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观课议课语文课堂教学反思

观课议课语文课堂教学反思

观课议课语文课堂教学反思
本文从网络收集而来,上传到平台为了帮到更多的人,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本文档(有偿下载),另外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意!
观课议课——语文课堂教学反思
10月8日参加了延边州汪清县举办的语文课堂教学研讨会,听了汪清三位教师的课堂教学,也听了和我一同参加的吉大附中崔巍老师的课堂教学,下午我和老师们交流了当前语文课堂教学的基本走向的专题。

四位老师精心准备,上课效果都很好。

普遍的优点是:
第一、理念比较先进,体现了现代课堂。

比如,老师提出任务后,问学生:“要不要先准备一下?”学生回答:“要!”老师立刻给学生时间准备。

有的老师要求学生为其它画面拟一个标题,发挥学生的创造性,体现综合性学习。

学用一致的意识明确。

老师们下课前为学生推荐阅读篇目,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很强。

第二、老师们上课的基本功不错。

课堂语言表达比较好(谁愿意为他读一下原文,精致了我们的成长);范写板书都不错;范读也不错(配乐、在音乐中老师
范读,声情并茂,把我们带入了诗人的生命世界,这实现学生与作家与作品对话提供基础);现代教育技术水平不错(班德瑞寂静的山林)。

第三、教学效果不错。

老师讲完,学生当堂背诵。

吟读——译读——赏读——背读——说读,相信学生都有所得。

第四、多样化教学做的不错。

下午,在延边州汪清县实验小学多功能教室,在我讲座之前也对上午听到的四节课堂教学进行了一个简单的评课议课,同时也给出了一些教学建议:第一、语文知识应当更加明确随文学习的意义。

教师在教学杜甫诗两首时,在学生未读诗前即给出屏幕交待写作背景,学生没看内容之前,对作者背景的了解需求不强烈,建议从泰山文化讲起,引出这首诗,体现学用结合。

学记云:“当其可时谓之时”,当学生没有主动需求时,给的东西未必给力。

课堂教学就像讲故事,什么时候交待要吊足胃口。

第二、第二首诗可以请学生先读,尊重学生已有经验,在一定理解的基础请学生提问。

当问题由学生提出的时候,课堂教学为谁服务的问题就解决了。

学生会的老师不教,学生能做的老师做。

第三、老师有疑问,谁来帮帮我。

教师理念先进,
关注学生情况。

要不要准备一下,学生说要,好,给时间。

但要请学生回答时也要征求学生意见,准备怎么样了。

第四、“学——赏——用”相结合,很好,但是缺一个“想”字。

第五、第二节课老师预先播放班德瑞的寂静的山林,资源意识非常强。

可否放在后面播放,把重点先放在文本的语言描述和表达上,相机播放,学生练习表达。

培育想像力。

第六、老师在发放的学习材料上标注了自然段的序号,我建议先不给学生标自然段,这是学生能做的。

如果标注的话,要用起来,比如,别的排列行不行。

让学生开始理解什么叫做条理,写作的顺序是怎么来的。

逻辑地表达对人在秩序社会里生存是提高效益的作法。

第七、老师提出要求:“找出你认为对声音的描写最精彩的段落或句子,说说美在哪里。

”并且要求从“选用人称、句式特点、修辞方法、词语运用、描摹意境”的角度分析。

我觉得这里有些包办代替,不如请同学直接说,在学生表达时相机归纳,使规律于学生发现的现象。

归纳出的规律性认识是从学生的发现中来的。

这样可以使学生感觉到更多的成就感,从而收获学习
的幸福。

相信这是学生持续学习的保障。

第八、《再别康桥》教学中老师范读时配了背景音乐,建议所有的学生朗读时也都给配背景音乐,这样学生会把文字、声音、画面结合起来,实现与作家同位同步的境界。

汪清县十里坪学校老师苑广艳上的这节《再别康桥》非常成功,这是一个从教仅半年的老师,毕业于长春师范学院,每天面对的只有5名学生。

让人不禁想要向这位年轻的小老师致意。

她的范读极有味道。

最后学生读课文时她给配了背景音乐,让我差一点掉下眼累。

第九、老师提问的问题还要进一步提炼。

讲《再别康桥》时老师问:“离别的是哪儿?”学生想不到问这样简单的问题,一下子懵住了,再问,才反过味来答“康桥”,要注意问题的思考价值。

第十、这次送教我带去的老师是吉大附中崔巍,这是一位毕业十年的年轻老师。

对语文教育已经有了自己的理解。

他讲的是一个综合课,题目是《趣谈戏曲》。

这节课在我们承办的国培计划—示范性国家级骨干教师培训班上已为来自11个省的骨干教师们交流过了。

这次到汪清再为老师们上一次。

我认为,这节课首先为语文教育的内涵和外延提出了一个问题:什
么才是真正的语文教育,语文学科的性质是什么?让我们考虑语文教育的语言教育、文学教育、文化教育以及素质教育内容和形式问题。

同时也为语文课堂教学大容量的有效教学效果做了一个说明。

课堂中出现了好几种戏曲样式,作为国粹的京剧、苏三起解、二人转小冒等都走进了课堂,学生们依据已有的经验参与,一会儿说,一会儿唱,老师还有质量很高的京剧范唱,学生参与度极高。

而且不忘语文教育的功能,在教学环节中重视了唱词的分析和鉴赏,落在了唱词的分析上,努力做到语文教育的任务不偏失。

相信学生都有所得,听课的老师们也有所得。

为语文教学实现素质教育提供了一种样态。

也让我们考虑应试教育与素质教育之间到底是什么关系。

让人欣慰的是,在课上体现了尊重学生的理念。

比如在大屏幕上为学生提供清晰的唱词。

为学生服务,没有就唱不了,具有必要性。

使用的时机也比较准确。

为学生提出的学习任务也不强求一致,可以唱几句,哎哟哟也行。

学生已开始喜欢戏曲了,为学生的内心注入了吸纳多元文化丰富自身综合素养的种子。

这里我的主要建议不是大的方面,是一个细节,对于一名优秀的教师而言,课堂语言也是需要提纯的。

比如,老师几次提出“我想让你分析的是——”,我建
议改为“我想请您分析的是——”。

老师的课堂语言最后要影响到学生未来的生活。

话语方式也是老师素质的一部分。

作为教育专家,要推敲教学用语。

课堂教学是基础教育的基本单元,要精研细磨,我们才会不断地走向科学与正确。

本文从网络收集而来,上传到平台为了帮到更多的人,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本文档(有偿下载),另外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意!。

相关主题