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北师大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第八单元 数据的表示和分析》单元全套教案

【北师大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第八单元 数据的表示和分析》单元全套教案

北师大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精品教案本单元内容包括认识复式条形统计图和复式折线统计图及平均数的再认识三部分,教材注重读统计图,让学生根据不同的需要选择合适的统计图来表达数据,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重视统计观念的培养,要求学生不但具备从统计角度思考问题的意识,还要亲身经历数据收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

教材注重数学与学生的现实生活相联系。

如通过双手投球和单手投球活动来收集和整理活动中的数据,引出用复式条形统计图来反应投球情况;通过实际了解6周岁儿童的身高,求出平均数来确定乘车免费的高度;通过收集南北两地的气温利用复式折线统计图来反应气温的变化。

学生在之前的学习中已经认识了单式条形统计图和单式折线统计图,并会计算简单的平均数的问题,本单元的内容是对统计图功能的一次拓展,学生学习起来不会有太大的困难。

能读懂统计图,再根据统计图中的信息作出判断和预测是本单元的重要内容。

1.在读统计表,并用统计图表示数据的过程中,认识复式条形统计图的特征。

2.经历数据的收集和整理,并能用复式条形统计图有效地表示数据,从中获取有效信息。

3.能从现实生活中有意识地获得数据,并会用复式折线统计图来描述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并能进行判断和预测。

4.加深理解平均数的作用和意义,并能根据实际情况求平均数。

5.在学习新知识的活动中,培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体验数学学习的价值,培养学习数学的信心。

1.加强对比和沟通是理解复式条形统计图和复式折线统计图的基础,在教学时应抓住两种统计图之间的区别使学生能选择合适的统计图来表示数据。

2.注重使学生经历收集数据、整理数据和分析数据的过程,逐步形成统计观念。

3.注重体现统计内容与学生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

4.教学过程中要给学生适当的时间来思考和分析问题。

1复式条形统计图1课时2复式折线统计图1课时3平均数的再认识1课时4练习七1课时复式条形统计图。

(教材第82、83页)1.认识复式条形统计图的特点,理解单式与复式统计图的异同,并能用复式条形统计图表示相应的数据。

2.使学生能看懂复式条形统计图,并能根据复式条形统计图中的有关数据作出简单的分析和判断。

3.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小组合作以及与他人交流、讨论的能力。

4.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经历统计的全过程,进一步认识统计的意义。

重点:能用简单的复式条形统计图表示相应的数据。

难点:对复式条形统计图作出分析。

多媒体课件。

课件出示教材第82页投球图。

师:我们一起来看一名同学的投球图,你认为单手投球远还是双手投球远?生1:与球的类型有关系吧。

生2:可能单手投球远些吧。

师:如何验证呢?生:我们可以用同一种类型的球进行实验,然后再收集并整理数据。

师:好。

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第一活动小组同学的投球情况。

【设计意图:由情景图导入,在学生思考问题的过程中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1.课件出示教材第82页统计表。

师:观察统计表,你获得了哪些信息?生:第一活动小组7名同学单手投球的距离和双手投球的距离。

师:是的。

你能用统计图表示出来吗?生:可以制成两个条形统计图。

师:你能用一个条形统计图表示上面的两组数据呢?生:可以用两个不同颜色的色条分别代表单手投球的距离和双手投球的距离。

师:很好,请看下面的统计图。

(课件出示教材第82页统计图)这叫作复式条形统计图,就是用两个不同颜色的色条分别表示出每一名同学单手投球、双手投球的距离,然后根据投球的个数分别画出长短不同的直条。

师:你从统计图中能得到哪些信息?生:1号、2号、3号、5号、7号同学单手投球比双手投球的距离远,4号同学双手投球的距离远,6号同学单手投球和双手投球的距离相等。

师:说得好。

在大多数情况下,哪种情形投球距离远一些?生:单手投球。

师:与你猜测一致吗?想不想亲自尝试呢?生:一致。

下次体育课我们要亲身体验。

师:好的,记得要将活动数据记录下来,并与这7名同学的成绩进行比较。

【设计意图:经历猜想与验证的过程,了解复式条形统计图的特点和优点】2.课件出示教材第83页第1题。

师:如何比较今年和去年哪年的空气质量好一些呢?小组内交流一下吧。

学生小组内讨论交流,教师巡视指导。

生:可以采用复式条形统计图表示出每年的空气质量。

师:说得好。

请看某城市2011年和2012年两年6~9月空气质量达到优良情况的统计图。

(课件出示教材第83页第1题统计图)从统计图上看,这几个月中,哪一年的空气质量情况更好?学生小组内讨论交流,教师巡视指导。

生:空气质量好就是优良天数多,应该是2012年空气质量好。

师:你们分析得非常正确。

【设计意图:通过观察交流、小组讨论,提高学生识图、分析统计图的能力】3.课件出示教材第83页第2题。

师:看来同学们已经能够读懂复式条形统计图并能作出正确的分析。

你们想不想根据一组数据制作统计图呢?生:想。

师:请看红光小学2007~2012年入学的部分学生营养情况评价表,你能根据这组数据完成统计图吗?请打开教材第83页,根据图例独立完成第2题。

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视指导,全班交流。

师:你从图中能获得哪些信息?生:从2007年到2012年营养不良的人数逐年减少,从2007年到2010年肥胖人数逐年增多,从2010年到2012年又有所下降。

师:分析得很到位。

老师很欣赏你们。

【设计意图:在读懂统计图的基础上,根据已有数据绘制统计图,达到熟练地了解复式条形统计图的目的】师:我们大家通过分析、绘制复式条形统计图,一定有不少体会,请大家来总结一下吧。

生:复式条形统计图就是用两种不同颜色的色条表示不同的数据,既能表示出不同数量的多少,又可以将这些数据进行比较,使人一目了然。

复式条形统计图复式条形统计图:用两个不同颜色的色条表示出两种类型的数据。

复式条形统计图可以清楚地表示出各类数量的多少,还可以对一组数据进行比较。

制作复式条形统计图时,不要忘记图例。

通过创设轻松活泼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参与统计活动的兴趣。

经历整理数据、描述数据的过程,并在相互的评议和交流中,不断改进和完善各自的统计图,逐步明确复式条形统计图的特点,引导学生从统计图中发现问题,表达自己的想法,验证猜想,使学生体验到统计的意义。

A类1.下面是某食堂调查学生爱吃蔬菜情况的统计图。

某校学生爱吃蔬菜情况统计图(1)喜欢()的学生最多,喜欢()的学生最少。

(2)男生喜欢()的人数最多,女生喜欢()的人数最多。

(3)如果你是食堂管理员,在做菜时,()应该加量。

2.下面是新苑小学参加兴趣班人数统计图。

新苑小学参加兴趣班人数统计图(1)这是()统计图,反映的内容是()。

(2)人数最多的兴趣班是()班,男、女生差别最大的兴趣班是()班。

(3)书法班的人数比美术班少()。

(分数表示)(考查知识点:在读懂统计图的基础上分析统计图,能进行简单的计算)B类3.下面是深圳某公司一车间中三个小组男、女工人数情况统计图。

某公司一年间中三个小组男、女工人数情况统计图从上面的统计图中,你获得了哪些信息?(考查知识点:对复式条形统计图的分析)课堂作业新设计A 类:1.(1)番茄白菜(2)番茄番茄(3)番茄2.(1)复式条形新苑小学参加兴趣班的人数情况(2)奥赛舞蹈(3)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B 类:3.提示:第一小组人数最少,第二小组人数最多。

(答案不唯一,合理即可)教材第83页练一练1.(1)略(2)2012年2、3.略复式折线统计图。

(教材第84~86页)1.认识复式折线统计图,了解复式折线统计图的特点。

2.从统计图中获取尽可能多的信息,体会数据的作用。

3.初步学会制作复式折线统计图,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分析能力和合作能力。

重点:了解复式折线统计图的特点。

难点:从复式统计图中发现尽可能多的信息,并能根据图中数据增减变化的趋势,对后续数据作出合理的预测与估计。

多媒体课件、三角板、方格纸。

师:我们要想了解中国最南位置南沙群岛的曾母暗沙在2011年4月7~10日的最高气温变化情况,需要做成什么样的统计图?生:根据最高气温制成单式折线统计图。

师:我们要想了解中国最北的漠河县在2011年4月7~10日的最高气温变化情况需要做成什么样的统计图?生:根据最高气温制成单式折线统计图。

师:老师想把这两个地方2011年4月7~10日的最高气温变化情况同时表示出来,该怎么办呢?生:放在一幅统计图中。

师:说得好,这节课我们一起来认识复式折线统计图。

【设计意图:在了解单式折线统计图的基础上,认识复式折线统计图,感知复式折线统计图的优点】1.课件出示教材第84页第一个统计图。

师:一条折线统计图叫单式折线统计图,两条折线统计图叫复式折线统计图。

此图是一个复式折线统计图。

说一说,你从统计图中获得了哪些信息?学生小组内交流,教师巡视指导。

生:我发现图中是用不同颜色的折线分别表示曾母暗沙的最高气温和漠河县的最高气温。

师:很好。

你们还有什么发现?生:这样的统计图一下子就可以看出两个地方的最高气温温差很大。

师:说得太好了。

观察统计图,请同学们讨论回答下面的问题。

(1)两地哪天的最高气温温差相差最大?相差多少?(2)两地最高气温相差25℃的是哪天?(3)曾母暗沙的最高气温是如何变化的?漠河呢?(4)从总体上看,两地这几天的最高气温之间最明显的差别是什么?学生讨论交流,教师巡视指导,全班交流。

生1:4月9日的最高气温温差最大,相差29℃。

生2:两地最高气温相差25℃的是4月10日。

生3:曾母暗沙的最高气温相差很小,漠河的最高气温相差最多达8℃。

生4:从总体上看,这几天两地的最高气温之间最明显的区别是曾母暗沙的最高气温比较平稳,漠河的最高气温温差较大。

师:你们分析得非常准确。

复式折线统计图的确告诉了我们很多的信息。

【设计意图:读懂复式折线统计图,体会复式折线统计图的优点】2.课件出示教材第84页第二个统计图。

师:我们一起来读2012年“国庆”长假期间北京市最高和最低气温统计图,说一说,你从图中能得到哪些信息?同桌讨论交流,教师巡视指导。

生1:10月1日最高气温27℃,是最高气温最高的一天,最高气温最低是24℃,温差不大。

生2:10月2日是最低气温最高的一天,达到16℃,10月6日最低气温最低,是10℃。

生3:10月2日全天温差最小,10月3日和10月6日全天温差最大。

……师:同学们观察得很认真,分析得很透彻,获得的信息也很多,老师非常高兴。

【设计意图:读复式折线统计图,学会分析复式折线统计图】3.课件出示教材第85页“试一试”。

师:我们已经会读复式折线统计图,想不想自己完成一个?观察统计表,你想到了什么?生:可以在一幅统计图上同时反映两个城市的月平均气温,便于比较。

师:怎样区分甲市和乙市呢?教师引导学生回答:可以用不同颜色的线段、实线或虚线进行区分。

(师结合回答板书“——甲市”“┈┈乙市”)并指出这叫作图例,起到解释说明的作用。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