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教师培训的实效性
桦甸市第三中学
现在继续教育培训应是引领教师构建个性化的教育理念、提升教师教学技能的培训阶段。
引进多元化培训模式,满足新课程课堂教学教师发展需要,必须从以下几方面加大培训改革力度:一是采用多样化培训模式,满足教师发展需要。
首先,要杜绝“蜻蜓点水”式大规模培训,增强实效性。
过去为了提高培训效益,举办的都是声势浩大的专家培训,教师们坐在台下“各怀心腹事”,收益者寥寥无几。
其次,采用体验式培训和参与式培训模式,培训规模小型化。
树立“游击战”的培训理念,培训活动下移到各学校,开展针对学校实际问题的研究性课堂教学问题诊断和解决式教师培训。
二是建立长期有效的培训机制,提高学校层面教师培训的有效性。
从学校管理层上要转变“一次培训定终身”思想,要树立“持久战”的培训理念。
各学校把教师培训作为一项长抓不懈的重要工作,作为年度考核的重要指标,并建立一种培训、指导、监督的长效机制。
三是培训内容注重实效性和针对性,解决课堂教学中的实际问题。
师训部门要改革“垄断”培训的方式,培训内容和指导专家的选择权放给学校和教师,由学校和教师根据自己情况提出课程内容和聘请专家。
体现“专家引领+教学反思=专业成长”理念,
让一线教师与专家实现“零距离”交往,建立朋友式合作关系,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四是加大现代教学技术手段运用培训,丰富课堂手段和形式。
国家为缩小中西部地区、城乡地区教育资源的差异,实施了国培计划远程教育工程,丰富的优质教学资源和现代教学手段效益在课堂中得不到发挥,急需加快优质教育资源和现代教学手段在课堂教学中的运用技能培训,充分发挥其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