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保险学课后习题》word版

《保险学课后习题》word版

绪论一、社会保险与商业保险的区别与联系有哪些?区别:(1)保险性质不同。

商业保险是一种经营行为;社会保险是社会政策,是国家社会保障制度的一部分,具有非营利性质。

(2)实施方式不同商业保险依照平等自愿原则,通过订立保险合同实施的;社会保险具有强制性,其参加与否、交纳的费用、接受的保障都是由国家立法直接规定的。

(3)保费来源及保费负担原则不同。

商业保险的保费由参加保险的单位或个人按照保险合同的约定交纳,强调等价交换和权利义务对等原则;社会保险的保费由国家、企业、个人三方面负担,不特别强调权利义务对等,具有一定的转移分配性质。

(4) 保障对象不同。

商业保险的保障对象是符合保险条件并交纳了保险费的被保险人;社会保险保障的对象是社会劳动者,有的国家甚至扩大到全体国民。

(5)保障程度不同商业保险的保障程度完全取决于投保人、被保险人与保险公司协商确定,可高可低,一般不受限制;社会保险的保障程度由国家事先规定,只能满足劳动者最基本的生活需求。

(6)保险范围不同社会保险包括劳动保险、失业保险、养老保险,其中劳动保险又包括医疗保险、工伤保险、生育保险,商业保险包括财产保险、责任保险、信用保险、人身保险联系:(1)从功能上看,两者都是社会风险化解机制(2)社会保险是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的主体,商业保险可以作为对社会保险的补充,是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的一个组成部分(3)社会保险产生晚于商业保险,它所使用的术语与计算、预测方法很多与商业保险有关二、保险学的研究对象和研究内容包括哪些?(1)研究对象:保险学是以商业保险为研究对象,揭示其本质及运行管理的内在规律,阐述保险险种及其经营管理实务知识的一门科学。

(2)研究内容:保险基本原理(保险的本质与职能、保险的历史沿革、保险合同、保险的基本原则)、保险实务(财产保险、责任保险、信用保险、人身保险、再保险)、保险经营管理(保险经营特征、原则、保险承保与理赔、保险产品定价、保险投资)三、分析商业保险与社会保险的互补性。

第一章、风险与保险一、简述风险的含义及主要特征。

含义:风险是指损失发生的不确定性(保险学)主要特征:(1)客观性:各种自然灾害属于按照自然规律运行的客观现象,是人类不可抗拒的风险;各种人为事故可以通过加强风险管理得以减轻,但无论如何也不可能完全消灭它。

(2)可测性:利用概率论和数理统计,可以测算出风险事故的发生概率和损失幅度。

(3)可变性:①风险的性质是可变的;②风险发生的概率和损失幅度是可变的;③风险的种类会发生变化。

二、风险的分类对保险经营有何意义。

对风险进行恰当分类,有助于在风险管理过程中对风险进行正确识别、估测与评价。

并能针对不同性质的风险制定相应的风险管理方法。

三、风险管理的方法有哪些?风险管理是专门研究对风险的认识、控制和处理的对策的科学。

其目标是选择最经济最有效的方法使风险成本最小。

风险管理方式主要有三大类:(1)风险规避:规避即避免,是指放弃某项活动以达到规避因从事该项活动可能导致损失的目的。

避免通常在两种情况下进行:一是某特定风险所致损失频率和损失程度相当高时;二是在处理某种风险时其成本大于其产生的效益时。

(2)风险控制:风险控制主要包括预防和抑制即防损和减损两种方式,其目的是用来降低损失发生的频率和严重程度,保护生命和财产安全。

可分为预防和抑制两种,损失预防是指在风险发生前设法消除或减少可能引发损失的各种因素而采取的处理风险的措施。

损失抑制是指风险事故发生时或发生后采取的各种减损措施。

(3)损失融资:损失融资主要包括风险自留、风险转移两种方式。

在风险转移方式中,又包括合同安排、套期保值以及其他合约化风险转移手段和保险,其中最重要的风险转移方式是保险。

四、如何理解保险在风险管理中的地位与作用。

首先,保险是风险管理的有效手段,保险是用社会化的风险管理方法,最大限度地集中尽可能多的风险单位,运用概率统计原理进行准确预测,将单个风险单位面临的风险的不确定性转化为总体上损失的相对确定性,从而实现风险损失的均摊。

其次,保险经营过程蕴含着风险管理,保险本质上是一种集中与散风险的机制,其经营过程也是一种风险管理过程,风险管理思想贯穿于保险经营的始终。

五、理想可保风险应具备哪些条件?为什么?(1)经济可行性对投保人来说,只有在可能发生的损失达到无法承受时才能产生保险需求;对保险公司来说,损失发生的概率必须是很低的,风险才能分散。

(2)风险必须是大量的、同质的和可测的损失的概率能够被准确预测,而大量的同质的风险的存在又是准确预测风险损失概率的必备条件。

(3)损失必须是意外的、被保险人无法控制的:风险不能在预料之中,不能是必定要发生的;事件是在被保险人的控制下也是不可保的。

(4)损失必须是确定的和可测量的损失必须在时间上和地点是可以被确定,在数量上可以用货币测量。

第二章保险的本质与职能一、保险损失说的观点是什么?有哪些分支理论?观点:该学说认为保险是一种损失补偿合同分支理论:(1)损失赔偿说:保险就是一种损失赔偿合同。

(2)风险分担说:保险是把个别人的损失由多数人来分担。

(3)风险转嫁说:保险是通过众多被保险人将风险转移给保险人来实现的。

二、保险非损失说的观点是什么?有哪些分支理论?观点:该学说认为保险不是一种损失补偿合同分支理论:(1)技术说:保险精算技术是财产保险和人身保险的共同本质。

(2)欲望满足说:保险是一种满足人们的经济需要和经济欲望的手段。

(3)相互金融机构说:保险是以风险发生为条件,是被保险人之间相互融通资金的行为。

三、为什么说保险是一种经济行为?(1)被保险人与保险人之间是一种商品交换关系;(2)被保险人之间体现的是国民收入再分配关系。

四、为什么说保险是一种合同行为?(1)保险合同确立了投保人与保险人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

(2)保险是一方同意补偿另一方损失的契约,是一种在约定的事故发生时立即生效的债权凭证五、保险是如何分担风险与补偿损失的?通过参加保险,将风险转移给保险公司,保险公司借助众多经济单位和个人的财力给遭受损失的被保险人进行补偿。

六、保险的基本职能与派生职能有哪些?它们之间是什么样的关系?基本职能:(1)分担风险职能:保险公司通过收取保险费的形式建立保险基金,当被保险人遭受损失时,用保险基金进行补偿,实质是将风险分担给全体被保险人。

损失分摊的关键是用大数法则预测损失。

(2)补偿损失职能:通过将参加保险的全体成员所交保险费建立起的保险基金用于对少数成员因遭遇自然灾害或意外事故所受到的损失给予经济补偿。

派生职能(1)融通资金职能①资金的积聚:保险公司通过开展保险业务,吸引积聚社会闲散资金。

②资金运用:保险公司通过资金运用提高保险资金的收益率,确保未来偿付能力和经营的稳定性。

成为资本市场的重要机构投资者和资金供给方。

(2)社会管理职能①社会风险管理②社会关系管理③社会信用管理④社会保障管理关系:相辅相成第三章保险的形成及其发展一、西方古代保险萌芽是如何产生的?巴比伦→腓尼基(今黎巴嫩境内) →希腊特点:以道义和宗教为基础的民间互助方式。

(财产属真主,教徒皆兄弟)二、我国古代保险方式与西方国家有何不同?为什么?汉代的“常平仓”和隋朝的“义仓”特点:以官方赈灾方式实施的仓储制度。

原因:我国清朝前期以及以前的几千年,由于自然环境、经济条件和长期的中央集权统治,决定了中国古代不可能具备建立像西方国家那样的现代保险制度的条件三、什么是船舶抵押贷款,它与现代保险制度有那些不同?当船舶航行在外急需用款时,船长将船舶做抵押向当地商人借款。

如果船舶在到达目的地前灭失,船长无须向商人偿还借款;如果船舶安全到达目的地,船长和货主不仅要偿还借款,还要支付一笔高额利息。

强调对遭受的自灾害事故进行补偿。

区别:四、试析保险金融化的原因。

保险金融化有其必然性,保险功能和金融功能相互渗透,保险金融化施金融一体化的主要组成部分,是保险制度的必然选择。

五、试析我国保险业加入WTO后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机遇:(1)保险市场的开放,提高了我国保险深度和密度,逐渐把潜在的保险市场转化为现实的保险市场,对我国保险业发展起到了相当积极地作用(2)外资机构带来了先进的管理经验以及优质的服务方式,对我国保险业将产生示范和启迪作用。

挑战:(1)全球一体化带来的强烈的冲击(2)外资保险公司的流入,保险人才流失趋于频繁第四章保险合同一、保险合同的含义及其特征。

含义:保险合同也称保险契约,它是保险关系双方当事人为实现保险保障目的而签定的一种具有法律约束力的协议,借以明确各自的权利和义务。

是产生保险关系的依据。

特征:(1)保险合同的一般法律特征1.合同是双方的民事法律行为2.合同是合法的民事行为3.合同依法成立时,即具有法律约束力。

(2)保险合同是保障合同作为有偿合同,保险人提供给保费支付人的利益是经济保障。

(3)保险合同是附和合同即格式合同,是指由保险公司提供合同的内容,投保人只能对合同内容选择接受或不接受,不能对合同的内容进行修订。

(4)保险合同是射幸合同是指保险合同的效果在订约时不能确定。

就每个保险合同而言,倘若在保险合同存续期间发生保险事故,被保险人获得的补偿可以远远大于其所缴纳的保险费;反之如无事故发生,则只缴纳保险费,而未获得任何补偿。

(5)保险合同是双务合同是指保险双方当事人双方相互享有权利,同时也相互承担义务的合同。

一方享有的权利正是另一方的义务。

二、保险合同主体的基本权利与义务是什么?(1)投保人与被保险人的基本义务有:1、如实告知有关重要事实;2、按期如数缴纳保险费;3、及时通知保险人(保单过户通知、风险增加通知、出险通知等);4、防灾减损,控制风险与损失;5、提供有关单证,供保险人理赔之用;6、协助保险人向第三者追偿。

(2)保险人的基本义务有:1、风险管理服务;2、经济赔偿与给付。

三、保险合同的主要内容包括哪些?(1)保险责任和责任免除保险责任是保险合同中约定的保险人承担的风险项目。

包括事故的原因和后果。

责任免除是保险合同中约定的保险人不予承担的风险项目。

包括事故的原因和后果。

(2)保险金额保险金额是保险人承担赔偿或者给付保险金责任的最高限额,也是计算保险费的依据。

财产保险的保险金额按照保险标的的实际价值确定;人身保险的保险金额确定主要考虑被保险人的需求程度和投保人的支付能力,还要征得保险人同意。

(3)保险费率与保险费保险费是投保人支付给保险人使其承担相应保险责任的费用。

保险费=纯保费+附加保费保险费率是每一单位保险金额的保险费的计收标准,又称保险价格。

通常以每百元、每千元保险金额应缴的保险费表示(%、‰)保险费=保险金额×保险费率(4)保险期间保险期间是指保险人和投保人约定的保险合同的有效时间界限。

1.自然时间界限2.行为时间界限(5)免赔额(率)免赔额(率)是保险人要求投保人自行承担部分损失的一种方法。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