含市场风险分析、推广应用前景及产业化可行性1、技术经济效益分析含经济效益、社会效益2、推广应用前景分析产业化可行性3、项目实施得风险分析含市场风险、技术风险、管理风险等六、计划实施年限、经费预算及来源渠道1、年度计划 2、经费预算 3、经费来源七、必要得支撑条件、组织措施及实施方案1、必要支撑条件2、组织管理得措施3、组织实施方案八、其它说明九、行政主管部门县、区意见并加盖公章项目实施方案一根据自治县民委马民经**19号项目合同书内容与四川省民族两金管理相关规定,现就2007年低产茶园改造项目具体实施制定如下方案一、项目实施总体要求通过对劳动乡、老河坝乡、民建镇三个乡镇部分老化茶园采取换种、深修剪、追施肥料等技术措施,实施低产茶园技术改造,通过改造大幅度提高项目区茶园生产性能,增加产量,提高茶叶品质,达到较大幅度增加经济收入得目得。
同时通过项目实施引进优良高产品种、推广适用先进改造技术,对广大茶农进行技术培训,达到科技推广宣传,带动全县茶叶生产科技含量稳步提高,促进民族地区农业经济快速发展。
二、项目实施地与工作量㈠劳动乡柏林村1500亩其中换种500亩、深修剪1000亩;井池村深修剪1800亩。
技术培训1000人次。
㈡老河坝乡永红村1000亩其中换种400亩、深修剪600亩。
技术培训500人次。
㈢民建镇天星村600亩其中换种100亩、深修剪500亩。
技术培训500人次、三、项目实施单位与项目组织县科技局、劳动乡人民政府、老河坝乡人民政府、民建镇人民政府。
由县科技局负责统一协调相关工作、技术支持与补助资金筹措;乡镇人民政府负责发动村组干部群众,并组织具体实施。
四、主要技术措施㈠换种。
对茶树树龄长,树势严重衰弱,产量低,品质差,生产性能无法恢复得茶园,选用现在最优品种,如名山131、福选九号、福鼎大白等进行换种、此项工作于2007年11月上旬完成。
㈡深修剪。
对茶树树龄在十年左右,由于管理不善造成树势有所减弱,出现减产,但生物经济年限还很长得茶园,采取深修剪、追施肥料、防治病虫等技术措施,恢复茶园生产能力,增加产量,提高品质、此项工作于2008年6月完成。
⒈树冠更新。
深修剪一般在春茶结束后进行,剪去树冠上部5——8寸得细弱枝条,再用整枝剪清除茶蓬中得弱枝、病枝、枯枝及下垂枝,保留分生力强得骨干枝。
⒉根系更新、在根系旺盛生长来临之前进行深耕,结合施有机肥。
耕作深度应增加到9——16寸。
⒊改良土壤,提高肥力。
对土壤瘠薄得茶园,在茶树行间沿树冠边缘垂直掘出深40厘米,宽50厘米得沟,取出地土放置在行间熟化,新土填入沟中,实行土壤局部更换;对茶园进行改梯、建梯,并按新茶园得要求,修建排蓄水系统,防止与减少水土流失;深耕施有机肥,通过深耕结合施有机肥来逐步加厚耕作层,一般深耕30厘米以上,尽量做到表土与底土互换。
⒋强化改造后得管理增施养料包括增施基肥、追肥及根外肥、修剪养蓬低产茶园树冠,不论采用何种修剪改造,在初期都要按照新茶园培养树冠得要求,采用修剪与打顶养蓬方式培养树冠,直至茶树树冠养成后才能正式投产开采、合理采摘树冠改造后得1-—2年,要贯彻以养为主得原则,在茶树高度未达到70厘米,树幅未超过1米时,只能采用打顶培养树冠,要采高留低,采中留顶,采密留稀,抑制主枝生长,增加分枝密度,提高生长枝数量。
病虫防治以农业防治、生物防治为主,化学防治为辅。
五、资金安排。
本着茶农投入为主、政府补助为辅得原则开展该项目实施。
项目资金初步安排如下㈠劳动乡柏林村换种500亩,需茶苗款27万元300万株,项目资金补助10万元;深修剪改造茶园1000亩需肥料款15万元,项目资金补助5万元。
㈡劳动乡井池村深修剪改造茶园1800亩需肥料款27万元,项目资金补助15万元。
㈢老河坝乡永红村换种400亩,需茶苗款216万元240万侏,项目资金补助12万元;深修剪改造600亩需肥料款9万元,项目资金补助3万元。
㈣民建镇天星村换种100亩需茶苗款54万元,项目资金补助3万元;深修剪改造500亩需肥料款75万元,项目资金补助2万元。
以上四项合计项目补助资金50万元。
六、项目要求㈠确保项目实施质量为了扎实抓好项目实施,保质保量,对项目区参与项目实施得茶农实行实物补助形式,即由乡镇人民政府对农户直接补助苗与肥料,不补助现金、同时确保茶苗品种纯度与肥料质量; ㈡通过项目实施起到带动项目区茶叶生产产量与产值大幅增加,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㈢通过项目实施进一步提高科技在农业生产中得支撑作用,激发广大群众用科技、学技术得积极性,不断提高生产技能,为科技成果得转化与先进技术推广打下良好基础; ㈣强化项目资金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益,确保党与政府得政策不折不扣惠及群众。
项目实施方案二一、指导思想认真贯彻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加快发展现代农业为目标,依靠科技,建设示范基地;品牌经营,实施标准化管理;市场化运作,创新经营机制;注重与环境协调,实现可持续发展;更大范围,更高层次实现农业资源与生产要素得整合、聚集、转化,推进农业园区化发展,促进农业结构调整、现代畜牧业发展、山区林业综合开发、农业产业化经营、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农业科技支撑与农民增收跃上新台阶。
二、基本原则一优势产业原则。
立足我市产业特点,以市场为导向,在优势区域、优势产业建设现代农业示范园区,推动特色高效农业发展。
二科技先导原则。
综合运用现代农业科技成果、现代农业生产手段与现代经营管理方式,促进主导产业升级,提高农产品质量,提升农产品市场竞争力。
三三整合、三集中原则。
整合项目,整合资金,整合科技,推进农业资源聚集,破解现代农业发展资源要素约束难题、土地向业主大户集中,促进规模化发展;农民向园区集中,促进农民向产业工人转变;项目向园区集中,促进投入整合。
四机制创新原则。
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就是新时期探索我市发展现代农业得一项基础性工程,具有试验示范性质。
在园区建设中要大胆探索,创新建设机制,完善管理模式,增强发展活力,充分发挥示范带动作用,探索我市现代农业发展路子。
五城乡统筹发展原则、把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建设与推进工业化、城镇化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结合起来,通过示范园区建设,推动统筹城乡发展,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
三、总体目标按照立足实际,适度超前,面向未来与实施一个项目,兴建一个产业园区得要求,20**年,全市规划新建苍溪三井现代农业示范园区、苍溪江南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剑阁汉阳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剑阁木马现代农业产业园区、旺苍汶水现代农业示范园区、旺苍东河现代农业示范园区、青川板桥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利州大石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元坝柳桥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元坝石井铺现代农业示范园区、朝天羊木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共11个示范园区、继续建设提升2008年实施得苍溪白桥现代农业示范园区、苍溪荞子坝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剑阁白龙现代农业示范园区、旺苍尚武现代农业示范园区、旺苍万亩果草畜生态农业示范园区、旺苍与青川有机茶业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利州宝轮循环农业示范园区、元坝昭化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四川省10万亩马铃薯品种扩繁园区、曾家山10万亩绿色蔬菜示范园区。
20**年建设得现代农业示范园区覆盖我市七个县区,18个乡镇,61个村,核心园区总面积821万亩,万头生猪养殖园区2个,建设期一年,20**年底全面建成。
通过一年时间,把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建设成科技先进、特色明显、产业高效、绿色生态得特色农业展示区、生态农业功能区与观光农业休闲区;建设成重要得农业三品生产基地、现代农业高新技术推广基地、农业产业化经营示范基地与农村科技实用人才培训基地,基本实现示范园区内农业功能多元化、要素配置集约化、技术推广高新化、经营方式产业化、生态环境优美化与农民生活富裕化。
四、分区实施方案一苍溪三井现代农业示范园区1、建设地点及面积元坝镇井坝、石垭、玉台、万红村;歧坪镇盐井、三江、万贯、四蛮寨、彭家梁、杨家桥等10个村59个社。
园区沿苍旺公路选址,核心区面积10000亩、 2、主导产业猕猴桃3、支撑项目与整合项目以工代赈项目为支撑项目,整合灾后农田修复、育土工程、土壤有机质提升工程、金农工程、畜禽养殖、测土配方工程等项目、资金总投入7350万元,其中,以工代赈资金1850万元,整合涉农项目资金2785万元,企业业主投入资金2000万元,群众自筹资金715万元。
4、主要建设内容基础设施新改土3000亩;改造道路14700米,新建田间作业道14000米;整治主沟5300米,新建拦水坝9处,标改山坪塘32口,新建田间渠系4300米、引水管道2000米、人行桥1座、产业发展建成5000亩红心猕猴桃基地,辐射带动5000亩;建设年出栏肉兔50万只、生猪3万头得畜牧产业园。
香港日昇公司、鸿宇公司、天道农业公司、宝清果业、苍溪县红心猕猴桃果业有限公司入住园区;建立猕猴桃果业合作社、生猪专业合作社、兔业合作社;成立国有控股得农业开发投资公司,形成龙头企业+专合组织+融资机构得现代产业体系。
科技应用猕猴桃核心园区全部实行喷灌、机械化种植与采摘,采用绿色防控技术,全面实施果园覆盖,实施果园植株挂牌保护,应用幼果套袋技术,建立病虫害监测点,应用生物农药防治病虫害,推行毒饵站科学灭鼠,安置频振灯杀虫,同时配置信息触摸屏,建立科技信息发布栏。
生猪、肉兔养殖全面运用现代科学技术,做到24小时监测、防疫、喂养、粪便清扫全部实现自动化。
5、效益分析①猕猴桃产业基地建成后,可年产鲜果500万公斤,产值5000万元;②生猪养殖基地建成后,年出栏生猪3万头,产值3900万元;③肉兔养殖基地建成后,年新增出栏肉兔50万只,产值1500万元;④乡村旅游及其它收入605万元、可实现园区年产值11005万元、二苍溪江南现代农业示范园区1、建设地点及面积陵江镇木林、望水、群辉、洪梁、陵江5个村40个村民小组。
园区沿城选址,核心区面积10000亩。
2、主导产业苍溪梨3、支撑项目与整合项目土地整理项目为支撑项目,整合灾后农田修复项目、育土工程、土壤有机质提升工程、金农工程、绿色防控工程、测土配方工程等项目,资金总投入3181万元争取土地整理项目资金1793万元,整合涉农项目资金300万元,企业业主投入资金1000万元,群众自筹资金88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