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社会学原理

社会学原理

福师《社会学原理》课程练习题解析一、单项选择题1、提出“文化是人类生活的样法”的学者是()。

A.克罗伯B.梁漱溟C.库利D.泰勒解析:本题考点是不同学者对文化的不同的定义。

爱德华.泰勒:“文化是一种包括知识、信仰、道德、法规、习俗以及所有作为社会成员的人所获得的能力和习惯的复合整体。

”马林诺夫斯基:“文化是指那一群传统的器物、货品、技术、思想、习惯及价值而言的,它包容及调节着一切社会科学。

”梁漱溟:“文化是人类生活的样法。

”因此,本题参考答案是B。

2、被称为“第二次诞生”或“心理上的断乳期”指的是()。

A.青年前期B.青年后期C.少年期D.少儿期解析:本题考点是社会化的过程。

社会化的过程包括少儿时期的社会化、年期的社会化、中年期的社会化、老年期的社会化。

其中,青年前期——“人的第二次诞生”或“心理上的断乳期”。

青年后期——三项任务。

因此,本题参考答案是A。

3、在社会化过程中()是人生中的一个“危险期”。

A.青年前期B.青年后期C.少年期D.少儿期解析:本题考点是社会化的过程。

社会化的过程包括少儿时期的社会化、年期的社会化、中年期的社会化、老年期的社会化。

少儿期社会化的最后一个时期是少年期,也就是生理上进入青春前期,心理上自我意识进一步发展的时期。

少年期是社会化过程中自我意识发展的关键期,也是人生总的一个“危险期”。

因此,本题参考答案是C。

4、“忠孝不能两全”反映的是一种()。

A.角色紧张B.角色冲突C.角色不清D.角色中断解析:本题考点是社会角色的扮演。

由于每个个体都处在复杂的社会联系中,所以在扮演角色的过程中不可能都是一帆风顺的,不仅会出现角色差距,而且常会产生矛盾,遇到障碍,甚至遇到失败,这就是角色扮演的失调现象。

常见的角色失调有角色紧张、角色冲突(角色间冲突和角色内冲突)、角色不清、角色中断、角色失败。

在社会角色的扮演中,在角色之间或角色内部发生了矛盾、对立和抵触,妨碍了角色扮演的顺利进行,就产生了角色冲突。

角色冲突有两种基本类型:一种是角色间的冲突,即不同角色承担者之间的冲突。

另一种是角色内的冲突,即一个人承担了多种角色后,在他自身内部发生了冲突。

因此,本题参考答案是B。

5、“集体激动”是用来解释社会学研究中的()。

A.法人行为B.犯罪行为C.组织行为D.聚众行为解析:本题考点是越轨行为的社会控制。

越轨行为又称偏离行为,是指偏离或违反社会大多数成员公认的社会规范的行为。

聚众行为是指一种无组织、无领导、不受正常社会规范约束的、无明确目标和行动计划的群众性行为。

它具有自发性、突发性、狂热性、非结构性、非个性化与暂时性的特征。

其主要表现形式有骚乱和恐慌。

聚众行为的发生过程:接触和摩擦、情绪感染、集体激动。

因此,本题参考答案是D。

6、后工业社会理论是美国学者()最早提出的。

A、奈斯比特B、贝尔C、英克尔斯D、托夫勒解析:本题考点是当代现代化理论流派。

丹尼尔·贝尔(美)1959年首先提出“后工业社会”的概念,将人类社会分为前工业社会、工业社会、后工业社会。

特征是服务性经济、专业与技术人员处于主导地位、理论知识处于中心地位、控制技术发展、创造新的“智能技术”。

因此,本题参考答案是B。

7、在国有企业改革中出现了大量下岗工人,这是社会流动中的()。

A.结构性流动 B.非结构性流动 C.自由流动 D.代际流动解析:本题考点是社会流动的基本类型。

结构性流动是指在某些社会结构层面上发生的社会流动,这种社会流动具有规模大、流动速度快、变化急促等特点。

因此,本题参考答案是A。

8、确定一个社区大体上的地域范围或疆界的客观标志是()。

A.社区中心的服务范围B.社区人员的流动范围C.行政区划D.交通设施解析:本题考点是社区范围确定的标志。

社区一般是指聚集在一定地域内的社会个人、群体和组织在社会互动的基础上,依据一定的社会文化规范结合而成的地域性社会生活共同体。

社区中心的服务范围是确定一个社区大体上的地域范围或疆界的客观标志。

因此,本题参考答案是A。

9、标志着社区研究的开始的著作是滕尼斯的()。

A.《中等市镇》B.《社区与社会》C.《社区权力结构》D.《江村经济》解析:本题考点是社区研究的标志。

1887年德国社会学家F·滕尼斯发表的《社区与社会》被认为是社会学研究社区的标志。

因此,本题参考答案是B。

10、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慎独”是一种()。

A.制度化控制B.内在控制C.外在控制D.宏观控制解析:本题考点是社会控制的类型。

社会控制是人们依靠社会的力量,以一定的方式对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进行约束,使其符合社会稳定和发展的过程。

按照社会控制的表现形式可以将社会控制分为内在的社会控制和外在的社会控制。

外在控制是指社会、组织或社区对其成员的行为实施控制,控制的主体与客体相分离。

内在控制是指个人通过社会化的、继续社会化的和再社会化的过程,把社会规范内化进自己的个体意识之中,对自己的行为实施自我控制,控制的主体与客体合一。

因此,本题参考答案是B。

11、社会学一词最早是由(D)提出来的A、涂尔干B、马克思C、斯宾塞D、孔德解析:本题考点是社会学的起源。

法国实证主义哲学家、西方社会学的创始人孔德于1838年最早提出了“社会学”这一概念。

因此,本题参考答案是D。

12、社会学的研究对象是(D)A、社会结构B、社会运行C、社会制度D、社会整体结构及其运行规律解析:本题考点是社会学的研究对象。

关于社会学的研究对象界定,至今众说纷纭。

学术界各持己见。

大体上分为两类,体现了社会学史上的两大传统:一是认为社会学以社会为研究对象,研究社会的结构和过程、运行和发展、秩序和进步。

这是代表了社会学的实证主义传统,如奥古斯特.孔德(法)认为社会学研究的是社会的“秩序和进步”。

二是认为社会学是以个人及社会行为为研究对象。

这一观点属于社会学的反实证主义传统或称理解主义社会学,其重要代表是德国社会学家马克斯.韦伯,他认为社会学的研究任务就是“理解人的行动”。

综合上述看法,本课程将社会学的研究对象表述为“社会的整体结构及其运行规律”。

因此,本题参考答案是D。

13、“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与“浊浪掩红日,狂沙浸炊烟”的意境迥异,从社会学的理论角度来看,它体现了(C)A、要素不同,导致结构不同B、要素相同,导致结构相同C、要素相同,要素之间关系不同,导致结构不同D、要素不同,要素之间关系相同,导致结构不同解析:本题考点是时社会结构的要素。

社会的基本要素包括了自然环境、人口因素、经济因素、政治因素以及思想文化因素等五大类基本要素。

这五大类基本要素之所以说是基本的,不仅仅是因为社会有机体的存在和发展离不开其中的任何一个要素,而且还因为这些要素都渗透在社会各类整体性层次和社会单位中。

所以,分析任何一类社会整体性层次或社会单位的结构、功能及其发展变化的规律,都离不开研究它们与这些基本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

因此,本题参考答案是C。

14、孔德认为人们的思想或智慧要经历的三个阶段依次是( D)A、神学、实证、形而上学阶段B、形而上学、神学、实证阶段C、实证、神学、形而上学阶段D、神学、形而上学、实证阶段解析:本题考点是孔德的社会学观点。

孔德认为人们的思想或智慧要经历的三个阶段依次是神学、形而上学、实证阶段。

因此,本题参考答案是D。

15、从费孝通教授的学术经历可以看出( C )的重要性A、家庭研究B、社会问题研究C、社区研究D、民俗研究解析:本题考点是社区的重要性。

费孝通先生以“社区方法论”为立家之本,但他的研究方法是熔“社区分析、比较方法、应用人类学、社会结构论”于一炉的复杂体系。

因此,本题参考答案是C。

16、根据不同文化在文化系统中的地位和作用,可以把文化分为(A)A、主流文化、亚文化、反文化B、科技、规范、语言、价值C、文化元素、文化丛、文化模式D、文化区、文化区域、文化圈和边际文化解析:本题考点是文化的种类。

根据不同文化在文化系统中的地位和作用可把文化分为主文化、亚文化、反文化。

因此,本题参考答案是A。

17、把宗教、哲学、艺术、道德称为文化,把科学技术创造的物质成果称为“浅薄的文明”的观点出自( A )A、德国部分古典哲学家B、马林诺夫斯基C、克罗伯D、傅立叶解析:本题考点是文化的观点。

德国部分古典哲学家认为宗教、哲学、艺术、道德称为文化,而科学技术创造的物质成果称为“浅薄的文明”。

因此,本题参考答案是A。

18、一般地说,家庭建立的基础是( B )A.生产关系B.婚姻关系C.亲子关系D.抚养与赡养关系解析:本题考点是家庭建立的基础。

家庭是以婚姻关系、血缘关系或收养关系为基础的人类生活的基本群体。

婚姻关系是家庭的本质关系,血缘关系则是从婚姻关系派生出来的,是婚姻关系的延续。

因此,本题参考答案是B。

19、在19世纪30年代之前就创造了“社会物理学”这一名词的是( C )A.孟德斯鸠B.伏尔泰C.圣西门D.卢梭解析:本题考点是社会学产生的背景在19世纪30年代之前圣西门就创造了“社会物理学”。

此,本题参考答案是C。

20、西方国家的逆城市化转变是指( C)A.农村人口流向城市B.城市人口流向卫星城C.城市人口流向农村D.城市人口流向卧城解析:本题考点是逆城市化。

逆城市化即由于交通拥挤、犯罪增长、污染严重等城市问题的压力日渐增大,城市人口开始向郊区乃至农村流动,在那里形成一个绿色的生态环境。

因此,本题参考答案是C。

21、社会学学科的本质特征是( B )A、现实性B、实证性C、开放性D、整体性解析:本题考点是社会学的本质特征立足于整体的有机性,对现实社会进行综合的实证研究,是社会学的基本特点,正是这些特点使社会学与其他学科区别开来。

在这些特点中,整体性又是社会学的最基本特点,正因如此,整体性被称为“社会学的思维方式”或“社会学的世界观”。

因此,本题参考答案是B。

22、社会分层是在(A)基础上形成的社会差别。

A、社会分工B、生产关系C、生产力D、社会制度解析:本题考点是社会分层的概念。

影响社会分层的主要因素是社会资源,影响社会分层的根本原因是社会分工与社会制度。

因此,本题参考答案是A。

23、(C)是指该种家庭由一对配偶短暂的结合而成,所生子女属母系所有。

A、母系氏族B、普那路亚家庭C、对偶家庭D、一夫一妻制家庭解析:本题考点是对偶的概念。

对偶家庭是原始社会母系氏族公社时期的一种家庭形式。

这种家庭是由一对配偶短暂结合而成,所生子女属母系所有。

因此,本题参考答案是A。

24、伊曼纽尔-沃勒斯坦的世界体系论堪称(C)理论的先驱。

A、社会改革B、社会现代化C、全球化D、社会文化解析:本题考点是全球化的理论体系。

全球化是指人类不断地跨越空间障碍以及制度、文化的差异等社会障碍,在全球范围内实现充分沟通和达成更多共识与共同行动的过程。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